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慶:中國可以沒馬雲,但不能沒鄉村教師……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01

馬雲辭職阿里,投身教育,將是全世界身價最高的老師

今天,紐約時報報道稱,中國首富馬雲計劃下週一(9月10日)辭去阿里巴巴董事長職務,希望做老師,投身教育慈善事業,但仍將在阿里巴巴董事會擔職,並繼續指導公司的管理。下週一既是馬雲54歲生日,同時也是中國教師節。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阿里巴巴官方沒有直接證實或否認馬雲是否退休,只是說:“不管是在社會公益還是在阿里巴巴集團,馬雲天天都在做老師,也天天夢想著再去做老師,這對他而言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想法。

正如阿里巴巴集團方面的回應,想做老師是馬雲的一貫想法,他在多個場合都曾表達過這個願望。9月5日,馬雲在XIN公益大會教育分論壇發表演講稱,自己最後還是會回到當老師這一行,未來會把所有精力和想法都放在教育上。馬雲認為,中國9000多萬名孩子在鄉村,如果他們沒有得到足夠的教育,城裡的教育再好,社會也很難進步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如果真的如願以償退休後當老師,馬雲估計會是全世界身價最高的老師。即將滿54歲的馬雲,以390億美元身價,排在福布斯全球實時富豪榜第20位(46歲的馬化騰排在第17位)。

02

鄉村教師的尷尬:好的來不了,來了留不下,留了教不好,想走的退不出

實際上,不止馬雲,全國人民都非常關心鄉村教育問題。鄉村教師代表的是弱勢群體,是一種尷尬甚至在言語中滲透著歧視的身份標籤。

近年來,鄉村教師人才不斷流失。好的來不了,來了留不下,留了教不好,想走的退不出,成為制約鄉村教育的突出問題。 一句話,還是生存問題、生活問題和發展問題,導致了山區教師隊伍的不穩定,錢沒給夠,心傷了,人家肯定不想留,想跳槽。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一方面,鄉村青年教師的缺乏,導致師資隊伍的更新換代進展緩慢,年齡結構日益失衡,一名教師同時教授多個學科的狀況十分普遍。

另一方面,老教師們的個人素質與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又得不到新生力量的補充,難以保障課堂質量。除此之外,鄉村教師執教條件差、教學設備簡陋、生源不穩定,在工作過程中長期缺乏有效的鍛鍊與培訓,致使其教學觀念與方法日益落伍。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曾對2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5.6%的受訪者反映周邊或家鄉鄉村學校教師資源嚴重緊缺。59.7%的受訪者表示鄉村教師待遇普遍偏低,69.9%的受訪者擔憂教育均衡在鄉村難以實現,68.1%的受訪者建議強化艱苦偏遠地區鄉村教師特殊津貼制度。

實際上, 許多年輕人不願意到鄉村小學任教,並不只是因為工資水平相對低下,立業、成家的困難以及文化生活匱乏等因素,都成為青年教師下鄉的阻力。很多年輕教師其實不怕吃苦,但吃苦之後能得到什麼回報?這才是他們所看重的。

在硬件條件差、學生越來越少的鄉村小學教書,他們看不到工作的價值,更看不到職業發展的前景。年輕人長期在農村生活,能接觸到的同齡人相對較少,難以建立穩固的娛樂、社交圈子,因此容易感到與現代社會脫節,從而產生嚴重的心理落差。

03

鄉村教師不是蠟燭,拒絕點燃,燃燒成灰,別捧到神壇上下不來

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很多時候,更像一種道德綁架。讓被欠薪的老師有一個能說理的地方,這是法治社會的起碼要求!教師本非蠟燭,拒絕點燃,本是凡人,不登神壇,多給尊嚴和真真切切的生存保障!教師也是人,不是神,總不能吃香灰,喝露水過日子!他們終日吃著粉筆灰,很多鄉村教師的待遇,不會比小飯館裡端盤子的小工多多少!我們身邊有很多的老師,不想榮華,不圖富貴,他們只想安安靜靜地教書,兢兢業業地工作,用平凡呵護著“教師”二字,如果連生活的衣食之憂都無法解決時,需要打臉的是誰?

說起教師,

尊師重教四個字會成為人們第一反應。身為浮華社會中一員的教師,前一陣子安徽六安的教師因為討薪被戴上手銬,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難以名狀?教師的尊嚴高嗎?與公務員國企員工以及自謀職業者等相比,教師的社會地位高嗎?與激增的房地產車市物價相比,教師的工資收入高嗎?

拒絕神話,也拒絕扭曲捧殺,既然是職業,就要養家餬口吃飯,讓別人犧牲燃燒成灰燼,自己廉價地點個贊,這誰不會啊!教師不是吃香灰喝露水可以活的好不好?!

陳老師認為,鄉村教師直接關係到鄉村兒童的命運和未來,解決鄉村教師隊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要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切實提高鄉村教師待遇,保障鄉村教師權益

最緊迫的是——要通過加大中央財政投入,強化省級統籌,使鄉村教師的工資性收入,在現有基礎大力改善,鄉村教師的待遇應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待遇,才能保障鄉村教育不遭冷遇。

04

寧可不要農村任教津貼,更願意在城市任教

經濟狀況對教師待遇的強烈影響,教育行業的工資,尚未成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方向。中國教師寧可不要農村任教津貼,更願意在城市任教。而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農村任教津貼發放額度,佔農村任教教師工薪總額的1/4以上。

一項調查顯示,農村教師目前的月平均工資為2300元。粗看起來,他們的收入有了一定的保障,但這筆錢還不足以支付鄉村教師的生活花費。經調查,在住房基本情況有保障的情況下,鄉村教師心中所期望的月工資為4705元,當月工資達到4000元時會有79.4%的師範生願意到農村任教,達到5000元時會有70.6%師範生願意克服困難到偏僻落後的農村地區任教。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實際上國外在鄉村教師保障方面的經驗,我們國家完全可以借鑑。美國將鄉村教師招募的範圍,擴大到學校教輔人員、社區中在教學方面有天賦的人員和退休教師,他們對學校教輔人員和社區中,在教學方面有天賦的人員,進行培訓或培養,幫助他們拿到教師資格證書,使他們成為鄉村教師。

澳大利亞政府在西澳大利亞開展了“職前教師農村教育體驗項目”,給畢業後願意從事鄉村教育的大學畢業生,提供往返路費和生活補助,讓他們提前體驗鄉村教學生活,吸引大學畢業生留在農村任教。

美國很多州還鼓勵退休教師返回課堂,承擔正常工作量的一半甚至全部工作。美國密西西比州為教師短缺的鄉村地區,提供教師獎學金,如鄉村信託全球教師獎學金項目,鼓勵鄉村教師積極參與國際旅行和學習體驗。澳大利亞設立教師培養擔保獎學金,獎學金總額高達1萬澳元。

05

將教師職業架在神壇上,不如落實在待遇上,得真金白銀不能空喊口號!

沒有真金白銀,空喊口號式的重視,是不夠的,那是在耍流氓,沒人信的。

在國外,很多國家官方通過增加工資、發放獎金、住房補貼、直接撥款和教師獎學金的方式,提高教師待遇。通過“鄉村教育成就項目”,直接撥款給鄉村學校,讓地處偏遠的小型學區有自主使用資金的權利,增加對低收入家庭兒童教育機構的撥款。

澳大利亞通過崗位補助、交通補助和住宿補助的方式提高教師待遇。為解決貧困地區教育質量差的問題,法國實施“優先教育區”政策,給“優先教育區”的教師發放崗位津貼,但是“優先教育區”與鄉村地區、偏遠地區不完全重合。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實際上,教師薪資不低於公務員工資,在中國大多數地方從沒有真正實現過。中國特色下,教師也是三六九等,有帶編制的教師、合同制教師、代課教師、民辦教師、公辦教師各種差別、儘管這些教師同工但薪酬卻千差萬別,都是教書育人,薪資待遇的差別大了去了!

尊師重教,很多時候,只是說說,地方官員談教師物質保障,也多是畫餅作秀,將教師職業架在神壇上,不如落實在發錢上。那些要劃亮火柴點燃香火的人,那些蠟炬成灰接續香火的人,因為“香火錢”而無以為續,這叫人於心何忍,於心何安。

06

鄉村支教不是”打土豪分田地,關上門,不讓人家走“

對於鄉村教育,其實現在有一個誤區,需要糾正,那就是鄉村教師最好穩定到一個不要走,一個來了就要箍死他,讓他幹到老死,不能讓他跑了

其實,真正的穩定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要提質, 鄉村教師隊伍的穩定,其實要保障教師流動渠道的暢通性

上。

流動渠道的暢通性,是指鄉村教師的進入、補充、上升、下降和退出的通道,包括水平流動和垂直流動是開放的、是自由的,不會被人為地阻礙,更不會被切斷,也就是“能進能出、能上能下、能留能去”,流動渠道的暢通,能保證鄉村教師的數量,同時又能去劣存優

很多人有著幼稚的思維慣性,這些80%的人認為,到鄉村幫忙支教的, 一來就高喊 ,讓人家紮根一輩子, 可別跑了!好像跑了 ,就是叛徒!對不起祖國,對不起人民,對不起廣大鄉親們。出一天的力,也是人家奉獻了, 你不來, 沒有行動 ,沒資格說別人!難道要吃幹榨盡 才滿意 ?來多久,貢獻了的, 都是有心人,至少比那些只會空喊口號的強百倍!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支教幫扶,幹嘛要關門打狗一樣 ,畫地為牢,非要判人家無期徒刑 、死刑,在一個地方幹到老死 ,才是奉獻?一年兩年不少,十年八年歡迎,重在人家確實做了,改變很多!非要讓奶牛擠出血來 ,才覺得人家出了力?

至於扎不紮根,是否要在鄉村幹一輩子,要看人家個人,不能強人所難,這得人家心甘情願,發自內心的想留才行。不是說,見一個支教的女大學生就要人家嫁給自己的瘸腿兒,才能滿意!人家是支教來的, 不是人販子拐賣來的好不好?支教是有愛心的幫扶行動,不是割韭菜割到一茬不長才滿意,也不是說來了就讓人家心不甘、情不願的捆綁到貧困山區一輩子不走,這才滿意!這都是不太對的思維好不好!

鄉村教師“只有出而難以進、只有下而難以上、只有去而難以留”的局面,肯定不是穩定的。從目前的現實狀況來看,鄉村教師隊伍的不穩定,主要是流失嚴重,通俗地說,就是人家跑路了,太艱苦了。

另一種情形也值得關注,那就是鄉村教師隊伍層級的凝固化,不流動,也不流失,這其實也是一種

消極的穩定,通過定期交流、跨校競聘、學區一體化管理、學校聯盟、對口支援、鄉鎮中心學校教師走教等多種途徑和方式,重點引導城市學校的優秀校長、優秀教師骨幹流動到鄉村學校。

有的新教師才工作了一年就沒有了活力,沒有了激情,沒有了闖勁,表現在教育行為上就是懶散、隨意和應付。如果鄉村教師隊伍中多數教師產生了這種職業倦怠或懈怠,不能用心去教學,不投入時間和精力去追求更優質的教學和管理,把教育僅僅作為一項工作而不是自己的事業。

那麼,即便教師的數量和結構是穩定的,甚至教師也有職業理想,但教師隊伍也不是穩定的,因為它無法引起鄉村教育的繁榮,無法有效地促進鄉村兒童的成長

07

鄉村教師不是教師中的“二等公民”

如果進一步追問,是什麼導致了山區教師的生存問題、生活問題和發展問題呢?為什麼城市的教師在生存、生活和發展上比山區教師要好得多,且不容易導致教師隊伍的不穩定呢?

表面上看是工資、住房、職稱、社會保障等因素造成的,但根本的原因則在於體制,要從城鄉二元教育體制上去找。只要城鄉二元教育體制存在,那麼山區教師隊伍的穩定問題就會一直存在。

另一個問題是鄉村教師得不到真正的尊重,大多農村父母和學生認為只有能力低的人才會被分配到農村中小學當教師,並認為他們是被社會淘汰下來的“產品”,這種不正確的觀念,極大地挫傷了教師的自尊心。即使在教師行業裡,在985執教的教師也不一定人人都能夠尊重鄉村教師,覺得他們教學水平低,職業素質差,是也許他們不如名校大學教授,但是大學教授你水平高,為啥沒見你到貧困山區做奉獻?這種站著說話不嫌腰疼的嘲諷和歧視,才是更可鄙的。

告訴你真相吧,缺少好的教師,感受不到有意義的教育,這才是鄉村孩子失學的關鍵內因

鄉村教師不是教師中的“二等公民”,政府為什麼不單獨提“城市教師”,而要專門提“鄉村教師”?那是因為鄉村教師成為教育中的老大難問題,鄉村教師是吃苦受累幹著髒活累活的邊緣群體,難道不是嗎?如果城鄉二元教育體制不進行徹底的改革,鄉村學校就不可能從尷尬中走出來,鄉村教師的身份尷尬也無法抹去。

政府撥付的教育經費、文化經費、公共設施建設和維護的經費、醫療衛生經費等,按城市人均經費和農村人均經費比較,農村總是低於城市。只有實現城鄉一體化,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鄉村教育發展和鄉村教師穩定的難題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鄉村教師的精神和物質生活仍然非常艱苦,他們生活在最底層,生活來源少,社會關係複雜,生活代價高,成家立業困難大,子女教育成長條件不足,甚至有遠離親情和家人等心理和情感上的困惑,很難做到把教書育人作為人生的事業來樂業和志業。

消滅城鄉之間的對立,是共同體的首要條件之一,這個條件又取決於許多物質前提,而且任何人一看就知道,這個條件單靠意志是不能實現的。

在中國古代社會,鄉村教師固守鄉土,,奉獻桑梓,是鄉村中的一個重要的社會群體。作為民間鄉賢,他們貼近民眾,傳道授業的同時服務鄉里,在教化鄉民、引領鄉風和維持鄉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鄉村教師不僅可以做好教育,其實對鄉村的社會穩定、道德提升和實踐智慧上,可以貢獻的還很多很多

08

一個國家如何對待教師,就是如何對待這個國家的未來

馬雲說過一句話,人之初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我想人生下來可能只有一半是好的,但是由於教育,由於老師,我們身上好的這一半被不斷地擴大

馬雲說,他小學的班主任曾對馬雲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讀書時,馬雲不算是一個好學生。那時,馬雲經常闖禍,家人和同學都罵他,只有班主任耐心教育馬雲說你這件事情是對的,那件事情是錯的,對的事情以後碰到了,還是要堅持。

馬雲的英文老師更有意思。他當年很認真地告訴馬雲說,馬雲,我發現你發音比我好。這句話給馬雲無數自信。這幾位老師都對馬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馬雲自己後來做老師的經歷,也讓他一生受益。

馬雲認為教師這個職業,有個很重要的品德,是其他職業無法具備的,那就是老師最希望學生超過自己。

為什麼大部分鄉村教師置身於鄉土卻感受不到生命的意義,最終選擇逃離鄉土文化與鄉土社會呢?這需要我們每個人認真反思。

費孝通先生早在1974年出版的《鄉土中國》中就開宗明義地說: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其原因在於要從基層上增長出一層和鄉土基層不完全相同的社會,而且在近百年來,更在東西方接觸邊緣上發生了一種很特殊的社會。這些社會的特殊性暫不提及,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鄉下人。他們才是中國的基層。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的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馬上教師節來了,一句金句送給大家:

經書易得,人師難求!如果你遇見了,就珍惜吧,對你生命中的老師好一點,甭管他是城市的還是鄉村的,是學校裡的還是在工作生活中,幫助你,教誨你的,因為教師是這個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一個國家如何對待教師,就是如何對待這個國家的未來。對於馬雲實現財富自由之後想,去做教師貢獻教育,我的觀點當然是支持!實現財富自由了後,確實可以考慮實現自己的夢想。在馬雲看來CEO就是Chief Education Officer——首席教育官,教師是一項了不起的職業。教育的變革是社會變革的關鍵,我們要思考未來的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因為過去以製造為中心,未來以創造為中心,未來不是知識的競爭,而是創造力、體驗的競爭!

厲害,馬道長大智慧,逍遙遊的人生開始了。幾十年來,首富們各領風騷三五年,唯有急流勇退,回頭是岸。

急流勇退,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這也是一種境界。祝好!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作者為國內知名媒體人——南方傳媒書院創始人、院長陳安慶教授、中國第一代調查記者代表人物)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注意:現在公眾號有置頂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點開“南方傳媒書院”公眾號,點“置頂公眾號”鍵,就可以將我們置頂了。這樣,您就可以第一時間發現我們。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01

線上課程

(1)新聞實務班:20講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2) 財經專題班:(50講)(已錄製22節)

(3) 網絡輿情與新媒體(已錄製10節)

02

社群互動課程

(1)實務真題講練班:

針對實務內容較為靈活,且相互之間有借鑑意義的部分院校真題彙總分類,真題實訓。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2)VIP作品針對性指導班(普通新傳 / 財經專項):

結合新近熱點新聞,以針對性訓練講評為內容

班型:10人小班

(3)作品點撥班(普通新傳):

結合新近熱點新聞,進行思路點撥和針對性指導

(4)熱點點撥課:

彙總年度熱點新聞,給予消息寫作及新聞評論點撥思路

時間規劃:12月,共4節課

(5)考前衝刺課:

重要知識點回顧,模考講評

時間規劃:12月,共6節課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一)暑期班面授課程

1.時間:暑期7-8月

2.時長:

(1)普通新傳:30天集訓(每週休一天,報到一天,結業一天)

(2)財經專項:45天

3.定價:

(1)普通新傳:15800(含住宿)

(2)財經專項:24800(含住宿)

4.班型:20人(普通15+財經5)

5.內容:

(1)新聞學理論

(2)傳播學理論

(3)新聞史

(4)新聞實務

(5)贈送:英語+政治

(6)財經:15天財經專項基礎+訓練

6.服務:

班主任+助教+贈送線上課程+名家分享

7.課表:待定

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陈安庆:中国可以没马云,但不能没乡村教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