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空前絕後的逆襲靠的是什麼?網友一片呼聲:雷軍服你了

搜狗是靠三級火箭模式到上市後,然後成功轉型,而小米也是靠著三級火箭模式迅速成功。

小米空前絕後的逆襲靠的是什麼?網友一片呼聲:雷軍服你了

小米的三級火箭

2011年小米手機一代發佈,三年時間就做到了中國第一,世界第三,在全球硬件企業中,這基本上是絕無僅有的成長速度。

2015年-2016年。是小米最困難的兩年,但是在2017年奇蹟般地逆轉了。這麼大體量的硬件企業在大幅度下滑之後還能夠快速逆轉,甚至再次大幅度增長,這在全球的商業領域也是絕無僅有的。

關於小米之前快速增長和奇蹟般的逆轉,版本太多,比較認同的是效率。

雷軍說過:互聯網思維裡最關鍵的是兩個點:第一是用戶體驗,第二是效率。

小米真正的護城河就是效率,二小米真正要做的就是效率革命。

2010年雷軍帶著十幾個人,拿著3000萬人民幣開始創業。3000萬什麼概念?就是500萬美元,比今天的絕大數創業者拿到的錢都要少。

最先大氣的是小米社區,聚集一批手機的發燒友,然後在社區互動的方式做出了MIUI操作系統。

都知道小米系統一個月升級幾次,就是每個版本都採納了發燒友的意見,上次提的意見我們這個版本已經改掉了。對於發燒友來說小米手機我也有參與的。於是就有了鐵桿米粉。

對於這批鐵桿米粉來講,MIUI是他們一起做的,小米是他們一起做的,因此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在MIUI發佈之後,小米繼續採用它的參與感大法,推出小米手機、小米電網。

一方面互聯網把人數字化了,把個人的工作成果全都數字化了。所以每個人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數字,數字自然會對人產生壓力。員工每天一看自己的數字,就得給自己一個判斷。

另一方面,小米打造一個全員面對用戶的組織結構,接受來自用戶的壓力。

你要員工修改一個東西,是要互相說服的,如果你要拿領導的權威去壓他,他可能會改,但心裡不服氣嘛!效果也許也打了折扣。如果建議來自用戶,這個員工就算加班也默默的改了,而且是心服口服。

2011年小米推出第一款手機。當時市場上有300多個手機品牌,每個品牌都有幾十款手機。

為什麼雷軍這麼大勇氣一次只推出一款主力機型,而不是多做幾款手機,降低他的失敗概率。也減少客戶的選擇焦慮。小米手機的定位,就一點性價比高於當時很多品牌。

這和他以效率的價值觀是一脈相承的。

很多公司的研發成本高,是因為要開發將近100多個型號的產品。而小米是把幾乎所有的資源砸在了一兩個型號上,用這一兩個型號賣到一個很大的規模。

比如其他品牌做一款手機的研發經費是1000萬,一年投10個億,做100款手機的研發,這樣就分擔了企業的風險。

小米是用1個億來研發一款手機,單款小米手機研發投入可能是同行業的10倍。但總研發成本,小米卻是其他品牌的1/10。小米就成了性價比之王。其他品牌100款手機型號賣的不好的型號,就要從賣的好幾款賺回來嘛!連和小米PK的資本都沒有。

所以在這一點上,小米也提升了效率。用這種方法,小米把自己的一個點做到了很強。

我們再回到2011年-2012年,用點線面體的戰略來看這件事情。2011—2012年是一個三浪併發的時刻,智能手機大換代、消費升級、網紅電商的流量紅利。

產品的新需求、用戶的變化、流量的變化這三個時代級的紅利一起撐起了小米手機。

小米空前絕後的逆襲靠的是什麼?網友一片呼聲:雷軍服你了

小米是怎麼逆襲的

2015—2016年兩年是小米負向週期。甚至在2017年初很多評論說:世界上沒有一家手機行業的供應鏈下滑後還能成功逆襲,小米前途堪憂。

在這兩年裡小米的市場誰去代替了,你以為我要說vivo和OPPO嗎?是的就是vivo和OPPO。明面上原因有三條:

第一vivo和OPPO的用戶體驗好,他們的OS做得非常好。

第二他們用的是明星代言和流量模式,從電視上贊助比較火的節目,拿到了新流量。

第三他們的定位非常明確,就是二三線城市,98%的小鎮都有他們的專門店,給用戶提供了便利。

小米的問題,首先是流量不夠用了,在這之前小米銷售依靠互聯網流量,靠雷軍代言的單一模式,但後期乏力。

互聯網戰爭就是產品和流量。你的產品夠硬?你從哪裡拿流量?

OPPO和vivo顯然沒有什麼互聯網思維的包袱,就是遵從生意的本質,哪有流量就去拿堵流量,在全國開了超過60萬家專賣店。

從整個商業格局來看,電商其實只佔商品零售總額的10%。到今天其實90%的人還是在線下買東西,即使你拿到了線上的100%的市場,但在整個市場裡,你也只有10%。

小米為了搶佔線下市場,用了一年不到的時間,酒吧自己的渠道迅速擴張成一張立體的網。開啟啟動小米之家的線下店,然後通過電商磨練出來的大數據,支持線下零售做高效率的決策。

利用個人流量,快速拓展小米小店。小米小店幾乎在沒人知道的情況下,用不到一年的時間開了20萬家。小米的計劃是開100萬家,什麼概念就是遍地開花。來對戰OPPO和vivo。

我們才發現小米用的也是三級火箭

一級火箭:小米手機,也是頭部流量。我們知道一級火箭是不賺錢的,所以小米手機的利潤及其低。

二級火箭:小米手機拉動的立體化零售渠道,也就是小米小店。

三級火箭:未來MIUI/小米雲等互聯網業務,才是真正支撐起小米利潤以及它的智能化未來。

小米空前絕後的逆襲靠的是什麼?網友一片呼聲:雷軍服你了

當OPPO和vivo在跟小米拼手機的時候,小米卻在拼效率。手機對於小米來講只是一級火箭,它的智能化未來,才是真正的核心。

OPPO和vivo當然是非常強悍的點,但是小米是用了幾個面,建立起了一個複雜的體來打這個點,並且幾個面彼此借力。這個戰術有非常強的週轉空間。

當你和對手競爭的時候,也許突然發現,人家打破圍牆已經延伸到另一個產品已經有一定的高度。你用全部家當和人家的一級火箭對戰,從整個戰局上看你已經輸了。看完之後,網友直呼:雷軍我真是服了,不愧是中國的雷布斯!喜歡我的話,點擊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