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蘇丹的美麗與悲催

南蘇丹的美麗與悲催

這是南蘇丹首都--朱巴城市


南蘇丹首都在朱巴,內地語言是阿拉伯語,貨幣是南蘇丹磅(SSP),主要民族:丁卡族,努埃爾族,希盧克族,這個國家因為戰爭而導致整個國家經濟落後,就像當時中國6、70年代的狀態,乃至5、60年代,只是現在整個世界進步了,隨著機動車輛的普及給這個貧窮的國家增添了一些現代化。如果沒有戰爭或者戰爭就此停止的話,這是一個比較美麗的國家,我現在所在的地理位置是南蘇丹的首都“朱巴-JUBA”,這個不大的城市有山(JUBA山)、有水(尼羅河),這邊的天很藍,沒有任何重企業空氣很好,一年分為兩個季,一個是旱季、一個是雨季,黑色的土壤非常肥沃到處都是綠油油的景色,環境非常優美,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這邊的果樹品種比較多,比如香蕉樹、芭蕉樹、芒果樹、木瓜樹、椰子樹、菠蘿蜜樹等等,在四五月份正是果樹成熟收穫的季節,碩果累累的景色給人一種收穫感和幸福感……。這邊到處都是荒地,沒有任何農作物,前面所說的果樹都是自然生長,沒有工作人員管理,任之生長,給人一種原始社會的感覺,當地的老百姓百分之80%的人住的都是茅草屋,雖然簡陋但每個建築物的外觀都很漂亮,室內比較簡陋,條件好的有張床,條件一般都就地當做床。這個國家一直實行“一夫多妻制”很少見到已婚的男人勞動,大部分都是婦女和沒有結婚的青年在勞動,一個男人最多可以娶六個老婆,一頭牛就可以換一個老婆,一個老婆生三到四個孩子,你可以想想這是一個多麼大的家庭?我來到南蘇丹已經五個月了,從未見過孩子哭啼過,也許他們沒有那麼嬌氣、也許他們知道眼淚根本解決不了什麼問題、也許這種戰亂的環境培育了他們頑強的性格……。

南蘇丹的美麗與悲催

這是我在南蘇丹過渡營居住的地方

這個國家雖然貧窮,但物價比中國還要高,因為當地沒有任何食品公司和企業,所有的物品都是在周邊的國家進口而來,哪怕是普通的蔬菜和飲料都是來自國外,他們的生活觀念與我們中國完全不同,在這個戰亂而又貧窮的環境裡他們很注重生活質量,手裡哪怕有1磅(當地的錢叫磅)也想辦法花出去,給我的感覺就是“懶”但比較會“享受”,只要有吃的、喝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浮雲……。

南蘇丹的美麗與悲催

在南蘇丹香蕉樹、芒果樹、菠蘿蜜、木瓜等等到處都是

戰爭給這個年輕的國家帶來了無法彌補的損失,戰爭給蘇丹人民帶來了無法平復的心痛,戰爭給蘇丹的花朵和棟樑在心靈上是一種巨大的摧殘……。在他們的眼神中可以看到多麼渴望和平,多麼希望戰爭就此停止,多麼希望一切慢慢好起來……。由於戰爭的持續,很大一部分人吃不飽肚子、穿不上衣服,有的一天只吃一頓飯,還有的不穿衣服“裸體”走在大街上,更別說吃好穿好了,至今五個月的時間,讓我感覺似乎來到了一個“乞丐之國”或者說“原始社會”。前一段時間我們執行任務在“朱巴首都”市裡巡邏時,一個戰友給路邊赤腳玩耍的兒童一塊糖,也許是他從未見過、也許是他對我們存有懷疑,他拿在手裡端詳的很久,最終還是猶猶豫豫的放在嘴裡。看到這一幕,感覺既可愛又心酸,在國內隨便一個孩子都在吃著“巧克力、肯德基、麥當勞、冰激凌、生日蛋糕”等等,何況一塊“糖”,可是他們都是同樣的年齡,卻有著天地之差別,他們連肚子都填不飽,更別說穿“新衣”、在父母懷裡“撒嬌”了,連最基本的教育都難以實現。記得還有一次,我們接受任務之後第一次到“難民營”挨家挨戶搜查違禁品時,一個戰友拿著相機給一個兒童拍照時,那個兒童顯露出一種很無奈的表情,然後做了一個動作,用自己的右手五指併攏在自己的脖子下劃了一下,隨後雙手舉起表示投降,Don t kill me!(不要殺我)。他們經歷了太多太多的苦難和生與死的離別,才讓這麼小小的年齡裡對“槍”的印象如此深刻、如此恐懼,這種深刻和恐懼讓人心疼和心酸,不得不說這是我們人類的悲哀,這一切都是因為戰爭。

南蘇丹的美麗與悲催

Please give me some water to drink.

我們任何人都有著平等的生存權利,任何人都無權私自奪取他人生命,我真心的希望戰爭能夠早日結束,還孩子們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