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數中國古代十大著名降將,有人降得可惜,有人降得可恥

投降二字,在絕大部分時候,都是不光彩的字眼。投降,就意味著將失去先前的光環,所以絕大部分武將都不願意接受。但是投降可以保住性命和富貴功名,所以歷史上降將還是不少的。在這些降將中,有一些很有爭議性,我們來數一數吧。

No.10 龐德。西涼猛將龐德原本是馬騰、馬超父子的得力下屬,威名不小。在馬超與曹操交戰失敗後,龐德與馬超投靠漢中張魯。張魯指派馬超攻略益州,於是益州牧劉璋邀請劉備對抗馬超的侵略軍。馬超後來投降劉備,卻把龐德留在了漢中。張魯投降曹操後,龐德就跟了曹操,還被任用。關羽北伐曹魏時,龐德不願投降,於是從容就義。龐德雖是降將,但是他對曹魏的忠誠還是值得敬佩的。

歷數中國古代十大著名降將,有人降得可惜,有人降得可恥

No.9 馬超。馬超在投降劉備後,得到劉備的重用,並很快被封為五虎上將,成為蜀漢的棟樑武將之一。馬超和父親都是對抗曹操勢力的,所以馬超和劉備有共通點,這也促成了馬超加入劉備麾下。同是漢臣,又有共同敵人,所以馬超雖然是降將,但是降得理所應當。雖然馬超活不到50歲,可謂壯志未酬,但是也不枉了。

歷數中國古代十大著名降將,有人降得可惜,有人降得可恥

No.8 章邯。章邯是秦帝國的最後一位名將,在他的努力下,政府軍多次擊敗叛軍勢力,在一段時間內,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國家。但是秦帝國已經太腐敗、太失人心了,就算章邯再怎麼努力去打戰,也無法改變被推翻的命運。章邯最終投降了項羽,並被封為王,在自己的封地監視劉邦。後來楚漢戰爭爆發,章邯兵敗被殺,結束了戎馬一生。章邯是降將,但是誰都沒有把章邯當成降將看,因為秦帝國是百姓的敵人,是當時水深火熱的社會的源頭。所以章邯的投降是正確的,而後來他力戰而死,沒有投靠劉邦也顯示出了一個名將的氣節。

歷數中國古代十大著名降將,有人降得可惜,有人降得可恥

No.7于禁。于禁是曹魏的重要武將,深得曹操重視。也許是多年的戎馬歲月消磨了這位名將的銳氣,在被關羽擊敗後,于禁選擇了投降。堂堂曹魏第一等的大將投降敵軍,這不只是于禁的恥辱,也是曹魏的恥辱。也正因如此,曹丕沒有原諒于禁,把從敵營迴歸的于禁扔到曹操的陵墓去負責看守。然而曹丕在陵墓的牆壁上畫下了他投降的畫面,使得於禁羞愧而死。作為魏將,于禁不能保全晚節。作為漢將,于禁又不能從一而終,這可惜之餘又顯得可憐。

歷數中國古代十大著名降將,有人降得可惜,有人降得可恥

No.6 李陵。李陵是漢朝著名將領李廣的孫子,長大後也從軍為將。李陵當然也想掃蕩敵軍,建功立業,奈何命運喜歡和他開玩笑。在一次和匈奴的戰役中,李陵的五千騎兵遭遇了匈奴單于的三萬騎兵。在如此兵力劣勢下,李陵英勇作戰,多次擊退敵軍。然而李陵難以突圍,唯有等待援軍。但是朝廷見李陵遲遲未歸,居然有他投降匈奴的流言傳出。漢武帝一生氣,就殺了李陵的家小。本來李陵就沒有投降的打算,這下不降也不行了。於是好好的一個漢朝忠勇將領,就這麼成為匈奴的將軍。李陵這位降將完全是被逼出來的,所以歷代都有人為李陵抱不平,這也是應該的。

歷數中國古代十大著名降將,有人降得可惜,有人降得可恥

No.5 關羽。關羽和劉備、張飛的兄弟之情十分真摯,而關羽由始至終都對劉備從一而終,而備受稱讚。在劉備被曹操擊敗後,關羽和劉備失散。此時關羽保護著劉備的家眷,面對著曹操的軍隊。關羽不怕死,但是他得想辦法保全劉備的家小,這是自己的責任。何況劉備只是沒有消息,不一定就死了,日後也許還能相見。所以關羽名義上投降了漢獻帝,實際上投降了曹操。這也是他接受投降的條件,也就是做漢朝的臣子。後來在知道了劉備的消息後,關羽不顧阻撓,馬上就去找劉備去了。雖然關羽曾經是個降將,但他沒有忘記自己的主公是劉備,不辱忠義名節。

歷數中國古代十大著名降將,有人降得可惜,有人降得可恥

No.4 韋俊。太平天國雖然敗了,但還是狠狠地打擊了滿清權貴的統治。太平天國早期還是不錯的,但是後來就開始腐化,統治階層出現權力鬥爭。北王韋昌輝就死於權力鬥爭。他的弟弟韋俊和哥哥一樣都是國家元老,見哥哥被殺,也就投降了清朝。韋俊雖然降將,但是兄弟被殺,自己的性命也有危險,所以他也是不得已而投降。韋俊開了太平天國將領投降的先河,使太平天國加速滅亡。他作為降將,確實是國家的罪人,但是太平天國卻容不下他這個功勳元老,他又能怎樣呢?

歷數中國古代十大著名降將,有人降得可惜,有人降得可恥

No.3 丁汝昌。丁汝昌是清朝晚年的愛國名將,最後不願意敗而不死,所以自殺。但是有誰有了解過丁汝昌早年也曾是天國的一員呢?雖然他那時是沒有什麼出路才加入的。但是很快的反抗軍滅亡了,他就投降了清軍。投降後的丁汝昌開始發光發熱,成為北洋水師的海軍提督。後來在著名的甲午中日海戰裡的黃海大戰中,丁汝昌兵敗被困。他不願意投降,最後服鴉片自殺,成了自己的忠烈之節。他和章邯有類似的人生,最後也是一樣的結局。

歷數中國古代十大著名降將,有人降得可惜,有人降得可恥

No.2 呂布。呂布是東漢末年頭號猛將,人稱“飛將”。但是呂布人品不行,前後殺害了丁原、董卓這兩位主公,被人罵作三姓家奴。然而他的兩次背叛都沒有好結果,一直在中原地區四處流竄,說他是諸侯是抬舉他。後來呂布投靠劉備,又奪了劉備在徐州的地盤,逼得劉備和曹操聯手。呂布被擊敗後俘虜,哪知他死性不改,又要投靠曹操。當他的作為太讓人不齒了,曹操沒有接納他。最終這頭不忠不孝的亂世之狼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呂布作為降將,卻一直在背叛,自招惡果都是活該。

歷數中國古代十大著名降將,有人降得可惜,有人降得可恥

No.1 吳三桂。吳三桂本是明朝山海關總兵,是明朝末年的著名將領之一,也是明帝國抵禦滿清騎兵的一道可靠屏障。但是明朝被李自成滅亡,吳三桂的山海關頓時腹背受敵。吳三桂也不是那種忠肝義膽之人,也打算投降李自成。但偏偏李自成奪了他最愛的陳圓圓,這下吳三桂不能忍,於是降了滿清,並打開山海關,讓滿清騎兵得以順利南下,最終入主中原。但是吳三桂賊心不死,被封為平西王后,又背叛了清朝。不過憑著雲桂兩省的實力怎麼和整個國家對抗,最後吳三桂在節節失利後,憤恨而死。吳三桂兩次背叛都留下了罵名,作為降將可以說是十分失敗的。

歷數中國古代十大著名降將,有人降得可惜,有人降得可恥

這十大降將都是有一定的爭議性的,但是投降終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無論如何都不免成為一個武將一生的汙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