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當我們在談5G晶片時 我們在談什麼

5G是多樣化的,不僅僅包括芯片、手機,也不僅僅包括基站、網絡,追求一個大系統的成功,才能在這個基礎上獲得每個個體的成功,參與5G生態建設,以便通過環境優勢獲得成功,是5G時代的每個參與者的責任和契機。

行業動態|當我們在談5G芯片時 我們在談什麼

5G技術的前景廣闊,華北工控認為,其前景一方面由於它是未來信息基礎設施的核心,高速率、高帶寬滿足人們對通訊日益增長的新要求,另一方面是因為5G技術為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提供了可能性,而5G芯片是其中最關鍵的技術。

國內外發展現狀

對5G芯片市場前景的看好,使得國外芯片巨頭如高通、英特爾、三星等均在積極研發,力爭早日實現5G芯片的商用。這一次巨大的機遇,中國企業也不想錯過,以海思、聯發科、展銳、大唐聯芯等企業紛紛加入5G芯片爭奪戰。一時間,形成了中外“齊頭並進”的市場格局,目前已經有多款5G芯片問世。

作為4G通訊芯片的領頭羊,高通憑藉在核心技術上佔據的優勢,在5G芯片領域同樣佔據優勢,去年10月,基於驍龍X50 5G調制解調器芯片組在28GHz毫米波頻段上實現首個正式發佈的5G數據連接。

而在這一領域,intel也絲毫沒有落後,去年推出的一款5G調制解調器也受到市場的高度重視。儘管三星手機和高通芯片合作頻頻,但是三星仍投入了很多精力自主研發5G芯片技術,近日推出全球首款符合3GPP標準的5G基帶。

行業動態|當我們在談5G芯片時 我們在談什麼

同樣在5G芯片技術上投入巨大的華為海思,近年來也在積極地推動其發展,今年2月,海思發佈了旗下首款5G商用芯片——華為5G芯片巴龍5G01,這是全球首款投入商用的、基於3GPP標準的5G芯片,支持全球主流5G頻段。

隨著5G商用化進程的推進,通訊芯片的國產化陣營越來越多,這也為“中國芯”的崛起提供了更多的有生力量。

5G芯片落地場景

5G芯片的實際落地,將給多個行業帶來大量突破,5G靈活、高效、開放的特性使得其在交通、工業等各個行業都能夠加速其融合,使得垂直行業的應用更加多樣化。

行業動態|當我們在談5G芯片時 我們在談什麼

首先,在自動駕駛領域,5G技術充分考慮了汽車和交通行業的需求,在自動駕駛,輔助駕駛,智慧交通等場景,車聯網也有可能成為5G的首發應用。

在無人機的場景下,5G可以使無人機的控制從點到點變為端到端、網到網的控制,通過專用的低空覆蓋的5G網絡,可以實現無人機非4G的控制,使其在更專業的領域,對於飛行距離、飛行可靠性要求更多的領域,尤其是在軍事、國防等領域的應用。

在工業控制方面,網絡切片,邊緣計算,低時延,大帶寬,5G這些最重要的特性能夠使工業4.0場景得到非常好的擴展,工業物聯網的應用將進入另一個階段。

在智慧醫療方面,5G的高帶寬、低時延可以支持遠程的場地和控制信號的場地,5G的大連接可以實現醫院的內外大量的醫療設備的聯網,同時網絡切片,邊緣雲等技術,可以保障業務的獨立和隔離,提高業務的實時性,這些都使得包括醫療在內的大量實際應用場景的連接範圍、穩定性得到很大的改善。

隨著2020年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正式商用期限的日益臨近,我國5G商用發展迎來全面衝刺階段,在華北工控看來,在構建5G生態環境的進程中,工業計算機作為支撐物聯網發展的基礎硬件,需要用產品與技術賦能更多的應用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