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78的十二大代表|博士社工国云丹:新时代社工有了更大舞台

中国妇女十二大的召开,喜逢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在这个绚烂秋天,我们采访了多位

“生于1978”的“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拥有这两个标签的女性,与众不同。1978,她们的出生恰逢改革开放元年;2018,她们的成功绽放正值中国妇女十二大。 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她们的故事是改革开放的精彩写照,她们的成长是改革开放的进程缩影,她们的出彩人生是“半边天”贡献改革开放壮丽交响中的最美音符。

改革开放绝不只是一部经济发展史,更是一部不容忽视的社会繁荣史。国云丹见证了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行业的起步发展。改革开放40周年,她站在新起点上有了更多的期待:社工的舞台越来越大,她一定不负使命,再续精彩。

生于1978的十二大代表|博士社工国云丹:新时代社工有了更大舞台

国云丹 生于1978年10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妇联挂职副主席、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社会工作人物。

在出席中国妇女十二大期间,国云丹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能有幸参加这次盛会,完全得益于妇联群团改革。大会的报告让我非常震撼,既呈现了中国妇女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又给我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妇联工作如何与社会组织联系,发挥社会力量,我得到了清晰的指引,信心更大了。”

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宽松环境

在刚刚发布的“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浙江瑞安再次入榜,“TOP24,比去年又进步1名”——身为瑞安人,国云丹颇为家乡感到自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九年之后,1987年,瑞安成为国家首批14个沿海经济开发区之一,而复旦大学还未获批成立社会学系,民间几乎没人听说过“社会学”,更不知道“社会工作”。在飞云江南岸,国云丹还是一个飞奔在乡间田野的假小子,在学校,她是飞云镇中心小学的“学霸”,在课后,她是兼职的“小伙计”。

国云丹说,“改革开放送给我的第一个礼物,就是一个宽松平等的成长环境,一个开明幸福的原生家庭。我们全家都崇尚知识改变命运,在当时本地女孩流行读中职或师范的情况下,父母对我和哥哥的期待也是一样。”

2000年,国云丹从浙江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后,追随已留沪工作的哥哥来到上海。当时正逢“互联网的春天”,她应聘到一家与上海市教委合作的网络公司。“公司属于‘高科技企业’,而我算‘人才引进’,还解决了上海户口。然而,与上海各高校接触多了,我又燃起一颗考研心。”

就这样,国云丹“停薪留职”,跨专业考取复旦大学社会学硕士。“大学里上过社会学概论课,心里一直很喜欢社会学,虽然这门学科离有钱有名很远,并不热门,但我觉得它特别有魅力。”

见证社工行业发展

当国云丹考上社会学硕士时,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还没有博士点。“我真没想到,自己成为了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首位博士生,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一不小心见证了这个年轻学科的发展。”

毕业后,她成为了第一个进入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工作的博士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见证了社会工作这个新兴行业从不被认知到被大众和社会逐渐接受,并在服务市民、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年去浦东社工协会面试的情景,国云丹至今历历在目。协会常务副会长段慧霞直接带她去见了当时的浦东新区民政局局长王家桢。他们从协会1999年成立的第一天讲起,从中国大陆最早的社会工作职业化探索开始于浦东,到它在全国的引领作用,到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种种挑战和机遇……

两位社工前辈的巨大热情深深地感染了国云丹,她决定成为这个社工协会中的一员。而今,她已经在浦东社工协会工作9年了,不负众望地推动着协会的建设。

第一件事是专业化,就是在协会建立现代法人治理机制。协会整体职能转型,提升了引领社工行业的能力,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与政府、其他公益机构、高校以及企业等各利益方主动联系。

为了稳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职业化和制度化,建立行业薪酬规范,是必走的途径。将社工人员按照职位性质明确划分为一线社工、督导和行政管理人员三个职位序列,为社会服务机构发展出可资参考的职业晋升阶梯。不让收入“拖后腿”, 让社会工作者也成为一份有吸引力的职业。

社工与群团息息相关。在新时代群团改革的热潮中,国云丹被聘任为浦东新区妇联的挂职副主席。挂职2年来,她不仅负责项目化运作,让妇联以更社会化的方式与社会服务机构进行合作,还帮助促进服务家庭的社会工作。目前浦东妇联的家庭社工已经覆盖到全区24个街镇。

回顾过往,浦东社工协会的发展就像中国社会工作史的一个缩影。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家促进社会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中国社会工作自1988年开始恢复和重建。在短短30年间,历经专业化、职业化、制度化几个阶段发展,社会工作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社会的广泛支持。

“因为社工前辈、同行的努力而打下的基础,以及浦东新区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地位,我个人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和机会。就我个人所做的工作而言,与这些荣誉是不相称的,但相比而言,整个行业应获得的支持和关注却还远远不够。”国云丹说,她期望在服务型政府的建构过程中,能够给予社会工作者更多的空间和舞台,他们必将在与各方主体的互动中,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