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治理,如何勁往一處使?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並強調社會治理的重心在城鄉社區,社區治理中的政府治理、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要實現良性互動。

當前一些地方對社會、市場、居民等要素在社區治理中的地位依然不夠重視,有些領導幹部對社區治理體系的認知還停留在概念層面,導致一些地方的社區治理僅僅停留在報告中、文件裡、口頭上。

如何才能充分調動和發揮社區治理各參與方的積極性,將鬆散的個體凝聚在一起,形成推進城鄉社區治理的強大合力,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社區治理,如何勁往一處使?

“不少工作都要做臺賬,定期彙總上報。”安徽省蕪湖市鳩江區銀湖社區黨委書記齊中祥坦言,有些工作涉及政府多個主管部門,要做幾份臺賬,導致社區日常工作主要圍繞政府交辦事項開展,服務居民的時間被擠佔。

社區治理體系中存在多方治理力量,這些力量應該有不同的定位。在全國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陳榮卓看來,在目前的社區治理實踐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治理主體職責不清、社區“兩委”承擔行政事務過多、社區居民自治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社區治理,如何勁往一處使?

曾經在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街道辦事處負責民政業務的閆磊也表示,社區治理主體力量不均衡、不同主體發揮作用不協調、參與治理活力不足是當前社區治理普遍存在的問題。

居民的參與度對社區治理至關重要。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新鎮新德居民區黨委書記陳娜看來,社區年輕人多為上班族,社區事務參與度不強、社區歸屬感不強,再加上缺少互動平臺,居民活力很難被激發。

一些社會組織也表示,參與社區治理往往是以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於這些項目普遍工作難度較大,機構需要投入較高的人力成本,如果僅僅依靠這些項目,很難維持正常運轉,一般都要同時承接其他項目,導致工作壓力較大,長此以往,機構的積極性很難被調動。

採訪中,還有一些基層民政幹部表示,目前有的社區對社會工作認識還不到位,存在“上熱下冷”的現象,同時社工崗位較少、待遇不高,以及相關經費投入不足等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社區治理水平的提升。

社區治理,如何勁往一處使?

“社區治理體系中各方治理力量有著不同的責任定位。”陳榮卓告訴記者,新時代城鄉社區治理,也必然遵循事物發展“分”與“合”的一般規律,分工共建,合力共治,持續共享,從而形成有效的治理合力。

陳榮卓建議,要推動社區治理主體職能歸位,就要強化政府統籌負責的責任力,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力,提升居委會的連接力,提升社會力量的共治力。

在浙江省民政廳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處調研員秦新春看來,政府各職能部門首先要克服業務不協同、系統不關聯、信息不共享、配合不到位等問題,不能僅強調自己部門的重要性,而忽視社區治理的協調全面發展,導致政出多門,社區不堪負重。

秦新春告訴記者,民政部門要發揮好綜合“調節閥”的作用,統籌協調部門與條線、重點與全面、當前與長遠的關係,使社區治理各個要素、各個環節有序推進。

“專業社會組織是實現社區善治的重要力量。”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愛有戲社區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劉飛表示,通過發揮社會組織專業能力,與社區“兩委”協同合作,促進公眾參與,可以讓社區更加充滿活力。

“但在當前的社區治理中,政府發揮作用較大,社會力量發揮作用較小。”閆磊告訴記者,從具體實踐來看,不同主體發揮作用不協調的問題突出,且各主體間沒有實現較好銜接。

“解決不同主體發揮作用不協調的問題,推動多元主體間的有效銜接,這應當成為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的重點。”閆磊表示,解決好這一問題,有利於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社區治理,如何勁往一處使?

如何實現共建共治共享?在深圳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林剛看來,其核心在於激發社區共建人有序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面對繁雜的社區治理事務,各方參與力量都需要黨委和政府的合理引導、培育。

過去,最讓上海市閔行區莘莊鎮康城社區居民頭疼的問題就是“亂”,群租多、違建多、治安差。如今不同了,自打社區治理有了黨建引領,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居民們每天都想著要為社區多做點事。

在東北大學教授曹海軍看來,面對社區建設、服務群眾、矛盾化解等問題,一個堅強有力的黨組織能夠像吸鐵石一樣把群眾緊緊地凝聚在一起。

“推動社區治理各方力量有效銜接,關鍵要發揮好基層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的引領作用。”閆磊告訴記者,要避免“全能全知”和“單打獨鬥”的工作思路,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承載、整合和統籌功能,藉助駐區單位和組織的力量,形成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運行體系。

秦新春認為,要把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延伸到基層一線不走樣,作為民政部門,要堅持主職主抓,不能因為工作有困難而退縮,不能因為話語權不重而失聲,更不能因為人少事多而懈怠,要在城鄉社區治理中把民政元素髮揮好,把民政因子帶動起來。(來源 中國社會報 記者 柳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