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喝酒的人,如何能幹出驚人的事

一個不喝酒的人,如何能幹出驚人的事。

一個不喝酒的人,如何能交到朋友。

一個不喝酒的人,如何能做到場面的把控。

李白不喝酒,如何能寫出如此浪漫奔放的詩。

酒,是詩仙李白身上一個最鮮明的符號。詩仙的仙氣,一半是靠醇厚的酒香釀出來的。還有一半,來自於李白個性中的獨特氣質。李白的酒詩,是他全部詩歌中最為人稱道的精華之一。他的飲酒醉酒之作,將酒詩推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度。古往今來酒詩佳作如雲,但能稱得上獨步天下的,惟李白而已。

一個不喝酒的人,如何能幹出驚人的事

中國曆來都是有無酒不成席,各種喝酒的說法,讓你應接不暇,也是對一個不會喝酒的人一種考驗,這時你在酒局中的角色就很重要。不會喝酒,參與酒局自身功夫需要過硬,內功心法要習得:也就是說各種知識要豐富,各種飯桌酒桌的規矩要了解,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酒局必是應酬,應酬對於不會喝酒的人要參加的人察言觀色,對場面要有掌控,對自己要有自控。

年輕的時候,對這些酒桌上不喝酒的人內心是鄙視的,酒是社交的重要媒介,連酒都不喝還能做成什麼事?假如是身體原因造成酒精過敏還則罷了,如果一個人能喝卻不喝,那對這個人的印象就直線下降了。因為,他在最應該放鬆自己的時機還保持著警惕,這樣的人你是很難走進他的內心世界的,交人如果不能交心,總是有一層隔膜,這層隔膜雖然可以忽略不計,但在心理上卻永遠有一種無法抵達的距離。

只要三杯酒落肚,話匣子便立刻爆開,海闊天空古今中外都會一股腦兒湧動出來,就會說個滔滔不絕,水漫金山,更會響徹雲霄,男人的野性和那摧毀一切的聲音!

連羅永浩都感慨人在職場,不喝酒還真不行。

在羅振宇和羅永浩的《長談》對話裡,羅永浩有這麼一段職場感嘆:以前,他在錘子手機的團隊建設活動上,基本不喝酒。但後來發現,不喝酒的團建活動,是純粹的浪費時間和浪費金錢,根本起不到凝聚公司團隊力的效果。後來他聽從公司高管的建議,在公司的團隊聚會上又喝又敬,結果活動效果遠超預期,公司的凝聚力也隨之變強。

一個不喝酒的人,如何能幹出驚人的事

關於羅永浩這段喝酒與團隊建設關係的感慨,很感興趣。感興趣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羅永浩的特別身份。

酒在職場的非常作用,我本人其實是早有體會,但我沒想到,貼滿文藝、情懷、IT、工匠精神標籤的超級網紅羅永浩,對中國的酒局也會有如此感慨。

說到中國的酒局文化,有人批判它是權力的衍生物,是中國文化劣根性的一種典型表現。一樣東西,歷經幾千年的延綿流傳,依然能夠存留生根,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中國的酒局文化正是這樣,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它都是江流石不轉,為什麼?原因就在於,它是植根於我們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價值觀的必然產物。

所以一個人不喝酒,如何能做出驚人的事。一個人喝了就也未必能做出驚人的事,關鍵在於人。

有時候想,人生,其實真像一次遙遠的旅行。

看過的風景,經歷的故事,收穫的感動,都沉澱在歲月的年輪裡。

停下來,歇歇腳,洗盡征塵,一杯小酌,一刻微醺。

讓疲憊的心煥發新的光彩,讓前進的腳步愈加輕盈。

喜歡就點個讚唄!關注“佳釀酒文化”學習更多的酒文化和品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