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有人抵制馬戲團,有人提議保護野生動物。但是對於動物們來說,最大的生存挑戰卻可能恰恰是人類為它們“精心”配置的家園——動物園。

這不得不說是充滿了諷刺。

動物園曾是我的快樂源泉,各種蠢萌的動物紛紛成為了我的沙雕表情包素材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有些動物園早就化身“農家樂”了。


我去秦皇島野生動物園的時候,也沒想到能看見豬,就是那種哼哧哼哧的大肉豬……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現在的動物園都能自給自足了,不僅能把動物養得胖胖呼呼的,還能順便養人,兼備動物園的觀賞性和農場的實用性。

出生內蒙的李誕看到平日裡當做食物的牛羊,出現在買門票才能進入的場所裡時也迷糊了:難不成自己買票進了飯館?

注:以下圖片真的來自動物園,而不是誰誰農村老家的後院▼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去年安徽宿州野生動物園就火了,據說連珍稀物種“泰日天”都被囊括其中,被一根小短繩拴在柱子上,甚是唬人。

動物園化身養殖基地,肯定是不好意思管遊客要門票的。它好意思要,咱都不好意思給。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掛著“狼”頭賣狗肉

這些奇葩是奇葩了點兒,但無非是為了造個噱頭坑點兒遊客錢。但還有很多“動物園”是給動物們造成了直接的傷害。

上週末我去了趟野生動物園,滿眼都是狹窄的籠子灑滿食物和汙水的水泥地面。握著百元的門票和幾十塊錢的停車券,看著籠子和“悶悶不樂”的動物,我也有些自閉。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圖:北青報

偏離了保護動物的目標,打著保護動物的旗號把它們圈在環境很差的籠子裡賣票賺錢,只謀求商業利益卻不顧動物感受的時候……

動物園還有繼續存在下去的必要嗎?

part.1 從貴族的寵物,到大眾的玩物

早在路易十四時代就出現了動物園的雛形,王公貴族把奇珍異獸都圈自己家裡,想看的時候拿出來溜溜。那個年代動物園是屬於貴族的。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凡爾賽宮中的小動物園 | 圖片來源:《動物園的發展歷史》

後來19世紀下半葉《walking in the zoo》廣受傳唱,“到動物園逛逛,在星期天的下午,去動物園逛逛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思想啟蒙運動讓享受動物園這件事不再是貴族專屬,平民大眾也可以時不時“到公園逛逛”了。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經歷過社會啟蒙思想影響,人們生態保護意識提高。人們開始意識到眾生平等把動物們關在狹小的空間裡就是泯滅動物天性。

於是動物園在教育科研欣賞娛樂之上又增添了一種新的存在意義:動物保護。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動物園的沿革 | 圖片來源:《世界動物園協會1999》

而現在動物園的規模不斷擴大,數量越來越多,動物園維護成本越來越高,裡面的每一隻動物自然也要值回票價。

出發點是為了有資金能維持動物園運作,時間長了卻變了味道。動物園的盈利價值超過了它的動物保護價值,這實在是一種本末倒置

part.2 人們去度假,動物在渡劫

九月份去秦皇島野生動物園裡看小熊貓,可小熊貓館看不見活蹦亂跳的小熊貓,比吃肉夾饃不加肉還難受。我仔細找了一下,發現它們窩在架飯盆的鐵架子下,抱團取暖。

野生動物園生存環境的三大要素是水、食物、隱蔽地

。飯盆裡餅乾倒是不少,藏身的地方卻沒有幾個。更可怕的是為了圈錢,不惜把保護動物送到商場,擺在喧鬧的人群中央。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圖片來自微博

不是動物園,非要裝成動物園圈錢;明明是個動物園,卻混得像個屠宰場。

經常在新聞裡看見大象象牙不完整、丹頂鶴受傷、大熊貓皮包骨之類的消息……看著就讓人心疼。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大熊貓被大家親切地稱作“滾滾”,結果瘦得“滾”不起來;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武漢大熊貓偉偉遭虐待:現場畫面遭曝光

事實上,我國很多動物園都是缺少專業的動物養殖保護人員的。

2010年東北林業大學曾對18家野生動物園的人員專業水平展開過調查,數據顯示:動物園技術人員比例最高為30.8%,最低為2.8%,且有10家都在10%以下;

本科以上人員比例最高為12.8%,最低僅為1.7%。(《中國野生動物園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及可持續發展對策》)

由於管理者不懂動物,飼養員不懂管理,經常發生飼養員被咬傷的事情。

如果動物園裡發生了動物咬飼養員的事情,麻醉槍會先打在動物身上。因為這時候飼養員是受害方,動物變成了“施暴者”。甚至還有飼養員對丹頂鶴大打出手。

但如果防護和管理到位,完全可以減少類似意外發生。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石家莊市動物園丹頂鶴被打出血,園方表示飼養員被啄後反擊 | 圖片來源:河北電臺

動物們生存環境越來越差。籠子狹小,水泥地上水果、飲用水和遊客扔的垃圾模糊不清。

這樣的環境,適應能力多強的動物都適應不過來了。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適應不過來,或許它們也在說服自己適應過來,接受眼前的一切。

動物園的門口經常會有售賣商品的地方,當你走進旺季的動物園,會發現商家的叫賣聲比動物的聲音都大。

十個動物主題展館十二個小賣鋪,彷彿我們不是去動物園而是去趕集。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小攤販上經常可以看到“投餵猴子專用食品”、“投餵駱駝專用白菜”、“十元一袋”、“十五元三根”等招牌

但其實正規動物園是禁止遊客餵食的。

遊客隨意投餵不但會引發動物消化類疾病

,並且許多遊客隨食物扔進園內的各種投擲物也會給動物們帶來極大危害。例如河馬吃風箏線,消化系統會被鋸爛、鋼鏰瓶蓋會永遠在在斑馬體內……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除此之外,野生動物園為了擴大規模吸引遊客,會買老虎、獅子或者其他珍貴的野生動物供遊客欣賞。

然而短期內外來的動物不能適應環境,本地的保護力度沒有跟上,

於是“保護基地”搖身一變成了野生動物們的受難地

野生樽鼻海豚的死亡率是3.9%,人工飼養則短命得多,死亡率最高達7.4%,死因多涉及壓力症狀,如肺炎、敗血症等。(《歐盟動物園調查2011》)

保護起來比野生著死亡率還高,動物園還好意思管自己叫“野生動物保護基地”嘛?

part.3 動物園的“理想國”

優秀的動物園萬里挑一。

我們的“愛”很可能成為它們的負擔,不打擾才是最好的相處方式。

小s在《奇遇人生》裡和阿雅到了非洲,看見失去母親的小象。出於同情心想要摸摸小象,但這個行為遭到了救援主管的拒絕。因為這樣可能會打擾到它的生活。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當我們凝視動物的時候,動物也一定在凝視我們。

我喜歡在湖邊看天鵝划水,就坐在湖邊石板凳上看著。不去餵食物,也不招惹它們。我能想象到我在湖邊看它們的時候,它們發生的對話:

“你看,那裡有個人誒”。

“可能是個傻子吧,看著我們愣半天了,不管它,我們曬太陽”。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動物讓我們知道大自然有多美好,就讓這種美好延續下去吧。作為回報,盡最大可能去保護它們、尊重它們。

至於圈地拿動物換門票的園子們,這個世界上就不該存在。


在你的城市

有沒有見過條件惡劣的動物園?

來留言板吐槽一下吧


這個世界,就不該存在動物園


[1]張恩權.動物園的發展歷史 [J].科學源流.第67卷第2期.2015年3月

[2]劉思敏.論我國城市動物園的出路選擇[J].旅遊學刊.2004年第19卷第5期.2004年

[3]師婧劉安榮 張衛東楊梅 劉永張黃松 楊玉釗.淺談城市動物園在城市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野生動物學報.2015年5月

[4]魏婉紅.我國野生動物園的發展定位思考[D].2006年5月

[5]肖方楊小燕 杜洋. 中國的動物園[J].科普研究.第022期第4卷.2009年10月

[6]張麗敏.中國動物園保護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公園.2010年

[7]賴睿.北京動物園走過百年.人民日報海外版[N].第004版.2006-5-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