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了部話劇,其中有個細節:一個人說西班牙人吃牛很殘忍,另一個說這方面中國人更勝一籌,除了天上飛的塑料袋、地上長腿的桌子不吃,中國人什麼都吃。
所以,外國人管中國叫china,有人調侃說也能叫“吃哪”,不僅諧音,而且形象。確實,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真是獨步世界的。
當孔夫子已經主張“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歐洲人基本還在茹毛飲血。西餐發展到今天,還在問你牛排要幾成熟,配菜幾乎還是老三篇——土豆、洋蔥、西紅柿。
而我們的菜譜則早已汗牛充棟,食材更是上天入海,窮盡一切了。
今天說的這本書《民國吃家》,作者二毛,擔任過《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顧問。
民國建立,告別了清代的專制和禁錮,宮廷菜的獨特性、禁忌性和至高無上性,逐漸暗淡下來。宮廷廚師、官宦家廚流落民間,或自己開飯館,或到新的富戶和權貴家中做廚師。
宮廷菜、貴族菜大眾化的過程,推動了美食的繁榮和發展。我們也許可以從那些已經遠去的歌筵燈影中,窺見民國男女的吃相,以及那些杯盞之外的歷史遺蹤。
民國吃家第一人要算袁世凱,他是清廷高官,喜好宮廷菜;他還是民國大總統,鍾愛家鄉河南的美食。
袁世凱奉行“能吃才能幹”的信條,常把“要幹大事,沒有飯量可不行”掛在嘴邊。他自己飯量奇大,也號召兒女們多吃,以成大器。
在宮廷菜上,袁世凱有個標準,凡是慈禧喜歡的,他都喜歡。
特別是清蒸鴨子,這個鴨子要專門飼養,宰殺之後,在鴨肚子中釀入糯米、火腿、酒、薑汁、香菌、大頭菜、筍丁等,用雞湯蒸三天,味道鮮美。
袁世凱還迷信,飲食中多以紅色為主,比如紅燒肉、紅燒魚、紅殼龍蝦等等,只因為“紅現”與“洪憲”同音。
他任直隸總督時,百姓們戲稱他為“袁大頭”,在直隸官府宴席中,為避諱“袁”字,廚師將圓形丸子壓扁,創制出有名的南煎丸子。
北京有個厚德福飯莊,經營正宗河南菜。
1916年洪憲元年元宵節,袁世凱想到厚德福吃點地道的河南菜。遠遠聽到吆喝買“元——宵”,他一聽,氣不打一處來,這不是咒他“袁——消”嘛。
就下令把厚德福賣元宵的人拘捕起來,還命令所有人不準再提“元宵”二字,將元宵改名為“湯圓”。
此後不久,袁世凱就被迫宣佈“取消帝制”,很快在憂懼中死去。
京城就流傳開一首歌謠:“大總統,洪憲年,正月十五吃湯圓。湯圓、元宵一個娘,洪憲皇帝命不長。”
魯迅先生的小說裡,不乏美食的影子,尤其是紹興美食。
《祝福》中提到,紹興城內的福興樓有道菜叫清燉魚翅,一元一大盤,價廉物美,不可不吃。
福興樓是小說虛構的,但清燉魚翅卻是真實存在的。
《阿Q正傳》中描述:“油煎大頭魚,未莊都加上半寸長的蔥葉,城裡卻加上切細的蔥絲。”
另外,大家常引用的一句名言“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就出自魯迅的《今春的兩種感想》。
魯迅從日本歸來後,在北京生活了十五年。對於北京菜、北方菜非常喜歡,回到上海後還念念不忘。
這一時期,魯迅的日記中,記載了他去過的有名餐館有六十五家!包括:廣和居、四川飯店、中央飯店、泰豐樓、西安飯店、德國飯店等等。
魯迅人生最後的九年生活在上海,與在北京一樣,上海的很多知名餐館,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每到一地,魯迅幾乎都會以吃喝的水準來評判此地是否宜居。
在廈門大學任教時,他在寫給許壽裳的信中說“此地風景極佳,但食無極樂”。
不過,即使是吃飯,魯迅也展示了他“愛憎分明”的個性。
他不喜歡功德林裡用豆製品製成的足以亂真的素肉、素雞、素魚等,認為這是吃素人的虛偽,心中念念不忘吃葷,飯店才開發出這種變異的菜式。
少有人知的是,丹青聖手張大千也是赫赫有名的美食大家,而且是廚藝界的高手。
張大千對自己在美食方面的造詣很有自信,曾說“以藝事而論,我善烹調,更在畫藝之上”。
張大千對食料的要求非常苛刻,即便在餐館用餐也是如此。他從來不吃過夜的蔬菜,一些魚死了也不吃,一定吃活的。他把食材的鮮活看得非常重。
張大千對美食的喜愛自然也傳遞到繪畫創作中,他畫過很多的蘑菇、蘿蔔、竹筍、蔬果、白菜等。在他眼裡,一個真正的廚師和畫家一樣都是藝術家。
他曾教導弟子:一個人如果連美食都不懂得欣賞,又哪能學好藝術呢?
在一幅畫著蘿蔔白菜的作品裡,張大千寫過一首石濤的七絕:“冷淡生涯本業儒,家貧休厭食無魚。菜根切莫多油煮,留點青燈教子書。”
張大千雲遊海內外,百味雜融。他喜歡的菜不僅僅是川菜,還有粵菜、魯菜、蘇菜等等。
他自己做的火腿燉筍子,湯汁濃白,肉汁肥酥,鮮味醇厚,取名叫做南腿帽結。
他還愛將豬肥腸洗淨入籠,蒸熟後再炸,吃的時候用生菜包裹,蘸糖醋汁吃——唉,這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京劇大師梅蘭芳祖籍江蘇泰州,在北京出生長大,他的口味南北兼通。
受家庭影響,加上保護嗓子的需要,梅蘭芳的飲食基本上還是以淮揚菜為主。
抗戰前夕,他到徐州演“霸王別姬”。演出結束後,東道主宴請,其中一道菜是幾隻甲魚漂在湯上,底下是白白的雞肉。
雞塊酥軟,入口即化,梅蘭芳很喜歡,連吃兩鱉。就問這道菜的名字,回答說“霸王別姬”,梅蘭芳驚喜地拍案叫絕。
梅蘭芳一生最喜歡兩個廚子,一個是川菜大師伍鈺盛,代表作是宮保雞丁。
這道菜創始於清朝光緒年間,當時有位叫丁寶楨的貴州人,愛吃餈粑辣椒加花生米炒的雞丁。後來調任山東巡撫,加封太子少保,人稱“丁宮保”。
在山東,家廚根據丁寶楨的指導,用山東的爆炒辦法來炒雞丁,使得這菜在當地很有名氣。
丁寶楨後來又任四川巡撫,宮保雞丁的做法更加講究,他經常用這道菜來宴請賓客,以至於這道菜名氣更大,就被正式稱作“宮保雞丁”。
梅蘭芳在北京最愛去的峨嵋酒家,就是伍鈺盛創辦的。
他喜愛的另一個廚子是淮揚菜大師王壽山,這位大廚的拿手好菜叫鴛鴦雞粥。
鴛鴦雞粥的做法是將雞肉熬製四十八小時,至雞肉成蓉狀,再根據不同的時令選擇蔬菜,做成菜汁,調成太極圖狀。
此菜口感清淡,色香味俱全,實在是保護嗓子、保養皮膚的佳品。
想必您多少也聽說過,郁達夫愛喝酒,他在醉酒後往往更加文思泉湧。愛喝酒的人,桌上少不了可口的下酒菜。
郁達夫生在浙江富陽,富春江裡的河鮮,稻田裡的時蔬,給了郁達夫敏感的味覺和美食基因。
在福州的短短三年,郁達夫把他的美食體驗化作傳世美文《飲食男女在福州》,記錄了大大小小的美食,如今讀來還讓人嚥唾沫,估計當時郁達夫是沾著口水寫完的。
接下來要為您介紹的這位才女可謂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還寫得一手好文章。她就是張愛玲。
不知道您注意到沒,她在作品中寫食物的時候十分細緻。
比如在《談吃與畫餅充飢》裡,描述一道鴨舌小蘿蔔湯:“咬住鴨舌頭根上的一隻小扁骨頭,往外一抽抽出來,像拔鞋拔......湯裡的鴨舌頭淡白色,非常清腴嫩滑。”
這段短短的文字色香味俱全,細緻入微,只有真正的吃家才能體會得到其中的精妙。
張愛玲去舅舅家吃飯時,母親都會帶一份清炒的新鮮莧菜。
張愛玲曾說:“炒莧菜沒蒜,簡直不值一炒。”在她的筆下,這道菜是色彩豐富、性感怡人的:
“莧菜上市的季節,我總是捧一碗烏油油紫紅夾墨綠絲的莧菜,裡面一顆顆肥白的蒜瓣被染塵淺粉紅。在天光下過街,像捧著一盆常見的不知名的西洋盆栽。小粉紅花,斑斑點點,暗紅苔綠相同的鋸齒邊大尖葉子,珠翠離披。不過這花不香,沒有熱乎乎的莧菜香。”
荷葉粉蒸肉也是張愛玲最好的“那一口”。她愛吃粉蒸肉已經到了哲學的層面,她說,上海女人像粉蒸肉,廣東女人像糖醋排骨。
最後說說蔣介石吧。
蔣介石受恩師張靜江和夫人宋美齡影響,喜歡喝白開水。蔣介石起床喝的水,是燒開後自然冷卻到30℃至40℃之間,接近人體的自然溫度。
對於喝水,蔣介石不是渴了才喝,而是每隔二十分鐘左右就喝一次。這實際上是一種“水療法”。
蔣介石的早餐固定是:一片木瓜,一個炒蛋和一份醬瓜。這個炒蛋是精工特別製作的,蔣介石命名為“黃埔蛋”。
醬瓜是蔣介石幼年形成的飲食愛好。醬瓜的製作很簡單,燒開一鍋鹽水,把洗淨的小黃瓜放到鹽水中,然後裝進罈子裡封上,一個冬天過後,就醃製成金脆的醬瓜。
蔣介石喜愛的還有雞湯。他吃飯常備的菜是一碗雞湯,一份鹽筍,還有醬瓜、黃埔蛋。
從飲食上看,蔣介石是個比較刻板無趣的人。但從養生的角度看,他還是非常成功的。他有七個原則:
少食即飽,適可而止。
不吃甜食,適應淡菜。
拒飲濃茶,少沾腥辣。
不餓也食,及時進餐。
葷素搭配,菜色調和。
勤吃豆腐,遠離痴呆。
芒果當茶,香蕉潤腸。
書中所記的民國吃家,當然不止這幾位。也還摘錄了一些菜譜,可供大家一試身手。
從吃喝對飲的細節中,我們感知到那一代人的雅緻或豪奢。名家大師到飯館吃飯,興之所至,大多潑墨揮毫,留下書法畫作。
店家無不裝潢裱糊,把這些作品當成自己的“金字招牌”。這樣的廣告,倒是別有一番雅趣。
吃貨與吃家,差的也許就是這一點情趣吧。
閱讀更多 仁仁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