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進擊,梨視頻下沉

移動互聯網都在談“下沉”,短視頻也不例外,尤其是資訊類短視頻。

刺蝟公社 | 曉通


今年4月,資訊類短視頻平臺“梨視頻”宣佈完成A輪融資,創始人邱兵隨後發表了一番內部講話,其中提到“下沉”,他是這麼說的:

“......剛聽到這詞兒(下沉)我就不太樂意,我好不容易從一個三線縣城考到大上海大北京來,咋又讓我下沉,尼瑪這不坑人嘛......互聯網都得這麼玩?”

半年時間過去,如今邱兵站在臺上,宣佈他們經過半年研究得出的結論:“我們也要下沉。”


短視頻進擊,梨視頻下沉



10月10日上午,梨視頻宣佈聯合中廣聯合會移動電視宣傳委員會成立“短視頻戶外媒體聯盟”,藉助這次合作,梨視頻的內容可以在全國23個省、直轄市的公交、地鐵、機場等公共場所的29.3萬塊終端屏幕播放。

此番動作本質上是一次線上和線下流量的打通,而對於梨視頻來說,也是邱兵所說的“下沉”。

2016年11月梨視頻上線,這家由一眾傳統媒體人創辦的短視頻平臺,從成立之初就定位於做資訊類短視頻內容,依靠獨有的拍客體系,培養出了規模龐大的拍客團隊,並按照傳統媒體的操作模式,對視頻內容進行嚴格篩選。

資訊類短視頻平臺的定位,加上堅持PUGC的內容屬性,令梨視頻的內容保持了足夠的水準,低俗違規的內容在梨視頻平臺上沒有,甚至娛樂性的內容也不是重點。

如今的梨視頻首頁上有十幾個標籤,涵蓋生活、科技、娛樂、美食等領域,但是梨視頻整體的內容定位始終沒有變過,那就是資訊類短視頻。

兩年前梨視頻上線之時,短視頻是一片紅海,但資訊短視頻是藍海。兩年時間過去,當初紛紛湧入的玩家冷靜下來,短視頻行業進入冷靜發展的階段。尤其在2018年,短視頻行業尤其是娛樂化的短視頻的發展就像季節的更替,從夏天到秋天,經歷了從高峰逐漸下滑的過程。

QuestMobile 8月份發佈的《短視頻行業洞察報告》顯示,2018年4月到7月,短視頻行業整體月活用戶數量從4.76億增長到5.08億。去年同期的增長數據為2.27億到2.83億,複合增長率從5.7%下降為1.6%。

短視頻進擊,梨視頻下沉


用戶規模增速放緩,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來自監管層面的影響不可忽視。4月份,監管部門接連對短視頻行業進行整頓,包括快手、火山小視頻、秒拍在內的眾多短視頻App都先後被下架整治,7月26日當天,15家短視頻平臺被下架整改。

對於梨視頻來說,定位於資訊類短視頻,在短視頻的賽道中並不是一個容易的選擇。

短視頻進擊,梨視頻下沉


短視頻應用最大的兩個陣營分別是快手和頭條系,快手加上字節跳動旗下的三款短視頻應用(抖音、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佔據了國內短視頻行業的大半江山。

復旦大學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榮教授在報告 《未來,短視頻新聞如何發展?》也談到了當下短視頻內容呈現出的特徵:重娛樂,輕資訊;重流量,輕質量;UGC多,PGC少。

從內容類型來看,李良榮教授認為,娛樂性內容相比資訊類內容具有天然的優勢,“在未來五到十年的時間裡,資訊類短視頻內容都不會贏過娛樂性的短視頻內容。”李良榮教授告訴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

如此一來,資訊類短視頻內容該如何與娛樂性內容競爭?邱兵提到一個概念,可以把時下流行的短視頻應用看做是一種遊戲類型的產品,而梨視頻的定位則是資訊類產品。從這個維度看,兩種內容其實在不同的賽道。

短視頻進擊,梨視頻下沉


李良榮教授也認為,娛樂類內容和資訊類內容滿足的是人不同的需求點,並不存在競爭關係。“娛樂是人們需要的,信息資訊也是人們需要的,需求的側重點不同而已。這兩種內容並不一定是此消彼長的關係。”

那資訊類短視頻內容應該如何增強自己的生命力?李良榮教授認為最重要的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內容人性化,貼近生活,“不要去追求宏大敘事,貼近人們生活的,民生的內容更容易讓人產生興趣,也更貼近公眾。”


短視頻進擊,梨視頻下沉



另一個關鍵詞是下沉。李良榮教授認為,目前中國的廣告市場,服務業的廣告市場潛力巨大,而服務業又和各個地方城市聯繫密切,“全國性的廣告多數是品牌廣告,比如製造業和銀行,服務業都是為當地服務的,所以短視頻如果能下沉到地方,做區域化的廣告,那麼這種精準投放能力會比當地媒體強大很多。”

梨視頻此次選擇和 中廣聯合會成立戶外媒體聯盟,意圖也正是將內容下沉到更廣大的三四線及以下的城市。除此之外,梨視頻還會將拍客網絡下沉,計劃在全國294個地級市建立新的拍客網絡,未來的拍客網絡數量不會低於20萬人。

此外,邱兵在演講中還透露,梨視頻將會推出一款全新的App,這款App可以根據用戶所在的地理位置推送相關的資訊,邱兵稱之為“三公里資訊圈”。

快手從三四線城市起步,發展至今成為國內最大的短視頻平臺,梨視頻一開始反其道行之,如今也開始選擇下沉戰略,未來將會走出一條什麼樣的發展軌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