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什麼是RAW,什麼又是JPEG

要想了解RAW存儲模式,首先必須要大致瞭解數碼相機的實際成像過程。

當我們按下快門後,光線通過鏡頭照射到相機的感光元件上,感光元件將其轉換為形成影像數據的電子信號,這些電子信號不經過任何處理直接存儲下來的影像文件格式,就形成了RAW格式文件。簡單的說,RAW反映的是從影像傳感器中得到的最原始的信息數據包,而非圖像。再來說說我們習慣直出的JPEG格式圖像,它就是通過相機內置的圖像處理器,把RAW文件經過相機拍攝時預設的白平衡、曝光補償、對比度、飽和度、色彩模式和動態範圍等參數設置壓縮處理而得到的圖像。說白了不論我們使用哪種格式拍攝,相機都要採集原始圖片數據,而我們可選擇的只是,這些原始數據是要交給相機處理成JPEG格式直出,還是保存為RAW格式由我們自行處理。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數碼相機成像原理 說起RAW,我們需要先了解一個技術名詞,叫色彩深度。色彩深度的單位是bit,普通的jpg照片色彩深度為8bit,這意味著RGB這三種顏色,每個顏色有256個等級,組合起來可以產生總共256*256*256即約1677萬種不同的顏色,這是目前主流顯示設備的顯示極限,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相當夠用。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8bit/14bit色彩深度效果對比(示意圖) 是不是有人要問了,所有相機拍出來的RAW格式文件都一樣嗎?筆者可以告訴大家,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品牌對產品的標準是不盡相同的,甚至同一品牌不同型號的相機所使用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就拿佳能來說,儘管拍攝的RAW文件後綴都是.CR2,但1100D和7D的RAW文件之間還是存在一些差異的。

選RAW有利也有弊

RAW文件與JPEG相比,RAW文件包含的圖像信息更多、影調更豐富,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後期空間,例如白平衡、銳度、飽和度等參數信息都可以在後期處理中進行精細的調整,可以幫我們確立一個極為精確的曝光以及色溫等一系列不好掌握的精細參數。另外,RAW文件的優點也在於它保存了更加豐富的高光和暗調細節,並且提供了更好的白平衡控制,所以在記錄反差較高的場景時更加遊刃有餘,在還原暗部細節的同時依舊能保持相對較高的畫質,並且在拍攝之後可任意改變照片的設置。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RAW格式直方圖無斷層 高光與暗部細節表現完美 看圖像重要的還是要看畫質,從下面這張對比圖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到,RAW格式圖像要比JEPG格式圖像成像更加紮實一些,在畫面的清晰度和細膩程度上都有所提高,並且在畫面的細節表達上也更加豐富了一些。正因為RAW格式記錄了感光元件接受到的全部信息,所以相比於經過“有損壓縮”的JEPG格式文件來說,它會在照片的畫質上更勝一籌。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JEPG和RAW畫質對比 有句話說的好:有利必有弊。RAW文件雖然比JPEG涵蓋更多的影像信息,擁有更加廣闊的後期空間,但是RAW文件的瀏覽和輸出都非常的麻煩,必須藉助相關軟件進行轉換,而轉換的過程對初學者來說也是有些繁瑣。另外RAW文件佔用的存儲空間比較大,所以如若拍攝就需要準備容量大一些的存儲卡。

如何選擇RAW的轉換軟件

說到RAW文件的轉換,其實就相當於傳統膠片的衝捲過程,那該選擇哪款軟件進行處理,又成了一個問題。其實目前有許多RAW轉換軟件可選擇,我相信許多用戶都會使用相機廠商提供的原廠軟件,但是有時候這些軟件也會存在兼容性差、效率低、功能有缺陷等問題,這樣就又出現了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說說RAW轉換的奧秘。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Adobe Camera Raw(ACR)6.7版本 如果想對RAW文件進行高光、陰影還原等更為專業的調整,那麼筆者推薦大家選擇Adobe Camera Raw(ACR)這款專業的處理軟件。這是PhotoshopCS系列中的一款集成轉換軟件,提供了非常豐富的調整選項,具備十分容易上手的操作性。目前這款軟件已經更新到了ACR 6.7版本,支持佳能5D Mark III、尼康D800以及奧林巴斯E-M5等今年最新推出的機型。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軟件極易操控 如果用戶經常需要處理大批量的RAW文件,那麼筆者建議大家可以考慮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Apple Aperture或Capture One Express/Pro6等處理軟件。和Adobe Camera Raw及相機制造商出品的原廠軟件相比,這類軟件在強大與豐富的功能之外,還提供了更為靈活易用的工作流程。如果你已經習慣了Photoshop的界面與功能,那麼Lightroom無疑是三者之中最容易上手的一款軟件,基本上它就是工作流程改進之後的Adobe Camera Raw。

如何使用Lightroom查看RAW格式文件

前面筆者為大家介紹了幾款RAW的轉換軟件,下面筆者以Lightroom為例,為各位講解如何在軟件中查看輸出RAW文件,當然這款軟件也是筆者平時用的比較多的(正在使用的是Lightroom 4)。確認安裝好Lightroom軟件之後,雙擊打開軟件,呈現在面前的是灰黑色的操作界面,顯得十分專業。由於所有的照片都需要通過導入才能查看,所以我們先點擊菜單欄中的“文件”,並找到“導入照片和視頻”選項。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Lightroom 4操作界面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導入照片和視頻 點擊“導入照片和視頻”選項後,需要在界面左邊的“源”——“文件”中找到要查看照片的文件夾,然後勾選想要導入的照片,再點擊界面右下角的導入照片按鈕。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在界面左邊的“源”——“文件”中找到要查看照片的文件夾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勾選要導入的照片 再點擊右下角的“導入”按鈕 Lightroom軟件比較容易操作,打開圖像之後,用鼠標點擊操作區的畫面,就可對照片進行放大,查看細節。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可點擊畫面進行圖像的放大查看 這一章節主要講如何打開並查看RAW文件,所以筆者在此省略圖像處理過程。經過後期處理之後的圖像,當然要導出並儲存起來了,這時需要再次點擊“文件”,在下拉菜單中我們可以看到導出選項,單擊此按鈕。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導出圖像按鈕 點擊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彈出一個下圖一樣的菜單,然後根據個人需要對所導出的文件進行設置,諸如:導出地址、圖像品質、圖像分辨率等設置。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對導出的圖像進行設置 通過以上步驟,我們就得到一張和RAW相同畫質的JEPG圖像文件,不僅它的文件體積被大幅縮小,而且還方便我們使用幾乎所有的看圖軟件來查看該圖片。

過度欠曝也能找回細節

前面說過了如何查看導出RAW文件,接下來我們要說說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那就是後期處理過程中RAW會帶來什麼樣的好處,下面筆者用實拍照片來向大家演示,即便是在過度欠曝的情況下,RAW格式能找回更好的細節。下面這張照片從直方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是一張過度欠曝的圖片,使用Lightroom分別打開RAW格式和JPEG格式。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打開一張過度欠曝的RAW和JPEG格式照片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通過後期 調整到合適的狀態(RAW格式)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調整之後的JPEG格式 使用軟件對兩張照片進行相同的曝光、色階、陰影等參數調整,得到合適的狀態(如上圖),僅僅從未截圖的畫面中,我們就能直觀的看到修改後的照片RAW格式要優越於JPEG。當然要看的更清晰還是截圖的效果最好,下面是對兩種格式照片進行了相同大小及相同部位的截圖對比: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RAW與JPEG格式截圖對比 通過以上照片的實用對比,我們很明顯的看到,RAW格式在暗部細節的保留方面,要強於JPG很多,這一特點,在我們調整欠曝照片的時候,能夠有更大的補救及調整空間。另外,從上面的對比也可以看出,RAW在調整之後對畫質的影響也要遠遠小於JPG。

1秒鐘解決圖像偏色問題

前面我們剛剛說過RAW在欠曝情況下的完美表現,接下來筆者再向大家展示RAW另外一個神奇的地方,就是可以輕鬆的實現對照片偏色問題的矯正。下面這張照片(內容可忽略,效果最重要)很明顯白平衡出了問題,畫面嚴重發黃,像這樣的照片如果一點點調的話會相當費勁,下面筆者進行了實戰對比: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使用Lightroom打開RAW和JPEG格式照片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JPEG格式:調整白平衡後的效果(一)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JPEG格式:調整白平衡後的效果(二) 筆者大約花費了10分鐘的時間,對這張JPEG照片進行了兩種不同方法的白平衡調整,效果都不理想,色彩表現依然很怪,看來後期補救並不是那麼容易。如果改用RAW格式會有怎樣的表現呢?我們來看: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點擊Lightroom右側工具欄中的白平衡吸管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使用吸管吸取畫面中本應是白色的部分(白色硬紙處)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只需一點,效果立顯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採用RAW格式對白平衡調整後的照片效果,so easy! 相信看過上面的實戰演示,不用多說大家就能感受到RAW給我們帶來的便捷操作了!

對比之後,你作何選擇?

前面筆者通過實際對比操作對RAW和JPEG格式圖片進行了比較直觀的展示,下面的內容是使用後期軟件對直方圖的查看對比效果,雖然從圖中我們並不能真實體會到兩種格式帶來的優勢,但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到RAW格式的照片直方圖依舊保持較為連貫,而JPEG格式的照片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斷層現場,但這對於專業的攝影師、尤其是有高質量輸出打印需求的人來說就比較重要了。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RAW格式文件調整之後直方圖完整連貫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JPEG格式文件調整之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斷層 除了以上的人像之外,用RAW格式拍風景也是很必要的,來看下面的圖像對比:如果用JPG格式拍攝晴朗的天空,後期拉色階或者動曲線的話,經常會出現天空顏色分層的現象,這是由於相機記錄的藍色層次太少,經不起後期調整;而使用RAW格式拍攝,藍色層次夠豐富,即便後期有更大的動作,依然能夠保證有足夠平滑的過渡。

RAW格式詳解與實戰應用

直方圖斷層表示部分信息已經丟失 不管是拍人像還是拍風景,注重畫面細節保留之外,當然也要注意色彩的還原。能夠記錄更多的色彩,代表著照片擁有更豐富的過渡,所以在選擇保存方式的時候,筆者建議大家使用RAW+JPG模式,這樣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照片格式,以防錯過不必要的損失。最後筆者總結出了RAW格式文件的優勢和不足,看過這些內容,拍片你要如何作選擇?

RAW優勢:畫質好,成像細膩

後期可調範圍廣,且不損失畫質

原文件不能修改,適合作為數碼底片

代表了相機的最高畫質

RAW不足:文件體積大,不利於存儲

需要用專業的軟件才能打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