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死亡後不哭不悲的人是什麼心理?

mic神


感覺最大原因是你感覺已經為他做的夠多了,我姥姥在病逝以前,我和媽媽幾乎都是一星期去看望我姥姥兩次(開車的話要1.5小時),去陪姥姥聊聊天,吃個飯。在我姥姥生病後,我媽去的更勤了,甚至到最後住到了姥姥家,想去哪我媽推她去,想吃啥就自己做…到最後送殯時我大姨哭的死去活來的,但是我媽強忍著沒有哭,因為我感覺姥姥生前我媽盡孝已經夠了,即使姥姥走了也沒有遺憾了,也就不至於哭天喊地的叫了,(個人的有點感受)


ヾ孤獨的風景丶


親人死亡後不哭不悲的人是什麼心理?

我是馬俊,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心理護理師,服務於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人生最大的苦楚莫過於至親之人離世,但為什麼有的人在親人死亡後卻不哭不悲呢?這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有家庭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最大的可能就是防禦。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防禦,這是我們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保持心理平衡的一種心理機制。正常情況下,防禦都是無意識的,是我們在遭受到外界衝擊時,無意識表現出來保護我們自己的。親人離世卻不悲不哭,很大的可能性就是防禦機制在起作用。

1、壓抑。不能接受親人離世,盡力把那些傷心的情感排除在意識之外,不讓這些情感表露出來。如:在親人離世後,極力表現的鎮定、無所謂,看上去既不悲傷也不痛苦。

2、情感隔離。因為割捨不了與離世親人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和傷心的外界情感隔離開,從而不讓自己體驗到外界的痛苦、哀傷。如:對親人的離世時表現的麻木不仁,毫不傷心,好像親人的離世和他並沒有關係。

3、反向形成。因為對離世親人的不捨,表現出相反的情感體驗和相應的行為。如:在親人的喪禮上不僅沒有傷心,反而表現的格外興奮,忙於應酬交際。

我是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的諮詢師馬俊,希望今天的回答能夠給您一些啟發,對您有些許幫助,O(∩_∩)O謝謝!

我的頭條號ID: 1607056808985603


心理諮詢師馬俊


我父親剛剛去世了,突然腦溢血暈迷,重症室呆了一個星期走的,臨走前一句話沒留下,做法事持續了三個星期,在家族親戚的指導下進行,剛剛結束。

父親是個偉大的人,退休二十年,退休金每月一萬多,加房租收入每月兩三萬,住回農村養老,我和姐妹從不過問他的錢物使用情況,入院每天一兩萬的花費,去世後事的費用,都是我們三姐弟支付的,因為爸媽賬戶裡幾乎沒有一點儲畜,信用卡都刷爆了,才把後事料理完。

父親生前把所有積畜都借給貧困的親戚建房子了,十來家的小洋樓,都是父親指導幫助下建起來的,不光支持了錢,還親臨指導幫忙幹活,為了能幫他們省下點材料錢。

他走後留給兒女的是十多萬的銀行貸款,而借出去多少,我們不知道,連媽媽也不清楚具體數目,只能等親友自己憑良心報賬,陸續有親友來承認借出去的錢有三十多萬,但直到現在,沒有一個親友主動還過一分錢,甚至,還有個別來問能不能再借一點。

父親雖然很好,但一生是個很不守信用的人,他常常劫富濟貧,從有錢的親友手中借錢來幫助貧困的親戚,而借來的錢也常常一拖再拖,沒有歸還,他的品性我們作為兒女也是知道的,如走後剩了一大堆無證據的死賬,有個別小數目的,親戚也不來提起了,我們也不知道,但上萬的賬,我們兒女通過情感判斷,基本都認了,所以今天,後事剛剛料理完後,我提了錢,一個個送了過去,有些不肯收的,我也強迫他們收了,因為這個月來我也快麻木了,父親後面的撫卹金大概還能收到二十來萬,想想貼的也不算太多,還清了讓他好安心上路。

回到正題,哭與不哭的問題,我們三姐弟,按村中的風俗,是遠遠不夠上孝子的標準的,我們不在眾人面前哭的事,也成了左鄰右舍議論的焦點,作為父親唯一一個兒子的我,甚至在守靈的那個晚上,倒地上睡著了,因為我實在太累了。。。

父親所有的遺物中,我只偷偷保留了他生前用的一串鑰匙,把鑰匙扣上腰間的時候,我也只默默哭了一會。但是我相信,這樣的偶然之間不經意的情感湧動,或讓我沉默,或使我哭泣,將會伴隨我的一生。


生於壹玖柒肆


按理說,親人離世,大家一貫的理解就是:好傷心,陪伴自己那麼久的一個人就這樣永遠的消失了。

可是也會有特殊情況,就比如說問題當中問的“親人離世,不哭不悲。”什麼情況呢?咱們總結以下幾點。

第一、心智尚未成熟者



當我們還處於幼年的時候,相應的情感發育還不成熟,對於每一天的事情,看了就忘了,對於親人離世,無法產生太多的情緒。

除了小孩子,還有就是存在發育缺陷者,就是所謂的智力低下者。他們也是一樣的道理。

第二、參透生死,明道者



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莊子。

莊子在他妻子去世的時候,不僅不哭不鬧,反而擊鼓而歌,令當時人所難以理解和接受,連惠子都質問他。

至樂》: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而本無氣。雜乎芒忽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嗷嗷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莊子的妻子死了,莊子不但不哭,反而鼓盆而歌。惠子認為不應該,莊子說:“我的妻子,推察起來,開始並沒有生命。不但沒有生命,而且沒有形體。不但沒有形體,而且沒有形體產生的氣候徵兆。在渾沌混雜之中,逐漸釀成了產生形體的氣候徵兆,進而具有了形體,進而具有了生命,進而又有了現在的死亡。生生死死,如同春夏秋冬的交替運行。推察起來我的妻子本不是我的妻子。不只她不是我的妻子,而且我自己也不為我自己所有。現在我的妻子死了,她人已經安靜地迴歸渾沌混一的初始狀態,躺在天地萬物的大房子裡,如同秋去冬盡,等候春天重新來臨。而我卻嗷嗷地在她身後痛哭,我自以為是我不懂道理了,所以就又止住不哭。

如此瞭然,又怎會困於生生死死之中呢?只不過他不是不傷心,無情,只是他已釋懷罷了。

第三、對於去世親人無感情基礎者



對於一個咱們都沒有見過面的親人,咱們會有感情嗎?顯然不會,因為我們所有的情緒發洩,都需要一定的感情基礎,否則淚從何而流,這樣的情況下,離去的是否是親人,都已經不關心了。

第四、對於去世者有著不好情緒積累



這種情況在婆媳之間是最常見,也是最具代表性。

婆媳關係不好的情況下,大多數一方都不會為另一方的離世感到惋惜和傷心,甚至於有的還是快感。

第五、疾病者



想哭哭不出,淚無法流出,這個就不說了。

在親人離開的時候,總歸有人哭有人不哭,這是常態。不哭不代表不愛,哭也不代表愛,需要我們去分辨。


不過要想真正的流淚感傷,那勢必有著感情的蓄存。俗話說:淚流的就像決堤一般,可要是庫中無水,堤壩坍塌了又哪來的水呢?


小飯的私家花園


我大姨從腦溢血發病到進ICU搶救,好幾天的過程,大表哥看上去一直都是很冷靜的模樣,還會時不時寬慰我媽媽她們。某一天醫生建議我們放棄,說大姨已經腦死亡,全靠機器維持了,說還是把人接回家,不要徒增痛苦了,一家子人掙扎猶豫商量後事的時候,哥哥還是一如既往的冷靜。

直到大家徹底下定決心第二天凌晨拔管帶大姨回家時,大姨父對著哥哥說了一句“這是你最後一次喊媽媽了”的時候,哥哥突然就崩了,摘下眼鏡,背過身去,拼命的流淚,卻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從事發到最後下葬,這是唯一一次,我們看見哥哥哭,還是無聲的哭。

我想確實有這樣一類人,無論發生什麼事,在人前都會盡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尤其是負面的情緒,不想讓他人看見自己的脆弱,更不願意在已經很悲傷的環境下再讓負能量發酵。也許他們在無人的背後也歇斯底里的發洩過,但不會讓別人知道。

我哥哥想必就是如此,家裡獨子,媽媽突然離世,要安撫好爸爸的情緒,要顧好懷孕5個月的妻子,還要獨自挑起喪事的很多事務,他很累,從身體到心理,可是沒有辦法,他必須要堅強,他是家裡的柱子。

所以那些親人離世,看上去不哭不悲的,旁人真的不要去指責什麼。對真的冷淡無所謂的人,指責也改變不了他的無情,但對那些表面平靜心裡痛苦的人來說,是殘酷的雪上加霜,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啊。


朵朵拉美斯


08年叔叔突然去世,堂弟時年13歲,沒有哭,甚至,出殯那天都沒有哭,我和我表弟趕回家,我永遠都忘不了我倆在太平間看到停屍櫃裡第一次看到叔叔的場景,一起的聲音都發不出來。後來,堂弟上了大學,十月初一回來給叔叔上墳,在墳前,泣不成聲,頭一次看到他在自己父親墳前哭泣,可能當年那個孩子只是覺得一個對他嚴厲,甚至有些苛刻的男人不再管他了而已,但是這個哭泣的男孩,終於知道思念自己的父親是怎麼回事了吧,當然,也可能他在我們背後哭過很多回我們不知道而已。13年表弟的父親,我的姑父,也是突然去世,凌晨五點,表弟電話那頭冷靜的聲音,攪亂了還在夢境裡的我家三口人,瞬間感到無比的揪心,在姑父躺著的那個屋子裡穿出姑姑撕心裂肺的哭泣,而我的表弟,面無表情的在門口抽著煙,沒有哭泣,七天後出殯那天,是我幫忙把姑父推進焚化間,表弟突然轉身一拳砸在走道的柱子上,張開大嘴,沒有聲音,淚流滿面,我知道他想吼出聲音,可是那個樣子,比有聲音還要痛苦!

後來,我表弟跟我說,並不是說父親不在了不哭,而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把悲傷壓住了,突然悲傷被釋放的時候,那個感覺簡直是天塌了一樣!這種感覺,只有經歷過失去親人才會懂,那種痛,是如何都磨滅不掉的


Jock_Du


我的父親45歲肝癌去世的,當時看到他痛的死去活來神識不清的時候,醫生問我要不要安樂,我當時心痛的受不了,說要,當醫生喊簽字的時候我弟不同意,整死都不同意,他說多活一秒也好啊!可是他都已經生不如死了活著才是死啊!我現在好後悔沒有堅持安樂,這樣我爸至少不會多遭罪!我爸是活活痛死的啊!看著我爸痛的在床上滾我也是生不如死啊!可是我爸真的去世了的時候,出殯的時候道士要求哭喪,我看著我姑姑在哪裡誇張的大哭我只是一直笑,抑制不住的大笑,當時我覺得我是瘋了,一個瘋子還能知道自己是瘋了,我都無法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可是過了幾天,只要沒人隨時隨地都哭,晚上睡著了會哭醒,如此一月有餘人也瘦的不成樣子,當時要不是我兒子可能我咋活著都不知道!過去8年了,但是晚上還是會經常夢見我爸,夢見他還活著和我們一起生活,那感覺太真實,真實到醒來都不知道那個是夢!可能潛意識裡還是覺得我爸還在,只是出遠門了!(因為我爸一直在外面打工)


雙槍老太婆1


我爸爸2015年,12月12號在醫院走的,食道癌,我一滴眼淚沒掉,記得10月份的一天,我爸忽然打電話給我,說最近消瘦,吃不下去東西,讓我第二天一早陪他去醫院檢查,我當天晚上就回家了,陪著去醫院,當天就辦理住院了,接下來的幾天就是做各項堅持,最後做胃腸鏡,醫生髮現問題,讓我進去看顯示屏,當時就確定了是食道癌,我爸爸因為是麻醉,還沒醒,就我一個人第一個知道病情,偷偷的哭,感覺好難受,受不得爸爸,我開始時候隱瞞家裡,後來醫生查房時說漏了嘴,爸爸知道後精神越來越差,做了支架手術,他身體排斥,除了靠輸液也徹底不能進食,嘔吐嚴重,吐的都是痰,後來慢慢人也就不行了,控制不住小便,人也瘦的不像樣子 爸爸走了,我沒有哭,有人嚼舌根說我不孝,但心裡難不難受只有我自己知道,人大悲時是沒有淚水的,有也是無聲的流淚,根本不可能哭的鬼哭狼嚎,我的爸爸離開了人世,離開的痛苦,去了另一個世界,祝爸爸在天堂一切安好!


麥兜的小豬1


榮幸回答此問題:


我母親在上個月26號因肺癌去世,後天也就是24號我母親五七,
我來講講我母親,

我母親今年49,在7月25號在濱州醫院查出肺癌,晚期,已經轉移到腦部。在醫院的舅舅說沒希望了,回家該吃點啥吃點啥,也就幾個月的事了,果不其然,就在我生日前兩天,十月二十七,母親離開了這個世界。

在母親臥床不起的4個多月中,我,父親,老婆,無微不至的照顧,10月初,母親已經瘦的皮包骨,因為不懂得護理方面的知識,屁股,胯兩側,起了褥瘡,之後天天擦藥,因為屁股的瘡,足足趴床上半個月,那痛苦是我們正常人受不了的,因為母親打嗎啡,再加上腦部腫瘤壓迫神經,意識不清醒,難受不舒服也不會說出!

母親去世後,我真的沒怎麼哭,沒有怎麼流淚!這真是解脫了!從去世到出殯3天時間。

母親去世到現在一月了,我是真的很想她,但是不敢表現在父親和老婆面前,一個人靜的時候,會很想很想!但是已經不會再流淚了,不是不愛母親,那種流不出眼淚的感覺,我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劉蘇兒


個人感覺這個問題要看個人情況吧!下面說一下我的經歷吧!

我是山東泰安人。去年,我家裡的一位大伯去世,是腸道癌晚期。雖是本家的但平常聯繫不多。對他最多印象就是大年初一,本家人一起走街竄巷拜年時候了。農家人的老實本分,也有農家人的毛病,抽菸喝酒。記得很清楚,他去世那天是晚上,暴雨連天,一直到第二天凌晨雨也沒停,我爺爺和爸爸也是忙裡忙外的一晚上。再到後來的出殯,按家裡的習俗,我家長輩(我爺爺)和其他幾位長輩主持,我爸這一輩,和我這一輩要隨禮。

首先我這最小的一輩要在裡屋守靈,然後我大伯的親戚家,包括我大娘家的人和一些朋友都要一批一批來拜祭。我大伯有兩個孩子,我的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作為直系,“逢拜必哭”,有人來拜祭,直系的這一輩要大哭,這是習俗。我算不上直系,在旁邊負責收拾茶水,看著我姐姐和弟弟,很是傷心。但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我總感覺他們在哭,只是因為習俗的原因,或者說起初是傷心,但後面.......畢竟是孩子都已哭累,家裡人還要強求,很不理解。
另一個事情,就是我的奶奶。奶奶是偏癱,很多年了,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爺爺和我爸爸因為奶奶的用藥吵過架。我一直認為奶奶也是因此而錯過最好的治療方法和時間。烙下病根,臥床好多年。我在上初一的時候我奶奶去世,當時是星期五下午,我剛好放假,出校門我大姑夫來接我,我很奇怪,因為不是逢年過節我姑一家一般是不回家的,接著我姑父和我說了奶奶去世的事。當時我震驚了,那時候的感覺,憋的慌,想哭但沒有眼淚,接著我小時候奶奶照顧我的事,我爸打我我奶奶阻攔的事都像放電影一樣,在我眼前浮現。因為我太小,長輩不讓我參與。出殯那天,我和我姑姑家的姐弟在家,我一個人跑出去,想了很多,很難受,但就是沒有眼淚,畢竟當時還小。但後來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想起奶奶,而一但想起來,淚水就止不住,奶奶去世那天,我爸喝了很多,一直醉醺醺的,一直在罵自己,一直在說自己的不是。我記得很清,我爸當時對我說,你沒奶奶了,這家最疼你的人沒了。那時候真的很難受,現在雖然好多了,但不經意間還是會想起奶奶,每次在裡屋,我都會刻意不去看奶奶的黑白照,很怕在看到她的那雙眼睛。

所以,親人死亡後不悲不哭,不能說明什麼,你不能因此就去說他不愛這個親人或者說他鐵石心腸。這些和一個人的性情有關,如果他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或許他只會抹幾下眼淚;如果是一個強勢的人,他或許會強裝著笑顏內心或許早已崩潰,只會在沒人的時候痛哭。

以上僅僅是一些個人經歷和看法,如有什麼不對的,還望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