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之子爲我頒發最高榮譽

李嘉誠之子為我頒發最高榮譽

我叫韓平,曾經是汕頭大學的一名學生,也曾經是全國首批赴南蘇丹—朱巴維和步兵營的一名戰士。

2013年9月,為了完成自己兒時的夢想,我在汕頭大學讀書期間選擇了攜筆從戎,入伍於原鐵軍師某部“紅一連”,服役期間先後參加師偵察尖子集訓隊,首批南蘇丹維和步兵營集訓隊和國際關係學院全軍維和英語培訓班,並於2015年跟隨中國首批維和步兵營參加了南蘇丹(朱巴)維和行動。

2016年1月,我退役復學,並在今年7月畢業時,拿到了汕頭大學學生最高榮譽之一的“汕頭大學體育精神獎章”,由李嘉誠先生的兒子、“小超人”李澤楷親自頒獎。

能在畢業之際獲得這個獎項,我想原因之一,就是部隊的錘鍊。當兵兩年多,我懂得了什麼是流血流汗不流淚的意志,明白了活著的意義和深深的戰友情,更理解了責任的擔當。

李嘉誠之子為我頒發最高榮譽

汗水澆灌的戰鬥力。2014年3月,獲得連隊批准後,我隨團警偵連參加師偵察兵集訓。集訓第一天,就重裝10公里環繞水庫大壩。水庫大壩高度差很大,上坡和下坡非常難受,再加上之前沒有經歷過這麼高強度的訓練,訓練完就吐了,這著實讓我感受到偵察兵訓練的艱辛。再後來就是衝大壩,爬繩上,常規輕武器的射擊訓練等。最難忘的是衝大壩的酸爽,大壩坡度很陡,地面又是鵝卵石,凹凸不平,衝上壩頂後,屁股發麻,兩腿發軟,大喘唏噓,但又是那麼的心曠神怡,慢慢的也逐漸適應了高強度訓練,但同時也會遇到令人危險緊急的突發情況。

我記得其中一次常規的重裝35公里訓練,出發時,天氣很好,但到後面翻越一座山進入山谷時,天上突然下起了暴雨,幾分鐘不到就淹沒了作戰靴,這時候負責人開會決定是否繼續訓練。有班長說,原路返回,也有班長說,按原計劃路線繼續訓練,最後負責人考慮到山坡溼滑,原路返回很可能摔下山谷,決定繼續行軍。但天上的暴雨沒有停止的意思,又過了幾分鐘,山谷裡的雨水淹沒了我們的膝蓋,寸步難行。當時自己的心情很複雜,雨繼續這樣下,自己很可能會被大水沖走,還在隊伍的最後面,戰友也不能救我,如果犧牲了,父母怎麼辦。

李嘉誠之子為我頒發最高榮譽

也就是那一刻,第一次思考了生命的問題,也意識到自己對於家庭的意義是什麼。

後面在集訓隊也遇見了戰友們嘴邊常常提起的偶像,有“鐵金剛”之稱的侯連長,他長得高大威猛,多種技能於一身,戰鬥力爆棚。每次站隊集合時,自己都用崇拜羨慕的眼神望著他,很想讀出他為什麼這麼厲害,獲得這麼多榮譽。有一次,侯連長帶領我們在野外訓練時,我問他“為什麼來部隊當兵並且獲得這麼多榮譽?”

侯連長回答:“我高中學習成績不好,畢業就來當兵了,那時候也沒有很多特別的想法,來了部隊就是各種訓練,自己哪樣不行練哪樣,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保持專注,慢慢的就發覺自己很是當兵的料,就這樣挺過來了 ”

“哪樣不行練哪樣!”這種保持專注的態度讓我終生受用。軍人的戰鬥力並不是生來就有,是大家用汗水一滴一滴澆灌而成。

生命的意義在於珍惜,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和友情。2015年我隨首批中國維和步兵營在南蘇丹朱巴參加維和行動。在這裡,第一次遇見這麼多的難民和營養不良的小孩,也見證過幾百人械鬥的場景,有的死,有的傷。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和平的中國,有飯吃,有書讀,更有自己的家人,相比於南蘇丹那些百姓,我們幸運了百倍不止,同時也感覺到生命又是那麼無常,所以珍惜自己身邊的家人朋友就變得很重要。短暫的28個月軍旅生涯,有21個月和維和有關,維和戰友是多麼的珍貴;父母養育了我們,他們又是多麼的珍貴;老師同學朋友,他們陪伴了我們,又是多麼的珍貴。珍惜當下,珍惜生命中來之不易的親情友情。

李嘉誠之子為我頒發最高榮譽

擔當是理想狀態下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良好品質。 部隊裡總有那麼一批10多年兵齡的老班長讓人很感動,有常年在一線帶兵的曉亮班長,有一直默默無聞呵護裝備的楷成班長,也有一直在高強度訓練下的輝輝班長等等,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耕耘,遠離自己的家人孩子,體現的是一種擔當奉獻精神,但同時大家都在履行自己的任命而具有擔當。

還記得每次去尼羅河拉水時,坐在猛士車後面的晃晃噹噹;還記得在15號哨位上的塵土飛揚;還記得3號難民營哨位上晚上清晰可見眨眼的星星;還記得長巡路上的顛沛奔波;還記得在主營區升國旗時的筆筆挺直,這些細小之處無不體現出我們具有的擔當。擔當是軍人的天職,也是每個當代青年應具有的品格,我們可以好好工作,多納稅,不做虧心事,不給社會添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履行自己應有的那份擔當。

今年我大學畢業了,普通學生完成本科學業或許只要4年,而我用了7年。有的人會覺得我多浪費3年時間,不值得。但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做的事很有意義,因為完成了兒時的夢想,成了鐵軍的一員,更成了維和隊員,為實現南蘇丹的和平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回望過去,都成了腦海中的記憶,而當下的我剛入職於一家世界排名第一的醫療器械公司,擔任市場專員一職,陌生的知識和複雜的產品,都令我感到不舒適,但我一直很相信侯連長那句話“哪樣不行補哪樣!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一直保持專注,慢慢的你會發現自己是可以挺過來的”。

李嘉誠之子為我頒發最高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