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來歲帶著全家去租房是什麼滋味?|人到中年慘兮兮第三集

三十来岁带着全家去租房是什么滋味?|人到中年惨兮兮第三集

讓 我 上 星,

怕 你 找 不 到 人 一起 吃飯 。

三十来岁带着全家去租房是什么滋味?|人到中年惨兮兮第三集

新家有一股塵埃的味道,一開始聞不出來,搬進去坐在椅子上盯著屏幕,或者晚上躺在床上,離睡著前的五分鐘,這股細細的塵埃味,慢慢從地板升騰起來,鑽進人的鼻腔,心中浮起一陣不快:

啊,顛沛流離塵世中了。

空關過的房子沒有人味,也是因為衛生沒做好,搬進來的時候實在太匆忙了,早上自己拿著一把掃帚,在牆角掃灰,能掃到很多細細的白灰。房東找人稍微弄了弄房子,修好壞掉的地板,小陳緊鑼密鼓換過所有的紗窗,窗簾,聯繫工人來刷牆。

一筆筆都是錢,而且這些錢跟買衣服一樣,明年這個時候已經用不上了,房子我們只租一年。好吧,公允地講講,花兩件大衣的錢,可以把每天住的房子弄得看過眼一點,也不錯。但每次想到是一個臨時居所,我能理解我媽的那種眼神,傻不傻,這把年紀了,還出去租房子。

距離我上一次租房,已經七年了。七年前我二十五六歲,在北京租了一年房,又到大理租了半年,那些房子都不貴,簡陋,需要跟人合住。可是那時候我年輕啊,搬進去的時候歡呼雀躍,跟小陳一樣,可以上躥下跳,到各種家居市場裡,搞點即撕牆紙,小裝飾品,在淘寶買大塊布料,破沙發上鋪一張,桌子上再鋪一張……年輕的文藝女青年,都會把自己當成三毛的,就算撒哈拉沙漠,也要佈置出一個浪漫的宮殿,“晚上點上蠟燭,看它怎麼流淌出自己的眼淚”,“大水瓶裡插一把怒放的野地荊棘,那感覺有一股強烈痛苦的詩意。”

可三十來歲,帶著五歲兒子的女人,我的人生夢想根本不是變成三毛,相反十分庸俗,我想買下那個有著200平草坪的別墅,一樓客廳做四面書牆,二樓陽臺按上一個滑滑梯,天氣好的早晨,小孩可以赤著腳早上一爬起來就滑進院子,去捉他的蚱蜢,蝸牛,撿幾片落葉。我在一樓透過大落地窗,微笑看著他,對啊,我就想要塵世最庸俗的幸福,大房子,大車子,小孩,小貓……

結果命運把我拋進了四千五一個月的出租房,說起來也還算不差,但離夢想實在太遠了。遠到坐在工作臺前,捲起袖子就開始想:怎麼樣大發一筆財?

新家別的地方都還過得去,唯獨衛生間最令人心酸,有一天站起來沒注意,撞到拉門手杆左下角,痛得我呲牙咧嘴。別人的房子嘛,就是有很多讓人無法理解的設計,比如衛生間的馬桶是那麼矮,噴頭又是那麼不方便,玻璃門滾軸壞了,全部重新換一套,要一兩個月後才能住進去。新房像第一任老公,雖然也有很多壞習慣,但一開始是跟他,也就慢慢習慣了,多年來,兩人互相容忍著壞脾氣,他三十歲開始打呼,也沒聽說過有人因為打呼離婚。出租房像第二任老公,人到中年,誰還想跟一個全身毛病的男人一起住。

我媽說,哼,渾身臭烘烘的老男人,誰要啊。

很不幸,中國大部分出租房,也像大部分老男人一樣,有著各種各樣令人不盡如人意的問題。不像國外,即便是印度,搬到一所公寓裡,乾淨清爽,有配套傢俱,配套保潔。我租的這套房子,原來裡面放滿了房東的舊傢俱,也不知道他從哪集齊了這麼多破床爛椅,中介說:姐,真皮沙發。我說,我不想坐皮碎了的真皮沙發,你幫我扔了吧。

所有傢俱,最後只剩下一隻白色鞋櫃,一張餐桌,四把椅子。這隻鞋櫃在我們入住第一天,我坐在餐桌邊,忽然發現放好鞋的鞋櫃,中間竟然完美地塌陷了。神奇不神奇,你都來不及生氣,只覺得一口真氣洩了,從此又要以跟生活搏鬥為主。

本地人很少租房,我搬進來的幾天後,上來兩個大姐,一邊用蹩腳普通話問我們什麼地方來的,一邊用本地話悉悉嗦嗦討論:你看,女的是這裡的嘛,男的不是的。想到多年前,想要租房住,房東首先都要問,有沒有正經職業。我沒有,一下被劃入鄙視鏈。哇,那時候一起住,還會計較,如果你整天都在家裡住,水電費是不是要多出點。

要是這麼比的話,這一次開心多了。我丈夫小陳很受不了住在丈母孃家,一路被跟著:xx啊,你怎麼不關燈,xx啊,你房間空調沒有關。這下好了,他很開心,在出租房裡過起了美國人的生活,只要氣溫低於20度,開啟供暖空調。晚上睡覺前,客廳必須留一盞燈,做飯的時候,一邊炒菜一邊開著水龍頭當配樂。我像二房東一樣衝過去:你為什麼不關水?你為什麼不關燈?你為什麼現在就開暖氣?

沒想到搬出來後,我變成了我媽,任憑他再三勸說我:其實開24小時燈,比不過燒一壺水的電。那也不行,如果住別墅的話,開燈是種情調,聽說有錢人的別墅一個冬天地暖電費要十幾萬,可是我們在出租房裡,燒錢幹嘛呢?

過了三十歲,我周圍租房的女朋友,只剩下兩位,一個在北京,一個在香港,兩人的房租都比我高,但我們都住在大城市的郊區位置,上次提起我租四千五的房子,好幾個人出來留言:上海還有4500的三室一廳?怎麼可能?是啊,新天地的三室一廳需要兩萬二,武康路的八十平舊公寓一萬五,可我不是在離一號線起始站還要打車50塊錢的松江嘛?

香港的女朋友租一萬八的公寓,只得55平,我來香港和別人說起,他們說,啊,好便宜,55平正常價錢都要三萬左右呢。北京那位,住五彩城,遠得我去北京五六回,從來沒去過她家。

我這兩個朋友,有時也會隨便聊聊,什麼時候買個房子就好了。僅限說說而已,因為沒有孩子,她們移動起來很方便,不用考慮上學,也不用考慮停車。我不行,我非買房子不可,只要一想到每次超過晚上10點回來,滿小區找車位的艱難,一想到不能擺上一整牆的書,一想到添什麼東西都要考慮一番,以後搬家怎麼辦?

心中一片風起雲湧。

三十来岁带着全家去租房是什么滋味?|人到中年惨兮兮第三集

朋友說,你租的房子不對,如果你租兩萬的房子,就不會感覺身世凋零顛沛流離。是啊,如果有錢的話,我想跟張雨綺一樣住思南公館呢。

如今臨時打算了一下,久不聯繫的親戚跳出來,說你去租房,你媽媽該多麼傷心。

久無音訊的朋友跳出來,說是不是現在經濟真的不好了?看來你們這行還是賺不到錢啊。

本來租房是一件挺普通挺正常的事,但背後顯露著一個悲傷的大問題,你都已經是個三十而立,有家有子的成年人了,你還沒有自己的房子嗎?

是的,我沒有,本來我想做一個真正的啃老族,無所事事繼承爸媽的房子就好了。

現在心境大不一樣,太想買一套自己的房子了。

經此一役,我被激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