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长安竞技赛季总结:中乙二年级生,却时刻背负着冲甲压力

陕西长安竞技,这是一家在中国职业足球当中十分独特的俱乐部。从球迷和媒体两个角度,对它的看法是分裂的。媒体喜欢夸赞它的高上座率,而正是这个上座率,在球迷当中往往会引起争议。于是,陕西队成了中乙联赛当中被舆论支持最多,也被“黑”最多的球队。

陕西长安竞技赛季总结:中乙二年级生,却时刻背负着冲甲压力

陕西是一支关注度和争议都巨大的球队

陕西作为低级别球队,却拥有高关注度,一直都是中国足球媒体喜欢探究的一个课题。这个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与区域文化、城市气质等因素有关。但无论你是什么立场,“陕西上座率”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首要话题——这个话题已经被讨论过多次(虽然我们不能控制球迷说什么,但我们还是希望球迷们不要再就这个问题产生争论,无论你是陕西球迷还是其他地区的球迷)。对于陕西队来说,在今年的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后回望这个赛季,有许多比上座率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了解的。

中乙二年级生,缘何背负冲甲压力

其实,“陕西冲甲”这个口号的提出,是比较大胆的。可是几乎在所有人眼中,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任务。但大家都忽略了一点:陕西长安竞技俱乐部2016年才成立,2017年才第一次打中乙联赛。就今年来说,陕西长安竞技才成立三年,在中乙也只是二年级生。按照一般规律,升班马在第二年会撞到“新秀墙”,表现会大幅下滑。陕西不但没有下滑,还取得了进步,拿到了北区第一、中乙季军,已经相当不易。但在许多人的眼里,“陕西冲甲”才是这支球队应该拿到的成绩。这无形之中,给了球队巨大的压力。可是大家忘了,南通三年才成功,四川冲了四年。陕西两年,为什么就一定要打到中甲去?

陕西长安竞技赛季总结:中乙二年级生,却时刻背负着冲甲压力

陕西长安竞技打职业联赛才两年,但把冲甲当做目标

说实话,这个锅我们也不能甩给球迷。因为冲甲口号,是长安竞技俱乐部自己提出的。当然,从陕西的足协、俱乐部、球队、球迷,都希望球队能够在今年完成目标。因为无论从西安的球市还是城市角度看,只有一支中乙球队,“太不像话”。中国有些地区是球迷的建设跟不上职业足球的建设,而陕西正相反,职业足球跟不上球迷的建设。用正式点的话说,陕西职业足球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球迷日益增长的足球爱好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职业足球发展之间的矛盾。长安竞技如果不设立冲甲目标,对谁都不好交代。

我们也能够理解陕西为何急于冲甲。陕西足球底子薄弱,无论是草根、青训,虽然近年来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与足球发达地区的水平尚存一定的差距。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有一家职业俱乐部在更高级别的联赛作为龙头,起到带动作用,将是对陕西足球各方面的工作的激励和推进。

陕西长安竞技赛季总结:中乙二年级生,却时刻背负着冲甲压力

陕西对梅县第二回合前的海报

承担压力,自己走上风口

可是,在中国文化中,存在着“枪打出头鸟”的现象。别人可以夸你,你不能夸自己(这也是网上一些其他地区球迷和陕西球迷的矛盾点);如果表现出高调,就总会有人想方设法杀你的锐气,即使你其实没有做错什么。就像国安“永远争第一”的口号,表达的是一种精神,却屡屡遭到所谓“全国球迷”的嘲讽;就像徐根宝表示自己要打造“中国曼联”(其实他的本意是学习曼联92班的青训培养模式),却被人讽刺说:“别侮辱曼联了,才什么样就敢自称曼联。”因此,在中国的舆论环境中,哪怕你有争冠的实力,很多球迷也会不停地自称为“保级队”,并传播着诸如“保级艰难,给个三分行行好”之类的表情包,追求着一种近乎病态的所谓“低调”。而在欧洲球迷当中,我们从未听说过哪支争冠球队的球迷会自称为“保级队球迷”,只有中国球迷会这样。中国球迷还发明了诸如“攒人品”之类的词,这个词都没法翻译成英文,在外语里都不知道怎么说。但由于城市文化和历史沿革等因素,陕西球迷不会这样,自然就成了其他人眼中的“出头鸟”。

因此,陕西的俱乐部、球迷从赛季初就提出冲甲,实际上是主动把自己放到了风口上。批评者一方面认为:陕西既然拥有中超级别的球市,那么就理应拥有相应级别的队伍,如果做不到,这就很搞笑。另一方面,当陕西队受挫时,批评者又会提出:“球迷多有什么用?能让球队升级吗?”

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球迷的多少,或许对球队的战绩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但低级别联赛有人关注,归根结底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能因为陕西俱乐部、球迷的高调,就对他们所做的工作一概否认,甚至连去球场看比赛都成了错。中国足球需要做到的,恰恰就是从低级别开始培养球迷文化,如果每家中乙、中甲俱乐部都像陕西主场一样呢?到那个时候,陕西也不用当众矢之的了。

陕西长安竞技赛季总结:中乙二年级生,却时刻背负着冲甲压力

低级别联赛关注度高本是好事

话说回来,陕西球迷炫耀自己的上座率,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因为他们感觉到自己独一无二);别人不愿意看到他们炫耀,也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因为他们对这件事并不感兴趣)。这就好比朋友圈的晒娃狂魔,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最可爱,但不是人人都这么想。但当你不想看到他晒娃的时候,从朋友圈屏蔽即可,没有必要恶语相向,或者回复一句:“可爱有什么用?能考上北大么?”

当然,高调也让陕西的媒体、球迷背上了包袱。陕西球迷在全中国球迷当中,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对主队的宽容,几乎不会批评自家的球员。陕西队门将宋振瑜就赞扬过这一点:“陕西球迷从不乱骂(我们)球员”。

但是,宽容过了头,就容易护犊子,媒体也是。陕西队有没有问题呢?有。但是球迷和媒体已经背负上了“金牌球市”的包袱,无法去正视。从陕西长安竞技成立到现在,我们几乎没有看到过探讨长安竞技未来怎么发展、球队打的好不好之类的文章。我们看到的,只有陕西球迷和外地球迷有关“上座率”的争论,以及媒体一遍遍的研究“为什么陕西队这么多人看”,或是不停地回顾陕西足球历史上的沿革。真正需要探讨的问题,从没有人直接面对过。

陕西长安竞技赛季总结:中乙二年级生,却时刻背负着冲甲压力

金牌球市一定程度掩盖了球队的问题

同样,球迷、媒体背负的包袱,不知道球员是不是也在背负。三四万人的主场,对于许多乙级的球员来说并不是常态。他们虽然受到了毫无保留的支持,但他们承载着这么多人的希望,心理是否足以强大到在众目睽睽之下发挥出正常水平?陕西队王尔卓曾在一次访谈中说:“我是人来疯,球迷越喊我,我越有劲。但我是这样,只是代表我自己去说的。我是这样,不一定别人也这样。”

无论冲超还是冲甲,能上去的球队基本都是水到渠成。实力到了,自然会升级。而我们抛去所谓“高调”、“上座率”之类的话题,纯从球队的角度上看,陕西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只是我们一直没有探讨。

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陕西队纯粹足球层面的事情。

阵容换血,磨合产生阵痛

2017赛季,陕西第一年打中乙,就获得了北区第四名的好成绩。当时的主教练是黄宏毅,他采取的战略是先在后防线扎稳篱笆,进攻抓定位球和反击。在这种防守反击的思路指导下,陕西队防守非常稳固,大多数场次都是不失球或者只失一球,但进攻乏力。所幸那一年中乙的竞争不算激烈,陕西二次转会又非常成功,最终进入北区四强。在当年天津全运会的男足城市组,黄宏毅带领长安竞技队为班底的西安足球队夺得了金牌。第一年参加职业联赛就打进中乙淘汰赛,还给陕西拿了个全运会赛事的冠军,是让人满意的成绩。

黄宏毅带队成绩斐然,但问题也存在。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黄宏毅长期执教业余球队,对球队的战术打法上设计比较简单,而且球队红黄牌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个赛季吃到了多张红牌。当然,最神奇的事情是,那个赛季即使是多次十打十一的情况下,陕西队凭着自己顽强的防守都没有输过一次。

但是,俱乐部设立了冲甲目标后,黄宏毅就不再是合适的人选。长安竞技选择了陕西国力队的名宿赵昌宏,一是看中了他陕西足球名宿的身份,能够进一步聚拢人气;二是看中他曾经率领保定容大冲甲成功,有相关经验。

陕西长安竞技赛季总结:中乙二年级生,却时刻背负着冲甲压力

赛季初陕西选择赵昌宏,看中的是他陕西足球名宿身份以及冲甲经验

赛季初,赵昌宏接手陕西队的时候,认为陕西这个球队没有章法,“踢到哪算哪”。于是,他希望陕西队能够打出一些套路来,踢出更好的比赛内容。在这个思想指导下,赵昌宏对球队进行了大换血。

从赛季初的引援来看,陕西确实是想在今年就成功升级。除了赵昌宏的保定旧部张爽、杜君鹏和孙发波,也有杨贺、徐武、文烁这样的中生代实力派,以及阎峰这样的老将前国脚。前中后三条线都有补充,球队的实力从牌面上看,提高了一个档次。

但是,陕西队同时也放走了12名球员,其实很多也是出于无奈。在这12人中,放走的人很多都找到了合适的替代者,但李晨光、阎世鹏、杨文杰这三位上赛季的主力离队,对球队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上赛季的主力射手李晨光租借期满,被呼和浩特收回。没有留住李晨光,让陕西在很多困难的时刻都无人可以顶上。这位绰号“大头”的球员,既可以打中后卫也可以打中锋,而这两个位置恰恰是赛季初的陕西队最薄弱的。

陕西长安竞技赛季总结:中乙二年级生,却时刻背负着冲甲压力

在容大时期进球如麻的张爽,来了陕西后魔力尽失

被球队寄予厚望的新援张爽,赛季初就受到伤病的困扰,直到足协杯第三轮,陕西主场对阵绿城,他才迎来第一次出场。在整个赛季的比赛当中,张爽也表现得比较低迷,只在对阵沈阳东进的比赛里打进了一粒精彩倒钩球,此后亮点寥寥。这个进球,也成为了这位2016年中乙的金球、金靴得主本赛季唯一的进球。在客场对阵青岛中能时,张爽再次受伤,提前结束了赛季,至今没有再为球队出场。

我们可以想像,如果李晨光还在队里,他就可以为陕西队的锋线位置增加厚度。虽然他也存在技术略显粗糙的缺点,但李晨光的冲击力,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桥头堡。没有留住上赛季的头号射手,而又把希望寄托在了伤病频繁的新援张爽身上,使得陕西队在赛季初吃了不少苦头。如果不是老将王琦保持了不错的竞技状态,加上杨贺的横空出世,陕西队的进攻将出现大问题。

陕西长安竞技赛季总结:中乙二年级生,却时刻背负着冲甲压力

杨贺单赛季各项赛事打进17球,扛着陕西的进攻线前进

张爽是作为赵昌宏的旧部加盟的。赵昌宏把他带到了陕西,但他没有表现出大家所期望的水平,这对赵昌宏也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仅仅两年前,张爽还是中乙的最佳射手,没人会想到他的状态下滑这么快。赛季初,陕西球迷的心理预期是张爽能为球队打进10个左右的进球,可现实让大家大跌眼镜。这个责任,最终只能是赵昌宏去负,他也只能认了。

此外,陕西队没能成功签下上赛季租借在队内的阎世鹏,也被迫让球队的防守端进行了重组。阎世鹏冬训一直跟随陕西训练,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最终没能留下。阎世鹏上赛季后半段开始,一直都是陕西队的主力中卫,他和邹游的搭档很有默契,表现出色,还能打边后卫。冬训期间阎世鹏一直作为主力后卫在练,新赛季少了一个阎世鹏,最致命的不是对球队实力的损耗,而是整个后防线都必须重新组合。

新赛季开局阶段,大家都惊讶地发现,陕西队中卫位置快要没人用了。赵昌宏此后一直在用阎峰和杜君鹏轮换着和邹游搭档中卫,但这两个人其实都不是中后卫出身,属于客串(严格意义上,邹游也不是中卫出身,但已经改行很多年了)。老将阎峰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意识最终牢牢占据了左中卫的首发,但如果赛季初留下阎世鹏,阎峰完全可以在擅长的中场发挥更多的作用;而且,邹游和阎峰的中卫组合,最大的弱点是速度不足,对手在比赛中已经不止一次利用过这一点。另外,去年的左边卫范达长期伤缺,赛季初左后卫位置也是左边锋王尔卓在代打。换句话说,赛季开局阶段,陕西队后卫位置一半的人都是客串,稳定性不高。

球队今年在右边前卫的位置上,还放走了绰号“老虎”的杨文杰,引进了国安旧将徐武。从个人能力上说,徐武的突破确实比杨文杰更加犀利,陕西队在右路实力得到了增强。徐武不但踢法具有观赏性,而且能为球队带来进攻节奏上的变化,另外他还十分具有陕西球迷喜爱的拼搏精神,受到了一致认可。但徐武也有自己的弱点:脾气火爆,容易被对手激怒,吃牌概率比较高。此外,徐武带球突破的踢法,导致他经常受到对手的重点照顾,伤病容易困扰到他。当徐武不能上场的时候,陕西队就缺少了一个进攻当中的“爆点”。而杨文杰,上赛季就扮演着这个角色,他今年去了山西信都。

陕西长安竞技赛季总结:中乙二年级生,却时刻背负着冲甲压力

徐武在右路的突破是陕西队进攻当中的一个爆点

这个赛季,当边前卫缺人的时候,陕西队使用的是文烁。文烁作为西安本土的球员,在球迷当中人气很高,本赛季也打进了三个球。但从球场上的比赛内容看,文烁特点不是很鲜明,无论是个人的突破还是控球,都无法为球队带来节奏上的变化,他还是有一定提高的空间。

足协杯对上港:一个拐点

本赛季,对阵上海上港的足协杯第四轮赛事是陕西队赛季的一个拐点。在此之前,陕西队气势如虹,全队上下充满信心。在淘汰了绿城之后,对阵中超领头羊,是中乙球队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去年上港和苏州东吴踢到点球大战,也不得不让陕西队有想法。去掉外援,国内球员90分钟里的差距有多大?陕西的球员、球迷都想知道这一点。

陕西球迷也非常看重这场比赛。第一,陕西省体育场已经许久没有如此强大的客队来访。第二,上港队的于海曾经是陕西足球的功臣,大家希望迎接这位功勋回家;第三,如果有那么一点点概率可以淘汰上港,陕西队下轮很可能会遇到陕西球迷的“前任”北京人和。

由于球队征战的是中乙联赛,陕西省体育场一直都不是全部开放,只有一半的座位允许观众入场。但对阵上港关注度高,陕西省体育场在本赛季第一次开放了四分之三的看台,也让这场比赛的入场观众达到了几乎四万人。上港主帅佩雷拉对陕西队不了解,但听说过陕西的主场氛围,因此也不敢怠慢,派出了全华班的最强阵容。

陕西长安竞技赛季总结:中乙二年级生,却时刻背负着冲甲压力

对阵上港的足协杯比赛吸引了大批球迷关注

球迷对这场比赛看得很重,球队当然也不敢松懈。他们在全国球迷的关注下拼搏了90分钟,最终0-1小负,可以说是“站着死”,表现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正是因为球市的火爆和球队的表现,赛后无论是陕西媒体还是上海媒体,都对西安赛区、陕西队大加赞扬。对上港的比赛后,陕西队、西安主场名声在外,达到了球队成立以来的最高点。但是这种一片和谐的赞扬,让球队和球迷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球队存在的问题,助长了陕西足球的一种比较“飘”的风气。在这场比赛后,陕西队就开始逐步陷入了低迷。这种低迷体现在客场的成绩上,陕西队在赛季初的前四个客场一分都没有拿到。

北区第一略显意外,淘汰赛实力不占优

在二次转会期,俱乐部签下了逄志泉和赵鹏,对球队最为薄弱的中锋和中卫位置做了补强。但赵昌宏没有时间消受了,在主场围攻长春百嘉整场,最后却输给了一个远射后,陕西队换帅了。广东足球名宿谢育新,成为了这艘船的新舵手。

陕西长安竞技赛季总结:中乙二年级生,却时刻背负着冲甲压力

中途接手的谢育新率队夺得中乙北区第一

谢育新是广东球员,球员时代是南派足球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他带队的打法,和自己踢球的风格迥异。谢育新强调拼抢、争夺球权,球队以高中锋逄志泉为支点高举高打,实用为主,不断地冲击压制对手,不追求场面的细腻好看。但这种踢法,在中乙联赛当中确实行之有效(代表作是三四名决赛1-0盐城,以及主场1-1梅县的下半场),球队战绩回升,一路走高,并且凭借预赛阶段最后一轮盐城的意外输球,拿到了北区第一的位置。

从牌面实力上说,陕西获得北区第一不算意外;但实际上,回顾陕西队整个预赛阶段的征程,球队在球场上表现出的问题很多,不稳定性明显。最终在北区获得第一名,有一定的意外成分在里面。引用范志毅评价国足的话说:“像平时这样的比赛都没有打好基础,怎么保证在关键的比赛里赢球?”

对南区第四深圳雷曼的第一轮淘汰赛,陕西也没有表现出特别大的优势,只是凭借客场进球晋级第二轮。而对阵南通支云的半决赛里,则体现了与对方全方位的差距。半决赛失利,陕西球迷虽然情感上有些别扭,但大多数人理智上都是接受的,看过比赛后,他们知道南通确实更配得上晋级。

陕西长安竞技赛季总结:中乙二年级生,却时刻背负着冲甲压力

南通在陕西主场冲甲成功

明年应该怎么办?

我们希望陕西长安竞技能有长远的规划,陕西足球如果能有一支长期坚持的队伍,对整个中国足球也是好事。无论如何,下个赛季对陕西来说又是新的挑战。陕西面临着如下的问题:

第一,自身定位问题。

陕西队长远的目标是什么?希望小本经营,待机而动,还是想要继续往上走?俱乐部是否能够承受更高级别所需要的投入?这是最关键的。

第二,后备力量问题。

陕西长安竞技进入职业联赛才两年,加上陕西足球本身青训基础不好,俱乐部的青训梯队搭建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自身定位如何,青训都是必须要开始重点关注的了。这不光是为了应付足协的规定,还要为俱乐部的生存做考虑。既然不是土豪俱乐部,一线队不能仅仅依靠引援来维持。

第三,引援思路问题。

陕西队平均年龄偏大。虽然许多老将拥有丰富的经验,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但中生代和年轻人跟不上。陕西队需要更多年轻的新鲜血液逐步接过老将的枪。

第四,思想管理问题。

虽然球队有一些老将,但这个俱乐部是一家年轻俱乐部,许多管理方面的经验比较缺乏。比较典型的就是赛季初的胡君毅事件,和赛季末的南通机场吸烟事件。俱乐部既然想逐步往更高的级别走,一定要对球员和工作人员职业化管理,同时也要学会更好地与舆情打交道。

明年,由于陕西省体育场的改造,陕西队的主场很可能会搬迁到渭南。这也给了陕西足球界冷静一段时间思考的机会。虽然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我们还是希望陕西足球能够真正成为中国足球版图中的重要一块。陕西足球任重道远,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经历了这么一个跌宕起伏的赛季后,也相信陕西长安竞技俱乐部会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陕西长安竞技赛季总结:中乙二年级生,却时刻背负着冲甲压力

陕西足球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