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邂逅在最美的詩詞里

“敗荷倒盡芙蓉老,寒光黯淡迷衰草。”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立冬|邂逅在最美的詩詞裡


今日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

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

面對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漸藏的蕭殺景象

歷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經典的吟誦感懷

在最美的詩詞裡,邂逅最美的冬天

立冬|邂逅在最美的詩詞裡


《立冬》

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凝雪滿前村。

【賞析】詩人用凍筆、寒爐、月白描繪出一幅立冬之日天氣冷清、蕭索的畫面。然而作者寄情美酒,順應氣候變化,酣睡冬藏,使整首詩洋溢著舒適愜意和慵懶自得。

————————————————————————

立冬|邂逅在最美的詩詞裡


《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宋·錢時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賞析】詩的前兩句描寫了立冬霜過天氣變冷,滿樹的紅葉落了一地,後兩句描寫園內西風颳過,萬物蕭殺,只有黃色的菊花不辜負深秋,依舊盛開,表達了詩人對於菊花迎冬盛開之桀驁品質的讚美。

立冬|邂逅在最美的詩詞裡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遠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溼座氈。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賞析】第一首詩意在寫景,細雨生寒,草木青黃,春去冬來,不知哪裡飄來一縷梅香,營造了一分淡然的寒冷之意。第二首詩作者筆墨一轉,今年肯定比往年寒冷來的早了,導致詩人的坐氈都被霄雨打溼,布褐也還沒有裝棉。

——————————————————————

立冬|邂逅在最美的詩詞裡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釋文珦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賞析】詩人在立冬之日遠行郊外,邊行路邊吟誦,便也不覺得路途遙遠。天色與水色相融合,秋季與冬季的氣息開始交替。由於出行走得遠,等回來時已經夜裡,伴著明月,悄然敲擊松門歸。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裡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賞析】秋去冬來葉落盡,客居他鄉的人孤寂淒冷,唯有半輪明月和一盞禪燈相伴,這樣的情境讓詩人感觸頗多,感覺今晚比昨晚又冷了不少啊。

——————————————————————

立冬|邂逅在最美的詩詞裡


《立冬日作》

宋·陸游

室小財容膝,牆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賞析】簡陋的屋子小到只能容下膝蓋,牆高只能過肩,詩人用誇張的手法描繪自己的生活處境,可見日子的艱難。但詩人並未就此淪落,而是一生都學習顏回的“陋巷簡居”之品德,面對困苦的生活,欣然接受,豁達又淡然。

立,建始也,開始之意。

冬,終也,萬物收藏之意。

立冬後,嚴寒的冬季漸漸來臨。

添衣保暖,多食溫補。

香港傳媒週刊/果子



#冬天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