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瓊《女工記》:珠三角女工的愛情與婚戀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核心提示:

疼痛、冰涼至麻木,絕大部分東莞女工的打工生活,都開始於一條條流水線上。

女工,一個底層工作的代名詞,一個身份的標籤,她們帶著沉重的倦怠和無聊,穿行在寬敞整齊的車間裡,白天黑夜,黑夜白天,像把一條電路插在永無休止的流水線上。

所有關於青春的記憶,都堅守在這單調而乏味的車間裡。休息的時間,總也睡不夠的疲倦,還有日漸明顯的黑眼圈,日漸疲憊而乏神的雙眼……

她們的生活、愛情,組成了流水線中國的青春物語。而其背後,是直達生命的至痛。

從工廠妹到洗腳妹,從流水線到燈紅酒綠的世界……身心都要受傷害,折射的是選擇通道的狹隘和生活的艱辛。

今天,陳老師介紹一位文筆極好且非常寫實的農民工作家鄭小瓊

誰是鄭小瓊?鄭小瓊1980年生,2001年來東莞打工並寫詩,有多篇詩歌散文發表於《詩刊》《山花》《詩選刊》《星星》《天涯》《散文選刊》等報刊,作品多次入選年度最佳等選本,

獲得人民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等多項大獎,入選"中國80後作家實力榜"。出版詩集《兩個村莊》、《黃麻嶺》、《暗夜》,散文集《夜晚的深度》等。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鄭小瓊1980年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市的一個貧苦農家。2001年3月,從南充衛校畢業後在鄉村醫院當了半年醫生的鄭小瓊,便南下打工。

"打工,是一個滄桑的詞……在海洋裡撈來撈去,撈到的是幾張薄薄的鈔票和日漸褪去的青春。"

然而現實並沒有她想像的那樣美好,她最初在一個傢俱廠上班,結果只領到284元的月薪,看到微薄的工資,她再也不敢想像自己以後的生活了。自己讀中專四年,家裡還欠了上萬元的債,自己畢業後孝敬父母、實現夢想的願望都成為泡影。

女工記》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富有影響的詩集,被譽為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部關於女性、勞動與資本的交響曲。她的作者鄭小瓊更是一個以打工者而著稱的女性詩人代表,其人生的波折、艱辛的生存及文學追逐的傳奇,受到全國媒體的廣泛關注。

《女工記》描述了一百位女性農民工的生活。詩人將數量龐大的外來女工們還原成一個個鮮活的女性個體,記錄她們在流水線上艱難而努力的生活與奮鬥。作者不是旁觀者的敘述,而是感同身受的傾吐,所以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1

蒼白的青春,一路奔跑,從內陸鄉村 ,到沿海工廠

鄭小瓊應該是最受關注的80後詩人之一,一個低學歷的寫作者、流水線工人、打工詩人等等是她之前的全部簡歷。在某個意義上,鄭小瓊對詩歌和生活的態度,更像是一個群體的縮影。她的詩歌充滿了對世界不公平的挑戰和蔑視,字裡行間充斥著揪心的力量。

接下來我們先欣賞一下鄭小瓊兩首詩歌:

十年像水樣流動……巨大的厭倦

在腦海中漂浮……多年來 她守著

螺絲 一顆 兩顆 轉動 向左 向右

將夢想與青春固定在某個製品 看著

蒼白的青春 一路奔跑 從內陸鄉村

到沿海工廠 一直到美國某個貨架

疲倦與職業的疾病在肺部積蓄……

——鄭小瓊 《女工:被固定在卡座上的青春》

城中村低矮的瓦房 陰暗而潮溼的光線

骯髒而黴味的下水道 她們做在門口

織毛衣 聊天 大量來去匆匆的男人

……

我想象她們現在的生活 過去的生活

以及未來的生活 就像她們手中的毛衣下

潛藏著的一顆母親的心 妻子的心以及

女兒的心 她們在黑暗中嘆息以及

掩上門後無奈的呻吟

——鄭小瓊詩歌《中年妓女》

她們坐在那裡嗑瓜子 打麻將

站在流動小販的麻辣燙車旁邊

纖細的手指塗滿了指甲油 帶著

銀飾品或者佛珠 祼著的手臂上

印著蝴蝶的花紋 黑色低腰短褲

將臀部的慾望勒出 藍色的眼影

有著對塵世的不屑與迷茫 或者

茫然地坐在門口談論著 有時我經過

她們的門口 看見她們塗得蒼白的

城市或者國家 無法窺探出胭脂底下

蒼白與孱弱 她們豔麗的服飾下

掩藏著的疾病的軀體與靈魂

這麼多年,我經過行政中心

面對四周的繁華 背後是貧民區與

掙扎中的人民……這些

讓我活在深深的擔憂之中

——鄭小瓊《女工之年輕妓女》

2

女工楊紅:哭泣的肩胛骨在男人們的慾望下顫抖

鄭小瓊《女工記》裡有個叫楊紅的女孩,十五歲,生活的骨頭卡住孱弱的家庭。輟學,被人拐到廣東,從莊稼地到小發廊。生活像根刺卡在喉間,吐不出也咽不進。剩下肉體的疼痛與靈魂的麻木,瘦小的軀體,支撐不起染黃頭髮的蓬鬆與嘴唇的口紅。

她哭泣的肩胛骨在男人們的慾望下顫抖,幼小而純潔的身體無法抵擋病毒的入侵,性病折磨著她明亮的眼神,癢與紅腫,是社會給她一個無法擺脫的暗喻。

墮胎手術者冰涼的器具伸入她溫暖的軀體,痛,成為她對現實唯一的敏感。

十八歲,她滿身的疾病,奄奄一息,被髮廊的人販扔在門外,她遭遇愛情,忠厚老實的男人,四十二歲,英德人,家赤貧,他在建築工地挑沙挑磚,她在工棚裡治病。

二十歲,小孩出生,女性,瘦弱得如一隻貓。她跟他到英德鄉下。

二十二歲,因為貧窮,男人在山上偷伐樹木打架,被判入獄十年,她回到七年沒回的湖南。帶著女兒,這一年她重新回到廣東,在東莞的某個髮廊出賣肉體。

二十四歲,跟一個韶關人相愛,男子搶劫入獄。

二十五歲,她進入東莞某個製鞋廠,在流水線某個工序上,藍色工衣的女工。

我遇見她,她說著這些年的生活,沒有悲傷,也沒有興奮,像手中的製品一樣,沒有表情。

她二十七歲,身份,末婚。

3

女工李燕:為漂泊的靈魂尋找一小塊安靜的容器

體內的黑暗像鐵一樣塗抹著肌肉、血管、骨胳,那些使我迷茫的鐵,像一道道犀利的閃電。

照亮破碎的生活,1996年從湖北來到廣東,帶著一個少女明亮的夢想,1999年在四川山區雨中的竹林間,躲著計劃生育工作者,八個月的生孕,丈夫在遙遠的廣東,父母在遙遠的湖北,剩下四川的雨水,敲打著那雙迷茫卻充滿愛情的臉。

2000年,將七個月的兒子帶往湖北,重下廣東;2003年在四川鄉間建房,有點明亮的日子她看見生活的美好,像廣東的天氣,溫暖而豐盈。

廠外。荔枝林和路燈照亮的臉,喧囂的生活,擁有愛與眺望的心靈。2005年還清所有債務,她感受生活的枝條。

搖晃著,2007年,十年的丈夫,外遇。離婚。她離開生活了十年的小鎮,去了另一個小鎮。她抱著一顆破碎的心,坐上黑暗的公汽,晃動不安的生活。讓她迷茫的十年,夫妻分居的歲月,直到破碎的婚姻像陰冷的冬雨敲打她的臉上。

2008年再婚,依然是四川的山村,男方離異,淨戶出身,與她一樣。

2009年女兒出生,她的生活奏著新音階,--重新建房,養育小孩。要有信心。

選擇新的生活,為未來留出蔚藍的天空,為漂泊的靈魂尋找一小塊安靜的容器。

4

女工楊美麗:家中長女,貧困鄉村,四個弟妹,生病的母親……輟學,來城市打工

她就像老套紀實故事中的人物———家中長女,貧困鄉村,四個弟妹,生病的母親……輟學,來城市打工。

每月五百塊的工資是最大的安慰。她依舊記得“一個月的收入比家裡兩畝地的收入還多”,她覺得她已長大成人揹負著一個大人的責任、上班、讀書、睡覺,成為她全部的生活,儘管她已遠離了學校。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讀書只是一個夢想“一個月有一千二百塊,坐在辦公室裡很輕鬆”文員職業成為她當時的夢想。

流水線的累將她這顆緊固螺絲日益磨損,她學電腦,打字、製表、培訓著一個文員的職業。

十七歲,她由機臺底座的螺絲進入到中間位置,生產文員,在辦公室的卡座;二十四歲從卡座到單獨的辦公室。“生活是一場戰爭”她說著二十歲的往事。

一個月六千塊的工資,在故鄉貧窮的鄉村,有著不可想像的高度,鄉村用他們的慣性思維推測著她的生活與職業“跟了一個六十多歲的香港人”“在那邊做那個的”。

二十六歲,她離開,工作十年的工廠,開小加工廠,“做自己的事業”。如今她三十二歲,未婚,她習慣開車到四邊跑跑。

很多年不敢回鄉,但是她也不習慣這個城市。

一個老套的女人成功,現實也是如此的老套,伴隨著二奶,狐狸精,不正常的女人,有心計的女人……雖然這一切是捕風捉影。

她的經歷很適合於,民間的推測與習慣性佐證,適於鄉間的氣氛。

5

女工田建英:丈夫嫖娼,染上性病,老五在酒店出賣肉體

如果從海洋吹來的風更大一些,生活的鹹味更濃一些

那個在風中追趕的鋁罐的老婦人,她奔跑的腳步

像風,從四川內陸到廣東的海洋,蹣跚,憂鬱,堅定

生活的鹹味在風中越來越濃

這個叫田建英的拾荒者,她咳嗽,胸悶,她花白的頭髮

與低沉著的咳嗽聲一同在風中糾纏,一口痰

吐在生活的麵包上,帶血的肺無法承受生活的風

吹打。尖銳的鳴叫,她吐出的生活

晾在路上,讓一輛開往四川的車載著

1991年她來這裡,揹著五個孩子和一個病重的丈夫

那天她34歲,跟村子裡的小姑娘,她在出村的風中張望

淚水,打溼露珠和麥子上的光芒。1996年,她回鄉

帶來了輟學的老大與老二。1999年再回去

將全家搬到了這個叫黃麻嶺的村莊。她說,那時她見到了

新世紀團圓的月亮。2001年老大在深圳吸毒販毒進了監獄

老二去了蘇州,老三、老四各自有了家,在雲南湖北

丈夫嫖娼,染上性病。老五在酒店出賣肉體

這些年,她一直沒有變,早上六點起床,晚上十一點睡覺

四天去一次廢品站,在風中追趕鋁罐

有時低下頭,想念一下還留在川東的親人。

◆ ◆ ◆ ◆ ◆

陳安慶:《女工記》勇敢而真實的底層書寫,讓犬儒和御用文人們汗顏

南方傳媒書院 陳安慶

在《女工記》中,鄭小瓊直接用女工的名字為91首詩命名。她以南下進廠打工的底層經歷和獨特體驗,大量書寫打工群體特別是女性打工者的現實苦難與人生夢想,留下了打工者的生命烙印。

在城與鄉、理想與現實的二元對立中,鄭小瓊的打工詩歌直面現實,沒有精神的粉飾與偽裝,成為打工詩歌和非虛構寫作中的獨特風景。

她的詩歌和非虛構寫作,對珠三角女工個體的尊重和關懷,映現了她帶著自己的生命經驗進入文學創作的信仰。

在她寫下的女工詩歌中,一個個女工的生命狀態和精神狀態得到活生生的深刻見證。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柔弱無助的女工之中不乏大膽智慧者、勤勞樸實的女工之中,不乏紙醉迷金者、保守膽怯的女工之中不乏為愛奮不顧身者,沉默絕望的女工之中,不乏以墮落搏命一擊者……那些忠貞思念下的背叛與愧意,胭脂底下的蒼白與孱弱,豔麗服飾下的疾病與哀嘆,嬉笑怒罵下的失落與飄搖,幼小純潔身體下的潰爛與疼痛……

鄭小瓊對女性的認識並不是傳統二元對立模式,不是貞女VS蕩婦、烈女VS淫婦、冰清玉潔VS水性楊花、忠貞不渝VS朝三暮四,而是專注於個體處境以及處境下的選擇。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她用一支真誠的筆,復活她們真正的內心世界,將她們不同的生活方式彼此並置、聯繫起來,構成關於中國珠三角女工生活的畫卷。

從鄉村到城市,農民工這個群體中的新生代,不甘於再充當“沉默的大多數”,通過各種形式踐行城市化的消費和生活方式,自主選擇,自我建構,書寫農民工共同體的城市體驗與生存實踐。

我們知道,在珠三角世界工廠,人位於工廠權力體系的最底層,在準軍事化的車間管理下,工人捱罵、被罰站、當眾檢討等都很常見。高度異化的勞動過程、嚴苛的管理方式都會對女工的自尊和自我價值感,造成傷害。

在這種情況下,情感生活能讓勞動者暫時離開枯燥、乏味的工作環境,獲得放鬆和自由感,併為苦澀的打工生活增添浪漫和溫情。

一名來自廣西的19歲女工,她已經有3年外出打工的經歷,並且與男友同居1年。談到自己的戀愛經歷,她解釋說:“打工太苦了嘛。在廠裡,你什麼也不是,你就像是別人腳下的泥巴。所以,知道有一個人愛你、珍惜你、尊重你,這個很重要。”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年輕的打工者戀愛了,車間裡沒機會接觸,多人宿舍裡缺少私人空間,他們就在草地上享受熱戀時的親暱。

繫著紅頭繩的本命年女孩,染著黃色或紅色頭髮,戴著水果色眼鏡框的女孩,在流水線之外,恣意追逐著青春的斑斕……

改革開放後,“愛”、“性”、“婚姻家庭”取代了“勞動”和“階級”,成為個人塑造自我身份和認同的主要領域。人們通過追求自由的愛情、性和婚姻,來實現自我解放、個人獨立、並打造現代化的個人身份。

工廠裡枯燥、單調的勞動,常常會損害工人的自尊心和價值感,而來自戀人或家人的愛和關懷可以讓勞動者重塑自信、自尊。

中國每年有1億農民工是單身一人進城謀生,他們的平均年齡是38.3歲,其中16~50歲性需求旺盛的青壯年農民工佔82.9%,他們中的絕大多數獨自外出,其中有82.4%是居住在多人宿舍、工地工棚和“城中村”等狹小的空間內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與傳統已婚的農民工相比,大部分新生代農民工將在外出務工期間經歷戀愛、擇偶、結婚等生命歷程。離開了原有的社會網絡,夫妻別離,彼此缺少交流、安慰與扶助,生存上的壓力,心理孤獨、情感寂寞和性飢渴,使倫理和禮節的分量變輕。

深圳市總工會對5000名新生代農民工的調查顯示,29.8%的新生代認為漂泊生活、知音難覓;25.7%的新生代的感情處在不穩定狀態。對已婚農民工而言,閃婚現象、夫妻長期分居、高離婚率、婚外戀等問題日益突出。

新生代農民工,較早開始接觸城市文化和都市價值觀念,城市生活的體驗擴展了他們的視野、弱化了傳統家庭對個人的束縛,也挑戰了傳統對性和家庭的想象,對婚前性行為、婚前同居、婚外戀等基本持比較開放的態度。

現實需求與內心思念和愧疚之間的矛盾,城市打工的諸多經歷所帶來的陌生、迷茫和無助。我們這個社會強調戀愛自由,愛情常常被想象成男性和女性間的純粹的、強烈的感情。

但是,現實社會中愛情面前並不是人人平等的。戀愛和婚姻市場受到戶籍制度和階級的分割,一個人能與誰相愛、和誰結婚常常是由他/她的階級地位所決定的。

在愛情的場域,城市人、農村人、中產階級、打工者等社會身份差別被再次區分和強調。他們對愛情和婚姻的態度是矛盾和複雜的:一方面,愛情和婚姻,能為她們提供情感庇護和社會支持,為她們的打工生活增加生活氣息,並讓他們找到打工的意義及價值。

另一方面,她們的愛情和婚姻實踐,受到階級身份和戶籍制度的限制,作為青年打工者,她們的微薄工資、農民戶籍等讓她們處於婚姻市場的不利地位,感情經歷中遇到的挫折也讓青年農民工的被剝奪感、社會底層感更加強烈。

單純的憐憫蒼白而脆弱,《女工記》的故事,讓我們感到需要尊重個體的權利與利益,不要用龐大而虛無的集體或者什麼特色、國情來搪塞或忽略個體應有的權利與利益”。

以女工名字命名的記錄,並不侷限於還原女工生存的風險與危機,而是指向與女工個人發展相關的社會秩序,喚醒你呵護中國底層社會良知的真實狀況,期許國家和社會關注每一個名字包含的個人尊嚴。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將更多的被覆蓋的空想、被遮蔽的真相給予揭示和呈現,形成我們認知自我、社會、歷史的一種路徑和方法,並構成引領、啟迪和反思的作用力。

她將為底層寫作的正義與責任交給了自己,毫無顧忌地為底層書寫。這是一個知識分子的信念,儘管她的學歷只是中專,但是她令高校和科研機構裡的官僚御用文人汗顏。

她底層寫作的思維方向和道德指向,真誠而勇敢,竭力將社會對女工群體的認知引向關注個體之路,點燃了中國文人寫作的道義精神

讓人讀後,有著觸目驚心的感同身受,內心深處為中國底層女性的尊嚴、權益,心生悲憫,這是大慈悲。

(作者為國內知名媒體人——南方傳媒書院創始人、院長陳安慶、中國第一代調查記者代表人物)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注意:現在公眾號有置頂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點開“南方傳媒書院”公眾號,點“置頂公眾號”鍵,就可以將我們置頂了。這樣,您就可以第一時間發現我們。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01

線上課程

(1)新聞實務班:20講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2) 財經專題班:(50講)(已錄製22節)

(3) 網絡輿情與新媒體(已錄製10節)

02

社群互動課程

(1)實務真題講練班:

針對實務內容較為靈活,且相互之間有借鑑意義的部分院校真題彙總分類,真題實訓。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2)VIP作品針對性指導班(普通新傳 / 財經專項):

結合新近熱點新聞,以針對性訓練講評為內容

班型:10人小班

(3)作品點撥班(普通新傳):

結合新近熱點新聞,進行思路點撥和針對性指導

(4)熱點點撥課:

彙總年度熱點新聞,給予消息寫作及新聞評論點撥思路

時間規劃:12月,共4節課

(5)考前衝刺課:

重要知識點回顧,模考講評

時間規劃:12月,共6節課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一)暑期班面授課程

1.時間:暑期7-8月

2.時長:

(1)普通新傳:30天集訓(每週休一天,報到一天,結業一天)

(2)財經專項:45天

3.定價:

(1)普通新傳:15800(含住宿)

(2)財經專項:24800(含住宿)

4.班型:20人(普通15+財經5)

5.內容:

(1)新聞學理論

(2)傳播學理論

(3)新聞史

(4)新聞實務

(5)贈送:英語+政治

(6)財經:15天財經專項基礎+訓練

6.服務:

班主任+助教+贈送線上課程+名家分享

7.課表:待定

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郑小琼《女工记》:珠三角女工的爱情与婚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