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阿里巴巴成交額2135億元,京東成交額1598億兩個利潤哪個比較高?

看見熱點


天貓和京東根本就是兩個性質的,京東自營是自己進貨然後賣給消費者,或者直接合作廠家監督發貨負責運輸給消費者,淘寶是空手套白狼,無論你賣什麼,他都是按照比例來收取利益,這就是為什麼每年京東利潤低,淘寶天貓利潤高,但是京東的營收遠遠超於淘寶天貓,京東代表的就是品質,因為比淘寶出的晚,所以他必須抓住一個自己的優勢來活下去,不得不說京東做的很好啊,試問現在買家用大電器,手機電腦這些,誰上淘寶買去?坑不死你,完了他們還不用負責任,推給第三方就行了...淘寶的定位就是多樣,便宜,任何一款商品都可以貨比三家,挨個挑選,深受女性喜歡...說白了據我身邊的朋友,用京東的男性多,用淘寶的女性多,而女性在網購上敗家的能力,遠遠大於男性...

就事論事,而非詆譭任何一家,我兩家都用,小東西買淘寶,便宜,大東西買京東,放心!和我想法一樣的不用去評論區爭論,點個贊就行...


低頭一笑的溫柔


我下單7900多萬。京東有利潤嗎



我就不相信起不了名


本人在京東和天貓也做了很多年了,其實把京東和天貓不管那個方面做一個對比本身就不應該,除了模式不同,體量一個是螞蟻,一個是大象。如果純站在商家兩個平臺上給到京東扣點和平臺營銷費用,京東在扣點上比天貓多的,營銷費用是比天貓少的,同一體量天貓收入還是會高一些,並且同一個品牌(除了少數一些電子類品牌)成交量差距太大,天貓的收入仍然是京東很多倍。還有一個問題,大品牌會去入駐京東,小品牌因為京東的扣點,門檻,還有發票問題在京東根本生存不下去。雙11京東是下單金額,天貓是成交金額,這個差距就更明顯了,往年數據都有展示的,雙11天貓退款率在5-8%左右


速度海龜


你是不是傻?天貓雙十一是1天的數據,京東是11天的數據呀。




等風來了吧


就體量和影響力而言,京東和天貓的差距遠遠不止這四分之一交易額。京東近年來雙十一的活動都是提前開始,不到雙11當天活動力度就已經非常大了,一來是為了衝交易額,二來是提前開始活動可以搶走部分天貓用戶。京東的數據統計方法也並非像天貓官方統計如此,是按照雙11當天交易額統計,而是指雙11整個活動階段的下單量,注意是下單量。所以最近兩年京東雙11的交易額數據都還算是好看,給人一種即將趕超天貓的錯覺,但財報卻年年虧損。

對於活動力度,去年大批服裝商家退出京東,類似樂町、曼妮芬等相對人氣較高的服裝和內衣品牌。有傳言指京東強制商家參與平臺大力度低折扣活動,商家為了在平臺生存不得不進行低價促銷。當然,也有另一種說法指出天貓要求商家二選一。

謠言並非空穴來風,京東的活動力度其實往往比天貓更大,滿減活動打折活動經常在進行。這種要求商家讓利為平臺帶動流量的做法雖然短期內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但是對平臺長期發展而言,還是有非常明顯的弊端的。如果你仔細觀察就能發現,通常品牌方的京東店產品的豐富程度和新品量,會低於天貓。甚至部分商家提供的京東貨源和天貓貨源都是不同的。

要說天貓和京東雙十一誰的利潤高,本人認為是天貓。因為天貓更多的還是通過口碑效應和促銷聯動來推動雙11銷售的,而京東更多的則是走大力度促銷路線,在利潤方面,天貓的可控餘地相對更大。


爆笑區塊鏈


肯定阿里巴巴的利潤比較高,阿里巴巴與京東兩者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阿里巴巴是平臺模式,阿里巴巴提供平臺,商家自己在平臺上開店銷售,阿里巴巴收取一定比例的扣點,同時阿里巴巴還可以利用平臺優勢向商家收取各種廣告費用,雖然阿里巴巴在雙十一的活動也投入大量廣告費用來進行活動宣傳與推廣,但降價與活動費用主要是商家來負擔,因此阿里巴巴是穩賺的生意,從阿里巴巴的財報就可以看到其收入的結構。京東以自營為主,雖然也有平臺的店中店,自營目前還是佔京東GMV主要的比例,當然活動京東也可以向供應商要求資源與費用,但主要的毛利責任還是京東自己負擔,而京東需要自己承擔推廣、物流等運營費用,從相應的財報來看,這部分比例還不低的,因此京東的淨利潤水平一直不高。


自然農夫A


京東雙十一成交額1500億,到時候季報一出四季度總成交額500億,也不怕人笑死


暴君小黑


最火最熱鬧的莫過於每年的雙十一,各種買買買各種鐘點秒殺簡直傷不起有種剁手的衝動,熱門財經消息曝出,阿里巴巴和京東兩大網絡購物直銷平臺交易額再創新高!



2135億元和1598億元的成交額確實是個不小的數字,看似都是處於盈利狀態,實則阿里巴巴的利潤最高。

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十年前把毫無概念的11.11號變成了打折促銷的雙十一購物節,時至今日中國消費者的熱情依舊高漲,不禁感嘆中國人真是有錢真的瘋狂。雙十一活動,每年如火如荼的進行,顯然對於中國消費者充滿了信心。

阿里巴巴的經營模式

談及阿里巴巴就不得不提馬雲,這個時代互聯網行業的楷模,業界創業者的神話。阿里巴巴,起初創業十分艱苦,互聯網還是暫時的空缺不被消費者信任,只能虧本掛到網上先發貨自付運費顧客不滿意時常發生,交易成功率極低,時常自負盈虧。馬雲不愧是站在時代的浪潮上,漸漸的互聯網開始被消費者認可,消費者嚐到了互聯網便捷、高效的甜頭,阿里巴巴越做越大,坐擁2000多億元人民幣市值。阿里巴巴做淘寶,主要提供阿里雲計算支付平臺交易中間媒介,商家可以加盟自營淘寶店,賣出商品所得費用和運費均由商家承擔,阿里巴巴只是從中收取一定額度的管理費加盟費以及廣告宣傳費。


京東的運營模式

談及京東,就不得不提劉強東,也是中國互聯網行業成功的典範。京東,擁有自家物流公司,服務態度好,隔天達出了名的速度。京東,主要商家為京東自營店,從廠商採購商品放到自營店平臺,主打京東自營、官方正品,以此吸引了大量消費者。提及正品,肯定第一想到的就是上京東,宣傳還是蠻到位的,口碑和信譽還是值得信賴的!京東,旗下也有加盟商,可是並不多,主要以自營店為主。也就是說,京東每賣出一件商品,就要自付運費、自付廣告費等等,相比阿里巴巴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其次,近年來劉強東一直致力於打造京東員工高質量生活,二三線城市提供優質住所,合理優化職工生活質量。顯然,提高生活質量不是天方夜譚,想要付諸現實就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顯然又是京東自付。


阿里巴巴,確實是坐擁市值最高的,不過實則很虛,到馬雲個人手中的沒有多少,誰讓阿里巴巴是股份制呢,市值再多也得分給各位大股東。相比於阿里巴巴,京東雖然也是股份制,顯然沒有那麼多的大股東分批資金,到劉強東手中的應該不少。

各位小夥伴,這個雙十一是怎麼過的?

我是遊遊飛天,本期的遊戲問答嘉賓,非專業性的解答,希望能夠有所幫助。喜歡的話記得點波關注,及時獲取最新熱門問答。


遊遊飛天


沒有懸念,無論是從利潤的絕對數額,還是利潤率這一相對指標,都是阿里利潤更高。


阿里和京東兩者之間是有比較大的差異的。你可以把京東理解成為一家雜貨店,京東自己進貨,自己賣貨,然後賺中間的差價(即自營模式);而阿里巴巴就像是“包租公”,其修建了一個商場,商戶在裡面做生意,阿里就收租金、賺廣告費(即平臺模式)。


同樣是賣一臺2000元的TCL電視機,體現在京東的賬面上,就是2000元營收;而阿里只能得到200元營收——因為這臺電視是TCL的收入,200元是TCL給阿里的服務費。但是京東這2000元的收入,有可能是虧本的,因為京東需要和蘇寧這些競爭,利潤很微薄;但阿里是“包租公”,不管TCL利潤是多少,它都能獲的200元服務費,而且這些服務費的成本是很低的(阿里只需要把平臺建設好就行)。


所以,這裡就存在一個現象,京東的營收往往是大於阿里的。比如今年二季度,京東淨收入為1223億元,而阿里巴巴為851.48億元;但京東虧損了22.77億元,阿里卻大賺200億元。所以,放到今年雙11的來看,京東1598億元的銷售額,本來就低於阿里的2153億元,加之京東利潤率本來就遠遠不如阿里,所以必然是阿里的利潤超過京東。


當然,現在京東也在學阿里,京東商城也有很多第三方商家的店鋪,但相比阿里的規模還差得太遠。


關注孔方財經,讓你第一時間瞭解熱點財經事件背後的經濟原理。


孔方財經


京東11天,淘寶1天,淘寶前十天也在瘋狂賣,因為今年提前披露了價格,很多商家開始提前購,按銷售業績天貓領先京東巨大。

論利潤,京東多出自自營,人員,倉儲,物流成本遠遠高於淘寶,物流年年虧,京東自營無法養活龐大的物流開支,所以今年開啟對外收件,但高端順豐霸佔,跑量的被三通一達壟斷,最大體系的阿里系中京東無接口,京東狀況並不理想。

京東以家電起家並深受消費者喜愛,但天貓有了蘇寧,圍堵京東,進一步壓縮了京東核心競爭力。

淘寶提點,商家讓利,自己無傷,京東原本成本高居不下,活動再自行讓利,京東比淘寶?比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