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給朱允炆安排了一把好牌,可惜沒按套路出,皇帝位置沒保住

前言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從一介平民起家,創建了大明王朝,為了朱家江山社稷代代相傳,費盡了心思。尤其是對接班人皇太孫朱允炆,消除了外敵入侵、大臣謀反、宦官亂國、王室互戧等可能危及社稷的所有隱患,並與朱允炆就一些預案進行了推演,可最後朱允炆還是把江山丟了,原因就是朱允炆沒按推演定好的套路出牌。

朱元璋給朱允炆安排了一把好牌,可惜沒按套路出,皇帝位置沒保住

朱元璋與朱允炆

朱元璋祖輩世代務農,小時候曾給地主家放過牛,憑藉元朝末年亂世的機會得以出人頭地,滅掉大元朝,收復了割讓430年之久的幽雲十六州,建立了統一的大明王朝。筆者個人認為,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不輸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中的任何一位。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後,首先想到的是朱家子孫能夠世襲罔替、大明江山能夠萬年永固。為此朱元璋可謂是不遺餘力,先後對元朝的殘餘勢力進行了八次北伐,力求一網打盡、永絕後患;強力清除了朝廷內部居官自傲、疑似謀反的胡惟庸和藍玉,震懾了文武大臣,並廢除了丞相一職,鞏固了皇帝的權力;設置了藩王鎮邊,保障了北部邊防;規定“內臣不得干預政事”,以防宦官之禍;有選擇地保留了徐達、李、湯、耿、郭、沐幾家死忠的開國功臣,如此等等。

為後世子孫做了這麼多,朱元璋還是有點不放心,其晚年所著《祀灶文》有此表述:“朕經營天下數十年,事事按古就緒。維宮城前昂後窪,形勢不稱。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勞民。且興廢有數,只得聽天。惟願鑑朕此心,福其子孫。”儘管沒有完成遷都關中的願望,但正如文中所寫,遷都對於江山永固的影響不大,老朱對後世子孫的江山社稷已經事事安排妥當。

朱元璋給朱允炆安排了一把好牌,可惜沒按套路出,皇帝位置沒保住

朱元璋

如此周密的佈置,外姓人如果想篡奪大明江山,在朱家前幾代之內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古語說“日防夜訪,家賊難防”,不錯,自古帝王之家為皇帝的位置骨肉相殘的事時有發生,細心的老朱對於家賊也做了充分的防備。據《廿二史札記》記載,老朱行為做事大多仿照漢高祖劉邦,鑑於劉邦去世後的倫常骨肉之變,老朱也做了考慮:一則馬皇后非呂皇后,賢德過人、母儀天下,斷然不會發生“臨朝稱制”之事;二則諸皇子鎮守邊防,雖擁有爵位、兵權,但除藩王府以外沒有封地和臣民、不管理地方行政事務和官員任免。老實說,老朱自己也認為這些防範措施還略顯粗陋,為此,老朱與接班人朱允炆曾進行了一次對話:

允炆問:“敵國入侵,有諸王對付;諸王異心可,誰來對付?”

老朱心裡暗暗稱讚:“不愧是我的好孫子,問得好。我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唯一擔心的就是各位皇子造反,戍邊的9個兒子個個都帶過兵打過仗,握有重兵,尤其四子朱棣曾參加過第七次和第八次北伐,英勇善戰,諸皇子確實是個隱患,但骨肉相連,處理起來卻頗為棘手。”老朱想考考孫子,沒有直接回答,反問了一句:“你覺得怎麼辦好呢?”

允炆沉吟了片刻,答到:“以德爭取其心。以禮約束其行。如果無效,削他的屬地;再無效,改封到別處。這樣再不知悔改,就只好舉兵討伐了。”

老朱聽了,長舒一口氣,放心了,自己沒有看錯,允炆這孩子不簡單,如此處理皇子謀反,孫子這江山穩坐無虞。可後來發生的真實情況呢,朱允炆根本就沒按祖孫倆商量好的套路來做,即位之後直接削藩,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江山被四叔朱棣奪走。

朱元璋給朱允炆安排了一把好牌,可惜沒按套路出,皇帝位置沒保住

朱允炆

背景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悉心培養的接班人長子朱標生病不治而亡。老朱沒有遵循“太子薨逝或被廢,另擇賢子為儲”的歷朝慣例,堅持“長子嫡孫”的周朝宗法,立朱標的長子朱允炆為皇位繼承人。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老朱駕崩,朱允炆繼承皇位,即建文帝。建文帝繼位不久即開始削藩,逼反了其四叔燕王朱棣,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攻抵都城,建文帝自焚(《明史.成祖記》,或曰逃亡)而死,朱棣即位,即明成祖,後人又稱“永樂大帝”。由朱元璋一手培養起來的建文帝手中握有50萬精銳士兵護國,加上老朱多年的精心部署,怎麼就被油膩的中年男人朱棣給打敗了呢?下面我們按老朱祖孫倆商量的套路一步一步進行分析。

第一步:未以德爭取其心,直接跳到第三步:削藩

朱允炆即位後,根本就按商量好的套路出牌,直接就進行第三步削藩。大臣卓敬曾建議將燕王改封南昌以便就近監視,朱允炆沒有也不想採納,而採用了老師黃子澄直接“削藩圖燕”的策略,上來就開始削藩,一個月之內就把周王朱橚、齊王朱榑、代王桂、岷王朱楩、湘王朱柏先後抓捕囚禁,湘王朱柏也為免受囚禁之辱自焚而死,緊接著開始削弱軍事實力和能力最強的燕王朱棣的軍政大權,之後卻沒有疾風斬勁草拿下朱棣,而採用了“謹慎圖之”的策略,致使朱棣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進行軍事準備。建文帝削藩,都沒有找一個哪怕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如此對待長一輩的諸王,於理於德都說不過去,民心已失,也正是由於心中有鬼,以致猶豫不定,貽誤戰機。

第二步:未以禮約束其行

朱元璋給朱允炆安排了一把好牌,可惜沒按套路出,皇帝位置沒保住

朱棣

朱棣誓師謀反,是以“靖難”之名,即以誅殺向朱允炆建議削藩的兩位謀臣齊泰、黃子澄的名義起兵,依據是《皇明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齊泰、黃子澄兩位大臣是不是奸惡暫且不論,但朱棣後面做的兩件事可以說是強詞奪理:首先廢除了建文的年號,改用“洪武三十二年”,並上書(通知)建文帝其起兵“靖難”,其漏洞有二:一是既然廢掉建文年號,就是不尊朱元璋傳位遺詔,已是謀反,用“洪武”年號也掩蓋不了;二是即使建文帝削藩處置不當,按祖訓朱棣理應訓兵待命,有建文帝密詔方可興兵討伐逆臣,沒有奉旨即舉兵,毫無疑問就是謀反。

建文帝身邊的兩位謀臣齊泰、黃子澄,黃子澄是建文帝的老師,學問是有但治國就是一個庸才,削藩的主意就是他出的,靖難之亂可以說是由他而起,齊泰還真是一位人才,但是兩人中,建文帝更多聽從老師黃子澄的建議,齊泰沒什麼發言權。在朱棣起兵這件事上,齊泰看得很準,“明其為賊,敵乃可克”,建文帝如按此昭告天下“朱棣為賊謀反”,朱棣確實成不了氣候,但建文帝又加一句“毋使朕有殺叔父名”。就這句話救了朱棣,朱棣每在燕軍危難之際便挺身而出得以全身而退。朱棣其實已立於不敗之地,朱允炆討賊之舉焉有成功之理?早知建文帝如此幼稚,當初謀臣就應該建議別削藩了直接禪讓給朱棣,其不更好,天下百姓也可免除生靈塗炭之苦。要說成功使用“以禮約束其行”這一招數的,還真有一位--山東參政鐵弦,在朱棣準備用“紅夷大炮”炮轟濟南城時,鐵弦命士兵舉出數個“大明太祖高皇帝神牌”成功退敵,建文帝如用好齊泰、鐵弦這樣的能臣,笑到最後的恐怕就不是朱棣了。

朱元璋給朱允炆安排了一把好牌,可惜沒按套路出,皇帝位置沒保住

齊泰劇照

第四步直接越過沒有使用,第五步:舉兵討伐不力

建文帝在朱棣起兵後,舉兵討伐戰績大概四六開,稍佔下風。戰爭初期和後期失利較多,中期任用鐵弦和盛庸還是相當有效,最後逼得朱棣只能鋌而走險,孤軍深入直撲都城南京。建文帝討伐失利原因主要有二:

一、不善識人、用人不當

建文帝除了重用黃子澄失誤外,在朱棣攻抵南京時,以南京城牆之堅固及存有的糧草儲備,固守些時日再謀良策沒有絲毫問題。問題出在南京西北城門--金川門兩員守將私通朱棣,直接打開城門投降,一位是在朱允炆討伐朱棣時一直深受重用的、開國功臣李文忠的兒子、朱元璋的外甥李景隆;一位是谷王朱橞。這兩位本已心向朱棣,朱允炆卻絲毫不覺反委以守城重任。

二、臨危慌亂、處置不當

朱棣攻抵南京,建文帝除了派人四處徵兵勤王,還曾三次派人向朱棣求和,第一次是朱元璋的侄女、朱棣的堂姐、自己的堂姑--慶城公主,第二次是李景隆、兵部尚書茹瑺、都督王佐,第三次是谷王朱橞、安王朱楹。南京被圍期間,建文帝彷徨苦悶,無所適從,充分暴露了缺乏軍事戰爭、政治鬥爭的經驗,其實當時朱棣謀反過程中經歷的狀況比他要難得多。當危險來臨的時候,誰能做到臨危不亂、沉著應對,往往能夠化險為夷,成為最後的贏家。

後記

到最後,即使南京城攻破,建文帝還還可依《皇明祖訓》:“(諸王)既平之後,收兵於營,王朝天子而還”,與朱棣交涉收兵及還朝事宜(依朱棣的性格,此事成功幾率渺茫),可惜建文帝啥都沒做直接自焚了,成全了朱棣。明朝群臣當中,除方孝孺、樓璉、鐵弦、卓敬等幾位死忠之臣寧死不屈外,朱棣即位過渡基本平穩,明朝還是朱家的天下,只不過是從長子這一枝兒換到四子這一枝兒,這也有賴於朱元璋設計的層層固國策略,突破了一層,還有多層保護。朱棣在朱元璋固國策略的基礎上又對諸王守邊進行了改進,改為“天子守邊”,都城由南京遷至北京,進一步鞏固了大明王朝的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