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要干大事!全国只有10个名额


临沧要干大事!全国只有10个名额


近日,临沧市对《云南省临沧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8—2030年)》(征求意见稿)和《云南省临沧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公示。

根据《发展规划》,临沧计划到2030年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典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建成沿边全面开放新动能释放先行区、环境友好产业跨越式发展样板区、民族特色资源高品质利用引领区。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最终将由国务院批复。其申报流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提出创建申请、编制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部际联席会评审、向国务院申请报批。目前,临沧的申报工作处于第二阶段,能否获批还存在不确定性。

云南唯一申请的地级市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最早在2016年提出,是落实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2015年9月)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举措。更早在1986年,我国就开始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截至2016年底已在全国建立了189家“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目前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可谓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升级版。

2016年9月,外交部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表示要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重要举措,凝练形成若干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的现实样板和典型模式,对国内其他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对外为其他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智慧。三个月后,国务院印发《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创建10个左右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为规范和指导各地的创建工作,2017年4月科技部印发《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申报指引》明确,创建主体原则上应为地级市,具有“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工作基础并取得显著成效,制约创建主体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应清晰和具有典型性。

临沧于2012年4月获国家科技部批准,成为云南省首个州市级“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且是全国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首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在试验区建设期间,临沧的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兴边富民等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良好。2017年,临沧生产总值达到604亿元,是2012年的1.75倍,年均增速达11%;全市森林覆盖率由由“十一五”末的60.5%提高到64.69%;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100%覆盖;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民族地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城乡低保全覆盖;不断推进体育运动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因此,临沧符合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申请条件。

除临沧外,云南还有曲靖麒麟区、陆良县、丽江永胜县(2014年进入创建名单)等地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试点,但由于它们皆非地级市,故不满足申报条件。

云南省人民政府也高度重视临沧的创建工作,云南省政府今年9月成立了以副省长董华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申报建设工作,研究制定省级扶持政策措施,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临沧要干大事!全国只有10个名额


3个已获批的城市

截至目前,全国仅有3个城市获得国务院批复,正在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即今年2月获得国务院批复的山西太原、广东深圳、广西桂林。

其中,太原市以资源型城市升级转型为主题,重点针对水污染与大气污染等问题,集成应用污水处理与水体修复、清洁能源与建筑节能等技术,实施水资源节约和水环境重构、用能方式绿色改造等行动,为全国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发挥示范效应。

深圳市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重点针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治理支撑力相对不足等问题,集成应用污水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修复、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施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健康深圳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工程,为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效应。

桂林市以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题,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实施自然景观资源保育及生态旅游创新发展、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文化康养创新发展等行动,积极探索景观、环境、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生态环境与绿色产业协调发展,把桂林建设成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产业发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百姓殷实安康的可持续发展样板城市,为中西部多民族、生态脆弱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效应。

目前,全国“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的10个创建名额仅剩余7个。此次与临沧一同申请创建的还有河北省承德市、山东省枣庄市、青海省海南州、湖南省郴州市、陕西省榆林市等5个州市。

根据《云南省临沧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8—2030年)》(征求意见稿),临沧以“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沿边全面开放新动能释放先行区、环境友好产业跨越式发展样板区、民族特色资源高品质利用引领区”为发展定位,探索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分享的“临沧方案”。

今年6月,临沧市副市长朱媚在临沧市政府的专题会议上表示,临沧市申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工作自2017年3月启动以来,申报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次月,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及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到临沧市对创建工作进行调研,审阅了《临沧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临沧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认为临沧市具有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特色和优势,肯定了其前期开展的创建准备工作。同时提出进一步围绕建设主题,凝练主要问题、明确重点工程和建设目标,修改完善文本的建议。

8月,科技部召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认为临沧市的“创建主题和瓶颈问题找得较准,但需要进一步凝炼,同时还缺少一条特色鲜明的主线,框架和结构还要进一步理顺,行动工程还要进一步聚焦,政策措施还要进一步增强针对性”。


临沧要干大事!全国只有10个名额


制约临沧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根据科技部引发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申报指引》,制约创建主体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应清晰和具有典型性。此次公示的《云南省临沧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8—2030年)》(征求意见稿)指出,临沧面临3大瓶颈,分别是——适应外部有利环境的能力不足,开放交往水平亟待提高;经济发展方式较为落后,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民族特色化资源开发不充分,亟待深度挖掘和高品质利用。

临沧“适应外部有利环境的能力不足,开放交往水平亟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以综合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承载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新兴产业的平台仍不完善。

截至目前,临沧已投入运营的铁路里程为“0”,高速公路仅有一条长约16.5公里的机场高速。而承载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新兴产业的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目前仍处于建设初期,所辖企业普遍存在生产技术落后,经营规模较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集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与临沧“隔路相望”的缅甸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林业资源、旅游资源、劳动力资源,但囿于薄弱的加工业基础、严重滞后的基础设施,临沧对外经贸合作受到严重制约,现代物流、融资担保、信用保险等现代服务业难以满足经贸合作需要。

在“经济发展方式较为落后,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方面,临沧整体仍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初级阶段。2017年,临沧GDP为604亿元, 在全省16个州市中排名第11位,人均GDP为23942元,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3%、全球平均水平的34%,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属于典型的下中等收入地区。其城镇化率仅为40.75%、远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58.5%)。

此外,临沧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较低,发展方式粗放,优势产业不强,传统产业初加工比重高,尤其是创新驱动能力较弱,针对解决特色资源转化能力弱关键问题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较缺乏。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7.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7.5%),R&D经费投入强度为0.4%,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能力弱,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拥有量少,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较为滞后。

在“民族特色化资源开发不充分,亟待深度挖掘和高品质利用”方面,临沧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但受经济发展滞后、交通条件差等因素影响,市内大量的民族特色旅游资源没有被有效开发利用,许多有价值的资源没有被世人所熟知,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优势。

针对这三个瓶颈问题,未来12年临沧将主要完成4项重点任务——提升互联互通能力、发展环境友好产业、开发民族特色资源、增强创新支撑水平。


临沧要干大事!全国只有10个名额


未来两年的主要目标

在《云南省临沧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临沧未来两年将围绕“五网”建设、绿色产业、边境经济开放合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等方面开展建设工作。

其中,在“五网”建设方面临沧拟投资1299亿元,重点提升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基础设施水平。计划到2020年,全市铁路建设里程将由零提升至达到200公里以上;公路总里程将达1.7万公里以上,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达700公里以上,普通国、省道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1500公里以上,完成50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

在绿色产业方面,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计划到2020年绿色能源产值达50亿元以上,绿色食品产值达400亿元,全市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

在边境经济开放合作行动方面,计划到2020年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成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临沧计划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区)全部摘帽;乡村振兴取得明显进展,建成40个美丽村庄。

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方面,临沧计划到2020年建成特色小镇13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00个以上,构建南部民族风情旅游环线、西部边境旅游环线、澜沧江茶马文化旅游环线“三环线”,推动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2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