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上座人數賽季排名:有流浪黑歷史的球隊,果然球迷最少

歷時8個月,2018年中超落幕。

儘管遭遇了這樣那樣的波動,但中超已經擁有了一批忠實的球迷。

根據統計,2018賽季全年現場觀眾人數為577.27萬人次,場均24052.98人。

中超上座人數賽季排名:有流浪黑歷史的球隊,果然球迷最少

雖然比不了英超、德甲的上座率,但放眼全球,場均兩萬四千人,已經非常不錯。

中超第16輪,北京中赫國安主場對戰山東魯能,吸引了56544名觀眾入場,冠絕全年中超各賽區。

如果上港不是因為體育場周邊整修而限制人數,恐怕數據還會更好看一些。

在16支中超球隊中,廣州恆大淘寶場均47001.67人,排名最高。

比排名最低的廣州富力,場均多了近37000人,差距頗大。

中超上座人數賽季排名:有流浪黑歷史的球隊,果然球迷最少

看到這個上座人數榜單,不難發現一個規律。

排在前面的球隊,無一不是歷史悠久、相對穩定的俱樂部。

排在後三位的球隊,又都有頻繁更換主場的歷史。

中超上座人數賽季排名:有流浪黑歷史的球隊,果然球迷最少

雖然廣州富力常年被同城的恆大在成績上壓制,越秀山體育場的容量也受限制,但這不是觀眾人數少的全部理由。

畢竟,很多時候,不大的越秀山體育場,也空著大片座位。

雖然廣州富力一直致力於本地化,但他的出身,卻來自瀋陽——

1994年甲A降級的瀋陽六藥隊。

後來,從海獅到金德,球隊一直在瀋陽堅持。

2007年,球隊南遷到長沙。

中超上座人數賽季排名:有流浪黑歷史的球隊,果然球迷最少

2011年,球隊又繼續南下,更名深圳鳳凰。

不過,這次收購問題頗多,僅僅3個月後,富力老闆張力接手,把球隊帶到廣州。

瀋陽、長沙、廣州,這樣的遷徙雖不是最頻繁,但也從北到南,跨越數千公里。

上座人數排在倒數第二的,是北京人和。

中超上座人數賽季排名:有流浪黑歷史的球隊,果然球迷最少

這個,大家就更熟悉了。

從上海到西安,從貴陽到北京,這支球隊在中國,東南西北轉了一圈。

在北京,國安根深蒂固,想要分一杯羹,對人和來說實在太難。

據守豐臺,至少到現在,人和還很難說有多少歸宿感。

連韓鵬自己也會開玩笑說,很多球迷是在去工體的路上,順便看看人和的比賽。

中超上座人數賽季排名:有流浪黑歷史的球隊,果然球迷最少

上座人數排在倒數第三的河北華夏幸福,略讓人感到有些意外。

雖然華夏幸福不是一個典型的"流浪者",但他們在河北省內,也是轉了一大圈。

中超上座人數賽季排名:有流浪黑歷史的球隊,果然球迷最少

從2014年中甲開始,他們的主場分別設在石家莊、秦皇島和今年的廊坊。

廊坊是華夏幸福集團的"老巢",但城市規模和其他中超城市相比,實在不大。

中超上座人數賽季排名:有流浪黑歷史的球隊,果然球迷最少

不過,今年畢竟是廊坊第一年可以看到中超,隊中還有拉維奇、馬斯切拉諾這樣的大牌。

很多人以為至少會讓這個城市新鮮一段時間。

但球市卻一直不溫不火。

對於華夏幸福來說,之前無論是在石家莊還是秦皇島,積累下的球迷基礎,都隨著搬家而損耗頗大。

在廊坊主場,經常會被聲勢浩大的客隊球迷——比如國安和魯能球迷"爆場"。

不穩定,就難有根基。

沒有根基,難談火爆。

好在,中國足球的遷徙,已經被足協禁止。

中超上座人數賽季排名:有流浪黑歷史的球隊,果然球迷最少

明年的升班馬武漢卓爾和深圳佳兆業,也都是各自城市土生土長的球隊。

對於中國足球來說,傳統,正在慢慢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