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產業「寒冬」先至 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2018年對於國內遊戲行業來說並不好過,監管日趨嚴格、版號暫停審批,市場上的產品呈現青黃不接的狀態。遊戲“寒冬”顯然早於真正的冬天降臨,各大小遊戲公司也都在積極探索生存之道。而度過“寒冬”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自主研發、精品化開發,用優秀的作品來使企業獲得長久發展,並帶動市場升溫回暖。

監管政策日趨嚴苛

其實早在2016年5月,當時的廣電總局就發佈了《關於移動遊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規定遊戲運營需要版號,未經過批准的手遊產品不得上線運營。只有獲得了版號的遊戲才可以上線收費功能,沒有版號的遊戲沒有辦法正式變現。

截至目前,在經過了兩年的適應之後,國內遊戲公司已經較為熟悉版號審批的相關流程和注意事項。但在3月29日,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佈了《遊戲申報審批重要事項通知》,稱因為機構改革,將影響遊戲審批工作進度。此通知並未註明恢復審批的時間,市場則普遍認為其暫停時長預計只需一個多月的時間。然而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在已經過去了七個月的今天,審批工作仍然沒有要恢復的跡象。

與此同時,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表示,國家新聞出版署將實施網絡遊戲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遊戲上網運營的數量,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採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的使用時間。

目前在國內,網絡遊戲佔據了國內遊戲市場的絕大部分,屬於遊戲類別裡最為普遍的存在,單機遊戲則顯得勢單力薄,在國內並非主流,市場很小,所以這次的新規定幾乎影響了整個中國市場。

國內遊戲行業的“寒冬”

目前政策的變化對整個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遊戲行業發生大幅震盪,多家遊戲相關公司股價相繼下跌。

有數據顯示,8月30日調控遊戲總量的消息一出,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網易現行下跌7.19%,報收194.39美元。

8月31日截止中午收盤,在港股方面,騰訊控股跌4.87%,市值半日蒸發1542億元。在A股方面,網絡遊戲板塊下跌1.19%,其中三七互娛跌9.72%,迅遊科技跌8.46%,遊族網絡跌7.48%,掌趣科技跌5.87%,完美世界跌6.08%,一度觸及跌停。

根據《2018年1-6月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遊戲市場整體收入1050億元,同比增長率僅有5.2%,遠低於過去三年21.9%、30.1%、26.7%的增長率,近三成公司淨利潤同比跌幅超過50%。

如何“過冬”是關鍵

目前,為了度過這一市場低迷的階段,有些國內的遊戲公司開始考慮出海。其實早在監管政策出臺前,很多有能力出海的遊戲公司已在這一方向經營多年,這類公司在去年全球手機增速停止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部署,並且已經在東亞、東南亞、印度等海外市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自主研發網絡遊戲海外銷售收入為46.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6%。

不過遊戲“走出去”也並非易事,一方面要面臨高昂的海外市場推廣和渠道費用,另一方面是要面臨與其他國際知名開發商製作的遊戲產品的競爭,如果沒有優秀的作品,那就很難在大浪淘沙的海外市場中存活下來。所以對於那些沒有資金、沒有渠道、沒有經驗,也沒有團隊的小遊戲公司來說,海外發行是十分艱難的。

除了“出海”,有些國內公司們還選擇了直接購買遊戲版號來解決遊戲出版變現問題。目前可以交易的版號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屬於此前已經下線或停止運營的遊戲,另一類是一些公司提前審批並儲備下來的版號。版號交易的前提要求遊戲類型相同,比如動作類遊戲就不能用射擊類遊戲的版號。但會刻意囤積版號的公司很少,所以目前能買到合適版號的概率並不高。而且就算能夠找到同類型的遊戲版號,目前一個普通的版號至少需要幾十萬元人民幣,並且遊戲名稱必須修改與版號申請時提交的遊戲名稱一直,更改遊戲名稱後,遊戲宣發方案也要推倒重來,一不注意還會導致被下線處理,甚至是更嚴重的行政處罰,等等這些都不是小遊戲廠商可以承擔的。

所以國內遊戲廠商無論是“走出去”開闢第二戰場,還是進行版號交易短期內解決迫切需求,最終還是需要依靠優秀的遊戲產品,只有加大力度投入到自研精品的路線上才能長久的立足於市場而不倒。

凡是皆有兩面,從另一角度看待目前的“寒冬”,其並非預示著我國遊戲產業盛極而衰,而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拐點。暫時停止的遊戲版號審批受理工作和已經出臺的關於控制網遊總量的政策等已經對國內大小遊戲公司產生巨大影響,很多以發行遊戲量取勝,謀求賺取“快錢”的遊戲公司在這樣的環境下將難以為繼。雖然這樣會使當前遊戲市場增速放緩,行業陣痛在所難免。但從長期來看,行業陣痛過後往往會迎來新的機會,在政策的嚴管下,國內遊戲創業的門檻將會提高,遊戲會往少而精方向發展,以此方式倒逼遊戲企業控制遊戲開發數量,延長開發時間,從而提升其遊戲作品的質量,真正在遊戲這一以內容為主導的行業中踐行供給側改革,完成遊戲產業從量變到質變的產業轉型升級。

這將是一次行業洗牌過程,遊戲行業從爆發式增長階段,向穩步增長階段過渡。一批遊戲公司將會被淘汰,新的力量將誕生,國內遊戲行業將會更加有序。

轉型升級的方向

即監管合理化、市場規範化、內容多樣化、用戶細分化、認知常態化。

合理化的監管既不是不管,也不是監管過度,而是持續的、穩定的、具有正面引導作用並排除負面因素的監管措施。只有監管合理化,才有可能為市場規範化營造健康環境,進而為遊戲產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催生產業內開發者持續創新,創作出更加豐富多樣的優質作品,從而使遊戲平臺從目前較為單一的手機平臺向PC平臺、主機平臺拓展,使遊戲形式從網遊向單機+網遊兼顧方向轉變,使遊戲類型向更加多樣化的領域進行探索,真正達到遊戲內容多樣化。而多樣化的遊戲內容也會形成更多的細分遊戲用戶,每個用戶都能從眾多產品中挑選自己喜歡的類型,這也是產業成熟的一大標誌。與此同時,憑藉越來越優秀的遊戲素質和主流媒體的積極正面報道,社會對於遊戲的固有的負面認知將越來越得到改善,遊戲並非洪水猛獸,合理看待和體驗遊戲會被更多的人認可。

未來我國遊戲產業轉型升級的趨勢是逐漸向“五化”靠攏,當遊戲產業從監管部門、遊戲廠商到每個用戶都盡到自己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時,取得長足發展甚至達到國外一流遊戲產業水準就不再只是空談。(作者李誠?系東方意象文創機構助理規劃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