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只知道岳飛,卻忽略了比岳飛功績大的一猛將,後他連姓都改了

宋朝是一個富庶繁華的王朝,不過在這份榮耀背後卻是常年積弱,由於統治者推行的政策讓大宋幾百年來都受到來自邊境的挑戰,西夏、遼、金幾方勢力一直虎視眈眈,有戰爭自然就有傳世名將,岳飛是最為人熟知的宋朝名將了吧,今天所說是與岳飛同期的名將韓世忠。

韓世忠的功績不比岳飛差,平定各方叛亂,為朝廷立下了赫赫戰功,作為與岳飛不分伯仲的名將,為何韓世忠的名聲卻相差甚遠?

一代名將岳飛沒有戰死沙場,卻在39歲的大好年華慘遭奸臣陷害,這種悲慘的機遇很容易就能引發人們的共鳴,為了緬懷岳飛的功績,人們創造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讓英雄的事蹟流芳百世。

從古至今,岳飛作為忠義的化身,成了萬眾敬仰的大英雄,與之同期的韓世忠卻沒有得到這樣的待遇,兩人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手握重權的統兵大將,也同樣被秦檜陷害,只不過韓世忠逃過一劫,隱姓埋名直至老死。

岳飛被陷害死後,韓世忠對於他的遭遇憤憤不平,他同岳飛一樣是一個正直之人,有著崇高的品格,雖然後來兵權被奪走,卻沒有受到生命威脅,無官一身輕,過著安穩的生活。

人們只知道岳飛,卻忽略了比岳飛功績大的一猛將,後他連姓都改了

相比之下,岳飛的下場卻極其悲慘,終其一生為國效力,臨死之前也沒有看到太平盛世,這種悲壯的結局似乎更加符合英雄的氣質,同樣也得到了眾人的同情,更加能觸發發內心的民族榮譽感,因此岳飛在民間封神也合乎情理。

韓世忠雖然沒有像岳飛那樣死的壯烈,在民間還是有許多人傳頌著他的故事。

韓世忠生性耿直,從來不與奸臣為伍,在秦檜掌握朝廷大權之後,韓世忠依舊不畏生死,毅然決然的站到了秦檜的對立面,從未與秦檜進行過交流,如此氣節值得讚歎,在當時實在少見。

秦檜主張投降不是一天兩天了,受他影響,統治者也打算與金軍談和,如此一來遭到岳飛和韓世忠的強烈反對,兩人多次上奏請求出兵,秦檜卻始終不同意,眼看著國家處在危機邊緣,韓世忠再次上奏大罵秦檜禍亂朝綱。

人們只知道岳飛,卻忽略了比岳飛功績大的一猛將,後他連姓都改了

對於韓世忠的所作所為,秦檜糾結朝中爪牙彈劾韓世忠,想要藉助皇帝的權力剷除異己,宋高宗自然清楚秦檜的想法,沒有把這份奏摺公佈,韓世忠趁機躲過一劫,相比之下,岳飛就沒有了這麼好的運氣了,岳飛在得知秦檜的陰謀之後,極力反對,說道:“如果朝廷要議和,自己就辭職回家。”

岳飛是一個言出必行的人,沒有得到朝廷批准的情況下,多次擅離職守,返回家中修養,此種做法難免有威脅統治者的以為,讓宋真宗心生不滿,何況岳飛還參與了皇室立儲的大事,觸犯了皇帝的權威。

皇室要立接班人,不是外人好插手的,因此宋真宗對岳飛厭惡至極,再加上秦檜時不時吹耳邊風,讓岳飛在宋真宗的心中地位驟然下跌,甚至動了殺他的想法,皇帝和丞相都有了除掉岳飛的念頭,註定了岳飛悲慘的人生。

一份“莫須有”的罪名奪走了岳飛的生命。

人們只知道岳飛,卻忽略了比岳飛功績大的一猛將,後他連姓都改了

岳飛被殺時,朝中許多人都知道他是被冤枉的,只是秦檜的勢力太過龐大,與他作對無疑是自尋死路,偌大的朝堂之中只有韓世忠英勇的站了出來,嚴厲指責秦檜:“你如何證明岳飛要謀反?”秦檜的回答依舊是“莫須有”。

韓世忠更為憤怒,質問道:“莫須有”,你如何面對天下百姓?韓世忠奮力相爭,依舊沒有改變朝廷的決策,岳飛死後,秦檜對韓世忠恨之入骨,如果不是宋真宗出面維護他,說不定就會落到和岳飛一樣的下場。

其實岳飛冤死與韓世忠有關,本來秦檜要害的人是韓世忠,岳飛發現後竭力保護他,才落得如此下場,但這也不能怪韓世忠,畢竟他什麼也不知道。

說了這麼多,究竟韓世忠的軍事水平如何呢?

人們只知道岳飛,卻忽略了比岳飛功績大的一猛將,後他連姓都改了

仔細分析兩個人的戰績可以發現,在軍事上面似乎不相伯仲,當年戰亂不斷,金兵的鐵騎南下肆意衝鋒,宋軍將領當中幾乎無人能擋,除了岳飛和韓世忠,可見兩人的作戰能力實屬上乘,為何後來慢慢拉開了差距呢?除了上面的分析之外,還與岳飛的出身有關。

韓世忠是將門出身,而岳飛則是民間百姓,與之相比似乎岳飛更加貼近生活,此外,岳飛的作戰距離更加遙遠,岳家軍的名聲在外,悲壯的結局的為其增加了傳奇色彩,韓世忠雖然同樣為人正直,但是身上卻有很多缺點,比如說非常好色,這與人們心中的英雄形象相差甚遠。

韓世忠最終隱姓埋名才逃過一劫,很長時間,他的子孫都不敢承認他的姓氏,這也的事情在歷史上太多了,後來他們又恢復了姓氏。

岳飛死後,後來的統治者為其平反,想要消除內心的罪惡感,因此在民間多次宣傳岳飛的功績,推動了岳飛在民間的政治形象,各種藝術作品層出不窮。

人們只知道岳飛,卻忽略了比岳飛功績大的一猛將,後他連姓都改了

元朝宰相脫脫曾評價道:“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宋靖康、建炎之際,天下安危之機也,勇略忠義如韓世忠而為將,是天以資宋之興復也。高宗惟奸檜之言是聽,使世忠不得盡展其才,和議成而宋事去矣。暮年退居行都,口不言兵,部曲舊將,不與相見,蓋懲岳飛之事也。昔漢文帝思頗、牧於前代,宋有世忠而不善用,惜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