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上的中國邊防軍人

世界屋脊”上的中國邊防軍人

世界屋脊”上的中國邊防軍人

世界屋脊”上的中國邊防軍人

祖國最西端,莽莽帕米爾高原。

古波斯語的意思是“平屋頂”,可這裡,群山如闕,雪峰林立,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左右,歷史上是絲綢之路南北兩道的交匯之處。在這“世界屋脊”的頂上,因極度缺氧,寸草不生,天山飛鳥絕跡,生物學家宣佈它是“生命禁區”,地質學家稱它為“永凍層”,西方人叫它“死亡雪域”。然而,一茬又一茬的邊防武警官兵忍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與痛苦走進帕米爾,踏上世界屋脊,尋找屬於自己的春天。

“一頂賬篷擋風雪,三塊石頭支起鍋”,紅其拉甫人用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的紅其拉甫精神,在這塊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上,將旗幟插在世界屋脊上,他們所能忍受的痛苦是難以用語言表述的。

世界屋脊”上的中國邊防軍人

西藏是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它令多少旅遊者神往。西藏的自然風光獨特,粗獷而又原始,大山大水,顯示出王者風範;西藏的風土人情很神奇,藏民族純樸善良,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又會跳舞;西藏的文化底蘊博大精深,藏學非常深奧,有多少國內外的專家學者致力於藏學研究。西藏的藏傳佛教更是久負盛名,全區有寺廟1700多座,金碧輝煌,留下了無盡的瑰寶。一片貝葉經就價值連城,據說,布達拉宮的珍寶用於生活,夠全國十三億人口吃半年。但是旅遊者、探險者他們瞭解的,大多是西藏的美麗和神奇的一面,而有誰知道西藏這片聖土的守護者。

世界屋脊”上的中國邊防軍人

瞭解什麼是“生命禁區”。西藏地處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也稱為南極北極以外的第三極。自然條件十分惡劣。空氣稀薄,嚴重缺氧。西藏空氣中的含氧量低,大部分地區不足平原地區一半。夏天含氧量不到內地的80%,冬天不到內地的50%,由於缺氧,不能有劇烈的活動,象始終揹著50斤的一袋面一樣,有負重的感覺。上樓上到二層就氣喘吁吁,冬天上到二層就上氣不接下氣。缺氧對身體的傷害我在後邊講。由於海拔高氣壓低,水沸點不到80度就開了。煮麵條、餃子,就是煮成了湯,仍然煮不熟。沒有高壓鍋之前,部隊吃的都是夾生飯。有了高壓鍋,才可以用高壓鍋壓麵條,壓餃子。高寒,溫差大。西藏大部分地區常冬無夏,常年積雪不化,冬季最低氣溫可達零下30—40度,有的地方達到零下40多度,撒一泡尿就結冰,別說站崗放哨,就是到外面走一走,就凍得人臉發紫,手腳僵硬,很多軍人手凍腫得象小饅頭,滿手口子。就是條件好一些的地方,晝夜溫差很大。有一日有四季的說法。象7、8月份,在西藏站崗的哨兵早晚都要穿皮大衣。植被少,風沙大。西藏地表綠色覆蓋率非常低,很多地區幾乎常年看不到綠色,比如,阿里一年八個月是冬季,夏天地上的草剛泛青就變黃了。

世界屋脊”上的中國邊防軍人

在阿里服役的軍人,退伍到拉薩空運時下平原後,一看到大樹激動得抱著流眼淚。西藏風沙很大,風到底有多大,誰也說不準,風捲起沙石泥塊,往人嘴裡、眼裡、耳朵時、鼻孔裡、衣領裡鑽。官兵執勤巡邏,眼睛睜不開,步子邁不開,中隊的房蓋被掀掉都發生過,溫室大棚的陽光板吹掉過。新來的戰士有的甚至被風沙嚇得哭。四是紫外線輻射強。超強的紫外線輻射,使人的血色素增強,血的粘綢度增加,有些軍人抽血抽不出來,抽出來的只有黃色的泡泡。長期在那裡生活的人,臉是紫的(那曲地區的官兵臉都象黑炭),嘴唇是烏的。 交通閉塞,路況極差。西藏特殊的地質結構,冬天雪崩,夏天泥石流,即使剛修好的路,過不了幾個月,就會被衝得一塌糊塗,多數路段是季節性的,冬季、夏季都不能通車。出了縣城就打不了手機。自然災害種類多。西藏自然災害種類多,且頻繁,狂風、冰雹、雪暴、冰川、雪崩、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時常發生。因此,生物學家稱其為“生命禁區”,西方人叫它“死亡雪域”。西藏部隊的官兵就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中,一干就是幾年、十幾年。

世界屋脊”上的中國邊防軍人

再認識一下西藏的生存環境,理解什麼是犧牲奉獻。高原地區的低氣壓、低氧分壓、低溫度、高寒、高風速、乾燥氣候、強日輻射等嚴酷的自然環境,對長期戰鬥和生活在這裡的軍人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損害。高原缺氧的惡劣環境對人體的神經、呼吸、循環、內分泌、免疫、消化等系統危害都是較大的,對軍人身心健康的影響更是全方位的、潛移默化的,對個別臟器造成的病例損害是長期的、無法恢復的,致使許多官兵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種類型的高原病,甚至被病魔奪去了生命,給個人和家庭留下了終身的遺憾和隱患。這其中,一是對人的心臟影響大,容易使心臟泵血功能衰退,甚至出現心肌變性壞死、心室肥厚、脾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二是對大腦影響大。

世界屋脊”上的中國邊防軍人

廣告

去逛逛

由於缺氧,腦細胞壞死不能再生,造成智力和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產生幻覺,容易患神經衰弱和精神分裂症等等。在西藏生活的人有“兩怕”:一怕感冒。一個小感冒常常十天半個月好不了,稍不注意,容易引起腦水腫、肺水腫。二怕受傷。由於高寒缺氧,一個小傷口都很難癒合。在高原邊防連續工作8年以上者,患有高原適應不全症的佔100%,患有高原心臟病的在90%以上,100%的官兵都有血色素增高,65%患有消化道疾病,50%患有脫髮、肺心病、關節炎、風溼、、精神病等疾病,好多官兵都是集數病於一身。阿里什布奇邊防連連長劉長峰,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年輕軍官,99年上山前,曾做過全面體檢,不但心肺功能正常,而且未發現其它疾病,他在高原邊防工作2年,連續過了兩個冬天,年僅30歲,卻因高原心臟病突發,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象劉長峰這樣因高原病而英年早逝的還有不少,他們大多在25-30歲就過早地離開人世。這說明那個地方不具備一個人生存的條件。

世界屋脊”上的中國邊防軍人

西藏道路情況更是想都不敢想,坐在車裡就不敢往車外看,大家從電視上可以看到,一出門就是山,由於長時間高寒,山體疏鬆,夏季是泥石流,冬季是大雪封山,險象環生,常常出現山上滾石頭,山下車在跑,車與石頭賽跑的驚險場面,出門像過鬼門關,腦袋勒到褲腰帶上。道路,都是方圓三、五百公里才有一個上千人的小縣城,沿途荒無人煙,在西藏一個小感冒都可能引起人的死亡,如果不及時治理,就會蔓延成肺水腫、腦水腫。過去每年新戰士進藏到阿里,都有好幾名戰士在途中死亡。後來在拉薩建了訓練基地,訓練三個月,等身體適應了才帶過去。有一年,日喀則支隊的退伍戰士在到拉薩空運的路上,被山上滾下來的石頭砸在駕駛室頂上,又跳到車廂裡被砸死,離到家見父母差幾天。

世界屋脊”上的中國邊防軍人

2010年,林芝易貢地區出現山體滑坡,交通二總隊三支隊在疏通道路時,四名戰士連同推土機都埋進去了,可見西藏的路況是險到何等程度。從這些情況看,高原軍人的付出是巨大的,也是常人體驗不到的。在西藏有個說法:“睡不睡覺一個樣,吃不吃飯一個樣,有病沒病一個樣”。這就是高原官兵奉獻精神的縮影。西藏部隊的工資待遇,是用生命作代價來制定的。從某種意義上講,那是他們“生命的折舊費”。英國一位學者說過:“人類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區將無法生存”。西藏的軍人常年戰鬥在平均海拔4000以上。這種生活你能想象的到嗎、這就是我們西藏軍人。

世界屋脊”上的中國邊防軍人

把西藏邊關的艱苦、犧牲、付出都告訴給大家。不指望每一位讀者能理解或被感動。我只希望,在大家舒適的日子裡,在大家氧氣充足的生活中,能偶爾 想起我們來,想起那些站在世界屋脊、雪山頂上的官兵,想起那些被寒冷和寂寞包圍 著的官兵們,想起那些長眠在雪世界永不歸來的官兵們。為他們祈禱,為他們祝福!

世界屋脊”上的中國邊防軍人

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度、單程7200公里的高原之路,總參某部記者吳蘇琳先後8次走進“生命禁區”,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了中國邊防軍人在“生命禁區”忠於職守、衛國奉獻的真實畫面,很值得我們一讀。

世界屋脊”上的中國邊防軍人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伴隨著鮮豔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升起,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的足跡也相繼走進了祖國西部的邊疆。從帕米爾高原到喀喇崑崙,從岡底斯山到喜瑪拉雅,在那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被生物學家稱為“生命禁區”的雪域高原,從戰火走來的年輕士兵,僅憑著幾頂破舊的帳篷、一口炊事鍋,在終年飄雪、四季冰封的地方安營紮寨。從那時起,一個個哨所猶如一顆顆閃亮的紅星,在祖國邊防線上,警惕地守護著共和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世界屋脊”上的中國邊防軍人

“山”,在詞典是指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而在蘭州和成都軍區,尤其是在南疆和西藏軍區,山則特指以喀喇崑崙、岡底斯山、喜瑪拉雅山脈和駐守在那裡的邊防哨所。自2003年8月以來,我先後8次進入充滿艱苦與挑戰、盡顯奉獻與忠誠的高原邊防,“零距離”地接觸了許多年齡還不及我軍齡的可敬、可愛的邊防軍人。當我的足跡走遍了西部邊防所有海拔5000米以上的哨所,擁有了“神仙灣上站過哨,界山大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班公湖中洗過澡”的“最高”榮譽時,我的內心充滿自豪和感動。神仙灣、天文點、空喀山口、查果拉等一個又一個聳入雲霄的哨所,已經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腦海、溶入了我的血脈。每當我走入都市喧囂的人海,期盼田園的寧靜與安逸時,都會想起那遙遠、神秘而親切的雪域邊關,想起那些常年駐守在“生命禁區”的邊防軍人。他們是在一種我們可以理解卻無法想象的艱苦環境中,以個人和家庭的無私奉獻與巨大犧牲,恪盡職守、盡顯忠誠的!

世界屋脊”上的中國邊防軍人

軍人——我永遠的驕傲!

擔負著保衛國家的使命,

時刻準備著為祖國奉獻一切,

甚至生命。

我選擇了用汗水和鮮血,

甚至生命來捍衛我們家園!

無怨無悔!

向所有軍人致敬!

戰友你辛苦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