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背面到底有什麼?

才疏學淺迷途小書童


有更多的隕石坑,更加的凹凸不平,基本沒有月海(月球上的大盆地,深色的那部分),其他的和正面並沒有什麼大的不同。


月球在和地球一起長達幾十億年的演化過程中,由於潮汐力鎖定,月球的自轉週期在不斷改變,最終使得月球的公轉和自轉週期近乎一致——這樣的結果就是月球繞地球公轉一週時,也差不多自轉了一週。


所以我們通俗意義上的說法就是,月球的一面永遠朝向我們,我們沒法看見月球的另一面。

這使得關於月球背面更加神秘,外星人的謠言和傳說就這樣慢慢發酵。



歷史上第一次拍下月球背面照片的是前蘇聯的1959年發射的月球3號探測器。

實際上呢,就像我文章開頭說的,月球背面除了隕石坑多一些,和正面真的差不多。


而且,我們也並非只能看見月球的一面,準確來說是59%,這得感謝宇宙中天體之間一種神秘的作用機制——天平動

天平動總共有四種,但另外一種——物理天平動對於我們能多觀察到多餘的月面貢獻並不大,所以我們就簡單說說下面的三種“幾何天平動”。

注意,結合圖來理解更容易。經度天平動:月球的公轉軌道並不是嚴格的正圓,少許的離心率使得我們能多觀察到月球東西側更多的月面。緯度天平動:月球的自轉軸和月球軌道平面並不垂直,這也使得我們能多多看到一部分月球南北極方向的背面。週日天平動:這個天平動是由於地球的自轉造成的,特別是赤道上的人能觀測到更多的月球背面。

這就是今天熵增給大家帶來的科普,感興趣的點波關注,謝謝。

有問題請留言,或者留下你的看法。






擋不住的熵增


不僅僅是環繞月球運行的衛星拍攝到了,繞月飛行的宇航員也看到了還拍了下來。中國的嫦娥探月工程已經拍攝了月亮的全面三維圖片,背面有什麼我們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了,如果真的像霍金說的有什麼外星人或者基地什麼的話,應該早就看到了。

月球背面到底有什麼?

月球正面有陰影(月海,即低窪平原,環形山較少)和月陸(高地,環形山多),月球背面的環形山分佈又多又密,月海很少。這種現象可以通過月球在地球引力場中的演化來解釋。其實很早之前美國地質局公佈月球背面的高清圖像,包括許多地形結構的特點,從撞擊坑到玄武岩平原都包括在內,其中風暴洋的地形尤為引人注目。

為什麼這些年來,月球背面的照片我們從來沒見過呢?

有些人危言聳聽,月球背面有外星人?有UFO?甚至還有人說早在二戰時期,納粹就在上面建立了秘密基地?這些讓人細思極恐的言論,是真的嗎?其實月球的背面並不神秘,和正面比起來,月球背面的環形山又多又密,平坦的月海和月陸卻很少。畢竟它可是幫地球當了許多隕石的撞擊呢。

人類確實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把探測器發射到月球背面上,但是登陸月背這件事情,已經快了。而且由中國作為第一個吃這隻“螃蟹”的人,今年預定發射嫦娥四號對月球背面進行著陸探測。過去是拍衛星去拍照,現在是派探測器登陸,將來還有可能派宇航員去登陸。所以,什麼月球背面有外星人這種謠言就不要再傳播了。


攝影圈老王


關於月球背面的相關問題,其實早有定論,只是我們一般是聽信網絡鋪天蓋地的“謠言”胡扯罷了!說到這個,先來說說月球背面為什麼總是朝著地球。眾所周知,地球和月球都是星體,星體之間肯有萬有引力的相互吸引作用,但同時自身又肯人一定的運行速度,所以就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月球圍繞地球公轉。

而月轉和地球自身又具有自轉的特性,月球自轉和圍繞地球公轉的週期更好是一樣的。這就導致了月球幾乎相當於地球上人造同步衛星,所以月球的一面是永遠向著地球。地球上的人無論是用什麼太空望遠鏡都永遠拍到的只是月球同一面。

為了探索月球全境,蘇聯人早在1959年10月4日發射過無人月球探測器-月球3號,它是世界上第一個拍得月球背面照片的航天器。月球3號在飛過月球背面時發回了29禎圖像,覆蓋了月球背面70%的面積。

除了蘇聯人成功獲得了月球背面的“一手資料”,中國航天事業同樣令人矚目。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已於2003年成功發射,任務主要是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劃分月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和構造單元,初步編制月球地質與構造綱要圖,為後續優選軟著陸提供參考依據。(圖示:中國人的首張月球清晰照)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嫦娥二號”衛星在西昌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次帶回來的照片如下:

怎麼樣,清晰吧!


科技秘曝


月球,又叫月亮,是一顆環繞地球運行的一顆衛星,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衛星,也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它與地球一樣由殼、幔、核等分層結構,直徑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是地球的81分之一,它是我們人類唯一登陸過的天體。

月球的正面永遠向著地球,另外一面,除了月面邊緣附近的區域因天秤動而中間可見以外,月球的背面約大部分從地球看不見。在從前沒有探測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個未知的世界。它的背面幾乎沒有月海,這樣較暗的月面特徵,當探測器運行到月球背面時,它無法與地球直接通訊。

科學家眼裡的月球背面是這樣的,佈滿了溝壑、峽谷與懸崖,這些區域對太陽的反射比較弱,看上去比周圍更黑暗,很像地球上的海洋,約佔月球表面積的17%,自2003年以來的12年中,我國的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在內的11個月球探測器飛臨月球,獲得了大量的探測數據,包括地形、地貌、物質成分與表面環境的詳細信息,還沒有發現任何人工建築物與人類活動的痕跡。月球背面看起來只是一片保存了40億年之久的荒涼大陸。

因為它的背面始終沒有面對地球,所以充滿了神秘性,1968年,美國阿波羅8號任務,太空人威廉安德斯作為人類,首次親眼看到了月球背面的狀況,他說,月球背面看起來就像沙灘,只是有一些碰撞痕與坑洞。月球背面是人類登月計劃中最難觸及的一面,中國的嫦娥探月工程已經拍攝了月亮的全面三維照片,背面有什麼我們已經看得一清二楚了,月球背面的環形山分佈,又多又密,月海很少,。我國的中國嫦娥工程,嫦娥4號衛星,有望今年在月球背面登陸。


a夢美兒


有清晰照片

然後還有很多疑問沒解開,為什麼隕石坑的底部是平的。為什麼撞擊實驗震盪波延續很長時間才停……那麼多坑,隕石那麼巧都被月亮擋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