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癌細胞是正常細胞變異來的,那麼癌細胞會不會有機率突變成正常的細胞?

一888888一


癌細胞會不會突變成正常的細胞?

不會!原因如下:

1 正常細胞突變成癌細胞不是依靠一次突變,而是多次基因突變累積的結果。

如果我們把細胞的基因排列比喻成一個魔方,那麼正常的細胞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某一次,某個細胞發生了一次基因突變,其所有的後代都會變成如下的樣子:

這個時候,它仍然可以執行正常的生理功能,表面看起來還是一個“正常”的細胞。

如果某一個子代細胞由於某些原因,再次發生隨機突變,就會變成這樣了:

你現在仍然能夠看得出來怎樣還原對不對?

但是想依靠自然的隨機變化讓它還原是不是已經變得非常困難了?

但這個時候它仍然還沒有變成一個癌細胞。

再突變一次會怎樣呢?

現在還有隨機還原的可能性嗎?理論上存在,實際上幾乎不可能發生。

細胞的基因結構遠遠比魔方要複雜,而且其變成癌細胞積累的突變次數也遠大於3次,所以寄希望於其能突變成正常細胞,這個概率就像你把一堆漢字丟在地上,希望它們能自動組成一篇作文。

2 即使能突變回正常,單個細胞恢復正常也沒有意義。

等癌症發展到我們能發現的大小,形成一個細胞團,數量至少已經有上十億。除非所有的細胞全部突變成正常,癌症才有可能消失。只要還有一個變異的細胞殘留,它又會無限制地分裂繁衍下去,這就是癌症難以徹底治癒的原因。

歡迎關注鄭醫生百嗑,關注身邊的健康話題。


鄭醫生百嗑


這個想法很天才,但現實很殘酷。

一、癌細胞不是一個,而是無數個

癌細胞形成後,細胞內部的遺傳信息會隨著癌細胞的分裂增殖一代代的遺傳下去,腫瘤達到一個立方厘米的時候,癌細胞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億以上。這麼多的癌細胞,假設偶爾有一兩個會突變成正常細胞,但這麼多的癌細胞都突變回來是不現實的。

二、本質上來講,癌基因恢復正常序列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癌細胞的形成是因為有了遺傳信息的複製錯誤或發生了突變,事實上,人們每天都會有大量的錯誤信息,但這些都攜帶錯誤信息的細胞會被人體的免疫糾錯系統糾正或清除。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代謝的降低,這種錯誤會更多,要命的是人體的免疫糾錯能力卻逐漸下降,這也是老年人會更多患癌,而青年人要少的主要原因。

這種信息錯誤,本質上是一個基因序列的改變,就同一個魔方,一旦六個面被打亂後,理論上隨意的旋轉有可能恢復過來,但實際上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更何況人體的基因序列要遠遠複雜於一個魔方。

上述回答未必準確,我們也許會因為當前的科技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也許有一天,我們不用等癌細胞自然突變回來,而是通過科學的方法讓癌細胞變回正常細胞,浪子回頭。


深藍醫生


上海科技報科普問答主持人:主任記者 吳苡婷


這種可能是存在的,癌細胞是由不正常細胞發生少量突變而形成的,癌症是一種非內源性的疾病。癌細胞就像脫韁的野馬,無限制地快速繁殖,並且它們不安分守己,會隨著血液、淋巴系統等跑到人體的各個部位,安營紮寨,瘋狂地破壞人體其他組織。要讓癌細胞改邪歸正的難度很大的,絕大多數類型的癌症都沒有實現這樣的逆襲。但是有一位中國科學家已經實現了癌細胞的改邪歸正,那就是王振義院士。


白血病又叫做血癌,它的致病原因是人體的骨髓內的造血幹細胞出現的問題,發生了突變,造成大量的失去進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的幼稚白細胞在人體各個器官裡堆積,對人體的生命造成威脅。交大醫學院的醫學泰斗王振義院士在上個世紀,在全世界範圍內首創了口服全反式維甲酸促進誘導分化的方式使這些不聽話的造血幹細胞“改邪歸正”,神奇般地變成了正常細胞,治癒了一大批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今天王振義院士的科學團隊已經探尋到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背後的基因突變,從分子學的角度首次揭示了這個疾病的發病機理。


科壇春秋精選


應該說有這個可能。

我們可以從腫瘤的"兩次打擊"假說說起。"兩次打擊"假說指的是腫瘤抑制基因的兩個拷貝都要突變或失活才能導致正常細胞惡性轉變形成腫瘤細胞。我們知道基因突變率是非常低的,所以一個正常細胞要經過兩次突變形成腫瘤細胞的幾率會非常小。這可以解釋我們所見的腫瘤的發生率並不高。

為什麼會發生基因突變?這是因為在DNA複製過程中出現錯誤,導致核苷酸序列改變,即基因突變。從理論上說,這個核苷酸序列改變可以再次發生突變,回覆到正常序列,即從突變基因迴歸到正常基因,但這種事件的發生率會很低。根據上面提到的腫瘤"兩次打擊“假說,只要腫瘤抑制基因有一個拷貝正常,細胞就會正常工作,所以癌細胞的腫瘤抑制基因,只要有一個拷貝或等位基因回覆到正常狀態,那麼癌細胞就會突變成正常細胞,但幾率會非常低。


基因與健康


既然癌細胞是正常細胞變異來的,那麼癌細胞突變成正常的細胞的幾率幾乎為0!

因為,正常細胞突變成癌細胞屬於物理上的熵增原理。即正常的細胞其內部組成由有序突變成癌細胞那樣的無序。這一點在自然界比比皆是。比如人類吃了食物,最後只有少數被人體吸收,大多數只能變成廢物排出體外。在比如煤炭是一種有組織、有順序的物體,但是燃燒以後就變成熱量、煙塵。這兩個例子的結果就是其熵在增加,即其無序程度在增加。因此,人類的正常細胞由於各種原因突變成癌細胞,是一個由有序到無序的過程,因而相對容易。但是反過來,癌細胞這樣一個無序的狀態,想要再變成有序的狀態,幾乎是完全不可能的。如同,煤灰不可能變成煤炭,人體排洩物不能變成人類食物一樣!


所以,細胞癌變以後,再想讓它變成正常細胞已經可能性趨近於0。因此,為了治療癌症,我們只能激發人體免疫力,讓正常細胞在和癌細胞的鬥爭中佔得上風。不斷的擠佔癌細胞的生存空間,讓它死亡。這樣不斷的持續下去,就可能形成癌細胞被正常細胞全面殲滅的局面。從而使得患者得到生的機會。


地震博士


事實上,這並不可能發生

癌細胞是多個基因突變積累造成的

在一個人的一生中,自發發生的基因突變在體細胞中逐漸累積。這些突變中大多數並沒有明顯的影響,但是某些突變積累後可以改變關鍵細胞功能,因此整個生命過程中不斷累積突變會導致癌症,隨著年齡的增加癌變的概率逐漸增大,因為之前的細胞分裂可能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突變。有研究顯示癌症病人平均有4個基因突變,而結腸直腸癌和子宮內膜癌患者細胞基因組中至少攜帶有10個基因突變。

癌症是逐步發展的

在癌症發展過程中,突變的或其他因素會驅動癌症幹細胞逐次分裂發展更多的無序的子代細胞,即使個別子代癌細胞中有個別基因發生極小概率的回覆突變也僅僅是轉變為癌症幹細胞,其後續還是可能發展為癌細胞,且這個過程不可能發生在全部子代癌細胞。如果驅動癌變的基因突變之間的相互促進,有些突變過程比如染色體破碎和端粒破壞可能會迅速加劇驅動癌基因突變的快速積累導致惡性腫瘤。

癌細胞的基因突變率比同一病人正常組織高出100倍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科學家的研究顯示,當細胞癌變後,癌細胞基因突變的可能性比普通細胞高100倍,這就導致癌細胞在其它位點突變數目增加的概率遠大於回覆突變的概率。惡性腫瘤細胞的基因突變數目可能遠多於剛開始癌變時的基因突變,這也增加了癌症治療的特別是針對控制惡性腫瘤特定基因的靶向治療的難度。


Martincorena I, Raine K M, Gerstung M, et al. Universal patterns of selection in cancer and somatic tissues[J]. Cell, 2017, 171(5):1029.Geschwind D H, Flint J. Genetics and genomics of psychiatric disease[J]. Science, 2015, 349(6255):1489-94.

科學閏土


首先我們先認識下癌細胞和癌症的聯繫:

癌細胞是惡化的腫瘤細胞,來源只有一個——上皮細胞。



癌症除了一般定義上的惡性腫瘤外還涵蓋其它病症:如肉瘤。

腫瘤細胞是由於上皮細胞生長或增殖失去調控的結果,在分化過程中分化不徹底所致。分化程度越低、與起源組織異型性越高越越,惡形性越大、越危險。



腫瘤細胞一旦形成則可把腫瘤信息完整的傳遞給子代細胞,且喪失了分化成熟的能力。而且去除外界致腫瘤因素也不會影響到這一點。作為plus版本的癌細胞當然也是如此。癌細胞的的生長呈無限制失調空性生長,哪怕其中部分發生變異其它癌細胞一樣可以分裂出癌細胞。癌細胞無極性生長可發生轉移,真的是走哪染哪(比如:常見的血道、淋巴轉移)



所以如果某個細胞發生突變,那也沒啥用。如果科學能控制癌細胞讓他們一起分化成熟,哪怕惡形性降低到良性腫瘤,那人類才真正戰勝癌症,而不是發現了某抗癌新藥(ง •̀_•́)ง


編貝


癌細胞是有正常細胞突變而來的,有人會想,既然癌症是來自於正常細胞的突變,那癌症細胞有沒有可能重新變回正常細胞呢?

癌症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比較,有幾個關鍵的地方出現了變異,這些變異,決定了癌症與正常細胞之間的差異。

第一,癌症細胞獲得了永生

正常細胞只能分裂50代左右,就會停止分裂,趨於死亡,也就是說正常細胞是有壽命的。而癌症細胞通過各種辦法,獲得了永生的技能,可以無限制的分裂,無限制的繁殖和生長,達到了長生不老。

第二,癌症細胞不聽指揮了

正常細胞,組織或者器官,是聽指揮的,聽大腦的統一調度,生長和發育是有一定的規律的,不會亂生長,也不會亂跑。但是,癌症細胞就不一樣了,它已經失去了控制,瘋狂的生長,而且癌症細胞會到處亂跑,跑到全身各處,引起遠處的轉移。

總的來說,癌症細胞突變以後,從有序走向了無序,從有限的生命,走向了長生不老,而且癌症細胞在不斷生長的過程中,受到放療和化療,以及缺血缺氧的影響,癌症細胞還在不斷的進化,他們能夠適應缺氧的環境,能夠耐受化療,放療,以及靶向治療。所以,癌症細胞是一直在往壞的方向,往能夠讓他逃避打擊,一直生存的方向在突變。

在不做任何干預,想要腫瘤細胞突變會正常細胞,那是不可能的,你都長生不老了,你還會想回到最初的時候嗎?換句話說,如果放任腫瘤細胞生長,不採取任何治療措施,腫瘤是不可能自己消褪,不可能痊癒的。

儘管靠癌細胞沒有自律性,不可能迴歸正常。但是,有科學家在做一些研究,希望能夠藉助基因技術,將癌細胞的關鍵基因突變或者異常找出來,然後人工修正這些基因的異常,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稱之為癌症的基因治療。從廣義上說,現在的一些靶向治療,也屬於基因治療的範圍。

總之,想要讓癌細胞自己突變回正常細胞,那是不可能的,通過人工干預,有可能能夠實現,但是這條路還很長,需要大量的研究來證實。


普外科曾醫生


一直有個大膽的假設,應該說整個醫學界本人是首次提出這樣的療法用於治癒癌症,在這裡鄭重聲明:本人於2018年9月3日發表於今日頭條,之後醫學界依據本人的理論所取得的一切醫療成就,所產生的一切社會效益,本人獨享所有權利!以下是療法簡介:1,在患者體外人為構建一個最適合癌細胞生存、發展的生物環境,可以採取移植或者其他醫療手段。2,引導患者體內所有癌細胞轉移到目標生物環境。3,在患者體內癌細胞全部轉移完成後,手術切除人為構建的生物環境。4,愈後觀察,優化治療過程!



大學教援


現代社會得癌症的人越來越多,年齡也越來越趨於年輕化。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或者說有原癌基因,當正常細胞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物理、化學、病毒等致癌因子導致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變而轉變為癌細胞。癌細胞在轉移過程中並沒有那麼順利,會遇到很多困難,首先要經過數十次變異,然後要克服細胞間粘附作用脫離出來,並改變形狀穿過緻密的結締組織。成功逃逸後,癌細胞要通過微血管進入血液,在那裡還可能遭到白細胞的攻擊。接下來癌細胞將通過微血管進入一個新器官。在這裡,癌細胞面臨著並不友好的環境,有些細胞當即死亡,有些分裂數次後死亡,還有一些保持休眠狀態,存活率僅為數億分之一。


所以一個不作死的正常人想得癌症都沒那麼容易,那為什麼還越來越多人、年輕人得癌症?原因不用說大家也知道,環境越來越惡化、汙染越來越嚴重,就算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的人也會遭殃,更不用說現在的人生活習慣本就不好,熬夜、吃大量垃圾食品、酗酒。

當這些不良因素出現時,身體變得糟糕,致死癌細胞的能力下降,更多的正常細胞變異成癌細胞,存活下來的癌細胞能夠再生和定植,它擠走了正常的細胞,破壞了器官的功能,成為癌症,由於癌細胞不斷倍增,癌症越往晚期發展得越快。


所以,在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避免所處環境的汙染,這也是為什麼近些年來民眾對自己所在地有什麼大化工項目就反對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