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入境的這些最新變化,是否就與你息息相關?

無論是出國留學、商務洽談,還是探親訪友、旅遊觀光,順利入境都是計劃得以落實的基本前提;

入境時受阻,嚴重的可能影響整個行程。

近期,一些國家的入境政策發生變化,引起廣泛關注;

也有國家對以往政策加強執行,令不少習慣不良的入境者“中招”。

趕快隨我一起來看看,這些最新變化和典型案例,是否就與你息息相關?

出國入境的這些最新變化,是否就與你息息相關?

入境美國被問老師姓名?

中國留學生感慨審查趨嚴

開學季臨近,各留學國家的主要機場也正迎來越來越多的返校學生。

不過,在美國洛杉磯機場,不少中國留學生髮現,一個暑假回來,再次入境美國時竟然有點“不一樣”:相比過去,過關等候時間更長,面談環節更加嚴格。

幾天前,就讀於南加州大學的小張抵達洛杉磯國際機場,入境時除了被問及就讀學校、所學專業等例行問題外,

竟然還被問到最喜歡的課程及授課老師名字,以及新學期的時間表。

搭乘同一航班的數位旅客也被攔下做第二輪檢查。

不少人顯然從未有過此種經歷,回答詢問時頗為緊張。在小張看來,整體而言,當天大多數人入境花費的時間,普遍比以往更久。

出國入境的這些最新變化,是否就與你息息相關?

就讀於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持有美國綠卡的小李同樣遭遇盤查。

在回答了諸如“具體哪天返回中國”“待了多久”等常規問題後,被邊檢人員得知回國是為了陪伴女友,小李又不得不面對有關女友的連環提問。

他認為,邊檢這次的詢問堪稱事無鉅細,幸好他逐一冷靜回應,否則可能就要被請進小黑屋。

“在美國留學多年,每次進出都比較順利,唯獨這次格外嚴格。”

出國入境的這些最新變化,是否就與你息息相關?

最近幾月以來,關於美國入境審查趨嚴的情況,幾乎每隔幾天就有新報道。

總體看來,這一趨勢不可避免,且只會更加嚴苛。

為避免入境受阻,我們建議:

一方面,入境前有必要做更充足的準備。

包括瞭解違禁品常識、想好例行問題的妥善回答等,也包括更充分的 “心理建設”,如將小黑屋等以往並不常見的情形考慮在內

以免真正遇到時因意外而手足無措、答非所問,給自己招引更大麻煩

另一方面,在規劃行程安排時,也應留出更多時間,避免因入境延誤影響後續計劃。

加拿大入境添新規

生物識別成必須

對於中國旅客來說,從今年12月31日開始,想要順利入境加拿大,又多了生物識別這一必檢項目。

具體說來,在申請加拿大各類簽證時,申請人需要提供指紋及照片這兩種個人生物識別數據,

而在入境環節,須先在大型機場的自助檢查亭驗證指紋、確認照片,然後在亭內的屏幕上申報,方可進入後續流程。

請注意,上述操作相當重要。

如有意逃避檢查,則可能被視為冒用簽證的“問題人士”,除嚴格盤問外還將面臨其他處罰。

出國入境的這些最新變化,是否就與你息息相關?

另據瞭解,凡年齡在14至79歲之間者,都需要提供生物識別數據,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除外。

今年7月31日,這一規定已對來自歐洲、中東和非洲的申請人生效,而亞太地區及美洲的申請人,則將於12月31日開始執行這一操作。

在這裡說幾句:

從已施行國家的實例看來,提供生物識別數據的過程並不複雜,通常只需幾分鐘即可完成

不過,申請人須支付相應費用,個人為85加元,以家庭為單位共同申請則需要170加元

在小編看來,相比於這些投入,生物識別所帶來的好處無疑更加可觀

在恐怖襲擊、惡性犯罪事件頻發的當下,多一些安全手段,將已知罪犯,以及妄圖借偽造、竊取他人身份入境的不法之徒攔阻在國境之外,在此居住、工作、學習時就能多一份心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