孩子最重要的3個小時,很多爸爸媽媽不當回事,最後都後悔莫及!

孩子放學後的3個小時,家長這麼做會讓ta受益終生!

一大早起床,孩子們上學,家長去上班。

等到放學後,家長才有時間與孩子聊天,學習,玩耍。

所以,放學後的3小時,父母和孩子都非常重要。

這3個小時,你家是怎麼度過的呢? 你用好了嗎?

孩子最重要的3個小時,很多爸爸媽媽不當回事,最後都後悔莫及!

好好利用好這3個小時,能對孩子的以後學習有很多的幫助,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還能加強孩子和父母間的交流,增進之間的感情。

孩子最重要的3個小時,很多爸爸媽媽不當回事,最後都後悔莫及!

6點-7點:餐桌溝通時間

在孩子放學回家後,家長應該和孩子坐下好好聊天,瞭解一下孩子的一天的在校情況,桌子其實是最自然的聊天場所。

但許多家長不太會與孩子聊天,他們與孩子的交談總是:

“你做完作業了嗎?”

“你考了多少分?”

“你在學校怎麼樣?”

這種以問句開始以斥責結束,很少能聊到孩子心裡去。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們不想和父母聊天。

有一位父親通常會這樣問:

在學校裡發生了什麼好事?

今天你有什麼好的表現?

今天有什麼好收穫?

你需要爸爸的幫助嗎?

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實際上蘊含著豐富的含義:

第一個問題實際上是調查女兒的價值觀,理解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

第二個問題實際上是激勵女兒增加自信;

第三個問題是讓她確認具體學到的東西;

第四個問題有兩個含義,第一,我關心你,第二,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

正是這個簡單的四個問題,其中包括很多的愛與關照,其實證明非常有效。

問什麼話其實反映了大人的生活態度,決定了孩子的人生觀,孩子會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方向。

當你打開孩子的話匣子時,父母也可以問:“你最喜歡的孩子”,“你班上哪個最頑皮”等等,去掉孩子的預防態度。

當孩子抱怨家庭作業時,家長不要馬上批評。相反,家長應該先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相互理解,然後才是安慰幫助。

孩子最重要的3個小時,很多爸爸媽媽不當回事,最後都後悔莫及!

7點-8點:學習時間

陪孩子寫作業應該是每個有孩子的家庭的固定軌道。

許多家庭為自己的孩子寫作業鬧得雞飛狗跳,不得安寧。

孩子寫作業,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一旦習慣不養成,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非常折騰的。

一般來說,我們有三個步驟來陪伴孩子寫作業。

首先要問孩子今天的作業計劃

例如:“今天各科的作業有多少?

“哪一個更難,你怎麼解決這個難題?

“首先要做什麼樣的科目,狀態好就先做難的,狀態一般就先做簡單的找下感覺。”

大致瞭解孩子的進步情況,偷偷觀察孩子的學習情況,心裡有數。

幫助孩子掌握方法

有些孩子特別怕背古詩,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幫助孩子克服他不擅長的。

比如教他如何高效地背誦古詩,先教會孩子這首詩押韻的地方,然後找到關鍵詞,幫助孩子理解這首詩是怎麼回事。

最後看字詞對仗,瞭解這首詩背誦的要快得多。

重點分析

當你的孩子每次考試知道分數後,與孩子坐下來認真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個錯誤,粗心大意?還是對這個概念理解的不透徹?

告訴你的孩子,如果平時做的功課類型多,對知識積累的多,每次都能認真的對待家庭作業,那麼獲得高分的概率就會高。

這可以把考試成績和作業質量聯繫在一起,以提高孩子日常作業的質量。

孩子最重要的3個小時,很多爸爸媽媽不當回事,最後都後悔莫及!

8點-9點:親子閱讀時間

當孩子完成作業後,家人坐在一起,在溫柔的燈光下閱讀,多麼溫馨快樂的畫面。

當然閱讀是有很多好處的,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但是如何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呢? 每天親子閱讀無疑是一個好方法。

父母與子女一起閱讀,有利於營造家庭閱讀的氛圍,孩子在這種氛圍中成長,還有父母為榜樣,自然可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讀同一本書,一邊讀,一邊講給孩子們,父母和孩子們依偎在一起,這個童年無疑是孩子最美好的回憶。

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讓他讀書,讓他看書,然後與孩子們交流,看看孩子們從書上讀什麼,學會了什麼,思考什麼。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很多孩子看書快,忘得也快,也是我們要避免的,讓孩子們學會,有能力去思考和創新。

這個時間段有休閒、娛樂、消遣的成分,但對孩子來講是有所收穫的。

沒有一個人天生就會當父母的,每個人都要學習做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不斷摸索,不斷學習。不管上班回家多累,每天都應該好好利用這三個小時,這會讓孩子終生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