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中,奪嫡當晚,鄔思道爲何調集五路兵馬宿衛雍親王府?對此你怎麼看?

納蘭談史


奪嫡當晚,鄔思道與雍親王胤禛索要他的關防大印,因為鄔思道說了:大變就在眼前!不用說,這是提醒雍親王胤禛,不能猶豫不決,必須按照事先他們確定的奪嫡計劃行事,否則只有坐以待斃,不但奪嫡無望,性命也在旦夕!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第二十集是這樣描述康熙帝駕崩當晚發生的驚風密雨:首先康熙帝在暢春園秘密召見了九門提督兼步軍統領隆科多並直接委以重任:領侍衛內大臣、上書房大臣、加太子太保銜、賜爵一等公。這隆科多是真正的一步登天!


(康熙帝秘密召見隆科多)

康熙帝為何此刻給隆科多如此大恩榮?因為康熙帝自知大限已到,他需要一位鐵桿來保證未來的皇位繼承人順利繼位。可康熙帝即使給隆科多加官進爵還是不放心,所以就有了前面的第一道賜死詔書在張廷玉手裡纂著以防不測。因為康熙帝也懷疑保證隆科多的忠誠,畢竟他這位小舅子是個京城二混子,有奶便是孃的手。

這一夜在雍親王府也是陰雲密佈,雍親王胤禛正在與鄔思道策劃如何佈局。雍親王胤禛心理最大的不確定也是懷疑隆科多倒向八爺黨,所以最大的指望就是如何放出十三阿哥胤祥以兵變統治全局,確保雍親王胤禛上位。
(雍親王胤禛心理沒底)

的確是這樣,康熙皇帝在召集眾皇子去暢春園見面,鄔思道馬上得出結論:皇上的大限已到,可雍親王胤禛此刻猶豫了,因為他不敢保證皇位就是他的。

鄔思道的判斷是十有八九康熙皇帝會把皇位傳給雍親王胤禛,可你不去,即使皇位繼承人傳給你,你也坐不上,因為八阿哥胤禩一定會把康熙皇帝的遺詔改了自己上位,到那時沒有迴旋餘地不說,也可惜了康熙帝的一片苦心。

護送雍親王胤禛的人馬就在門外,雍親王胤禛不能猶豫了,按照原定計劃就是想方設法放出十三阿哥胤祥,這需要鄔思道來辦!

鄔思道問雍親王胤禛:四爺,您的關防大印呢?

鄔思道向雍親王胤禛索要他的關防大印,如果把自己的關防大印交給鄔思道就等於把雍親王胤禛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了鄔思道!

此刻雍親王胤禛不得不猶豫,這不是自己的身家性命,一旦登上皇位,這等於把江山社稷交給了這個有過犯罪前科的鄔思道,他知道這顆關防大印的重要性。


(鄔思道索要關防大印)

雍親王胤禛把關防大印交給鄔思道的那一刻,心情非常沉重,離開雍親王府時不禁回頭看了看福晉和眾阿哥們一眼,雍親王胤禛好像有好多話要說又不知如何說。當看鄔思道的那一眼是託付的眼神,因為走出雍親王府這一步他就意味著生與死的較量。

張五哥來報:康熙帝已經把大位傳給雍親王胤禛,並且帶回來了康熙皇帝的“金牌令箭”,並且明說要鄔思道依計行事。這就是轉告鄔思道:雍親王的大位已定,需要十三阿哥胤祥帶兵出來穩定朝局,鞏固雍親王胤禛地位。

此刻的鄔思道長出了一口氣,差點摔倒!因為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宮廷政變,有“九王奪嫡”在前,各方勢力不明,雖然康熙帝已經傳位給雍親王胤禛,可意外隨時隨地發生,所以此刻的鄔思道如同太師一般向說道:張五哥聽令,你即刻拿著皇上的金牌令箭去宗人府釋放十三阿哥胤祥,接管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不得有誤!
(鄔思道在發號施令)

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認為:此刻的鄔思道是興奮的,在他分析,雍親王胤禛登基已經成為既定事實。當他把康熙皇帝的金牌令箭交給張五哥的那一刻他就確定雍親王胤禛是勝利者。

可他鄔思道轉眼就後怕了,本人為何這樣判斷?因為鄔思道留下了雍親王胤禛臨出門交給他的“關防大印”,這就是他鄔思道的確保性命大印!

作為清高又不服輸的鄔思道,因為在前朝大鬧貢院而成為了殘疾人,逃犯前科在身,又沒有功名,職業師爺告訴他大雅之堂是沒有他的一席之地,那麼雍親王胤禛既然已經登基成為一代帝王,留著他幹嘛?他鄔思道想到了“高無庸”,想到了“高福”,想到了“心覺”和尚的失蹤,他鄔思道害怕了!此刻他才想到了自保性命。

(鄔思道的軟中帶硬)

雍親王胤禛已經在康熙帝靈前繼位,十三阿哥胤祥和十七阿哥允禮分別又奪了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的兵權在暢春園護駕,那麼鄔思道調集五路兵馬護衛雍親王府幹嘛?他鄔思道預料已經登基的雍親王胤禛一定會回到雍親王府清理門戶,首當其衝的就是他鄔思道,鄔思道想到了活命!

於是鄔思道大張旗鼓的利用雍親王胤禛的“關防大印”調集了五路兵馬以護衛雍親王府為名高調展示他鄔思道的存在!鄔思道向回到雍親王府的雍正皇帝強調:這五路兵馬統歸十三爺胤祥調度,是為了皇上的安全。此刻陰暗不明的五路兵馬誰知道都有哪方勢力,但是有一條:那就是總指揮是十三爺胤祥。所以雍正皇帝無言責備鄔思道的安排,所以雍正皇帝想除掉這個手裡拿著關防大印的總調度人鄔思道還是忌憚的,何況還有一段情誼,這就為鄔思道的活命增加了砝碼。

這是本人對電視劇《雍正王朝》的一個猜想,歡迎網友吐槽!

(圖片來自網絡影視資料)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雍正王朝》詳細解剖還在後面,帶你繼續解剖雍正朝!歡迎網友評論互動、留言。(第240期總268期)


日堯居k古史


今天,我來說一個陰謀論。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雍正要想殺鄔思道,只需要秘密的派出“一路兵馬”就行了。人多了,胤禛反而不敢動手。

坎兒因為將太子寫給任伯安的信交給八爺黨,被胤禛處死。要知道,這封太子書信是胤禛藏起來的,作為太子的把柄。四爺府邸可是出了名的“鐵籬笆”,管教甚嚴。著名的特務組織“粘杆處”,都是出自於四爺胤禛府邸。他要是不想讓坎兒交出書信,扳倒太子。坎兒肯定不可能拿走書信的。可惜,胤禛在利用完坎兒以後,就把坎兒殺了滅口!

此事讓鄔思道看出了胤禛的心狠手辣。所以,鄔思道已經做好了“逃生”的打算。胤禛要想殺鄔思道的人滅口,肯定要派出“一路兵馬”,暗地裡將這些人殺了。動手的時間,就是登基當晚!

鄔思道很聰明,你胤禛“一路兵馬”就能殺了府裡所有辦秘密差事的人。可是,我弄來“五路兵馬”,各自又不相統屬。看你胤禛怎麼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動手!今晚,你誰也別想殺!

二月河小說《雍正皇帝》原文中,也有寫到:鄔思道陰冷的一笑:“明日我的話就能驗證,周用誠、墨香墨雨、性音和粘杆處十幾個最心腹的,專一替四爺辦秘密差使的恐怕就要……”允祥募地一個驚顫,臉色變得蒼白如紙,翕動了一下嘴唇,竟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當晚,胤禛回來一看,竟然有五路兵馬“保護”府邸。人多眼雜,胤禛真的不敢動手殺人。鄔思道趁機遊說胤禛,放他出去“半隱”。第二天,鄔思道就趕緊走了。不過,鄔思道跟前來送行的十三爺說:府裡專一給四爺辦秘密差事的人,恐怕就要。。。

不走,就是死!

當然,有人說鄔思道就是為了保護府邸。這個理由其實很牽強。

胤禛只要不回府,四爺府邸還有什麼要保護的嗎?八爺黨就是想趁亂鬧事,也是針對胤禛本人才對。所以,只要胤禛不回府,四爺府邸其實很安全。

而胤禛其實也不該回潛邸,皇宮侍衛完全有能力保護他。張五哥和太監總管李德全也會真心保護胤禛。而且,十三爺也帶著舊部親信,調了豐臺大營的兵去保護胤禛。而胤禛回府邸的唯一目的,應該就是“處理”鄔思道等人的事!

鄔思道在府裡算是“半個主子”,胤禛不出面,沒人敢對鄔思道動手。而且,胤禛也是匆忙登基,肯定也沒有提前安排好如何處置鄔思道。所以,胤禛回府第一句話就是問“鄔先生呢”。而見到鄔思道以後卻說:在宮裡住著不踏實,“順便來看看你”。此中深意,不言而喻啊!說白了,就是回府來處理鄔思道的。結果,一看府裡被鄔思道搞的“人多眼雜”,趕緊給自己回府找個理由。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導語:康熙在暢春園駕崩,四阿哥胤禛匆忙繼位,就是雍正皇帝。胤禛繼位當晚,竟然沒有在皇宮居住,反而匆匆返回潛邸,鄔思道為何調集五路人馬保護雍親王府。

鄔思道緊急調集五路人馬圍住雍親王府,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性命。

胤禛繼位當晚,為何著急返回潛邸

胤禛是一個心思縝密之人,雖然與鄔思道已經合作多年,但是在關鍵時刻,他還是對鄔思道留下一個心眼。胤禛去暢春園繼位之前,留下胤禛調動兵馬的“關防大印”。鄔思道有了這個關防大印就可以調動兵馬,雍親王府就是在鄔思道的控制之下,胤禛等於把自己家人的性命託給鄔思道。

胤禛把大印交給鄔思道是冒了很大的風險,不到最後一步,胤禛都不敢確定鄔思道是不是自己的人,是否與八阿哥有勾結。胤禛此次到暢春園萬一不能繼承皇位,鄔思道會不會拿自己的家人作為投名狀獻給八阿哥。這一切的不確定,讓胤禛著急回到潛邸。

另一個原因,胤禛著急見到鄔思道,本意是想除掉鄔思道。鄔思道本來是前朝的罪犯,胤禛欣賞他的計謀才聘為西席先生,對鄔思道行拜師之禮。十幾年以來,鄔思道參與很多機密時間的策劃,對於胤禛來說是個很大的威脅,必須除掉鄔思道。

鄔思道調集五路人馬保護自己的原因

第一個解釋,鄔思道保護雍親王府的安全。

這是表面的原因,也是讓四福晉及雍親王府裡的人以為的原因。胤禛前去暢春園,到底是去繼承皇位還是被八阿哥陷害,誰都不清楚。鄔思道派人保護雍親王府,這是作為一個臣子必須盡到的責任,大家只是看到了這一點。

單憑保護雍親王府,十三阿哥胤祥早就調集了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人馬過來保護了,鄔思道的五路人馬已經顯得多餘。

第二個解釋,鄔思道想要保護自己的安全,才是他調集五路人馬包圍雍親王府的終極目的。

鄔思道從坎兒被殺,就已經看透雍正的為人,坎兒在鄔思道的幫助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可是還是遭到胤禛的殺害。鄔思道看到胤禛的心狠手辣。在追查刑部冤案的事件中,胤禛為了讓八阿哥胤禩接手刑部冤案,不惜把自己折騰生病,三個月不能下床也在所不惜。試問一個對自己都能如此狠心之人,別人的生命簡直視如草芥。

為何說鄔思道是保護自己呢,鄔思道調來的人馬很多,鄔思道一直處在明處,胤禛想要對鄔思道動手,根本就找不到機會。鄔思道這一步非常高明,胤禛看到雍親王府里人多口雜,還處決不了鄔思道。只能試探性的問問鄔思道未來的打算,只是推說鄔思道的名分還沒確定。

胤禛不是還沒確定鄔思道的名分,是他根本就沒有考慮過,他的目標是除掉鄔思道。鄔思道早就提前為自己準備了後路,提出要到李衛的府裡“半隱”,既不是歸隱山林永不相見,也不出來做官,就在李衛的府裡安享晚年,一生不問世事。這點切中了雍正的心思,看到鄔思道調來的五路人馬,也只好同意鄔思道的意見。

所以,鄔思道調來五路人馬圍住雍親王府,看似保護雍正的家人,實則是保護自己的性命。


小燦哥說歷史


外有八爺黨在豐臺大營的重兵,內有隆科多的九門提督,掌管紫禁城內的兵馬,而且四爺根本就不知道隆科多是否會忠於自己,康熙給了隆生死兩遺照這件事並沒有給四爺通氣。此外,在內還有八爺黨的大臣會不會趁康熙駕崩之際報團逼宮雍正也不好說。自古以來,封建皇位交接時也是最危險的時刻,各股勢力的鬥爭都會在這個時候爆發,所以調兵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確保皇位能夠平穩交接。沒有兵權的皇帝就是傀儡,像漢獻帝,名為皇帝,還得受曹操挾持。


小哥愛說話


你是不是暗喻鄔思道有至自己於眾目睽睽之下,而自保的意思,因為很明顯,雍正回府就是收拾他的,名義上是皇宮不安全,但在家沒多長時間又回去了,回家只是問了鄔思道,我該怎麼安置你,這一件事,後期鄔思道歸隱,十三送他時就說的更明白了,以前幫四爺做事的一個都不會留,要十三當心


東方小松鼠



李盛64891312



langqiaoyimen97


登基就除手下滅口,難道不也反證了登基的非法性?


自由飛翔TYRAX


這個問題太簡單了吧!政權交接之際,必是暗流湧動之時。各方勢力必然相互攻閥,新任皇帝的安全最重要,關係到國家的穩定。必然要萬分小心,以防萬一。


勁風墨影


怕遭人暗算,以防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