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中國的伊拉克避難者講述:美國騙了我們,沒有人喜歡美國

2003年3月20日,美國以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在未經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單方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薩達姆政權被推翻。2005年5月3日,在美國的佔領下,伊拉克過渡政府正式宣誓就職。

生活在中國的伊拉克避難者講述:美國騙了我們,沒有人喜歡美國

薩瑪德 年齡:42歲,來自巴格達。 經歷:在廣州生活11年,經營一家阿拉伯餐館。

美軍的到來,給伊拉克人的生活帶來了諸多影響。從最開始因結束薩達姆統治而受到民眾歡迎,到後來國內反美襲擊不斷、教派衝突不止動盪不息,“安全”成為了伊拉克人的奢侈品。

薩瑪德來自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市中心,那裡曾是10年伊拉克戰爭最慘烈的地方。如今,他已在廣州安家,也習慣了廣州的生活,他告訴本報記者:“雖然深愛著伊拉克,但家鄉再也回不去了。”

生活在中國的伊拉克避難者講述:美國騙了我們,沒有人喜歡美國

2006年,離開家鄉巴格達時,薩瑪德剛過而立之年。他人生的前10年,是在兩伊戰爭中度過,8年的邊境戰爭給當時不滿10歲的他蒙上了很深的陰影;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時年16歲的他再次見證了戰爭的殘酷;戰爭結束後,本以為能好好生活的薩瑪德萬萬沒有想到,他人生的第三個10年,竟然又捲入了改變他命運的另一場戰爭——伊拉克戰爭。

28歲時,薩瑪德無奈地逃離自己的國家,開始了背井離鄉的生活。他說:“當時伊拉克太不安全了,我決定結束看不到曙光、天天擔驚受怕的日子。中國對伊拉克難民很友好,給我發了簽證。雖然我以前從未來過中國,更沒來過廣州,但這裡很安全,於是我就來了。”薩瑪德到中國後,把妻子也接了過來,生育了4個孩子。後來,他把親弟弟阿瑪爾也帶來一起經營餐館,但年邁的父母不願離開故土,仍守在巴格達的廢墟上。

生活在中國的伊拉克避難者講述:美國騙了我們,沒有人喜歡美國

“安全”是薩瑪德反覆提到的一個詞。顯然,童年所經歷的戰爭陰影,以及那場伊拉克戰爭從他身上奪走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青年時光,還有他一直奢望的“安全感”。

提起那場戰爭,薩瑪德的表情馬上變得凝重:“每一個人都很緊張、恐懼與驚慌失措。”他說,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的人難以想象,從媒體上看到的自殺性爆炸,真真切切地發生在自己身邊。“我自己親身經歷過3次自殺性襲擊,記憶中最深的是在2005年,我從屋裡一出來,街道旁邊的一輛汽車就爆炸了,炸死了1個女人和她的孩子,我毫髮未傷,真主保佑我!”他坦言,面對如此近距離的死亡,每一個人都會感到害怕與憤怒,感嘆生命無常,“但過去的都過去了,我不想過多提及。現在只能寄希望於未來,未來會變好的。”薩瑪德微閉了一下眼睛,淡淡地說。

回顧那場戰爭,薩瑪德這樣總結:“除薩達姆政權被推翻之外,這場戰爭什麼也沒有改變,留下的只有無盡的虛無與痛苦。”

生活在中國的伊拉克避難者講述:美國騙了我們,沒有人喜歡美國

當談到對美國人的看法時,薩瑪德說:“我不喜歡美國人,不僅是我,相信所有的伊拉克人都不喜歡美國。剛開始時,我們期待美國能幫助我們推翻薩達姆政權,但美國人騙了我們。”薩瑪德承認,他們曾期盼美國能幫伊拉克變成一個美好的國家。然而舉目四望,所及之處盡是廢墟,人們最基本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每個人都生活在恐慌中。薩瑪德說:“美國人在伊拉克什麼也沒做,這場戰爭反而把伊拉克引入了一個更黑暗的深淵,看不到盡頭。”

伊戰以來,類似暴力事件幾乎每天都在伊拉克上演。為了尋求安全感,為了不再提心吊膽,很多伊拉克人選擇“逃亡”。據悉,約有200萬伊拉克人流亡國外。據瞭解,在廣州的伊拉克人約1000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