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不收娶了蔡文姬?

一蓑煙雨任平生yy


蔡文姬名叫蔡琰,她大約就屬於《紅樓夢》裡所說的“有命無運”之人,她出身不錯,受過良好教育,但是她嫁人不久就死了丈夫,因為沒有孩子,就回到孃家。

這段人生跟卓文君差不多,不同的是,生在亂世的她,沒能等到一個司馬相如,卻等到了趁著中原戰亂南下擄掠的匈奴人。她後來寫下的《悲憤詩》裡描寫那場景:“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她不幸正是作為物資被載在馬後的婦女中的一名,《後漢書》裡寫道:“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於南匈奴左賢王”。


看《悲憤詩》不難發現,她被擄掠的那一路,都是一個被踐踏欺凌的囚徒。

“失意機微間,輒言斃降虜。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豈復惜性命,不堪其詈罵。或便加棰杖,毒痛參並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押送者一個個凶神惡煞,動輒揚言要弄死他們,有時候還真的拿起棍子就打,那種人間慘狀,真是“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一聽就是草芥和螻蟻。

從此後,只能是苦熬了,她也成家,也生子,聽到有人從遠方來,還是會歡喜不勝,忙不迭地去打聽,來者都不是她的鄉親。


然而命運常常在某個意想不到的時刻峰迴路轉,曹操記起了她。

曹操做過蔡邕的學生,蔡邕學生應該不少,但曹操混好了,混到能夠忙一點看上去價值不大,只是讓自己高興的事兒了,他先是想起蔡邕,聽說蔡邕沒有後人,想著把他閨女接回來也行啊。這裡面就是對於故人的一點體恤,曹操經常會表現出很有人情味的一面,你要說裡面有多少私情,未免想得太多。


閆紅說


不要把曹操想象得那麼齷蹉吧。

我知道你說的所謂“以曹操的為人”是說他好人妻。

曹操可真是身後受盡了各種愚弄和調侃。

拜《三國演義》之賜,他成了一個著名的奸臣。

歷史到了今天,通過網絡,糾正了他奸詐的一面,大家都把他當成英雄,可現在又被調侃了一頂好人妻的帽子。

正所謂 東吳控蘿莉,曹魏愛人妻,蜀漢全是基。

曹操愛人妻,曹操一生15個老婆,有一半都是人妻

他愛的是被征服者的妻,他不但要佔領被征服者的地盤,還要收攏這些人的家眷。

作為一代梟雄,他享受的是征服的快感。

上馬提刀殺敵,下馬金屋藏嬌。

他跟蔡文姬完全不是這樣的關係啊。

他在蔡邕手下學習過,蔡文姬是他老師的孩子。

他將蔡文姬從匈奴救回來,就是報答當年的老師和朋友。

他更看重蔡文姬的才華,他對蔡文姬更是一種兄妹的感情。

他把蔡文姬嫁給自己手下,後來蔡文姬的老公犯了死罪,曹操要殺他。

蔡文姬光著腳哭著找到曹操求情,曹操趕快讓人拿來鞋子給她穿上,還告訴她不殺了。

這完全是孃家人的操作啊。

所以不要把曹操想得那麼齷蹉,他愛人妻,但他不是色狼,他是個英雄,他坦坦蕩蕩,喜歡的就喜歡,當妹妹看得一生照顧。

曹操對於自己的妻子都是憐香惜玉的,他可不像劉備,什麼妻子如衣服,曹操的女人過得都很幸福。

例如曹操收了秦宜祿的老婆,這個老婆還帶著一個小孩秦朗。

曹操對這個孩子非常好,經常帶著出去炫耀。

多好的人啊。

你們竟然這麼想他。


錦翼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裡,後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匈奴人,並生育了兩個兒子。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將其嫁給董祀。

  曹操是蔡邕的學生,自幼就跟蔡文姬相識,按照輩份跟年齡算,蔡文姬是曹操的學妹。常常出入與蔡邕府上的曹操有很多與蔡文姬見面的機會。少年時代的蔡文姬便熟讀史書,精通音律,聲名遠揚。

曹操自然對學妹十分敬重,或許還有些許少年青澀的愛慕之情,曹操便有了以重金贖回蔡文姬的舉動。然而,對蔡文姬視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紅顏知己的曹操,雖然垂涎三尺,但自己卻沒有娶之為妻,結果將她介紹給了陳留名士、風流才子董祀。

其主要原因,第一,為了報答老師蔡邕的培養之恩;

第二,是想利用蔡琰籠絡才子董祀。

第三,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原因,就是曹操乃三國一代梟雄,名動天下,雄才大略,做皇帝是夠格的,但始終沒有做,別人勸他做皇帝,他卻開玩笑說:“你這是想把我放在火爐上烤啊!”但是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朝廷大權盡在手中。他不敢染指蔡文姬的原因與他不敢做皇帝的原因一樣,就是為自己留下一世清名。


猴子也瘋狂


女人誰不愛?尤其還是漂亮的女人。對於曹操來說,他不是喜歡美女那麼簡單。比較起良女,他更喜歡別人家的老婆。


張繡的嬸嬸漂亮,曹操二話不說,收了。張繡一聽,立馬叛亂,要不是典韋奮死保護,估計早就見閻王去了。

在打下邳,圍呂布之前,關羽祈求曹操,破城之後,我要秦宜祿之妻杜氏給我當老婆。曹操揮手稱好。可等破城了,杜氏成了曹操的妾,後來給他生了兩個兒子,搞得關羽鬱悶兮兮。

世人都說袁紹媳婦甄宓一代風華,曹操低頭鬱悶,感嘆連連,可惜兒子曹丕捷足先登,他又厚不下臉來搶。

曹魏好人妻,早已名聲在外,曹操更是前科不斷,十多個老婆中,很多絕非良人。但“汝妻子吾自養之”。曹操好色,也是色得坦蕩蕩,絕非沒原則。


曹操怎不娶蔡文姬?笑話……也不看蔡文姬是誰?他父親是東漢文學大家蔡邕,打下耳濡目染文化氛圍,蔡文姬也是個才女。才氣絲毫不弱卓文君。

可是,自古紅顏多薄命,才女更是坎坎坷坷,第一嫁,嫁給世家河東的衛仲道,這人是個才公子,二人生活幸福,可惜,衛仲道英年早早病逝。

加上沒有子嗣,蔡文姬回到了孃家,後來匈奴禍亂,南下之際,蔡文姬也被俘虜北上,嫁作匈奴婦。

經曹操出的手,以重金相贖,文姬歸漢,然後又嫁給了董祀。


實際上,蔡文姬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她是曹操的學妹。早年,曹操曾在蔡邕手下學習過。除了政治家外,曹操還是文學家,世人都誦宋朝的三蘇。但東漢末的三曹,建安文學的代表也不弱哈。

曹操經常跑著來蔡府,和老師蔡邕交流,一來二去自然認識蔡文姬。估計著,曹操可能暗戀過蔡文姬。

但是命運無常,即使曹操好人妻,蔡文姬兩經婚嫁,曹操也不可能娶她。因為,她是曹操敬重之人蔡邕的女兒,她是曹操的學妹,贖她,也是為報恩。

這一點上,蔡文姬和其他的女人不一樣,怎能染指?


非常茴香豆


網上流行一句話:“曹魏好人妻,東吳蘿莉控,蜀漢全是基。”而歷史中蔡文姬是美女、才女、人妻,為什麼曹操就不好、不收了她呢。

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01師妹太優秀,年輕的曹操自愧不如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官拜左中郎將,是當時的文壇領袖,書法更是能配上大家之稱。換成今天怎麼理解呢,爸爸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長,民間聲望相當於袁隆平。

蔡文姬又有多優秀呢?

6歲,她閉著眼就能夠辨別琴中斷絃。

12歲,蔡文姬的書法獨得老爸真傳。

14歲,蔡文姬詩書禮樂無所不通、無所不曉,聲名超過了父親蔡邕。

重點是還長得好看,這就好比迪麗熱巴寫了本《哈利波特》。

對剛步入壯年的曹操來說,如同女神一般的蔡文姬,要才情有才情,要美貌有美貌,曹操自然對師妹十分敬重,或許還有些許少年青澀的愛慕之情,這就是初戀。

但曹操為何不向蔡邕求親呢?

一方面因為蔡文姬已有婚約,和她婚配之人是歷史上文壇赫赫有名的青年學者衛仲道,衛家也是當時河東世族,無論是硬件條件還是軟件條件兩人可謂是郎才女貌。

另一方面是因為曹操在蔡邕處求學過,嚴格來說曹操和蔡文姬算得上是師兄和師妹的關係,再說當時曹操什麼也沒有,算是個嫩頭蔥吧。

他從心裡就矮了一截,哪裡還會求娶蔡文姬呢,就這樣他錯過了蔡文姬。

02戰爭頻頻,曹操不知道師妹去哪裡了

十六歲的時候,蔡文姬嫁給了衛仲道,可惜好景不長,衛仲道得了肺病,英年早逝。後來董卓被殺,蔡邕病死獄中,二十出頭的蔡文姬流離失所。這個時候匈奴乘虛打劫,虜獲了蔡文姬。 這對一個文弱的才女來說,背井離鄉來到千里迢迢的北方,與那些粗野蠻橫的匈奴人共處,蔡文姬在《悲憤詩》寫道:“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表達了她生不如死的心情。

但那又能怎麼樣,唯有忍氣吞聲,苟延殘喘,蔡文姬被迫在北方生活了十二年之久,還為匈奴人生下兩個孩子。

蔡文姬35歲那年,曹操統一了北方。恰逢匈奴單于前來道賀,曹操得知蔡文姬嫁給了匈奴左賢王后,內心隱隱作痛,對曾經初戀的那些美好思念湧上心頭。曹操下定決心,不論付出多大代價,也要帶她回家,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把蔡文姬贖了回來。

本來到這裡,大家也以為曹操和蔡文姬應該有戲了,可是讓大家失望了,曹操和蔡文姬之間並沒有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03 心中還有愛,但是不願佔有

這時蔡文姬已經35歲了,經歷了那麼多的坎坷後變成了一本飽受歲月磨難的書,雖然仍然擁有豐富內涵,可長年的痛苦生活消磨了她渾身的光芒,艱苦的北方生活使得她容顏老去,再加上因為思念遠在南匈奴的兩個孩子,蔡文姬常常神思恍惚。

反觀這時的曹操,已經快六十了,這個時候佔有一個容顏老去、神情悲苦的文姬,還不如就把美好留在心中永遠紀念就好,所以曹操並沒有收了文姬。

真正的愛,不一定要佔有,於是,曹操給她找了一個年輕的名士------董祀,希望蔡文姬能幸福,也報答老師蔡文姬的培養之恩。

同時曹操心裡還打著另外一層主意:利用蔡文姬籠絡董祀,所以他加封了董祀的職,董祀才勉強同意這門婚事。

可是沒多久,董祀惹惱了了曹操。曹操要重辦董祀的時候,蔡文姬挺身而出,跪倒在曹操面前為董祀求情。

曹操是什麼人?是那個“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男人。可是看著蔡文姬赤著雙腳,衣衫單薄的樣子,內心泛起了巨大的波瀾,愛她,就是看不得她吃苦,然後破例赦免了董祀。

所以說蔡文姬一直都佔了曹操心裡一個特殊的位置。

據說後來曹操有一次打獵還偶遇蔡文姬和董祀,得知二人生有一兒一女,小日子過得很有味道。曹操看到師妹過上了悠閒而美滿的生活,他心中頗感快意。

曹操這樣的一代雄主,難道還怕別人說他納了一個蔡文姬,名聲於他而言,愛誰誰吧。

所以我相信,曹操沒娶蔡文姬的真正的原因是出於對文姬的愛與尊重,只有愛過,才懂得愛。


有書博物館


曹操和袁紹是同輩,蔡文姬的媽是袁紹的親堂姐,而曹操和蔡文姬的爸蔡邕平輩交,怎麼,你想曹操人妻狂,再來個不倫戀?

知道甄姬嗎?

當年甄姬被俘獲,曹操是動了心的,可是孔融知道了此事寫了一封信,信中說,當年紂王被殺後,商朝滅亡,妲己賞給了周公吧!

曹操鬱悶,他問孔融他怎麼不知此典故。

孔融說,看你綁架了甄姬之事,推測出來的唄。

曹操尷尬,後來想想甄姬是袁紹的兒媳,納了昔日好友吧的兒媳恐怕要遭受罵名,所以無奈把甄姬嫁給了兒子曹丕。

要知道曹丕正好和袁紹的兒子是同輩,這樣別人就說不出閒話來了。

這是《三國志》上的記載。



滾動的熊貓


“文姬歸漢”這個故事說的是曹操從匈奴手中贖回蔡文姬,曹操亂世梟雄,卻對這位從小就熟知的才色雙絕的美女敬而不娶,為何呢?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曾官拜左中郎將,在朝野上很有名望,是當時的文壇領袖。文學青年曹操慕名而來,向老師蔡邕求教,自然對才女蔡文姬也十分仰慕,可以說得上是蔡文姬的學長了。

歷史記載蔡文姬為人博學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給河東才子衛仲道,沒想到衛仲道早亡。後來西涼董卓作亂關中,匈奴趁機南下劫掠,蔡文姬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就這樣,蔡文姬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並生下兩個孩子。大漠荒涼,匈奴左賢王又難以溝通,蔡文姬時時盼望著南歸。

曹操忙於征戰,平定北方後,進位丞相,聽到了蔡文姬的下落,想起了少年時的生活,老師蔡邕年老無子又無人照顧,,用金璧從匈奴那裡將蔡琰贖回來,並將蔡琰嫁給董祀(陳留名士)。

當時,蔡文姬已嫁作匈奴左賢王,說是贖人,哪有那麼容易。曹操很是困惱,沒想到就在此時,匈奴的單于特地到鄴城來拜賀,曹操便把單于當人質軟禁在鄴城。然後以金璧為重禮,派出使臣赴匈奴,向左賢王說明曹操想贖蔡文姬歸漢的來意。但是,文姬歸漢這一要求果然被左賢王蠻橫地拒絕了。使臣便告訴他,匈奴的單于呼廚泉現在還在鄴城。左賢王迫於單于的人身安全,才忍痛同意文姬歸漢。

蔡文姬回來後,曹操十分敬重,為拉攏人心,將蔡文姬嫁給了董祀,留下美名。

說曹操有奸詐,虛偽的一面,但我們應該看到曹操也是個重情重義的漢子,雖然有時候非常不靠譜。


冷月說歷史


一種看法認為,曹操跟蔡文姬從小“青梅竹馬”,所以曹操才費盡心思地把蔡文姬接了回來,許多影視劇和小說就是以此為主題的。

但這個說法有問題,曹操把蔡文姬接回後,並沒有“收了”她,而是讓蔡文姬另嫁他人,是曹操太大度?還是接回來後曹操又不喜歡自己的“初戀”了呢?其實都不是。

曹操與蔡文姬的關係

曹操是沛國譙縣人,今安徽亳州;蔡文姬是陳留郡圉縣人,今河南杞縣。兩個地方離得雖然不太遠,但他們不是同鄉,在當時既非同郡,也非同州。

他們小時候唯一的共同之處,就是都上過樑代劉昭編的《幼童傳》一書,這是當時出版的一本兒童教育讀物,裡面記錄了大量神童的故事,小蔡文姬辨琴、小曹操大戰蛟龍的故事都入選。

曹操和蔡文姬不是一般的兒童,但他們小時候並不相識。曹操認識蔡文姬,是通過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曹操年輕時曾在朝廷當議郎,那段時間蔡邕也擔任議郎,他們是同事。

對曹操來說,蔡文姬只是同事家的孩子。不過,曹操很敬重蔡邕,二人不是普通的同事,可能結成了忘年之交,蔡文姬是曹操故友的孩子。

曹操與蔡文姬的年齡

曹操出生於漢桓帝永壽元年(155年),蔡邕出生於漢順帝陽嘉二年(133年),二人相差22歲,所以是“忘年交”。

按一般理解,曹操得喊蔡邕一聲“蔡叔叔”,蔡邕家的孩子自然與曹操年齡相仿,這大概是“青梅竹馬說”的依據。

但蔡文姬年齡更小,史書沒有記載她的生年,根據其沒入胡中前的婚姻狀況以及主要經歷推測,多數學者認為蔡文姬出生於漢靈帝熹平六年(177年)前後。

也就是說,曹操與蔡文姬也相差了20多歲,曹操和蔡邕同為議郎是在漢靈帝光和年間,當時曹操已30歲左右,而蔡文姬只是一個幾歲的小女孩,怎能“青梅竹馬”?

蔡文姬在胡中的身份

有人認為,蔡文姬被南匈奴人擄去後被左賢王納為王妃,由此推測蔡文姬長得很漂亮,是漢末三國的又一個大美女。按照這樣的看法,曹操把蔡文姬接回來必定是看中了她的美貌,但這也是不確切的。

據推測,蔡文姬十四五歲時嫁給了第一任丈夫衛仲道,不幸的是剛過門不久丈夫就因病死了,她背上了尅夫的惡名,加上沒有孩子,被迫回到了孃家。

蔡文姬此時應該到長安找父親去了,當時蔡邕正被董卓重用,這不是筆者枉猜,宋朝著名三國學者蘇軾就是這樣認為的。

在長安,蔡文姬過了一段安穩而相對快樂的日子,但好景不長,一聲嘆息,父親又身首異處。蔡文姬從此又無依無靠了,就在她不知何去何從之際,長安陷入了更大的動盪,董卓的舊部重新殺了回來,長安成了人間地獄。

作為普通老百姓,蔡文姬沒能躲過這一劫。史書記載,蔡文姬落入了左賢王部落,左賢王是匈奴單于手下的部族首領,叫什麼名字已不知,不過

史書只說蔡文姬“沒於左賢王”,並未提及她與左賢王本人的關係。

蔡文姬在南匈奴人那裡又嫁人了,這是少數部族的習慣,後來她生下了兩個兒子,但蔡文姬嫁的人不大可能是左賢王,因為那樣的話,想把她用財寶換回來可能性就不大了。

曹操為何突然想到蔡文姬

蔡文姬沒入胡中多年,在那裡還生了兒子,期間曹操一直沒有想起她,為什麼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前後想起了她呢?

這一年是個多事之秋,就在這一年發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戰,推測起來蔡文姬回到中原應該在赤壁之戰的前不久。

曹操之所以這時想到了蔡文姬,很可能與一個人有關。此人名叫衛覬,字伯儒,三國法律專家、書法家,出自河東郡衛氏家族,受曹操之命協助鍾繇負責關中事務。

衛覬字伯儒,蔡文姬的丈夫叫衛仲道,又都是河東郡人,他們之間極可能存在聯繫。漢末取名基本上都是單字,衛仲道的名字叫什麼不知道了,仲道應該只是他的字。

古人取字常,常用“伯、仲、叔、季”區分長幼,衛伯儒和衛仲道極可能是親兄弟,一個是老大,一個是老二,如果這個推測成立,蔡文姬就是衛覬的弟媳。

衛覬在關中一帶任職多年,此處距南匈奴很近,可能是他打聽到了蔡文姬的下落,並將這個消息報告給了曹操,衛覬請求把蔡文姬接回來,曹操也有此意,於是安排人去辦。

文姬歸漢的其它原因

曹操派周近為使者前往南匈奴,用大量黃金加上一對玉璧去贖蔡文姬。給了這麼多錢,南匈奴人覺得面子很足了,於是同意放人,但兒子不能帶走。

曹操耗費心力地將蔡文姬接回,“青梅竹馬”的理由不成立,衛覬的請求當然是一個原因,另外,曹操出於對老朋友蔡邕的舊情,想把他的女兒接回故鄉來,也是一個理由。

然而,僅僅因為這些,曹操就在建安十三年這個日理萬機的多事之秋專門派出使者、帶上重禮,還冒著破壞與南匈奴聯盟的危險去要人,理由看起來仍顯得不足。

曹操把蔡文姬接回,還有沒有其它原因呢?關於這一點,似乎可以從蔡文姬的父親蔡邕那裡找答案。

蔡邕是東漢末年的著名學者,承擔著《東觀漢記》部分篇目的撰寫。東漢初年,劉秀下詔修撰本朝國史,因辦公地點在宮城裡的東觀,因此命名《東觀漢記》,這是當朝史,時間每向前發展一段就續寫一部分。

漢靈帝時,蔡邕、楊彪、盧植、韓說等人都參加了編撰《東觀漢記》的工作,其中蔡邕撰寫的篇目最多,包括《靈帝紀》及其它列傳42篇、志10篇,蔡邕死後《東觀漢記》的主要撰寫者是楊彪。

楊彪是楊修的父親,在政治是與曹操不是一路人,但曹操想再找其他人來做這項工作並不容易,因為當時修史的條件極艱苦,經董卓之亂,朝廷保存的檔案圖書散失迨盡。

而蔡邕是當時最著名的藏書家,蔡文姬歸來後,曹操專門向蔡文姬打聽蔡邕所藏圖書的情況,蔡文姬告訴曹操自己從小有默記的天賦,把家中過去的藏書能背下來400多篇,曹操一聽十分高興,馬上要派10名書吏作助手把蔡文姬默記的內容寫下來。

蔡文姬默記的,一定是最重要的內容,這些內容或者就與《東觀漢記》有關,曹操才如此重視。在曹操心目中,續寫《東觀漢記》的最佳人選不是楊彪而是蔡文姬,這大概是曹操竭力促成文姬歸漢的原因。

只是後來政治形勢發生了變化,曹操的兒子曹丕禪代稱帝,東漢滅亡,東漢的末代皇帝漢獻帝降為曹魏的山陽公,《東觀漢記》裡沒有《獻帝紀》了,蔡文姬續寫的東西也就無法流傳下來了。


南門太守


騙子 第二張圖呢 找了老半天沒看到


舒克被打


蔡文姬之所以曹操不喜歡,因為她不出寶石,老是分經驗,曹操發育不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