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板溪一九旬老人癱瘓四年,認識的人卻說她「好福氣」!

点赞|板溪一九旬老人瘫痪四年,认识的人却说她“好福气”!

在酉陽有這樣一句俗話:兒好不算好,還要媳婦好!對於高齡老人來說,生活不能自理,晚年若過得幸福,必有孝順的兒女和兒媳婦。

板溪鎮搖鈴村1組93歲老人秦容仙,雖然癱瘓在床4年,但仍然容光煥發,聽力好、視力好、說話吐字清晰,思維敏捷。在她幸福的晚年背後,有一個孝順的兒媳婦。

長期伴婆婆身邊

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但秦容仙打破了這“常言”,認識的人都說她福氣好,有一個好兒媳高淑蘭。

点赞|板溪一九旬老人瘫痪四年,认识的人却说她“好福气”!

高淑蘭

2014年,年滿89歲的秦容仙在院壩摔了一跤,摔斷了左髖骨,由於秦容仙年事已高,醫生建議不做手術,進行保守治療。

從秦容仙摔倒那天起,高淑蘭就一直陪伴著婆婆,端茶送水、送飯餵飯以及接屎接尿。

對於臥床不起的病人,最容易患上的就是褥瘡。這種病又稱壓力性潰瘍,是由於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

秦容仙癱瘓4年,卻從未患過褥瘡,這多虧高淑蘭的精心護理。每年夏秋兩季,高淑蘭隔兩天就給婆婆洗一次澡,冬春兩季,就隔3天洗一次澡。 白天每隔兩個小時,高淑蘭要幫婆婆翻一次身。

点赞|板溪一九旬老人瘫痪四年,认识的人却说她“好福气”!

93歲的秦容仙精神抖擻

在高淑蘭的精心護理下,從今年年初開始,秦容仙病情明顯好轉,已經能自己端碗進食了,精神狀態也比以前好了許多。

時常開小鍋小灶

對於高淑蘭、冉俊東夫妻二人,每天早上吃剩飯、麵條,隨便對付就成,但對於婆婆秦容仙,高淑蘭則需要開小鍋小灶。

“媽,今天早上想吃什麼?”每天在做早飯之前,高淑蘭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幫婆婆洗臉,然後親切地問婆婆想吃什麼?

秦容仙有時候想吃湯圓,有時候想吃餃子,有時候想吃麵包……聽到婆婆的要求後,如果家裡沒有,高淑蘭就馬上去購買,給婆婆做喜歡吃的早餐。

秦容仙還有一大愛好,就是喜歡喝蜂蜜水。每天三餐後和睡前,高淑蘭都要給婆婆端一碗香甜可口的蜂蜜水送去,直到她喝完才離開。

点赞|板溪一九旬老人瘫痪四年,认识的人却说她“好福气”!

高淑蘭給婆婆秦容仙喂蜂糖水

“如果沒有她,我哪能活到現在哦。”秦容仙雖然癱瘓在床4年,但精神抖擻,她對兒媳婦的孝順,稱讚有加。

高淑蘭也希望婆婆能活過100歲,多過幾年好生活。

服侍過三位老人

伯父冉儒福一生未娶,老年孤身一人。作為侄兒的冉俊東和作為侄兒媳婦的高淑蘭則把他當親爹一樣對待。每年,都要給老人買衣裳、給錢物。老人生病,不但主動幫他買藥,還要精心照料。

1992年,冉儒福一病不起,高淑蘭每天端茶送水,送飯,直到冉儒福去世。鄰居們都說冉儒福雖然無子但也有福氣,有個好侄兒媳婦。

對公公冉儒葵,高淑蘭夫婦同樣孝敬。

1993年,冉儒葵突發腦梗死昏迷不醒,冉俊東、高淑蘭夫婦守在床邊4天4夜,直至冉儒葵去世。

對於孝敬老人,高淑蘭認為自己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

大家都在看

点赞|板溪一九旬老人瘫痪四年,认识的人却说她“好福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