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殲20威懾力目標已達成 有無國產發動機並非關鍵

美媒:殲20威懾力目標已達成 有無國產發動機並非關鍵

美媒:殲20威懾力目標已達成 有無國產發動機並非關鍵

珠海航展的最後一天即11月11日,殲-20放大招,4機編隊開彈倉飛行,大秀空空導彈,贏回前幾天是因為殲10B推力矢量發動機驗證機而失去的C位,再次成為珠海航展萬眾矚目的焦點。

美媒:殲20威懾力目標已達成 有無國產發動機並非關鍵

對此中國空軍副司令徐安祥表示,在人民空軍成立69週年紀念日,空軍殲-20戰機以四機隊形通過航展上空,展示了新塗裝、新編隊、新姿態。本次殲-20戰機飛行展示有兩個主要特點:第一,空軍殲-20戰機以編隊的形式在中國航展上進行展示,代表著殲-20戰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作戰能力。第二,殲-20戰機打開了彈艙,以盤旋的形式在機場上空進行展示,說明殲-20戰機已經具備了掛載新型中遠程和近距空空導彈的能力。

美媒:殲20威懾力目標已達成 有無國產發動機並非關鍵

《國家利益》網指出儘管殲-20在這次航展中仍然使用的是俄製AL-31發動機,而不是自制的最新型渦扇-15發動機。然而,這並不意味它缺乏戰鬥實用性,或未能促進中國空軍轉型。反之,它要發揮威懾力的目標已達成。

殲-20最初現身,是2011年在網上熱傳的模糊照片上。當時外國觀察家,甚至部份軍事官員都十分訝異,因為他們原本以為,解放軍要花更多時間來打造隱形戰機。

在殲-20戰機2017年9月服役前,唯有美國具備設計,打造和操作隱形戰機的能力。但在政府強力支持,並盛傳透過間諜活動,向歐美航太企業取法下,近數十年出現飛躍性的成長。

殲-20最早從2017年3月開始,和轟-6轟炸機與運-20運輸機參與實戰演訓。到了2018年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AVIC)約打造了20架殲-20,而解放軍起碼需要200架。中方在設法量產殲-20的同時,也不斷加以改進。

批評者指出,殲-20比不上美國的F-22與F-35隱形戰機,前翼很容易被雷達偵測,而較大的體型與重量有損機動性。此外,他們說,殲-20以AL-31充數,遲遲沒有裝上量身訂製的渦扇-15發動機,限制了它應有的性能。

美媒:殲20威懾力目標已達成 有無國產發動機並非關鍵

然而,毫無爭議的,就是殲-20比舊型解放軍戰機隱形,也飛得更快,航程更遠,裝備了寬敞的彈艙,能發射威力更強大的導彈。

中國空軍專家傅前哨週日告訴媒體,殲-20航空展顯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外國的開放和信心。殲-20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第五代戰鬥機之一,包括美國製造的F-22和F-35以及俄羅斯的蘇-57。

軍事專家宋忠平在殲-20飛行表演結束後表示,他相信殲-20比美國戰鬥機更優秀,儘管從作戰和打擊能力來看,殲-20後來投入使用。宋說,在未來與包括革命性新發動機和導彈在內的多種作戰系統集成後,將殲-20可以進一步提高其能力,他指出F-22的技術已經過時,而F-35有固有的缺陷。

殲-20具備初始作戰能力,大幅增強中國空軍的作戰能力。對於一些域外國家以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蠢動行為具有強大威懾力。(冪談天下/張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