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座山雕是什麼樣子?

何方明


歷史上真實的“座山雕”仍然是一代巨匪!

大家知道,由於早期的清朝的“禁關令”,導致東北沒有得到大規模開發;一直到後期,由於華北連年遭災,民不聊生,外部日俄又對東北虎視眈眈,清王朝才放開了“關禁”,使得大批華北流民(主要是山東,河北一帶的農民)湧入東北。

這種情況使得政府很難在東北建立特別嚴密的統治秩序,結果“關東成了一個江湖社會”,各路大小社會組織層出不窮,有些團體就發展成土匪,甚至還成了土匪世家,這些匪幫勢力在舊時代有時候甚至能和統治者直接掰掰手腕(東北軍,日本人等),有的還崛起成一代梟雄,比如張作霖!

“座山雕”是張樂山和謝文東兩大巨匪糅合起來的形象,其中張樂山是江湖出身,他一開始被堂兄帶到東北發木頭,後來15歲就在東北牡丹江當土匪。18歲時當上了土匪的頭,由於手段高強(前幾位答主答的“三絕”)當上了土匪頭,從此打家劫舍,過著刀口舔血的生活。

謝文東更不得了,他本來是民團,後來日本人來了後,他帶領鄉親保衛家園,痛擊日本侵略者(著名的“土龍山暴動”),後來他的部隊被抗聯發現,改編成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只不過他後來叛變了,抗戰勝利後,他又被國民黨拉攏,成為一支“半兵半匪”的隊伍。

這些匪徒都有些共同的特點,比如手段狠辣,生性多疑,重利輕義,江湖經驗豐富等,只不過在後期解放軍的雷霆手段面前,他們也只能化為齏粉。


國史拾遺


座山雕是一個小說人物,他的原名叫張樂山,是威虎山上的土匪頭子!


座山雕是那個時代東北佔山為王土匪頭目的典型代表,是一類人的代表形象!也就是說座山雕不是張樂山一個人,他是以張樂山為主,像謝文東等眾多土匪頭目結合起來的一個人物



真實的歷史中,座山雕並沒有被楊子榮殺死,而是被俘獲,在牡丹江監獄服役,張樂山是個瘦高瘦高的老頭,形狀猥瑣......嗚嗚,但兩眼放光,精力很好。



後來據說座山雕抗戰時殺過很多鬼子所以沒有公審,他大煙癮犯了引發其他疾病,一年後在監獄裡病死了



原著作者曲波在寫《林海雪原》時,還曾經到監獄裡和座山雕長聊,書中的部分素材,也來源於與座山雕本人的交流。



張樂山是山東新泰市龍廷鄉苗莊村人,生於1882年,兄弟七人,他排行老三,故後人稱“三爺”

座山雕”張樂山,在當時東北的土匪中不算大的股匪,但是他家是三代慣匪,自己為匪數十年,經驗豐富,要抓住他是很不容易的。



當時東北最大的匪首,是KMT委任的“十八集團軍總司令”謝文東。謝文東參加過東北抗聯,抗日戰爭時期屢次擊敗日本軍隊,甚至打死過一個大佐,很有威望,後來投降日本後也是拒絕做漢奸,只是去做普通工人。日本投降後,他接受KMT的委任,成為抵抗GC的土匪。後來被活捉,公審後處死。包括《智取威虎山》電影都是結合了這兩個人的事蹟糅合成的座山雕的故事。



根據曲波自己寫的《林海雪原》的後記,其中有一段說座山雕哀嘆自己被共軍偵查員活捉,自稱“崔某人”。但是並沒有相關資料證實他確實姓崔。姑且也是一說吧。


芒種先生



抗日英雄座山雕


藍色夜光31902387


座山雕是作家曲波筆下一個形象飽滿的東北土匪,他的原型就是當年威虎山上有名的土匪頭子張樂山。

在影視劇之中,座山雕的戰鬥力十分強大,手下的部隊裝備齊全,東北軍和日本人遺留下來的軍火統統進了他的老巢,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反動勢力。實際上這都是藝術加工過的,張樂山本身沒有這麼厲害,在東北只算個大土匪,不過他們家真的是祖傳的匪性,三代的慣犯。

張樂山在家中排行老三,他不像大部分的土匪是因為時態所逼活不下去才去打家劫舍,他年幼的時候,家裡的壯年就因為做了土匪被處決。後來張樂山也曾做過幾年正經營生,幫人看家護院,但是發現做土匪來錢更容易一點,祖傳的匪性子激發出來,就帶了夥人組成了小幫派。因為張作霖屢次圍剿,他便順勢成了流匪,十幾年下來跟著他的人越來越多,也就成了大土匪頭子。

張樂天之所以能混了這麼多年沒被捉,完全是因為他一身在幼年上山打獵時練出的好腿腳,加上槍法準,手腳快,逃起命來不是一般得快。後來日本人佔領東北,多次想要殺了張樂山沒有成功,反而想要招安他。不過張樂山生性多疑,在和日本人談判的飯局之中逃了出來,也就和日本人鬧僵了。後來日本人全面侵華,也沒有空去管他,他就繼續自己的營生。

日本戰敗之後,張樂山投奔了油水多的國民黨,做了國民黨的東北先遣軍。國民黨戰敗後,我黨終於開始清剿這些殘留的土匪。張樂山雖然年紀大了,但是逃命的絕技還是一流,整天藏在深山老林之中不出來。

後來便如我們在影視劇中所看到的,楊子榮帶著五名偵查員假扮土匪和張樂山接頭,在深山之中尋了六七天,運用計謀潛入到座山雕的老巢之中,將座山雕逮了個正著。而當時的座山雕已經因為吸毒的原因,十分蒼老消瘦。楊子榮順利活捉座山雕,當地百姓奔走相告,這例膾炙人心的剿匪大作戰也被寫入許多戲劇影視作品之中。

而張樂山進了監獄之後,我黨念在他抗日有功,並未虧待他,還頓頓給肉吃。只是他還沒等到最後的審判就因毒癮發作,死在了監獄之中。

以上。


木劍溫不勝


這才是真實的坐山鵰



15166420098


在我們父母那輩,曲波的小說《林海雪原》可以說是能夠媲美郭敬明小說的流行文字作品了,裡面的反派主人公座山雕是深深烙刻在他們集體記憶裡的藝術形象。

(林海雪原)

到了我們這一代,有《智取威虎山》這樣的影視作品,我們對座山雕並不陌生,他依然是那個與英雄楊子榮相對但同樣充滿傳奇色彩的土匪頭子。

座山雕,原名張樂平,生於清朝末年,祖籍山東泰安新泰市龍旺鄉。同其他土匪一樣,座山雕從小父母雙亡,家境貧寒,後來跟隨堂兄弟到東北伐木為生。後來,因緣巧合,座山雕到了地主陳二爺家裡做長工,由於能力出色,受到地主信任。他很快便在這家裡擁有了快搶,以及20多個手下看家護院。從此,座山雕開始邁上了土匪的道路。

(座山雕)

15歲時,座山雕加入匪幫“家禮教”,徹底成了一名土匪。在土匪群裡,座山雕憑藉自身獨有的絕技,很快就混到了大當家的位置。他的絕技便是槍絕、眼絕、腿絕。 槍絕:看過相關藝術作品的人都知道,座山雕槍法極好,形容他百步穿楊,彈不虛發一點兒都不為過。槍法好是土匪的基本功,在藝術作品裡,楊子榮與座山雕第一次會面時,座山雕就是通過抬手一槍,打滅一燈開顯示其槍法驚人的。

(座山雕)

當然,楊子榮更是厲害,槍打雙燈,出其不意地首次鎮住了座山雕。

眼絕:這個一方面是說座山雕視力好,在常年依傍的深山老林裡從來不迷路、不轉向。更重要的意思是說,座山雕辨人識人眼光奇準,誰是什麼樣的人誰心裡有什麼小九九他都心中有數。再拿楊子榮第一次見座山雕來說,在會面前,我黨做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在真正交鋒時,兩人依然打了兩個回合才算結束。

腿絕:這個很好理解,就是說座山雕腿腳靈敏,在深山老裡裡依然如履平地,健步如飛。 座山雕匪齡50年,歷經清末、北洋軍閥、偽滿、抗日、內戰等多個時期,因而老謀深算、詭計多端,具有豐富的鬥爭經驗。

(楊子榮)

曾經,清朝、北洋軍閥以及日本人等都曾多次對他進行過抓捕,但都被他輕鬆逃脫。1947年,我軍剿匪部隊進入東北牡丹江剿匪,在以楊子榮為代表的革命黨人的巧妙智取下,座山雕被我軍生擒。由於抗日時期座山雕曾經對抗日本有功,他只被我軍關入監獄服刑,因為長期吸食鴉片身體受損,第二年,座山雕在監獄裡患病身亡,結束了自己66年的生命旅程。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拋開影視劇的界限,現在我們來看一下現實歷史中的座山雕到底是什麼樣的,毫無爭議的座山雕原型就是張樂山,他祖上世居在山東一省,乾的都是殺人越貨的勾當,在清末闖關東大潮爆發的時候,他的祖上跟隨著當時很多的山東人湧進了東三省,在那個人多地少的年代裡,未經開墾過的廣袤黑土地吸引了無數人,張樂山的祖上就是在這個時候來到東北的。


影視劇中的座山雕以及現實中的張樂山

我們都知道電影裡面的座山雕非常強大,有一支武裝到牙齒的土匪部隊,是東北軍以及日本人遺留下來的強大軍火庫,座山雕靠著這些精良之極的武器起家,成為了一個實力強大無比的土匪頭子。

但實際上的張日山卻沒有這麼厲害,他跟其他的土匪沒有太多的區別,但是逃命的本事卻非常驚人,手下也只有寥寥幾十個算不得太高強的土匪,但有一個事情是必須要說一下的。



那就是小說影視劇中的座山雕原型實際另有他人的影子,雖然張樂山外號叫做座山雕無疑,林海雪原的作者所參照的原型也是張樂山,被楊子榮所逮捕的也是“張樂山”。

但是在實際藝術加工的時候,林海雪原的作者實際上是把的東北悍匪謝文東的影子加入了張樂山的身上,最終被描寫出來的就是一個兇悍無比的東北大悍匪“座山雕”,因為我前面已經專門拿張樂山寫過一篇文章了,所以我們接下來簡單的講一下座山雕的另一個原型謝文東。

座山雕的原型之一,東北最大的土匪謝文東

謝文東一直以來都是東北最大的土匪,他所帶領的土匪規模也是張樂山的無數倍,如果說謝文東是一個門派的掌門的話,那張樂山應該就是底下的一個堂主。

他因為有深遠的影響力以及勢力,所以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在蔣介石的東北封官活動中成為了國民黨的中將併兼任了國民黨的先遣軍保安總司令的官職。

謝文東帶領的一支4000人部隊也成為了國民黨名下在東北勢力最大的土匪軍隊,眾所周知蔣介石對一些編外人員都是不吝賞官的,他手下的黃埔軍官們陪伴他走過了北伐以及抗日戰爭,但是也只有胡宗南一人在大陸晉升了上將,其他人無不是中將軍銜,現在為了招撫人心竟然將謝文東封為了中將,可見對謝文東的重視。

謝文東的發家歷程以及在東北抗日中的貢獻

謝文東原本是遼寧人,因故舉家逃到了黑龍江,並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當地有名的地主,並組建了人手購買了十幾條槍看家護院。

但是好景不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張學良帶領著他的部隊丟掉整個東三省逃到了關內,東三省也因此成為了一塊任人魚肉的肥肉,被日本人侵奪了,當時日本人在東山省內大肆購買土地,用非常低廉的價格從百姓手中搶奪百姓的土地,又怕百姓們反抗,所以準備收繳百姓的手中的槍支。


土地在那個年代來說就是人們的命,槍又是唯一能讓自己在這個年代安身立命的絕佳寶物,所以不願屈服的謝文東帶領著家人和手下反抗起了日本人,謝文東的反抗簡直猶如一面旗幟,在黑龍江各地吸引了無數百姓起義反抗日本人,他們紛紛投入謝文東的麾下,最終被謝文東招攬到了一支2000多人的部隊。

在一次偷襲下,打死了日本的一個大佐,這個消息震驚了國內外,不僅國內的各大報紙報道了謝文東的事蹟,在日本的國內以及美國、英國、法國等地都紛紛報道了謝文東的英勇事蹟。

在後來謝文東的部隊一度發展到了4000多人,他加入了當時的東北抗日聯軍中,被分封為了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軍長,跟日本人展開了艱苦的搏鬥。


東北抗日聯軍雖然包括謝文東的部下人數只有3萬多人,但是他們的游擊戰術卻使日本人恨到了骨子裡,日本人為了報復,他們徵調了在東北內所有的關東軍70多萬人在東三省的廣袤山林裡展開了對抗日聯軍的大捕殺。

在日本人的瘋狂下3萬多的抗日聯軍到後面只剩下了2000人,謝文東4000多人的部下也只剩下了不到200人,當時他們被圍困在一座深山裡面

窮途末路之下,抗日英雄謝文東變成了漢奸謝文東

在日本人的招降下,謝文東手下七個師長中就有五個師長偷偷投降了日本人,謝文東就這樣帶著剩下來的一百多號人堅守在了山中,當時他的妻子已經被殺,但是他的母親、兒媳以及孫子們都在日本人的掌控之中,日本人後面又派了謝文東的親戚上山招謝文東,謝文東堅硬的脊樑終究無法擋住親情的渴望,最終他的脊樑軟了下來,投靠了日本人。


面對謝文東的投降,日本人非常重視,就連日本天皇都在東京召見了謝文東,以示對他的肯定,他們想利用謝文東的名望幫助他們治理東北,他們想給予謝文東高官厚祿讓他擔任偽滿洲國的高官。

但是雖然謝文東投降了,他卻並不願意為日本人做事,所以他以年紀蒼老的原因拒絕了日本人的要求,他最終放棄了高官厚祿,在一個苦寒的礦洞裡面當起了監工。



雖然謝文東有著漢奸之嫌,但確實是迫於無奈,所以在日本人投降之後,國民黨不僅沒有對謝文東進行懲罰,還對他曾經的抗日事蹟表示了高度的讚賞,所以就出現了以上我們所說的高官厚祿的封賞。

謝文東雖然曾經抗日,但實際上他也是一支土匪部隊,如果不打家劫舍他是沒有經濟來源的,所以在很多時候他的形象是亦正亦邪的,在被國民黨封賞之後,他重新抄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又拉起了一支4000多人的土匪部隊,成為了東北最大的土匪,並開始幫助國民黨跟我軍對戰了起來。

後來在我軍的全力圍剿下,謝文東被我軍俘獲,並最終在1946年的時候將其就地槍決了。


所以說這就是歷史中座山雕原型之一的謝文東,座山雕在很多時候雖然還是張樂山的底子,但是在性格以及行為上都有著謝文東的影子在裡面,這就是現實歷史中的座山雕,東北的土匪之王,雖然燒殺搶掠不計其數,但抗日戰爭中卻在和日本人抗爭中付出了慘烈的犧牲,雖然最終投降日本人當了漢奸,卻保留著最後的骨氣,沒有為日本人的侵略為虎作悵,保留了最後的一絲尊嚴。


孤客生


座山雕本名張樂山,在東北當了四十多年的土匪。是目前國內響噹噹,能叫上名字的土匪之一。一開始他參加抗聯,後來就投靠國民政府,謀得了一個司令——東北先遣軍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



無節操lis


鬍子大王座山雕


東北地區的老百姓管土匪叫“鬍子”,據說這是胡作非為之意,也有說是土匪在山寨日久,沒機會下山理髮刮鬍子,所以老百姓見到的土匪都是頭髮鬍子很長,蓬頭垢面的形象,久而久之鬍子也就成了區分土匪和良民的標誌,這叫法也不脛而走。


鬍子之間管自己的匪幫叫“綹子”,一般綹子都是佔山為王,推舉出一個能耐大、能服眾的土匪來做“掌櫃的”,也就是匪首,出名的匪首都會有一個叫得響的諢號,比如《林海雪原》裡面的“許大馬棒”“老北風”等,當然也包括今天的主角座山雕。


座山雕當然不是其真名,而是人們根據他禿頭鷹眼、面色陰鷙的樣貌特徵給起了一個形象的綽號,他的大名是張樂山。


瞭解他的土匪生涯,就先從他那個聽起來詭異的綽號說起,座山雕在東北話裡的本來意思是禿鷲,就是那種腦袋光禿禿,日常主要吃腐爛動物屍體的猛攻禽,看起來就非常喪氣,人家給起這麼個外號估計是對張樂山兼有厭惡和畏懼兩種心態,所以座山雕這個名號是不能當著他的面提起的,他在圈子裡另有尊稱,就是《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口中的“三哥”。


座山雕的祖籍是山東濰縣,2歲的時候就跟家人闖關東來到東北,原來是在深山老林裡當一個伐木的力工,但15歲就上山當了土匪,由於很有幹這一行的天賦,18歲就是當上了匪首,即大掌櫃。


從真實歷史來講,威虎山這一支“綹子”並不是什麼很強大的勢力,當時的東北正處亂世,群雄並起,土匪鬍子多如牛毛,出現了不少綠林人物,比如後來洗白擺身一變成為一統東三省的“海陸空軍大元帥”張作霖,出身就是奉天省的鬍子頭目。


在座山雕盤踞的黑龍江地區,國民黨委任的所謂“地下先遣軍”的司令謝文東的實力,也遠比座山雕來得大,甚至在日軍佔領東北的時期,座山雕也從沒上過被通緝的土匪頭目榜單。


這麼看來,座山雕的知名度似乎全是曲波老師一本《林海雪原》給造出來的,其實也不盡然,此人之所以被寫進書本成為黑暗反動勢力的典型,自有其過人之處,別的且不論,就在謝文東等土匪“四杆大旗”紛紛被民主聯軍生擒活捉,勢力灰飛煙滅的時候,這名已經70多歲的老土匪卻一次又一次躲過民主聯軍的圍捕,最後如果不是靠著孤膽英雄楊子榮,說不定真的就讓這引起極大民憤的老土匪在深山老林裡逃出生天了。


所謂“大奸大惡之人必有為禍之術”,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真實的座山雕究竟是什麼樣子,又有何德何能能屢逃生天的。


人有三絕


江湖人稱座山雕有三絕,即槍法絕、眼神絕、腿腳絕。


首先,槍法絕


座山雕此人槍法精絕,善使毛瑟手槍左右開弓,百發百中。這也跟當時東北的大環境有關,近代以來東北地區戰亂不斷,流失的槍支彈藥極多,使得東北土匪的裝備水平要遠遠超過關內“同行”一大截,通常土匪之間並不講究什麼武藝高強,而是比拼槍法。


登峰造極的射術就是所謂“十步裝槍,雙腿壓彈,飛馬打鳥,夜射香頭”,要求土匪在疾走的同時要能把拆成一堆零件放在衣兜裡的德國造毛瑟手槍(盒子炮),於十步之內裝好開火,而且還能在左右開弓射擊的同時用大腿彎配合換彈夾、壓子彈,這兩項考核的是土匪對槍械的熟練程度。


至於“飛馬打鳥,夜射香頭”就更好理解了,就是在疾馳的馬上一槍擊落飛鳥,漆黑的夜裡把只有一絲光亮的香火打滅,想想都覺得這槍法駭人聽聞了,而且,很可能這些土匪用的都不是正經的瞄準射擊姿態,而是抽出槍來抬手就甩射,完全憑感覺來成事,指哪打哪,人槍合一。


盒子炮,這種風靡近代中國歷史半個世紀的明星武器,在歐洲並不吃香,在遙遠的東方大陸卻被聰明的中國人發揮了它最大的威力,很多射術精準的槍手早就能做到人槍合一,甚至不用準星就能達到指哪打哪的地步。


另外還有一些山裡獵戶出身的鬍子擅使長槍,子彈都是指鼻子從來不奔眼睛,這是從小打狐狸練出來的,因為有了槍眼的狐皮不值錢,為了得到一張完美的狐狸皮毛,獵戶都練出一手子彈從一隻眼打進另一隻眼飛出的絕世槍法,俗稱“穿眼射擊”。


為了不被狡黠的狐狸發覺,這些人都擅長在深山老林裡隱匿自己的行蹤,常常在一個地點埋伏上幾天幾夜不動來等待獵物的出現。如果把這些本事用在戰場上,那絕對是阻擊手的水位,在日後的剿匪戰鬥中,這些身懷絕技的鬍子也給民主聯軍帶來很大麻煩。


座山雕15歲當土匪,18歲就成了一山頭目,短短三年時間就鎮住了一幫窮兇極惡的匪徒,他的槍法,自然非比尋常,否則難以服眾。


其次,眼睛毒


這還分兩方面,一是他的視力好,目光炯炯,能辨毫末,甚至有傳聞說他走夜路都不用點燈。座山雕既然能在漆黑夜晚一槍打滅燃燒的香火頭,除了槍法準,肯定也要有一副好眼力。


另一方面的“眼絕”就是他眼光出眾,擅長察顏觀色,分辨危險。這也不難理解,在解放前的東北,土匪山賊雖然是一份不錯的“職業”,但往往要把腦袋拴褲腰帶上玩命的,而座山雕居然能很順利地從18歲玩到70多歲依舊“活躍”在土匪群中,歷經民國、日本人和民主聯軍多次圍剿還活蹦亂跳,其對危險的嗅覺確實驚人。


在日軍佔領東北期間,關東軍曾決定“招安”他,座山雕前往日軍設宴的“惠吉”酒樓喝酒盟誓。雙方剛一見面,日軍聯絡人的一個不經意舉動觸動了座山雕緊繃的神經,座山雕二話不說就從窗口躥出,仗著一身輕功從房頂上逃出城去。


雖然事後證明他只不過是多疑,不過也正是這種性格讓他當了半個世紀的山大王。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剿匪小分隊的偵察員素質是多麼出色,一個如此多疑的土匪,居然就被楊子榮耍得團團轉,最後束手就擒,也難怪他被擒獲後哀嘆“玩了一輩子鷹,最後還是被鷹叼了眼”。


第三,腿腳絕


至於第三絕,從他飛簷走壁,從牡丹江大街小巷的屋瓦頂棚上逃離生天的功夫就可見一斑,這個老土匪從小在深山老林裡打轉,身體素質極佳,翻山越嶺如履平地,一般人輕易追不上他。


一次座山雕領著兩個小嘍囉下山買大煙,被群眾發現報告,民主聯軍的戰士趕到現場,打死了一個小嘍囉,抓住另一個,卻不見了頭目座山雕。當時遍地積雪,他連個腳印都不留,地毯式搜索也找不到他的蹤跡。


直到後來抓住了座山雕審問,才明白,當時座山雕一看被包圍就上了樹,從一棵樹盪到另一棵樹進行“高空作業”,這才從民主聯軍的頭頂上跑掉了。這種類似於長臂猿的逃跑功夫,確實非常人所能及。


五十多年來,座山雕憑藉這“三絕”橫行無忌,作惡多端,欠下人民累累血債。雖然張作霖和日本人多次要剿滅他,但是總被這老土匪狡猾逃脫,東山再起,直到民主聯軍到來,發動群眾,架起了人民戰爭的天羅地網,座山雕等一眾土匪才無路可退,全數被殲滅。


插翅難逃


作為多年老匪,座山雕對搶劫綁票之外的事情一概不感興趣,對一切“官家”也心懷警惕。誰來剿滅他跟誰作對。他打過日本人,打過蘇聯紅軍,後來又打民主聯軍,可一旦有人招安,也是不管日本,還是國民黨,有奶便是娘,誰硬就靠誰。


尤其是抗戰剛剛勝利的時候,蝸居大西南的國民黨政府對東北地區鞭長莫及,只好收編了一群土匪來跟民主聯軍作對,一時間委任狀滿天飛,座山雕也毫無例外也拿到一份,就像戲文中座山雕說的:“我就是司令,你們都弄個師長旅長噹噹。”


對這號人,黑土地上的老百姓就以典型的東北式幽默進行嘲諷——在一些“鬍子”面前冠以“中央”二字,成了臭名昭著的“中央鬍子”。


據當時的老人回憶,這些接受國民黨改編的土匪、地痞和流氓惡霸最糟蹋老百姓,當共產黨領導的剿匪大軍來收拾這些鬍子的時候,老百姓群起響應,主動給民主聯軍帶路、送糧、傳遞消息,失去了根基的土匪武裝很快就被剿匪部隊一網打盡。


座山雕的威武山勢力也是如此,在民主聯軍的強大火力面前,土匪那幾杆槍根本不夠看,民主聯軍一個突擊就是把座山雕的勢力消滅大半,這個老土匪只好帶著剩餘的十十多名殘部鑽入深山老林,跟民主聯軍打起了濟南。


民主聯軍的首長也很清楚,掃滅土匪山頭只是完成了剿匪工作的第一步,如何把座山雕這些老奸巨滑的匪首繩之以法,防止其捲土重來,死灰復燃,才是生點和難點。如今既然大股的土匪已經散入深山,再派大部隊拉網式的清剿是不行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組建精銳的小分隊,像獵犬一樣對一個目標急追不捨,直到把他拖垮拖累,要麼自己出來投降,要麼凍餓而死。


這就是小說中203、204等隊伍番號的由來,而楊子榮就是為了追繳座山雕等人專門設立的203部隊中一位出色的偵察員。


楊子榮也是山東人,祖籍煙臺牟平,因為長期在東北山林生活,熟悉土匪的行蹤和黑話,被部隊委任為個偵察排長,負責化裝成土匪執行偵察任務。楊子榮帶領五名偵察員,組成一支剿匪小分隊,扮成土匪模樣,進山搜尋座山雕的匪窩,並待機剿滅。


1947年1月26日,農曆正月初五,楊子榮一行六人接到命令後,立即出發,向海林北部的密林深處進發。他們在深山老林一連轉了好幾天,才在一個叫蛤蟆塘的地方,找到一座工棚。


工棚裡住著十幾個樣子像是伐木工人的傢伙,但楊子榮覺得這些人中可能存在著土匪的“眼線”,說不準找到座山雕的線索就在這裡。


於是楊子榮先是用土匪手勢和黑話試探,一番對話之後,土匪明白了,這是一個落了難、走投無路的”同道“,楊子榮說想請人幫忙牽線,投奔個山頭。


這時一個自稱姓孟的工頭搭了腔,答應幫朋友一把,就把他們領到一處空棚子裡,留下一些糧食之後就沒影兒了。楊子榮他們在工棚裡一連等了兩三天,也不見孟工頭的影兒,僅有的一點兒苞米麵也吃完了,心裡不免有些著急。


但是機會難得,又不能這麼一走了之,正在著急的時候,孟工頭回來了,單獨點名要楊子榮一個人跟他到附近的一個屯子。戰友們並不想楊子榮孤身犯險,但楊子榮覺得值得,就跟了上去。


在屯長家裡,孟工頭給楊子榮引見了二個人,又是一番土匪黑話的試探,見楊子榮對答如流,才亮出了真實身份。


原來這孟工頭是類似《水滸傳》中開酒館的朱貴似的人物,而這兩位都是座山的親信,一個自稱姓劉,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個被稱為連長,兩人表示同意引薦楊子榮等人上山,並說要下山辦些酒肉,準備在山上過元宵節,等稟報”三爺“後,再來接他們入夥。


功夫不負有心人,楊子榮終於找到了一個擒獲座山雕的機會,他跟戰友們分析認為,座山雕的手下在民主聯軍的打擊下分崩離析,急需人手,所以這才給了楊子榮機會,於是楊子榮決定將計就計,把這幫土匪一網打盡。


兩天後,那兩個土匪如約來到楊子榮住的工棚。楊子榮讓戰士把兩個土匪給綁了,但是並沒有亮明民主聯軍身份,只是解釋說:風聲緊,現在不知道對方是否是自己人,只好先委屈一下,到了山上再說。


兩個土匪覺得到了山上自會分曉,也沒太在意,就領著楊子榮他們直奔”威虎山“。座山雕確實夠狡猾,一路上設了三道哨卡,當初要是派大部隊清剿,不論驚動哪一道哨卡,土匪必能望風而逃。

楊子榮他們每過一道哨卡,都由兩個土匪上前搭話。然後,他們把崗哨也一塊兒綁了,一同押上山。過了第三道哨卡不遠,就到了座山雕的老巢——一座被當地人稱作“馬架房子”的木棚。


楊子榮命令三個戰士在外面看好土匪,他帶領另外兩個戰士衝進棚子,各自佔據有利位置,槍口對準土匪。棚子裡一共七個土匪,其中一個禿頂、黑臉膛,長著一個鷹鉤鼻子,留著一把山羊鬍子的瘦小老頭,正是臭名遠揚的座山雕!


座山雕這時候手下還有親信,就是所謂的“八大金剛”,如果進行反抗,很有可能在亂戰中逃脫。所以楊子榮只說座山雕的手下壞了義氣,不該來繳自己的槍,座山雕一聽放下心來,說這是我們的錯,不應該,現在怎麼辦?


楊子榮說你和我下山去見我們老大,當面道個歉吧。座山雕縱橫東北綠林幾十年,在土匪中頗有威望,自認眼光見識非凡,可楊子榮化裝化得太像,行動舉止是標準的土匪中人,所以座山雕毫不起疑,連槍都沒有帶,獨自一人跟楊子榮下了山,這才發現等在下面的不是“九彪”,而是民主聯軍的剿匪部隊。


座山雕大驚失色,但是為時已晚,只能哀嘆自己走了眼。


就這樣,座山雕終於被民主聯軍的偵察員用計生擒活捉,他的土匪生涯就此結束。因為座山雕曾殺過日本人,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總歸是抗日有功,所以人民政府並沒有對他公審,只是下了重鐐,把他銬在監獄裡,吃喝供著,每天還有肉吃。


但沒想到過了一輩子刀頭舔血日子的座山雕心理、身體素質太差,關了不到一年就煙癮發作一命嗚呼,也算是罪有應得了。


八零印記


電視劇中的座山雕是融合各個土匪之後的綜合體,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也有這一號人物,是當時東北有名的土匪頭子張樂山。為了讓電視劇更具有戲劇色彩,《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其實是當時東北土匪張樂山、謝文東等人的合集。

▲電影劇照

座山雕的原型張樂山,原名據說是叫崔守成,在家排行老三,因此又被叫做三爺。然而土匪這種東西的出現,其實絕大部分都是活不下去,張樂山卻不是這些人中的一份子。

張樂山的祖上也是土匪,當時恰逢清朝末年天下大亂,張樂山就是出生在這個時候。家裡面雖然是兄弟七個人,但是再餓也餓不到土匪家。

然而在他剛剛八歲的時候,父親和祖父因為打家劫舍被抓砍頭,沒過多久母親也是抑鬱而死。牆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張樂山一家沒有被眾憤砍死不錯了。實在是沒有辦法,等下去就餓死,只好跟著堂兄去闖東北。

那個時候張樂山才剛剛十歲左右,一些重活累活他根本幹不了。他堂兄索性就在當地一家大戶人家,給他謀了一個護院的差事。平時主要是抱著一杆土槍,在院子裡面瞎溜達,就這樣時間一晃七八年就過去了。


▲座山雕劇照

張樂山的祖上兩代土匪,從他骨子裡就是匪性不改。有一次自己主家被土匪敲詐,張樂山感覺這打家劫舍的勾當比現在輕鬆多了。只要動動嘴皮子,白花花的銀子立馬就過來了。

張樂山索性也不看家護院了,帶了幾個多年一起的兄弟,把主家給搶了一個精光,然後大搖大擺的躲進山裡當土匪。當時東北土匪林立,這種情況雖然不多但不是沒有。畢竟當時東北土匪體系已經很成熟,雖然說在山上立的山頭,但是也是在夾縫中生長。

這個時候東北是張作霖的地盤,對於這種四處流竄的土匪他也很頭疼。自己年輕時候就差點因為剿匪把命給搭上,幸虧當時於文鬥搭救,才撿回一條命,也因此結識了於文鬥之女于鳳至。

▲張作霖

但是張樂山的小股土匪,張作霖還不至於放在眼裡。在幾次三番的圍剿之下,張樂山的勢力範圍被大幅度縮小。為了保留最後一線生機,張樂山乾脆拋棄山頭做起流匪。今天這裡打一槍,明天那裡放一炮。

就這樣在東北上竄下跳了一二十年的時間,雖然不是很大股,但是名聲也真正的打了出來,甚至有了越做越大的趨勢。

在山窩窩裡面活動習慣了,張樂山也練就了三絕:槍絕、眼絕、手絕。原本大幅度縮水的勢力,又開始死灰復燃。

這還要託日本人的福,當時日本佔領東北,沒有人去管他們。等到日本佔領東北之後,因為影響到了自己的統治。在多次圍剿無果後,準備採用“招安”的手段。

接到日本人來信後,張樂山按照上面的地址,前去牡丹江“惠吉”酒樓喝酒結盟。張樂山本來是不想去的,但是三天兩頭的被圍剿也不是辦法。雖然也害怕日本人耍手段,最後還是前去赴宴。

▲謝文東

在宴席上看到聯絡人舉動不是很正常,本來生性多疑的他,突然選擇從酒樓上跳了下去。這也就有了後來為偽滿政府報紙上的新聞“謝文東跳飛機,張樂山跳惠吉”。

謝文東跳飛機,是因為在他投降日本後。日本人準備把他用飛機帶到日本宣傳,他以為日本人要殺自己,所以從飛機上跳了下來。

但是也正是因為自己的這一跳,也算是徹底跟日本人鬧掰。之後日本人忙著入侵中國,張樂山也就只好重操舊業做起土匪。

然而隨著日本的戰敗,國民黨重新掌握話語權。年紀已經不小的張樂山選擇接受國民黨的招安,做了國民黨東北先遣軍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

好日子也沒有過多久,國民黨眼看就要不行了。我黨開始派遣部隊進駐東北,並且開始對東北土匪進行圍剿。在多次對其進行圍剿之後,其勢力範圍一度縮水到只有幾十人,整日躲在深山老林不出。只要我們稍微一放鬆,立刻帶人出來打家劫舍。

▲楊子榮劇照


根據以往的剿匪經驗,小股勢力派遣大部隊圍剿不現實。上面決定讓楊子榮帶領五名偵察隊員,裝扮成土匪的模樣,到山裡面跟座山雕進行接頭。但是座山雕等人藏的太深,在深山老林裡面摸了六七天,才終於看到人影。

當時在蛤蟆塘的地方,楊子榮發現一座工棚,裡面住了二十幾個伐木工。楊子榮先是用當地的土匪黑話打了打手勢,說是自己落難,想看看有沒有人能幫忙找個山頭投靠。過了一會木工頭子搭話,把他領到了不遠處的一處破廟。給了點糧食,讓他們在這裡等著。

這一等就是三天時間,眼看糧食都吃光了,心想著是不是被發現了?緊接著原先的工頭就來找自己,並且把他領到了附近的一個屯子。當地的屯長跟楊子榮用黑話交流幾句,確認了身份,才表明了自己。原來他是座山雕的副官,旁邊另一位自稱是連長。


兩人說願意帶他去上山,這次下山難是為了置辦元宵節的東西,正好趕上了。但是楊子榮反而有點不同意,他說我信不過你們,要先把他們給綁了,等到山上再說。這兩個人表示理解,這個時候兵荒馬亂,小心一點總沒錯。

楊子榮就這樣八個人“浩浩蕩蕩”的往山上走,一路上都是小路,要不是有人帶路還真不好找。光是最後一個山頭就有三道哨,還好沒有派人來圍剿,但凡動了任何一個,都會前功盡棄。楊子榮用同樣的理由把他們綁了,就這樣十幾口子人來到了山頭——座山雕的老巢。

楊子榮這時候也不裝了,到了老巢只好拼命一搏。留下三個人看住外面的人,帶著兩個兄弟衝了進去。剛掀開門簾就看到裡面床上躺著個人——黑臉膛、白頭髮、鷹鉤鼻子、一把山羊鬍子,豈不就是追查了好久的座山雕張樂山?

▲真實照片

剛進去的時候,座山雕還在睡著。門簾子一掀,裡面還有幾人比較機警,上來就想開槍。但是哪有楊子榮幾個人快,槍還沒拔出來就沒氣了。而張樂山想跑,但是年紀大了,被楊子榮反身按在地上。

很快楊子榮活捉座山雕的消息傳了出去,當地老百姓奔走相告。當地的報紙也對此次活動進行深入報道,這次以少勝多的戰役也被寫入了戰鬥典範當中。隨後開始了對土匪座山雕的審判,但是張樂山還剛被關在監獄裡面沒幾天,他就因為毒癮犯了沒喘過最後一口氣就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