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U23政策真的是利大於弊嗎?

拔苗助長並非長久之計。U23是個好政策,富了一幫經紀人

U23新政終於出臺了。有人拍手稱讚,說這樣的新政不僅鍛鍊了年輕球員,而且還給了俱樂部更靈活的調整空間。然而真的是這樣麼?恐怕未必。

實事求是,U23政策真的是利大於弊嗎?

沒有強制U23球員必須踢滿全場,確實讓俱樂部可以在換人調整方面靈活一些。但U23出場人次必須與外援登場人次相等又是什麼鬼?足球比賽裡在傷停補時階段,球隊經常會戰術性換人,說白了就是通過換人來拖延時間。只要求一名U23首發,同時又要求U23出場人數與外援出場人數相等,最可能的結局就是,不能首發的U23球員大多數會淪為傷停補時階段戰術換人的人選。

上賽季U23的一大奇景是,開場沒多久就換下。新政實施後,估計會有一個新的奇景,比賽還剩幾分鐘時,U23被大面積換上。

總是有人拿著韋世豪、黃政宇、南松這樣U23球員中的佼佼者為這個政策吶喊助威,但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到底是這幾名出色的年輕球員成就了U23新政,還是U23新政成就了這幾名出色的年輕球員?

大多數時候,政策的初衷和功效都是兜底,而不是提高、拔高。有些政策想要試著在某些產業裡刺激下企業,看看能不能在兜底之餘拔拔高,結果就是電動車領域和國產動畫領域騙補貼成風。

有人說不要總是妄自菲薄,我們在其他領域通過改革創新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中超U23政策剛施行一年,憑什麼就否定這項政策?

實事求是,U23政策真的是利大於弊嗎?

確實,憑藉理性和經驗來否定創新有時會難以服眾。那麼拋開U23政策到底是否有效這個話題,從另一個維度來看,這個政策仍然是在錯誤的,而且是在開歷史的倒車。

中超聯賽全名為“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是中國大陸地區最高級別的職業足球聯賽。劃重點,這句話裡的重點是“職業”二字。

自從1992年紅山口會議,確立了中國足球要走職業化道路的改革方向,1994年的甲A聯賽就已經走上了職業化道路。2004年甲A聯賽變身中超聯賽,也是希望將職業化走得更加徹底。

可在紅山口會議過去25年後,我們距離“職業”二字卻越來越遠了。

實事求是,U23政策真的是利大於弊嗎?

一個國家的最高級別職業足球聯賽的第一要務,不是培養年輕球員,而是要想著如何提升聯賽的觀賞度、精彩程度,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球迷和贊助商,才能通過版權和商務開發賺到錢,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聯賽生態體系。

所以歐洲主流的五大聯賽裡,雖然也有非歐球員限制、年輕球員註冊人數限制等條款,但卻並不會直接要求球隊必須使用什麼樣的球員。因為這是主教練的權利,干涉主教練用人的自由權,非常容易影響聯賽的觀賞性。一些球隊、一些教練,就是善用老球員,比如意甲的切沃隊,簡直就是養老院,如果非讓這種球隊使用年輕球員,球隊、球迷都不會答應。

說白了,職業聯賽的定位就不應該允許聯賽組織者,以任何理由出臺任何可能損害聯賽觀賞性和商業利益的政策。而U23政策明顯已經影響了中超的精彩程度。

如果非要一意孤行,那麼請去掉“職業”二字。昨天我們推送了一篇介紹朝鮮足球的文章,如果我們跟朝鮮一樣推行完全非職業化的足球聯賽,那麼主辦者當然有權利推行U23政策。別說是U23政策,就是推行男女混合比賽政策都行。這招我們在其他非職業運動上不是沒用過,比如乒乓球、比如排球,不就是用男球員來練女球員麼。問問女排功勳主教練陳忠和,他應該最懂被政策犧牲的滋味。

既然自詡職業聯賽,那應該最大程度收斂手中的權力。職業和其他一些東西本就是矛盾的,再聰明的人也絕對想不出能夠完美調和的政策方案。又要站著,又想把錢賺了,你以為你是電影裡的姜文麼?

當然,也不是沒人為U23政策叫好。對這項政策最歡迎的,怕是手握大量年輕球員的經紀人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