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納米發電機與微納系統研討會舉行

第二屆納米發電機與微納系統研討會舉行

第二屆納米發電機與微納系統研討會舉行

王中林院士做大會特邀報告

第二屆納米發電機與微納系統研討會舉行

10月27—28日,由特種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承辦的“第二屆納米發電機與微納系統研討會”在開封舉行。會議的主題為納米發電機在海洋能源收集、自驅動納米系統、傳感網絡、便攜式電子產品等領域的最新進展。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王中林院士出席本次會議,並擔任大會主席。來自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河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中興大學等兩岸三地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八十餘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大會開幕式於10月27日下午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劉先省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特種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杜祖亮教授主持。

劉先省在致辭中對各位專家的蒞臨表示熱烈歡迎,他向大家介紹了河南大學和特種功能材料實驗室的基本情況。劉先省表示,王中林院士開創了納米發電機的研究領域,並推動該領域在國際上的快速發展,為世界能源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劉先省對王中林院士近日榮獲世界能源領域最高獎埃尼獎表示熱烈祝賀。他說,王院士的獲獎,既是對他個人貢獻的充分肯定,也表明該領域研究已成為熱點。劉先省感謝各位專家長期以來對河南大學和特種功能材料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所給予的指導和幫助,並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關注和支持學校和實驗室的發展。

王中林院士在致辭中表示很高興再次來到河南大學,他對河南大學為本次會議的召開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謝。他指出,納米發電機雖然是一個新興的領域,但目前全世界已有四十多個國家在進行研究,他表示正是世界各地科研人員的努力和奮鬥才造就了納米發電機繁榮的今天,並且希望借本次會議之機,大家能夠充分地交流,進一步推動和促進納米發電機研究領域的發展。

開幕式後,王中林做了題為“納米發電機——新時代能源的基石”的大會特邀報告。他從能源的發展歷程講起,指出時代的發展對能源提出了新的要求,並引入熵的概念深入闡述了納米發電機作為新時代能源的巨大優勢和潛在應用。他詳細講述了納米發電機的研究歷程和基礎理論,展示了其在物聯網、環境、醫療等領域的重要應用。隨後,華中科技大學高義華教授、重慶大學胡陳果教授等專家也做了精彩的大會報告。

會議期間,王中林院士組織並參加了青年學者的小組研討。在研討會上,王中林講述了自己科研道路上遇到的機遇和困難,並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他特別強調做科學研究不能急於求成,要踏實勤奮且不為外物所動,要時刻明確自己的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他還鼓勵年輕學者,在高度凝鍊自己研究方向的同時,要持之以恆、長期堅持,十年磨一劍。

本次會議,與會的專家學者就各自的工作進展進行了彙報和討論,並對納米發電機未來的產業化應用進行了探討,大家紛紛表示希望以後能夠繼續把本會議很好地延續下去,為納米發電機與微納系統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良好的交流平臺和合作機會。本次會議,不僅明確了納米發電機的發展現狀和發展機遇,同時也激勵了年輕科研人員不斷拼搏、勇敢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