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超市跑馬圈地現金流吃緊 淨利率下滑新零售不吸金

自2016年新零售元年以來,該公司淨利潤首次出現負增長。面對盒馬鮮生近期率先發力線下門店佈局,永輝超市在追趕高鑫零售的同時,雙線作戰力有不逮

永輝超市跑馬圈地現金流吃緊 淨利率下滑新零售不吸金

《投資時報》研究員 孟楠

作為助推中國零售市場復甦的“催化劑”,馬雲力倡的新零售概念的效力,僅維持兩年不到便開始顯現衰退跡象。

率先按下減速鍵的,是背靠騰訊控股(0700.HK)的永輝超市(601933.SH)。

Wind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永輝超市當期實現營收343.97億元,同比增長21.47%;歸母淨利潤為9.33億元,同比下滑11.54%;扣非歸母淨利潤為8.26億元,同比大降20.33%。這是該公司自2016年“新零售元年”以來,淨利首次出現負增長。

而被植入阿里巴巴(BABA.N)基因的高鑫零售(6808.HK)同期實現營收546.27億元,同比小幅下滑0.33%;實現歸母淨利16.15億元,同比下降1.82%。儘管業績增長放緩,但高鑫零售中國商超市佔率冠軍的寶座暫時未能動搖。

截至2018年9月28日,高鑫零售年內漲幅為20.17%,永輝超市同期跌幅則達17.98%。而後者8.15元/股當日收盤價更較52周高點下挫32.76%。經過十一黃金週,疊加近期全球股市大跌洗禮,截至10月12日收盤高鑫零售股價年初至今仍保持上漲20.58%高位,但永輝超市的跌幅則進一步拉大至24.22%。

隨著8月17日永輝超市第1000家門店落戶北京中關村,這一數量已是高鑫零售店面總量逾2倍。不過以業績相比,其單店競爭力和回報水平顯然不及後者。

至於在體現企業獲取現金能力的重要指標——銷售現金比率上(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比營業收入),永輝超市更遠落後於高鑫零售的7.36%。近期標點財經研究院攜手《投資時報》對A股200家日常消費類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現金獲取能力進行了分析,獨家推出《消費公司撈金榜》。儘管永輝超市營收接近其他超市上市公司營收總和,但其3.8%的銷售現金比率,在該板塊排名中僅位居中下游。

永輝超市跑馬圈地現金流吃緊 淨利率下滑新零售不吸金


擴張背後現金流承壓

永輝超市2018年半年報顯示,期內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當期淨額為13.08億元,同比下滑49.79%。對於該數據變動的原因,公司方面表示“主要系本期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增加及新開業門店支付的各項費用增加所致。”

與此同時,永輝超市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減少103.8%至2.08億元,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則由-1.75億元增長至-12.06億元,漲幅達590.59%。

現金流量表中三項核心數據同時走低,這是零售市場在外部資本大規模介入下,流量與渠道成本推高的同時,永輝超市跑馬圈地擴張後必須面對的境況。

具體來看,經營活動方面,該公司上半年產生銷售費用54.72億元,同比增長43.97%;當期管理費用為13.90億元,同比增幅為75.91%。

投資活動方面,永輝超市在以7.1億元價格受讓紅旗連鎖(002697.SZ)9%股份後,持有後者的股權比例上升至21%。同時,該公司又分別以2.16億元和0.67億元參與國聯水產(300094.SZ)和閩威實業(871927.OC)的定增計劃,持有兩家公司的股權比例分別為12.80%和19.69%。

籌資活動方面,該公司報告期內計提了3.44億元的股權激勵費用。

除此之外,該公司房租及物業管理費、運費及倉儲服務費和業務宣傳費當期分別為9.91億元、4.27億元和2.5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31.2%、81.32%和136.24%。

業內專業人士分析認為,永輝超市現金流逐漸吃緊狀態恐將持續。一方面自2017年以來,該公司新增門店總數幾乎等於中國商超TOP10其餘9家公司新增門店總和。這也導致除鉅額的費用支出外,管理和人才的成本水漲船高;另一方面,該公司對標世界供應鏈標杆巨頭SYSCO(SYY.N)佈局的生鮮供應鏈,付出的成本亦不容小覷。要知道,生鮮供應鏈的搭建需要一個漫長的週期,即便資金實力雄厚的外資商超,亦往往通過外包或聯營低成本來完善。

儘管永輝超市通過SYSCO的併購擴張模式進行著自身得生鮮供應鏈佈局,但其面臨的資金缺口恐隨零售產業鏈佈局不斷加大,資金缺口的風險也逐漸凸顯。

《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永輝超市上半年負債合計124.7億元,而去年同期增加27.5億元,同比增幅達28.27%。

“錢途”不容樂觀的同時,瘋狂擴張後永輝超市的利潤率亦出現下滑。半年報顯示,2018上半年,該公司淨利率為2.17%,同比下降1.42個百分點。

更麻煩的是,其管理隱患也開始暴露。2018年8月,永輝超市旗下門店因食品安全質量問題單月登陸監管部門“黑榜”多達5次。

新零售拖累業績增長

“創新業務拖累傳統業務”、“開店速度放緩”、“雲創營收增長、佔比快速提升的同時虧損擴大,影響到利潤端表現”⋯⋯永輝超市業績不及預期的表現,引發此前一直看多的券商終於掉轉風向。

永輝超市業務分雲超、雲創、雲商、雲金四個板塊。其中2015年6月成立的雲創板塊,涵蓋了永輝零售新零售佈局打造的永輝生活店、超級物種及永輝生活app。作為未來業績增長的重要籌碼,該業務先後獲得今日資本、騰訊、創新工場多輪投資。

不過,該業務至今處於虧損狀態。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其淨利潤分別虧損1.16億元、2.67億元和3.89億元。

即便具備新零售的吸金招牌,但重資產模式下的增收不增利,已成永輝超市各項業務的常態。

財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雲創板塊中的永輝生活業態整體線上銷售佔比25%,永輝生活APP總註冊數665萬,較年初增加188%。永輝生活淨開店85家至285家,淨開店數同比增加56家;超級物種淨開店19家,淨開店數同比增14家,並已在全國10所城市佈局的店面總數為46家。

但競爭對手也沒有馬放南山。盒馬鮮生近期公佈的首份成績單顯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該公司已在全國14個城市佈局了64家門店。其中,開店時間超過1.5年的門店單店坪效5.84萬元,單店日均銷售額超過80萬元,線上銷售佔比超過60%,服務超1000萬消費者。

儘管目前超級物種成熟門店6萬元的坪效仍略高於盒馬鮮生,但其線上線下融合程度、SKU數量,以及擴張速度已不及後者。特別是在9月底,盒馬鮮生門店數量已擴張至87家,並領先超級物種進入新零售模式快速複製期。

作為騰訊系新零售線下領域與阿里系競爭的頭馬,與後者內部資源整合下的集體出擊相比,一邊追趕高鑫零售的商超市場份額,一邊對抗同步擴張的盒馬鮮生,永輝超市雙線作戰多少已顯出力不從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