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的管理思想

這一時期是資本主義告訴發展的黃金時期,企業聯合與兼併大量出現,生產和資本呈現出既高度集中有迅速流動的特點。在這一時期,戰略管理學派、營銷管理學派、權變理論學派、系統學派、管理科學學派等新生派別初登歷史舞臺,領導理論、激勵理論、組織理論等原有學派也推陳出新,得以繼續發展。

1.戰略管理學派

核心思想是根據組織的特點和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用長遠的、全面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管理。該學派試圖通過清晰描述組織的藍圖和競爭途徑,指導組織的經營決策和運作;試圖使得戰略成為管理者整合內部資源、利用市場機會、規避外部風險、謀求組織壯大和長壽的有效武器。“戰略管理之父”伊戈爾.安索夫認為,戰略行為是企業對外部環境的適應以及由此而導致的企業內部結構化的過程。他界定了公司的戰略、戰略管理、競爭優勢等概念,並提出了成功戰略的範式、評價環境的PEST分析框架、進行戰略規劃決策的理想模型以及安索夫矩陣等理論和工具。哈弗商學院的肯尼斯.里士滿.安德魯斯提出並系統論述了SWOT分析法,把公司戰略提升為管理諮詢也的一個專業領域。他認為,戰略形成過程就是把企業內部優勢和劣勢與外部機會和威脅進行匹配的過程,對優劣勢的分析構成了戰略規劃的基礎。阿爾弗雷德.杜邦.錢德勒是該學派的另一代表人物 ,他認為戰略就是先制定最佳的戰略,然後再選擇與戰略搭配最合適的組織結構。

2.營銷管理學派

營銷管理學派發動了異常從“生產導向”到“市場導向”的“經營觀念革命”。該學派的核心思想是企業要明確社會對組織所提供的服務或產品的需求,企業優先考慮的中心應是滿足顧客而不是簡單的生產商品;主導公司的應是營銷而不是產品。代表人物是特德.列維特,於1960年首次提出了市場營銷概念,對銷售和營銷做了區分。

“現代營銷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則將市場營銷看作是經濟活動的中心環節,認為營銷術以顧客為中心,而推銷術以產品為中心,並定義了“大量營銷”、“逆向營銷”和“社會營銷”等概念,他在營銷哲學、營銷策略制定、營銷環境、目標市場、營銷策略、營銷戰術等領域提出的一系列觀點奠定了營銷學大師的地位。

3.權變理論學派

該學派是60年代在經驗主義學派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來的。核心思想要根據組織所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變化而隨機應變,沒有一成不變、普遍使用的管理理論和方法。代表人物有傑伊.威廉.洛西和保羅.羅傑.勞倫斯提出了以權變理論為基礎的組織結構理論,認為組織結構的的差異性與經營管理人員有關,也與外部環境的穩定性有關。

3.系統學派

該學派代表人物是弗裡蒙特.卡斯特和詹姆斯.羅森茨威克。該學派突破了以往管理研究僅侷限與組織的某個局部或某個環節這一缺陷,從組織整體出發對管理的本質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該學派認為,組織是一個由相互聯繫的若干要素組成、為環境所影響並反過來影響環境的開放的社會技術系統,包含目標、價值、結構、技術、社會心理和管理等五個分系統。因此,它主張以整個組織系統為研究管理的出發點,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統及其相互關係。

4.管理科學學派‘

該學派代表人物有埃爾伍德.斯潘塞.伯法。該學派與科學管理理論屬於同一思想體系,但運用了更多的現代自然科學課技術科學的成就去,研究問題也更為廣泛和複雜。其主導思想以運籌學為理論基礎,使用先進的數理方法及管理手段,生產力得到最為合理的組織,以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該學派較少關注人的行為因素,忽視定性分析,試圖運用定量的方法把複雜環境條件下的各種複雜因素簡單化,因而在現實中的應用有限。’

5.權變理論學派

包括在60年代所取得的學術成果主要包括倫西斯.李克特提出領導系統理論、羅伯特.羅傑斯.布萊克和簡.斯萊格雷.莫頓提出的管理方格理論,弗雷德.愛德華.費德勒建構的第一個綜合性權變領導模型,以及保羅.何塞和肯尼斯0.布蘭查德的情境領導理論。

6.行為科學學派

這一時期的研究重點偏向激勵的具體過程,維克多.哈羅德.弗魯姆和約翰.斯塔西.亞當斯,分別提出了期望理論和公平理論。萊曼.波特和愛德華.勞勒1968年提出了綜合激勵模型,以探尋影響員工工作績效和滿意度的原因。

7.在組織理論方面,沃倫.甘麗梅爾.本尼斯在對傳統組織結構和官僚制組織結構進行批判的基礎上,提出了組織發展理論。分析了有機適應型組織結構的特點。阿爾弗雷德.斯隆提出了事業部這一組織模式,並通過本人的成功實踐使得人們看到這一組織模式在有效平衡集權和分權上的良好表現;瓊.伍德沃德提出了技術決定結構的思想,認為組織結構因技術而變化,組織管理因組織目標而變化;斯坦利.西肖爾將衡量企業組織效能的各種評價標準及其相互關係組合成一個金字塔形結構。哈羅德.孔茨對管理理論進行了梳理,劃分出六大派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