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良師、手牽益友,可以提高我們的道德和學問

學校和家庭的工作主要是孩子工作,而孩子的工作是我們父母的主要工作。因此,作為父母和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教育,是關係到孩子的未來,我們應靈活的指導孩子親近有仁德的人,把他們作為我們的良師益友,好好地向他們學習。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就會提升 孩子的道德和學問。這樣孩子的言行舉止就會很少出現錯誤,即使在出現 錯誤以後,也能夠及時地矯正過來。

親近良師、手牽益友,可以提高我們的道德和學問

益友

以財交者,則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 ——《戰國策·楚策一》

一、品國學經典故事,悟古人思想內涵教育子孫後代

孟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相傳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承擔了教育孟軻的職責。孟母為了教育他,曾經三次搬家。起先,他家住在一座山下,山上有很多墳墓,他便經常學著上墳人的樣子,又燒紙又跪拜。孟母怕兒子誤入歧途,就把家搬到人多的集市上,可是他家的鄰居是個屠戶,孟軻又學著吆喝賣肉。孟母十分擔心,又把家搬到一個靠近學堂的地方,他每天聽到的是讀書聲和先生的教導,學堂裡琅琅的書聲吸引了孟軻,他漸漸地學著念起書來。孟母終於滿意了。在孟母的努力下,孟軻終於找到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後來,他拜孔子的孫子子思為師,最後成為偉大的思想家,被人們譽為“亞聖”。

親近良師、手牽益友,可以提高我們的道德和學問

戰國策

人之於就兼相愛、交相利也,譬之猶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於天下。——墨翟

二、在我們人生中,結交良師和益友能提高我們的道德學問

良師益友就是教益和幫助我們的好老師和好朋友。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我們有益的朋友。結交脾氣暴躁的人,結交一直順從你的意思的人,結交諂媚逢迎的人,是我們有害的朋友。 古人云:“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所以俗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說法。如果你的周圍是一群鷹,那麼你自己也會成為一隻展翅翱翔的雄鷹;如果你周圍是一群山雀,那麼你也許永遠也看不到海闊天空。由此可見,朋友的行為對我們的影響是多麼的深。假如你真正的摯友很多,可以幫助你走上光明大道,你就成為了一隻雄鷹;假如你擇友不當,則會導致自己走上邪門歪道,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深淵,你就成了一隻永遠飛不高的山雀。

親近良師、手牽益友,可以提高我們的道德和學問

三、良師,會為你指引方向;益友,會伴你同行

以切磋之誼取友,則學問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 ——弘一法師

三、良師,會為你指引方向;益友,會伴你同行

在我們的人生中,有了良師,就有了方向;有了益友,就有了同行者。那麼,再苦的人生又何妨呢?我欣賞唐甄的那句“學貴得師,亦貴得友。” 行走在茫茫的天地之間,神馬都是浮雲,只有良師益友才是無價之寶!與什麼樣的人相處,常常會影響到自己。任何人學好三年不足,學壞一日有餘。因此,善於學習之人,會很謹慎地選擇朋友,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弟子規》中說:“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近,百事壞。”意思是說:親近仁德之人,親近良師益友,可以提高我們的道德學問。而與不善之人相處,便會受到影響,損傷道德。

親近良師、手牽益友,可以提高我們的道德和學問

良師

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為必要;在幸運中,高尚的朋友更為必要。在不幸中,尋找朋友出於必需;在幸運中,尋找朋友出於高尚。 ——亞里士多德

四、切忌交不良的朋友,拜缺失道德的老師,若不然便有害而無益

作為我們成年人,當然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選擇良師良友能把握一定的尺碼。特別是孩子,在還沒有分辨是非善惡能力的時候,交上不好的朋友,染上不好的習氣,對他成長就會有負面影響。倘若被帶著出入聲色場所,或被引去嘗試吸食毒品,那他墮落的速度就更加快了,屆時,悔之晚矣!所以作為父母,應注意孩子所交往的朋友,是不是好的朋友,同時也要教導孩子善於擇友,更要注意孩子的言行舉止,不要有不良的愛好、習慣,因此卻成為他人的損友。於此,在我們的生活中,怎麼能不謹慎地選擇朋友,謹慎地自守。

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臣不至。 ——荀況

五、良師益友的關係,必須建立在雙方信任的基礎上

“無論什麼時候,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也要怎樣對待人。”尊重、真誠、感激這些字眼,不僅僅具有品德方面的含義,在日益深厚的良師益友關係中,它們還具有“安全”的含義。中國古代有句名言:“得天下容易,得一知己難。”珍惜並精心維護已經建立的關係,而不是濫用這種關係,要始終把這種關係維繫在一種純潔的程度上,是維持長期交往的關鍵。良師益友的組成應該隨你事業生涯的轉變而有所不同。

親近良師、手牽益友,可以提高我們的道德和學問

蘭芷之室

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劉向

可見,大千世界,沒有誰能保證交出來的朋友都是良師益友。想要讓別人對你好,首先你要對別人好,才能遇到更多良師益友。人生世間,第一要親近良師善友,有良師善友,便可歸於正道。否則,燕朋相聚,便日淪於下流,而疾病亦因之常不愈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