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奇到密雲調研:守護好綠水青山是生態涵養區的頭等大事!

蔡奇到密云调研:守护好绿水青山是生态涵养区的头等大事!

點擊上方“首都之窗” 可以訂閱哦!

9月8日上午,市委書記蔡奇就生態涵養區工作到密雲區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努力把生態涵養區建成展現北京美麗自然山水和歷史文化的典範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引領區、宜居宜業宜遊的綠色發展示範區。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一同調研。

蔡奇到密云调研:守护好绿水青山是生态涵养区的头等大事!

在岸邊瞭解保水增綠情況

在密雲新城濱河森林公園潮河與白河匯合口,蔡奇、陳吉寧步行察看當地生態涵養和綠化美化情況。遠望群山黛綠,近看河水盪漾,兩岸垂柳迎風而舞,處處美景如勾勒如塗染描繪出一副“水在城中流,林在水邊生”的京畿水鄉圖。蔡奇指出,要把水岸讓給百姓,通過城市增綠增加群眾的獲得感。蔡奇結合展板瞭解密雲區生態涵養區建設、城市公園規劃等情況,他說,規劃設計要充分傾聽群眾意見。沿河而行,蔡奇仔細察看保水增綠、落實河長制、水岸共治等情況,他叮囑,河道兩岸建築要控制高度,讓市民看見水,望見山,通過保水保生態,實現綠色發展。

蔡奇到密云调研:守护好绿水青山是生态涵养区的头等大事!

密雲山水如畫

蔡奇到密云调研:守护好绿水青山是生态涵养区的头等大事!

瞭解密雲新城濱河森林公園規劃設計情況

蔡奇到密云调研:守护好绿水青山是生态涵养区的头等大事!

察看公園內健身設施

密雲垃圾綜合處理中心為本市首家一次性建設的垃圾綜合處理園區。蔡奇步行察看了卸料大廳、處理車間、視頻監控室,詳細瞭解該中心整體規劃及後續使用效能情況,他叮囑,要吸引社會力量,有效提升垃圾處理能力,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得知密雲區正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蔡奇說,垃圾分類要從小區抓起,要引導廣大市民共同參與。

蔡奇到密云调研:守护好绿水青山是生态涵养区的头等大事!

新建的垃圾綜合處理中心

蔡奇到密云调研:守护好绿水青山是生态涵养区的头等大事!

察看處理車間

蔡奇對密雲區為保護首都重要水源、改善生態環境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指出,生態涵養區是首都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保護地,在新一版北京城市總規確定的城市空間佈局中是壓軸的,是首都城市的大氧吧和後花園,地位和作用極為重要。生態涵養區要進一步提高站位,保持戰略定力,做到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蔡奇到密云调研:守护好绿水青山是生态涵养区的头等大事!

蔡奇強調,守護好綠水青山是生態涵養區的頭等大事。

對標總規賦予的功能定位,抓好分區規劃和控制性詳規的編制,只搞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確保生態空間只增不減,土地開發強度只降不升。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想,大力實施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大幅度擴大綠色生態空間,全面落實河長制,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容量和生態環境質量。結合中心城區功能疏解,推動適宜的產業項目落地,積極發展環境友好型產業,吸引市民到生態涵養區旅遊消費。持續抓好低收入農戶幫扶增收工作。

蔡奇強調,大力支持生態涵養區,不讓保護生態環境的吃虧。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構建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市裡要制定出臺促進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市級各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責職能,幫助生態涵養區解決實際困難。市級財政要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市固定資產投資要向生態涵養區傾斜。探索多種形式,鼓勵引導市屬國有企業、社會資本參與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實現多元主體共建共治共享。

蔡奇要求,要建立完善各區結對協作機制。

進一步明確平原區與生態涵養區結對關係,完善結對協作機制,細化實化工作方案,推動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加強幹部人才保障。選配優秀幹部,優化提升生態涵養區領導班子整體素質和功能結構。與生態涵養區之間的幹部交流任職、選派掛職要形成制度。完善生態涵養區人才引進激勵支持政策,關心關愛生態涵養區一線幹部,讓他們有激勵、有幹勁、有奔頭。

蔡奇強調,要完善生態涵養區考核指標體系。強化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導向,加大對環境保護、生態建設、減量發展、就業增收、城市服務、創新開放等領域的考核,不再考核GDP。要把考核結果作為生態涵養區黨政領導幹部獎懲任免、財政轉移支付、重大項目落地等重要依據。嚴格環保督察,抓好監督執紀問責。

陳吉寧指出,要增強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政治自覺。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系列重要論述為生態文明建設指明瞭根本方向和實踐範式。保護生態環境是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是黨的宗旨的一部分,是我們不能推卸的政治責任。

要增強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思想自覺。進一步深化對自然生態的理解,提高綠色發展的質量和品味,不能簡單滿足於見綠見水,切實解決“有林沒有鳥,有水沒有魚”的問題。要增強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行動自覺。樹立正確的執政觀,不做表面文章,注入科技要素和服務要素,注重成本控制,為基層幹部減負,解決鄉村規劃、體制機制等深層次問題,推動實現生態涵養區的可持續發展。

市領導張工、林克慶、魏小東、崔述強、侯君舒、盧彥,市政府秘書長靳偉一同調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