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美國希望看到敘利亞難民攪亂歐洲國家,美國的目的是什麼?

杜達特洛夫斯基


如果說美國是希望看到敘利亞難民攪亂歐洲國家的看法,這一點也不錯,但是這只不過是美國滿盤棋局中的順手之作罷了,當今美國經常用一些或有或無的問題和矛盾來製造一些事件出來。只有這樣做,才能夠使得世界各國成為美國手中的提線木偶。而順手牽羊而不需要額外付出任何代價的外力不借白不借。

首先,歐洲一體化的形成對於美國而言是不小的打擊和損失。以此利用中東亂局的難民潮來衝擊歐洲國家,就是變相的為歐洲各國在處理難民問題上出現或大或小的矛盾,只要有矛盾,美國就可以從中坐收漁利,最不濟也能使得歐洲國家之間不能完全形成凝聚在一起的合力。

其次,美國需要歐洲這個難民收容所。美國在中東地區推行所謂的民主化進程,就是讓中東地區的民眾,偏聽偏信來效仿歐洲或者美國,以發動政變和鬥爭的模式來促進量的積累達到質變的效果。一旦發酵成功就會使得該地區一時處於無政府狀態的紛亂格局狀態,美國便可以在這個時候培植親美勢力或安插美國棋子。這種一勞永逸的手法在百十年來屢試不爽,隨著時間的積累也玩出了新的花樣。

最後,美國可以利用動亂在陸路核心地區部署自己的武裝力量。以往美國需要控制海上咽喉來控制世界,但是隨著國際局勢的緩和發展,國家間更多處於合作多於對抗的狀態,這就使得陸路之間的聯繫並不是以往的敵對關係,而是發酵成經濟互補的經濟帶。若想要阻止陸路經濟帶的形成就需要製造更多的混亂出來。由此美國就相繼導演阿富汗、利比亞、伊拉克、敘利亞、也門以及烏克蘭等事件出來,這樣不但隔斷了陸路經濟帶的形成,進而還擴大的陸上矛盾的發酵與衝突。

總而言之,美國控制世界的手段有海外駐軍、美元、海上咽喉與陸路交通線。其實這些都是一些上不得檯面的齷齪伎倆,但是在沒有形成穩定且能夠抗衡美國的經濟體之前,就無法從正面來破解這種伎倆。要破解這樣的伎倆需要多個經濟體共同的發力才能夠真正的破解,目前歐洲經濟體還沒有這方面準備,只能被動的接受美國的正面碾壓而委曲求全。


智慧心蕾


美國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擾亂歐洲國家,讓歐盟不能順順利利地發展。美國這麼做就是防止有朝一日歐盟變厲害了,擁有跟自己競爭甚至是叫板的實力。


不過歐盟和美國在政治理念和意識形態方面是一致的,畢竟美國移民大部分來自歐洲,所以歐美之間出現衝突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說,歐美之間將來不可能完全對立,但是歐盟有可能變成美國的對手,在世界領導力和經濟方面對美國構成威脅。


歐門現在有27個成員國,這27個國家從制度到經濟到國民素質再到科學技術,幾乎都排在全世界前40裡面的。也就是說,歐盟是一個由全球最優秀的國家組成的組織,如果這個組織發展順利的話,它是非常有可能變成全球最有實力的國際組織。


如果歐盟有朝一日發展成那個樣子的話,可能世界上其他國家都要提著禮品找歐盟談合作談交易了,那個時候美國的領導地位就會受到巨大的威脅,美國像現在這樣在國際事務上有發言權和領導力的日子將一去不返,所以美國需要提前預防這種情況的出現。


那麼當中東地區出現難民的時候,美國並不希望完全解決這個事情,因為難民跑到歐洲擾亂歐洲和它對歐洲的戰略是相一致的,假如難民不夠多或者歐洲態度不夠好,它還可以給反對派送點美元和裝備製造更多的難民。


局勢君


事實上,美國媒體為少數政治精英、財團所操縱控制。所以儘管表面上美國標榜“新聞自由”及“權利的媒介”,然而在現實中,美國各傳統媒體(報紙、電視)都有各自的傾向性,不可能做到客觀、中立、公正。美國媒體既不是“第四權力”,也沒有實際的“權利”。

曝光總統醜聞,可以視為“言論自由”,但“自由”的本質卻是美國兩黨之間,以及政黨內部的權力鬥爭。根本上,美國媒體仍然被美國少數政治精英、財團、政府所操縱控制,是為他們服務的輿論工具。諸如,美國主流媒體中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新聞週刊》等,在歷次美國對外戰爭中,如“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等,採取捏造事實,誇大數字的方式作出虛假報道,誤導世界輿論。凡是美國看不順眼和不聽從的國家、組織和其領導人,美國媒體就打著“新聞自由”的口號,編造謊言,以所謂的暴行、醜聞,妖魔化對方。為了誤導公眾,對正義的聲音則充耳不聞。這就是美國“新聞自由”的虛偽性。



快九點八點半拜訪


世界和平了,美國全球駐軍還怎麼繼續呢。。

美國需要在全球管控分歧。。重點有三:

不能沒有分歧,沒有衝突就沒有軍火生意;不能世界大戰,有命賺沒命花資本家不傻;持續削弱局部強國,局部強國一直不夠強,域外大國就可以持續說了算,在中東支持庫爾德人牽制四個國家就是這個路數。。

這套手法一直玩的不錯,千算萬算沒算計到軍火商貪婪,美國軍費推高財政赤字,這個循環就要玩不下去了。。

已經一年7000+億軍費加2000+億退伍兵費用,敘利亞還是輸,怎麼開口向美國人民要錢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