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命凋亡時每個人內心都是脆弱的

癌症是最好的告別?從醫三十年的他這樣說。。。

最近,有太多我這個年齡熟悉的公眾人物離開我們了。人到中年開始感受越來越多的生離死別。

死亡是每個人的必由之路!不管是無神論者還是宗教信徒,不管你選擇面對還是逃避。

我最早對死亡的恐懼來自爺爺奶奶家山前的墳頭。那時候每年寒暑假才能夠去一次另一個城市城鄉結合部的爺爺奶奶家。那是一大片玉米地的山頭,住家在山頭後面。夏天在玉米地間的小路穿行,頗有紅高粱的野趣。

面對生命凋亡時每個人內心都是脆弱的

冬天萬物蕭索,寸草不生,裸露的田野間幾個墳頭便顯露出來。我不懂那是什麼。姑姑嚇我說,裡面是死人,不要過去。我幼小的心裡便種下了恐懼的種子。曾有一度,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的時候,一想到死後會是什麼感覺,就難受得心好像被捏了一把。

成年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相繼離世。那時我已在深圳工作。父母為了不耽誤我的工作,完全沒告訴我他們去世的消息。在所有後事辦完後才輕描淡寫告訴我。

面對生命凋亡時每個人內心都是脆弱的

成年後近距離感受死亡是一位年齡比我小的好朋友的離世。她曾是我節目中的嘉賓主持,微胖的女孩子有些男孩氣。曾經的DJ三劍客,曾經一起直播到半夜,曾經一起驅車海邊狂歡,曾經一起訪問各路明星。後來她換了一家平面媒體工作,越來越忙,很少來做嘉賓主持了。若干年後的再後來,就是她去世的消息。我和另一位DJ劍客一起去慰問,她的媽媽還是那個當年和我們一起去海邊玩耍的媽媽,已經哭成了淚人癱軟在沙發上。她的爸爸看似冷靜的和我們交流。

她已經準備結婚了,幫父母裝修好房子,做了一個全面體檢。發現子宮內有瘤。母親勸她先結婚,以後生孩子時再一起處理這個瘤。她堅持要做了手術再結婚。手術後幾個月,發現不好,再去查,已經擴散了。最後是在媽媽的懷裡離開這個世界的。

我去參加了她的告別儀式。那也是我成年後第一次去殯儀館。眾人安靜肅立在她的棺槨前,每人拿了一朵鮮花,輪流走上前,把鮮花放在她的胸前。當我走近棺木,看到她安靜地躺在裡面,是我熟悉樣子,沒有痛苦,像睡著了一樣,似乎還能感受到她的溫度和呼吸。可就是這個熟悉的面孔,一會就要推進烈火,焚化成灰。那一刻,我的淚水噴湧而出。是緬懷逝者,更是面對生命凋亡時內心的脆弱。

面對生命凋亡時每個人內心都是脆弱的

告別就轉身離開,不要張望,只留下背影

多年以後,與北京協和醫院的腫瘤專家吳鳴教授聊到了她。我剛講出病症還沒有描繪她的樣貌,吳鳴教授脫口而出她是不是有些胖、有些男孩氣?她的月經一定也不正常。持續月經不調,雌激素反覆刺激,又沒有孕激素來中和,很容易誘發子宮內膜癌。一定要重視月經不調,這是有辦法調理的,比如口服避孕藥。。。

而另外一位腫瘤專家臧春逸則語出驚人:癌症是最美的告別。

告別是痛苦的,是揪心的。但如果必須正視告別,你會選擇毫無準備猝不及防,還是會選擇充分準備?

怎麼選?沒有答案!因為我們經常沒得選,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不知道命運最終會為我們作何選擇,安然接受也是接受,拼命抗拒最終也要接受。不如釋然接受那個結果,把結果之前的時間充分利用,做好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