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靈魂顛沛流離的人
一句話總結當前各地實體店的現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我就拿我身邊的店鋪為例說明,這家店鋪開業不過1個多月,在我們社區開的一家服裝店,主要賣中老年服裝,屬於新手,開店之前我給過很多建議!
比如,我說開店不求快,但求穩,籌劃時間長點沒有關係的、比如,建議先定價,在選品
比如,節省租金,做社區鄰居生意,位置偏點可以接受,面積可以大點
比如,多種產品還不如賣少量精品;比如,中老年人愛貪便宜,如何滿足他們的心理
比如,老年人愛聚集,如何讓他們幫你傳播,帶動銷售等等
說了很多,最後的結果是鄰居聽進去很少,匆匆忙忙趕著國慶前開業!租的店鋪面積20平左右,定價區間60-200多,讓利很大,不講價,衣服款式很多
現在的經營狀況是生意不怎麼好,一個月的純收入可能在3-4k左右,自己有份工作,收入應該是在6k上下,麻煩來了,這樣的店鋪營收,辭去自己的工作不划算,請人幫忙看店,一個月也要3K左右,請人了就相當於是這個店是為僱員而開,自己義務勞動!進退兩難!
我的鄰居現在的狀況肯定不是個例,而是大多數實體小店共同的生存現狀,成本很低,營收不多,很難餓死,但也賺不到錢,混個溫飽而已!
做生意有個很重要的理論,規模效應,意思是講,如果市場空間是有的,就不要做得太小,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再小的店也是全面需要操心,也需要投入人力心力,規模擴大一倍,總投入可能只是增加了30%,營收可能增加1倍,節省有必要,能增加營收才是王道!
另外,開店老闆專屬社群已建立,歡迎入群,我的《開店好生意》電子書免費贈送,點擊“開店好生意”頭像點關注-私信回覆“書”
開店好生意
那麼實體店的狀況到底怎麼樣呢?一到週末,節假日可以說商店裡門庭若市的場景這幾年真的是難再見到了。現在逛街看到的實體店的狀況可以用冷清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特別在平時的時候,有的商場只能看到幾個閒散顧客在閒逛,再就是大堆的服務員們。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呢?實體零售原本有多層級市場,以前的市場流程是從設計研發、原料市場、 製造加工、代理批發、 最終零售,一條龍下來的,少了哪個環節都是不行的,如今整個流程被整合了,當製造工廠自己幹了零售,批發的就完蛋了。代理批發商幹了網店零售後,一些實體零售就完蛋了。越來越整合、越來越集中、原本的層級市場整個被打亂了,流量越來越集中到最有資本的上游那裡,原本還算體面的層級從業者都失業了。
現在有很多聲音都說是電商把實體店衝擊誇了,那麼電商就收穫滿缽嗎?電商是為數不多的高增長經濟引擎,但是電商的副作用很明顯,扼殺了傳統行業。可以說全民網上經商,一樣,實體全部裁員,生意不好,自然不會僱人。雖然看似解決了很多就業,但換一種角度去看,不過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電商在中國發展了十幾年了,如今批發代理級凋敝、商業地產凋敝、零售業的凋敝、體面的從業者都失業,換來的是一堆最底層的就業崗位,電商們也因為競價買流量,產出不及投入 。小商戶被動捲入虧本刷流量 ,零成本包郵的惡性競爭中,為淘寶貢獻了不少虧本銷售的低價商品後灰溜溜的退出了。然而這種不信邪的大有人在, 以為別人做不好都是因為沒有自己聰明,您買到的零成本包郵就是這麼來的。那可想而知電商也不是就像大家想的和看到的那樣不要看雙十一,賣了多少多少錢,還得看他們打廣告,上直通車,刷排名花了多少錢。
其實歸根結底,市場多元化的發展還沒有形成一個有序的規則,其實國家也已經發現這個問題並著手解決實體經濟與網絡經濟的衝突問題,逐漸打破上層壟斷利益並向民生大力傾斜,社會福利保證也不斷的建立和完善。人們也在努力摸索實體與網絡技術相結合的有效模式,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實體經濟會重新振興,但可能以另外一種方式出現在人們面前。
坤鵬論
我個人認為,現在的實體店很難做,什麼生意都有人做,做同類生意的人太多了。2017年,我在城市和農村的調研過程中,發現一些經營不好的實體店都關門了。有一次,有一個年輕人告訴我,他在縣城裡開了一家小吃店,但是開了幾個月就關門了,主要原因是房租太貴,生意清淡。雖然現在生意不好做,但是一些門面房的租金卻沒有下降。有的做生意的人抱怨,自己賺的大部分錢都交了租金。我曾經到一個小鎮上調研實體店的情況,結果發現同樣的店鋪有好幾家。有一個店主告訴我,在那個小鎮上,每個月都有店鋪關門,每個月都有新店鋪開張。另外一個店主告訴我,現在小鎮上的年輕人都熱衷於網購,逛小鎮上的店鋪的人大都是中老年人。我在那個小鎮上發現有10多家理髮店。有一個老理髮師告訴你,他是第一個在小鎮上開理髮店的人,那時候生意十分好,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小鎮上的理髮店越來越多。本來一碗飯是一個人吃,但是現在一碗飯變成10個人吃,結果大家都吃不飽。
喬生桂
近些年,實體店的確已經陷入了一些沒落狀態。我剛剛來我所在城市的時候,週末無論超市還是商場,都有很多人在購物。而現在,只在有大型返利或者低價活動的時候,人才能達到以前的程度。
而且我們的心態也發生了轉變。以前的時候,看到好看的衣服,都是想著好好講講價。有的時候價錢沒講下來,但是還是很喜歡,逛幾圈還會回去買的。現在看到喜歡的衣服都想著問問看多少錢,然後試著講價,不行就拍照去某寶搜同款。
商場某種程度上變成了去吃飯和休閒的地方。真的在商場買衣服的,大部分都是歲數比較大,不太會網購的。我們這邊的商場,已經進購了大批的娃娃機去吸引消費者。很多服裝店鋪也選擇改做餐飲等。
稍微偏遠點的商場,都變成了“鬼城”。不是城市沒有人,只是能在家的被窩裡買東西,還會送貨上門,誰願意跑去商場呢?
善良氵依舊
最後還是要回歸實體店的,我是專業電商賣家,做燈飾行業,真正的客戶群體還是要線下體驗,售後保障的,網上只要是與實體店一樣品質的寶貝其他與實體店的價格差不多,有些實體店經常還清理庫存虧本賣貨,網上的成本現在不比實體店低,許多沒有做過電商的不瞭解,去年我兩個朋友做女裝電商銷售額千萬,虧本沒有賺到錢,錢都被平臺吃了,推廣費,人員工資,物流成本,這些下來甚至為了獲取流量許多網店都是先燒錢虧損幾十萬,然後有人流了賣點便宜劣質的東西,我現在已經開始策劃加盟實體店老闆了,一起做線上線下體驗,線上產品豐富,訂單式銷售不做庫存,線下只有樣品展示,上門安裝,售後服務,教會實體店老闆展示自己的網店產品即可,所有訪客到了品牌旗艦店推送給當地實體店看樣品,有了固定的實體店網絡,慢慢脫離平臺,電商平臺遲早會死的,還是要回歸實體店的。
歐盟燈飾
不是所有的實體店都不好過
在去年很多人說實體經濟不行了,馬雲在被問及對實體經濟的看法時候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就是“不是實體經濟不行,而是你的實體經濟不行了”。也就是說在任何時候都有好的實體經濟和不好的實體經濟。
很多人說互聯網革了傳統商業模式的命。其實,準確的說是互聯網加速了傳統的實體商業模式的改變。
現在的實體店基本上是這樣的狀況。
互聯網衝擊是個偽命題
有很多人說實體店不行了是因為互聯網的衝擊。互聯網沒有房租之類的成本,也沒有太多的庫存壓力。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來算一筆賬,互聯網雖然沒有了房租,但是會有一些其他的成本比如模特、美圖還要有客服之類,但是實體店的成本是房租。網店的人工成本是在大幅度的上升。所以說互聯網的成本優勢其實沒有太多的道理,即便是有成本優勢,成本優勢也是很微弱的。
原來的很多商家租金很高,是因為無數的商家都想佔據好的人流量,這樣好做生意。就是一句話說的,地段、地段、當然是地段。這樣的情況下,租金不高才怪。
並且很多天貓和京東的旗艦店的商品價格,甚至高過了實體店。但是大家依舊會買的。那麼問題出在哪裡?
問題是突然有一天,所有的銷售不是你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店在一個地區競爭了,而是無數的商家在和你競爭。互聯網遵循典型的馬太效應,就是好的約好,差的越差。在這樣的激烈競爭下,你必須要提升你的服務,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問題,真正的做到顧客就是上帝。
大家以前在實體店買過東西,你肯定會有這樣的感覺。買完東西總覺得心情不好,要麼是服務員太殷勤了,殷勤著讓你多花錢,或者購物過程中感覺自己是空氣。有一句笑話說店小二要做到罵不還口,你罵死我,我還要說親,你好。實體店沒有人做得到吧。
沒有轉變觀念,也是為什麼好多做實體店的轉型電商,最後不是很成功的原因。電商小二有過勞死的,聽過實體店過勞死嗎?實體店衣服的上新很少站在顧客的審美角度來看的,再看看網商的推廣你就明白了。你喜歡笑話,我們就來笑話。你喜歡直播,我們就請美女直播。
好的案例
日本也有面對互聯網衝擊的問題。但是,有一家實體店卻很火爆,他主要經營的是一些小食品,啤酒之類,並且24小時營業。在日本很多地區的人都有飲酒的習慣,飲酒帶深夜之後,很多人就需要一些零食或者飲料,而在之前的超市是沒有辦法提供這樣的服務的。這家超市現在已經有了很多分店。
還有一個是中國的案例,他主要經營的是沒有任何商標的東西。一些大型的公司主要是依靠工廠代加工,但是很多年輕人需要的是一個質量好的價格低的產品。所以折扣店的老闆,就聯繫了給大牌子代加工的廠商,依靠量大獲得低進價,然後低價銷售。
還有一個是服裝的案例,這家公司主要生產西裝。西裝最核心的問題是要合身。他們的實體店主要是給你提供訂製化服務,測量你的各種喜好和指標,然後把數據傳輸到工廠生產,西裝加工好之後你到實體店領取就可以。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驀然發現,解決好購物體驗才是王道
從網商推出的無理由退貨,在到運費險。網商以為自己可以改變商業模式,其實發覺用戶的滿意才是一切問題的終結。互聯網只是讓用戶購物更加方便,方便滿足之後人們會有另外的需求。
現在很多網商,開始佈局實體店。淘寶主要是想解決用戶的物流問題,消費者都是沒有耐心等待的,讓他們快速拿到買的東西很重要。另外,一些電商期望解決用戶體驗的問題。
所以,不是互聯網的問題。而是,互聯網把傳統商業的安逸、暴利打破了。如果VR技術成熟,我想很快就會被電商採用。試問有幾家實體店真的改變過呢?
升學與考試
我在網上買的一堆垃圾,全部不想穿了…出去吃飯穿不出氣質來…我媽老說買的垃圾貨
愛coffee的懶貓
現在高檔的不幹做了,我50~60進來的夏款都說淘寶上只要20~30元,質量能比嗎?我20~30的進來的貨說質量不好,還有現在服裝真的到處是盜版,真的為那些有設計師的廠家叫曲,好不容易出來幾個好版,過幾天是仿版遍地開花,原來拿貨每家貨,款型都不同,各有各的特色,我們做零售的也一樣,大家做的也不一樣,現在呢大家好賣的都有,正版的賣不過仿版的,到後來都死,我們市場都做廠家生意,全國各地來買樣品都在我們市場,現在來的這批年輕人不是拍照,就是拍視頻,說說,他,還和你吵架。你剛拿來2~3天,照片拍走了仿版也出來了,現在大家不幹拿正版了,也不幹拿廠家喜歡的衣服了,大家一起死吧,
單杏美
馬化騰不發紅包那是不需要,因為他的產業基本是遊戲之類的,並不傷及國民經濟。而馬雲國賊,他的產業是摧毀全國最基礎的工商業小個體,成就極少數的網商寡頭,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年錢不好掙了,也不敢花了,這就是人人喊網購的結果,錢都流向了網商,而網商也就前面幾頁有流量,更現實的前面幾頁的說不定還是同一老闆,但他也只需一日三餐,所以當全國各地門店貼出出租轉讓,失業潮即將自身的時候你們就會發現馬雲實乃國賊。現在他所推出的紅包也只不過收買人心,做樣子給上層看,讓大家嚐點甜頭讓人民以為他在發展實體,我也會掃紅包,為了花這紅包我會跑很遠一段路去有合作的門店消費,經常進去一看人滿滿的貨架上都空了,在回來的路上經過那些夫妻小店卻是冷冷清清的,可曾又想這樣的夫妻店這可是他們賴以生活的全部,現在他們有老有小沒了經濟來源打工沒人要.經濟不行也沒人敢請人了,那隻能吃老本就更不敢亂花錢了。千萬個家庭都這樣可想一座城市的經濟就如死水一般會。有挺馬的說他帶動了物流快遞業,這我就笑了,難道原來千萬家小實體進貨都是空投的麼。當人民每天都只能盼望馬雲給你發的那點紅包來消費的時候,還覺得馬雲比馬化騰好,至少馬雲會發錢,不算奸商,卻不去深思是誰奪走了你的就業,是誰讓你只敢寄紅包得以生存。馬雲的網上經濟只是殺雞取卵,而分給你們的只是一點湯,你們卻被一點油腥味迷惑的以為吃到雞肉了,悲唉呀!所以馬雲如果只發展高科技不與民爭利那他是英雄,但他做的卻恰恰是與民爭利,而爭的都是社會最基層最沒文化最廣大的人民之利。說他國賊實質名歸,他也害怕,害怕那天失業潮來襲時政治會讓他犧牲,所以先給你這些屁民一點甜頭,撈一點人心。而馬化騰則不一樣,遊戲娛樂麼可有可無,又傷不了國之根本,所以沒必要給你們發紅包。說那些什麼市場營銷呀,什麼數據分析呀,都是些狗頭軍師。,,.馬雲隨時可以變浮雲,他做的只有別死的太慘,只有保佑失業潮別來的太快了!你有沒有覺得錢再不敢亂花了,那麼你還覺得馬雲是爸爸麼?有人說房租高,試想在過去的幾年好地段的門面光轉讓費都要上百萬,也沒人說虧錢吧!說奸商價買的高那麼原來的消費支出比現在更自由吧!那是因為賺錢容易大家都敢花錢,有說人工成本高的那過去的幾年你們的工資增長了麼?更有說稅收的,貌似國稅對小工商業是不收的吧,地稅收的話也就按月一百兩百的,那麼問題是不是就顯而易見了
問月樓
我只是看到了現在出去逛街的時候,有好的店面都寫了出租或轉讓之類的,現在實體店的服務沒有做到以人為本,同樣的東西還比網上貴,誰還願意去實體店買東西。最最最主要的是現在生活成本太高了,人們都沒有多餘的錢去消費了,在武漢我認識好多人工資才2000多一點,好多都不管吃住,現在以目前武漢的工資來算一筆費用,如果一對夫妻男方5000元一個月,女方3000元一個月,生活費3000元,交通費500元,人情世故1000元,這只是兩個人在武漢有房沒有小孩兒的費用,還剩3500元,這還是很節約的人。如果有小孩兒,如果還要租房子或買房呢,您覺得還剩多少錢呢?那還有錢去逛,而且有時候花了錢還惹的一身晦氣。。。
關鍵字: 實體店 社會 2017中國經濟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