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開明人士辛鑄九的傳奇人生

人物|開明人士辛鑄九的傳奇人生

作者| 清涼一塵

開明人士

辛鑄九

的傳奇人生

他臨危受命參與處理震驚中外的臨城大劫案;他堅守民族大義拒絕出任日偽省長;他是濟南商會會長,曾任“裕興”、“仁豐”紗廠董事長,創辦“經文”綢緞店;他聯絡社會名流捐資搶救“海源閣”藏書……辛鑄九(1880-1965),出生於章丘新寨鄉新寨村的一個地主家庭。他經商、做官、搞教育、辦慈善、精通文物鑑賞。他的一生多彩而又傳奇,民國濟南的畫卷,隨處可見他的身影。

人物|開明人士辛鑄九的傳奇人生

一言難盡的“裕魯當”

傳說夏禹曾“鑄九鼎,象九州”,作為立國重器。辛鑄九排行老九,自幼熟讀經書,父輩為他取名葆鼎,字鑄九,寄予厚望。

他早年畢業於章丘優等師範學校。35歲任益都師範學校校長,四年後被選為章丘縣議員、省議員。1923年土匪孫美瑤製造震驚中外的臨城大劫案,嶧縣知事被革職,辛鑄九臨危受命空降該縣,任縣知事參與處理這一要案。此後棗莊中興煤炭公司發生井下瓦斯爆炸,125名礦工喪生。辛鑄九仗義執言,迫使礦主賠償每個死難礦工遺屬200元。他涉足商海,曾入股豐年、惠豐麵粉公司,任過裕興化工廠、仁豐紗廠董事長,創辦經文綢緞店,1930年出任濟南商會會長,在商界聲望很高。

1932年6月,省主席韓復榘打著富國裕民的幌子,在按察司街開辦了山東最大的官辦當鋪“裕魯當”。當鋪資本為30萬元,韓復榘指令親戚薛映書為經理,利用辛鑄九的社會聲望,拉他當了董事長。當鋪“當期兩年、利息二分”,比其他當鋪優惠許多,矇騙了不少人前來,開業不久又設立分號。誰知“裕魯當”五年後被一場大火化為灰燼。原來,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侵略軍迅速南下,11月抵達黃河北岸,濟南岌岌可危。已成驚弓之鳥的韓復榘拔腿就跑,撤退前還採取“焦土抗戰”,縱火焚燬了省政府(今珍珠泉大院)、勸業場、進德會、火車站,“裕魯當”也葬身火海。辛鑄九回憶說,焚燬“裕魯當”的主謀是韓復榘的秘書長張紹堂、軍法處長魏漢章,目的是掩蓋他們竊掠當鋪高檔當品的罪行。

縱火之前,當鋪監事李新儒、常務董事李天倪、董事長辛鑄九當面向韓復榘提出反對意見,韓答覆,中央讓“焦土抗戰”。李新儒說,我們不是抗戰而是“焦土”!這下觸怒了韓復榘。李新儒當晚回泰安,次日晨,韓復榘電令泰安駐軍將李新儒就地正法,所幸李新儒避居山裡逃過一劫。李天倪立遭暗殺,辛鑄九也被韓復榘拘留一晝夜。回憶往事,辛鑄九憤怒地說:“自此,裕魯當的事沒有再敢問的,所有珍貴當品及金銀首飾,均被張紹堂和薛經理等拿走,韓復榘自謂便民的事業,結果坑害了商民!”

人物|開明人士辛鑄九的傳奇人生

拒絕出任日偽省

1937年12月日軍侵佔濟南,士兵到處姦淫燒殺,日本浪人乘機竊掠商店,泰康公司和上海食物店被砸,社會一片混亂。1938年初,日軍準備成立“維持會”。他們認為辛鑄九社會影響大,是維持會長的首要人選,因而使盡各種伎倆拉攏辛鑄九出山。辛鑄九不願為虎作倀,避居濟南東郊洪家樓教堂,來個“金面銀面不見面”。於是漢奸馬良當了維持會會長,兩個月後又當了日偽省長。

不到半年,日軍打算撤換馬良,派人勸說辛鑄九接任省長。辛鑄九屢屢以年老多病為由拒絕。日軍當局仍不死心,就派辛鑄九的朋友、偽省府秘書邵錫忱登門勸他暫時應付一下,以保全身家性命。辛鑄九嚴詞回絕說:“國破家亡,子孫男女十人逃出城市參加抗日,設如當上偽官,將來有何面目見我的子孫!”1939年正月初十晚九點,辛鑄九被“請進”日軍憲兵隊。憲兵隊頭目水磨說他“通匪”,遭受了37天的殘酷折磨。後經朋友奔走營救,花費5000多元,總算魔窟逃生。

日軍憲兵隊釋放他時提出條件,就是為他們做事。可辛鑄九隻應允出來後辦慈善、搞教育,幾經斡旋後他任省圖書館館長、賑濟會長等職。利用職務掩護,他多次秘密接待、安全轉移來自根據地的中共人員。

人物|開明人士辛鑄九的傳奇人生

搶救“海源閣”藏書

此後發生的一件事關古書秘籍即將流失的大事,讓酷愛傳統文化的辛鑄九憂心如焚。這事源於聊城“海源閣”的一場劫難。

清代進士楊以增所建的聊城“海源閣”藏書多達22餘萬卷,與“鐵琴銅劍樓”、“皕宋樓”、“八千卷樓”並稱清末四大私人藏書樓。其中海源閣與鐵琴銅劍樓所藏宋元刻本和抄本最多,深為海內外學者仰慕。1928年8月土匪王金髮佔據聊城,司令部就設在“海源閣”,士兵用藏書燒火做飯、擦桌子。兩年後土匪王冠軍又攻佔聊城,“海源閣”再遭破壞。時任省圖書館長的王獻唐為此兩度赴聊城調查“海源閣”遭受劫掠的慘狀,組織清點登記殘書善本,無比憤慨的撰文揭露土匪的罪行公之於世。1931年楊氏第四代傳人楊承訓把50箱劫餘藏書,運到濟南準備出售。王獻唐提出代為保管、半捐半賣或半價收購的三種方案。楊氏同意半捐半賣,但上峰不撥款,最終不了了之。其後楊氏把藏書暫存經二緯一路東興裡,1942年又運到北京出售。當時有人一再威逼利誘楊承訓把藏書賣給日本人。消息傳來,辛鑄九大為震驚,急忙聯絡社會名流苗蘭亭、張蔚齋募集300萬鉅款,三次赴京與楊氏反覆協商,屢經波折,終於把藏書買下。藏書運回濟南後珍藏於麟祥街的道德總社,這批藏書共計三萬兩千餘冊,其中善本590種、9802冊。抗戰勝利後,全部捐贈省圖書館。

人物|開明人士辛鑄九的傳奇人生

辛鑄九在和鬼子周旋,兒子辛葭舟投身抗日陣線,孫女辛銳奔赴沂蒙抗日根據地,加入共產黨,先後任省婦女聯合會秘書、《大眾日報》沂蒙工作團幹部,1941年在日本鬼子對沂蒙根據地的掃蕩中壯烈犧牲。辛鑄九的子孫能夠在國難當頭時投身抗戰浴血奮鬥,與辛鑄九堅守名族氣節的言傳身教有關。他也深受後輩影響,濟南戰役中組織紅十字會員進入戰地,救死扶傷,掩埋處理屍體,受到人民政府嘉獎。大軍進城,他應邀出席首任市長郭子化召集的工商、科技教育界人士會議。

如今,辛鑄九辭世已近半個世紀,大明湖畔的辛公館也無覓舊影。但是,他所做的有益事蹟,卻值得銘記。

人物|開明人士辛鑄九的傳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