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狠狠地夸,夸到自信在你心裡種下一顆種子

徐崢:狠狠地誇,誇到自信在你心裡種下一顆種子



前幾天看了場綜藝節目:《我就是演員》的第二季第7期。

節目裡會有很多演員來演戲,然後他們PK,再然後導師點評,大家投票選出喜歡的演員,再進行下一場的PK。

在這一期裡有位青年演員叫檀健次,當他演的時候我就覺得特別好:感情非常真摯,而且每個步驟都表演的那麼得自然。

我心說:這男孩子演的太好了,不知道最後能不能勝出。

然後等著看導師的點評。

是吳秀波先點評的,他說:“檀健次以前是唱歌的,第一次演戲是我發現的他,而且在戲裡他演的就是我的兒子。所以我現在就會把他當兒子看,看他演戲的時候我就特別緊張。其實他演得很好,雖沒學過表演,但是內心有很真的東西……好了,我就不說了,我不能說太多。”

波叔說了幾句他就停下了,他雖然表揚了檀健次,但是在表揚中有種避嫌的感覺。我們中國人總是會擔心誇自己的孩子太多了不好,有人擔心誇了會討人嫌,還有人擔心誇了會讓孩子驕傲等。

總之波叔那時就像箇中國的傳統家長一樣,不敢多說話,又很侷促地來回晃動和搓手,他草草說了幾句就結束了。

我能理解他的擔心,但是我也有些失望。

因為每個孩子都在等待著父母的誇讚。這是我們動力的來源,也是我們成為自己的前提。

1.孩子在誇讚中成為自己

孩子在小時候會做一些嘗試,從嘗試中他們會聽到父母說:孩子你做的很棒,你這樣做就很好,你可以繼續這麼做。

然後這種言語會進入心理,它慢慢跟自己融合,變成了內心的聲音:我這樣做就很好,我很棒,我想成為這樣的自己。

“自己”就是這麼產生的。


徐崢:狠狠地誇,誇到自信在你心裡種下一顆種子



相反如果父母早年沒有給予孩子這種支持,孩子就會迷失在茫茫的道路中:“我怎麼做才是自己?我該怎麼做才是好的?”

然後帶著這種疑問到社會上去尋找其他人替代父母的身份,那個人可能是老師,可能是熱心的阿姨,也可能是某位權威,非常渴望他們能告訴自己:很棒,你就這樣做就很好。

但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挫折,比如喜歡的權威就是不給你肯定,或是那個人總是想離你遠點,甚至討厭你。這樣就會讓我們在成為自己的道路上格外艱難。

章子怡說她跟李安合作《臥虎藏龍》的時候每次收工都要晚走十幾二十分鐘,因為她想得到李安的誇獎,但是她一直沒有得到。她說:“那時我每天的感覺就像上刑一樣,備受精神上的折磨。李安給了周潤發,楊紫瓊很多肯定,但是沒有我的。”

我也接待過很多這樣的來訪者,他們不是困在‘不能做自己’的問題上,而是困在‘怎麼做才是自己’?為什麼我沒有答案!因為“自己”是我們內化了父母(或替代者)+周圍環境後的形象,如果父母的功能缺失,“自己”的形象就會不穩定。沒有了“自己”的人會感覺生不如死,像一團行屍走肉,或者像一隻無頭的蒼蠅,到處亂撞搞得精疲力盡。

有位男孩說:“小時候媽媽總是照顧弟弟,爸爸又忙著賺錢很少回家。我都不記得他們跟我說過什麼。”長大後他經常不知道怎麼自處,也不知道生活應該朝向何方。

當然除了父母的功能,所處的環境也至關重要。因為環境會隨著我們長大而發生變化,很多時候早年“自己”的那個形象會無法適應新環境,我們就只能再重新尋找“自己”建立新的形象。(環境這個部分我們以後再寫,今天我們只聊聊替代性父母)

2.如何肯定孩子,讓自信在孩子心中紮根

在這期《我就是演員》中,徐崢就起到了替代性父母的作用。

當他聽波叔輕描淡寫的誇了一下檀健次時,他就很著急地搶過去說:“急死我了,秀波叔叔,你還不捨得誇麼?遇到好的演員一定要使勁兒地誇呀。演的太好了!要知道年輕演員不都是隻會擺個pose,‘小鮮肉’也是有會演戲的,這才是偶像!”

鏡頭轉向檀健次,他瞬間淚奔,我知道這是他夢寐以求的聲音。

能把戲演得這麼好,他一定付出了很多的功夫。而一劑強有力的肯定,可以瞬間抵過不眠不休艱苦奮鬥的千萬個夜晚。


徐崢:狠狠地誇,誇到自信在你心裡種下一顆種子



後來徐崢講述了他大一時的經歷:他在學校演了一位賣茶葉蛋的老爺爺。演完後每個人都誇他演得好,足足誇了一週的時間。他說那感覺像是過節一般:“當時就像是在我心裡種下了一顆自信的種子,我覺得我一定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演員。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本能地對得起“自己”,就看我們在心中種下了什麼樣的“自己”。

如果你心中的“自己”是位“好演員”,那麼你就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讓自己靠向這個方向努力,甚至是一生的時間。

從那以後,徐崢每次看見好演員時都會選擇恰當的時機使勁兒地誇那位演員,直到心中種下一顆自信的種子。

我們社會有太多含蓄的人,像秀波叔叔那般委婉。

我們的社會又太缺少像徐崢這樣的人:好就是好,夸人毫不吝嗇。

徐崢的這個做法讓我非常感動,我相信他會幫助很多演員成為更好的自己。

最後還是要大大肯定下吳秀波老師在打分時的做法,可能受到了徐崢的感染,他說:“檀健次,當初我選擇了你,這次我還會選擇你。”他沒有再扭捏地避嫌,而是把分數堅定地投給了檀健次。

聽到吳秀波這麼說檀健次又一次淚奔,如果是我,我也會淚奔的。因為這相當於 “父親”本人的肯定,在他的心中吳秀波會是比徐崢更重要的位置,所以這個肯定會直接作用在什麼是“自己”的方向上,從而指導他成為優秀的演員。


徐崢:狠狠地誇,誇到自信在你心裡種下一顆種子


3.如何找到合適的替代性父母

如果你正處在‘尋找自己’的迷茫期,記得要多去努力和嘗試。

努力是指:讓自己的課業做好,就如檀健次那般唱歌就好好唱歌,演戲就認真演戲。有了成果才能遇到對的人。

嘗試是指:跟不同的人接觸,有些人會像吳秀波那般委婉,有些人會像徐崢那般狠狠地誇。多嘗試才會遇到不同的人,其中有些人就會成為你的貴人,帶給你想要的答案。

也可以選擇合適的心理諮詢師,我們也會在恰當地時機肯定你,並幫助你找到自己。

最後願我們都擁有自信的種子,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作者簡介:我是許豔麗。帶你走出迷茫,給你希望與方向。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系統排列導師(師資),精神分析師,專欄作者。心理學入行10餘年,心理諮詢3000+小時,在十餘省市開設過課程,是國內首位將精神分析和系統排列完美結合的導師。(公眾微信:xuyanli179936680)

徐崢:狠狠地誇,誇到自信在你心裡種下一顆種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