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號的著陸區域非常完美

毫無疑問,NASA探索了太陽系中很多令人驚歎的地方。諸如:

阿波羅15號宇航員Jim Irwin,站在美麗的哈德利-亞平寧區(Hadley Apennine)前。

洞察号的着陆区域非常完美

月球漫步的阿波羅15號宇航員和月球車

Credit:NASA

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到了絢麗的創生之柱(Pillars of Creation),位於鷹狀星雲(Eagle Nebula),距離我們約6500光年。

洞察号的着陆区域非常完美

為了紀念哈勃望遠鏡升空25週年,哈勃望遠鏡時隔19年從新拍攝了創生之柱(Pillars of Creation),展示了約為5光年的高度,視野更加廣闊。

Credit:NASA, E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

卡西尼拍攝到壯麗的土星,下圖是2017年9月13日由卡西尼的廣角相機拍攝到的42張圖片合成,包括了土衛十六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土衛十七潘多拉(Pandora), 土衛十傑努斯(Janus), 土衛十一厄庇墨透斯(Epimetheus), 土衛一彌瑪斯(Mimas)和土衛二恩克拉多斯(Enceladus)。

洞察号的着陆区域非常完美

這是卡西尼抵達土星13年後,最後一次看到的土星及其光環。然後作別,於9月15日衝入土星大氣層,和土星融為一體。

Credit:NASA/JPL-Caltech/Space Science Institute

NASA的洞察號火星車將於美國東部時間今年11月26日著陸在埃律西昂平原,這裡是平原,景色也平平,遠不如上面提到的地方,但這樣的地形,洞察號最喜歡了。

洞察号的着陆区域非常完美

這是火星埃律西昂平原區域的藝術圖。

Credits: NASA/JPL-Caltech

之前的火星任務,通過峽谷,火山,岩石,土壤來研究火星地表。洞察號的這次任務將深入火星,研究火星的生命特徵,如脈搏,溫度和反射。以下是洞察號攜帶的三個主要儀器。

內部構造地震儀(Seismic Experiment for Interior Structure,SEIS)來測量火星地震以及內部活動。


熱流及物理特性綜合探測器 (Heat Flow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Package,HP3),可鑽入火星的土壤三至五米,測量火星內部的溫度。


自轉和內部結構實驗儀 (Rotation and Interior Structure Experiment,RISE),通過無線電,來測量火星自轉軸的擺動。

洞察号的着陆区域非常完美

洞察號,以及之前7個火星任務的著陸地點。

Credits: NASA/JPL-Caltech

洞察号的着陆区域非常完美

洞察號預計的著陸區域,上圖橢圓位置,大約130千米長,27千米寬。

Credits: NASA/JPL-Caltech

洞察號於今年5月5日發射升空,經過205天的旅行,將於北京時間11月27日凌晨4點前一點(美國東部時間11月26日下午3時)著陸火星,最後祝它順利著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