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卻有恃無恐」?喜歡做夢唄

為什麼“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卻有恃無恐”?喜歡做夢唄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卻有恃無恐”。這句話可謂是把人性刻畫的入木三分啊,正如一盞燈,它要是一直亮著,你也許就不會注意到它,但它要是一閃一閃的你肯定會注意到,要是熄滅了,更是會懷戀由這盞燈帶來的光明。

愛情中也是如此,很多人總是會留戀那些得不到的,也許是前任,也許是心中的女神。為了那些得不到的,或者尚未得到的,人們可以付出所有的愛和關心,甚至會把她當做宇宙的中心。為什麼會這樣,原因無外乎這三點。

為什麼“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卻有恃無恐”?喜歡做夢唄

第一,稀缺原則,固執的認為得不到的少數才是最好的。

稀缺原則的原意是指,當某件東西非常的稀缺,難以獲得的時候,人們會認為這件東西有著寶貴的價值,更加的想要得到它。人們往往會利用這個原則來進行一些商業活動,例如限購啊促銷啊等等。

在情感上,稀缺效應是通過“反阻礙”來產生的。例如青少年時期的叛逆,父母不讓抽菸喝酒,孩子們就越是要偷偷地試一試抽菸喝酒是什麼好東西。從而大大的刺激了孩子們對抽菸喝酒的興趣。所以如果哪一對情侶,雙方的父母強烈反對雙方在一起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會觸動這種反阻礙的心理,越不讓,我就越是要在一起給你們看。當然了,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為什麼“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卻有恃無恐”?喜歡做夢唄

第二,需要通過他人來證明自己。

有這麼一種人,他們有著自己的自尊,但是卻又不夠強大,他們總是會覺得“我不值得被愛”“我沒有給她們帶來想要的生活的能力”“我不配擁有婚姻”等等。這種人,他們更喜歡得不到的是因為他們需要知道自己有足夠的吸引力,是會被需要的,是重要的,是特別的。

這種人如果有人主動向他示好,他會猶豫會不信任“她為什麼對我這麼好”“我哪裡值得她如此對我”,更有甚者會慌亂甚至逃跑。他們會結合自我價值和對自己的看法,跟渴望得到那些看不上他,對他冷漠的人,而但他去追求對方時,往往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如果我追到了她,那麼我就贏的了一件很難得的東西,她那麼好,而我卻追到了她,說明我也是那麼的好。

為什麼“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卻有恃無恐”?喜歡做夢唄

第三,愛的是想象中的她

這一類人是最多的,十之八九都屬於這一類。喜歡上一個人,在得到她之前,她在你心中的樣子是溫婉可人的,是知書達理的,是聰明伶俐的,你們曾經也許有過一面或者數面之緣。

但是你不會知道她也有發脾氣摔東西的時候,她也有蠻不講理任性妄為的時候,一切你都不知道,因為你沒有得到。

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是會想得到,越想就會越往好的地方衍生,漸漸的,你會把電視中的那種海誓山盟,雙宿雙飛當成必然,“只要我得到了她,我們一定會海誓山盟,雙宿雙飛”。

為什麼“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卻有恃無恐”?喜歡做夢唄

從某個角度講,為什麼人人都喜歡得不到的?因為人人都入戲。,因為得到了,一切都坐實了,而沒得到的,卻有千萬種可能。真正讓我們無法自拔的,可能就是那千萬種可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