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喜歡作死的人物,結局都怎麼樣?

我們是鈉梨子


既然前面有人提到謀反專業戶朱高煦,那怎麼能忘記他的老前輩劉荊呢?

劉荊這一生,只熱衷於一件事,那就是造反,其敬業精神絕對可以榮獲作死界“匠人”稱號。估計他老爸光武帝劉秀也沒想到,自己這種優質CEO竟然生出了他這樣的熊孩子。


沒什麼事不如咱倆造反玩兒吧

公元57年,光武帝去世,第四子劉莊繼位,史稱漢明帝。以這位新皇帝寬厚仁愛的性格,讓自己的弟弟們當一輩子富貴王爺絕對不是難事。

(一次又一次放過劉荊的漢明帝劉莊)


然而,看著哥哥當了皇帝,光武帝第九子劉荊卻不爽了:都是一個媽生的,憑什麼他能當皇帝,我就不能?再說了,以我的聰明才智,比劉莊更適合成為第二代領導核心好嗎?

但以他一個小王爺的勢力,很難與已經當了皇帝的劉莊抗衡。於是,他把目光對準了大哥劉疆。

(對自己沒能當上皇帝表示不服的劉荊)


劉疆是廢皇后郭聖通與劉秀的長子,曾經不可一世的皇太子,因為母親後位被廢,從嫡長子成了庶出,連太子之位也丟了。這樣的人心裡肯定窩著火,只要稍微慫恿一下,利用他來造反,再合適不過了!很快,劉荊想了個損招——派人冒稱大鴻臚郭況給劉疆寫信。

這封信的畫風大概是這樣的:你身世這麼慘,母親被廢后位,你也平白無故丟了太子之位。現在劉莊當了皇帝,比劉秀那個洛陽仔好對付多了,連他親弟弟劉荊都看他不順眼。我夜觀天象,發現最近是造反的大好時機。趕快和劉荊聯合起來,咱們幹一番大事吧。

但劉疆根本就不是個愛找事的人,富貴王爺遊戲人生不好嗎?幹嘛要造反,跟自己的項上人頭過不去呢。他收到這封信後,發現不像自己舅舅郭況的筆跡,扭頭就把送信的人抓住,連同信一起交給了皇帝。

這點小把戲,

漢明帝隨便一查,便知道是劉荊在搗鬼。但畢竟是同胞親兄弟,想想還是算了。別說捉拿,連問罪都省了。不過漢明帝留了個心眼:加強了對劉荊的監控。


終於又可以造反了

正常人到這個時候應該就老老實實當個皇二代了,可劉荊這個二傻子,看親哥沒動他,還以為可以繼續再幹一票大的。

(劉荊打算在作死的路上走得更遠)


後來他聽說西羌造反,激動壞了,想著自己可以和西羌同時發難,看漢明帝還有沒有功夫來對付他,這樣一來,大事可成啊!結果還沒動手,漢明帝就得到了消息,又雙放過了劉荊,只是改封他為廣陵王。

這暗示夠明顯了吧?然而,劉荊完全沒get到,反而勾搭起了術士:“你說我長得像先帝,先帝30歲當皇帝,我今年也30歲,現在起兵能成事嗎?”這可把術士給嚇尿了,我就打個醬油而已,還不想領便當啊,轉身就告了官。

劉荊得知後,心想這次一定完蛋了,害怕被明帝問罪,於是,很識趣地主動把自己關進了監獄。

(劉荊和漢明帝的親媽陰麗華)


漢明帝知道這個事情後,好氣又好笑。看到這次劉荊學乖了,也擔心懲治他會惹年邁的太后陰麗華傷心,於是又雙叒把劉荊放了。還下詔表示咱們都是親兄弟,這事還是算了,我依然給你那麼多工資,但是不給你手下,你就當個富貴王爺吧。

從始至終,漢明帝對劉荊,人沒抓、罪沒問、爵位也沒削,從未過分追究此事。但劉荊這個作死小能手怎麼會輕易放棄他的理想呢?


造反不成,那就畫個圈圈詛咒你

三計不成,還有一計。劉荊覺得相士們膽子太小,不足為謀,又去找了個巫師。巫蠱之術,殺人無無形,事成後還不會暴露自己,豈不妙哉?

於是,每天晚上,劉荊的房間裡都傳出作法的聲音,監視他的人都覺得很奇怪——這又是什麼操作?

就在一群人滿臉問號時,聽見巫師口中唸唸有詞:“皇帝劉莊,快去死吧!”

一個個當場就嚇傻了,回過神來立馬向皇上舉報了他。這一次舉報比較狠,官員直接對皇帝說:“像劉荊這樣一個勁兒造反不知悔改的人,留著就是禍害!”

結果,還沒等糾結於兄弟之情的漢明帝做出最終決定,劉荊就嚇得自殺了。想想也是,他搞了那麼多花樣,最後都是被舉報,導致造反行動流產,作到最後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當皇帝的命。不自殺等著被親哥砍頭嗎?

至此,劉荊完成了他作死一生的最後壯舉。


說來也怪,劉秀謹慎寬厚、陰麗華雅性寬仁,他們生的五個兒子,除了早夭的劉衡外,劉莊是開創明章之治的明君,劉蒼是傳頌千古的賢王,怎麼偏偏出了劉荊這樣的另類呢?


Allhistory


有這麼一個人,他不僅自己持續“作死”,還不停地用這種方式驚嚇別人!

他就是大衛·布萊恩,一個無法用“自然規律”解釋的男人。雖然很多人都知道大衛·布萊恩是魔術師,但也有不少人大呼:他那根本不是魔術好不好?!大衛布萊恩就是作死。


1999年4月5日,大衛·布萊恩把自己活埋在一個透明棺材裡面,一個星期時間,每天就靠4勺水維持生命。對,是透明棺材,大家都能看到……

布萊恩覺得這樣還不過癮,於是,2000年的時候,他又用巨大的冰塊,打造了一個“冰棺材”,然後躺了進去。就在紐約時代廣場,無數人見證,他在裡面待了61個小時!

這是在考驗自己的生理極限嗎?這明明就是作死。

但是布萊恩的“作死之路”遠遠沒有結束,他的每一次表演,都牽動著無數觀眾的心,國外很多因為工作忙來不及看錶演的人,會直接在網上搜索:“大衛·布萊恩死了嗎?”


對,大家都關心他死了沒。

2002年,布萊恩爬上了一根30多米高的柱子,在上面站了35個小時。有恐高症的人,估計3秒鐘都撐不了……

2003年9月5日,布萊恩把自己裝在一個大的透明箱子裡,然後用起重機吊起來,遠離地面。在眾目睽睽之下,不吃任何東西,活活餓了44天。當然,裡面伸進了兩個管子,分別負責水和尿液……

44天啊,所有觀眾都是近距離觀察他,個別無聊的傢伙還用漢堡誘惑布萊恩。44天只喝水,大衛布萊恩走出來的時候,瘦了整整50斤。不過,人家身體沒啥問題。

2006年,布萊恩決定再玩一票大的,試試憋氣吧。

他鑽進一個特製的大水球裡,想試一試能不能打破世界紀錄。但是節目組想玩一點刺激的,於是把他五花大綁,表演一邊逃脫一邊憋氣……結果,布萊恩發揮失常,渾身抽搐,差點廢掉。

2008年,他捲土重來,在水下憋氣了17分04秒,打破了吉尼斯紀錄。

2012年10月5日,布萊恩在美國紐約又來了一場世紀大作死,他身穿金屬外套,

站在高臺上接受100萬伏高壓電的持續電擊,整整72小時,不吃東西,只喝一點水……


他是怎麼做到的?

關於憋氣,他曾經解釋過。布萊恩說,為了能讓自己憋更長時間,他想過很多辦法,比如給自己胃裡下管子,比如服用一些化學試劑……但是最後,布萊恩決定用最笨的方法:自己練。

整整3個月時間,他從起床的那一刻就開始練憋氣,就這麼硬生生的練出來了……

後來,大衛·布萊恩又玩了一把用嘴接子彈,當然,他嘴裡有一個起到保護作用的小杯子。不過,觀眾們還是一樣被他嚇得半死……

大家紛紛留言表示:大衛·布萊恩瘋了,作死到這種程度,為什麼還沒死?!



目前,網上經常看有人提問:大衛·布萊恩死了沒?——嗯,大家還是很關心他的。


七追風


歷史上喜歡作死的人不少,介紹幾個中國的。

1.掉茅坑裡的晉景公。晉景公生病後做了個噩夢,醒來後讓巫師解夢。巫師告訴他,他吃不上當年的新麥。言外之意他會在這一年的麥收時節死去。後來,他在麥收時節還活著,就讓人把巫師找來,讓廚師用新麥做了飯,他想用事實告訴巫師判斷失誤。可是,飯前,晉景公忽然覺得肚子疼,就去蹲廁所,結果掉進茅坑裡死了。他果然沒有吃上當年的新麥。如果不和巫師較勁,是不是就不會作死呢?



2.舉鼎而死的秦武王。秦武王嬴蕩是個大力士,也喜歡與人比力氣。公元前307年8月,秦武王舉鼎,結果,武王“絕脈而薨”。想以武力顯示自己有本事,結果被累死。典型的不作死就不會死。

3.累死的漢成帝。漢成帝劉驁最大的特點是好色。趙飛燕和趙合德姐妹進宮後寵冠後宮,尤其是妹妹趙合德,劉驁對她簡直就是言聽計從,說什麼是什麼。趙合德自己都說,她玩弄劉驁如同嬰孩一樣於鼓掌之間。趙合德被人稱為擅長床上功夫,劉驁最後死在她的肚子上。真是活活被累死。



4.窩囊死的晉孝武帝。晉孝武帝司馬曜的死是歷史上最窩囊的,因為酒後一句玩笑話,說要廢了他的寵妃張貴人,結果被張貴人先下手為強,把他用被子捂死了。

5.被自己氣死的南朝公主。南朝梁永興公主蕭玉姚跟自己的親叔叔私通,想謀害親生父親蕭衍,結果被蕭衍抓起來,送到郊外關了禁閉。關押期間,蕭玉瑤被自己氣死。



6.有脾氣的唐朝公主。唐宣宗的女兒永福公主脾氣太臭,動不動就打人摔東西。在一次跟皇帝老爹一起吃飯時,為一點小事大喊大叫,老爹說她幾句,她又摔碗又砸東西,還把吃飯的筷子一折兩半,扔到桌子上,怒氣衝衝地甩手走了。本來唐宣宗已經為這個女兒選好了駙馬,過幾天就結婚,但唐宣宗臨時換人,讓另一個女兒嫁出去。這個,史書後來沒有記錄,大概是老死宮中了吧。

不作死就不會死,這句話雖然是網絡流行語,但也很有道理。沒事找事,結果倒黴的肯定是自己。


讀史坊


1. 秦武王贏蕩

相信大家一定能想到這個皇帝,他就是《羋月傳》裡表現過的舉鼎而死的秦武王贏蕩。他是秦惠文王的長子,也是羋月的死對頭秦惠文後的兒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如同他的諡號一樣,秦武王是一個重武好戰之人,他天生高大壯實、力勇無比,在生活中,他最大的樂趣之一跟人比力氣。

(舉鼎)

齊國有個大力士叫孟賁,憑藉力大的緣故而聞名於鄉里。秦武王四年八月,秦武王與孟賁比賽舉“龍文赤鼎”,由於秦武王爭強好勝,急於成功,因而比賽中不斷挑戰底線,試圖舉起這座大鼎,結果兩眼出血,脛骨折斷,到了晚上,氣絕而亡,年僅23歲。之後,秦國的大臣迎立羋月的兒子做了國君,也就是秦昭襄王。

(嬴蕩)

2. 數學家卡爾達諾

這個人其實是多才多藝的,就向資本百科全書,然而,即使這麼聰明,也有腦子進水的時候。他經過占星術推算出自己將會在1576年9月21日這天逝世。結果到了那天,他不僅沒死,還身體特別好,於是為了保全自個大星象家的名聲,他自殺了。這個牛掰了,24k純作死啊!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禰衡:“論才華,當今世上有誰能和我禰衡相比?不服?不服你倒是來打我啊!”

嬴蕩:“烏獲,孟說,作為一個大力士,你們怎麼連個舉鼎的勇氣都沒有啊!真讓本王失望。”

劉驁:“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這藥丸不錯,給我來十粒。”

這三人最後的結局都是怎樣的呢?當然他們自己作死,老天也不好阻攔!

最狂妄的才子——禰衡

禰衡是三國時期有名的青年才俊,連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都著《薦禰衡表》親自向曹操推薦禰衡,足見此人之才學廣博,但可惜的便是禰衡這個人太狂妄了,簡直是目空一切,絲毫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他怎麼個狂妄法呢?和大家簡單舉個例子:荀彧大家一定不陌生吧?那麼他在禰衡眼中是怎樣的呢?禰衡曾說:“荀文若,可以借他的臉去弔喪。”,一個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有著“王佐之才”的荀彧竟絲毫入不得禰衡之眼。

要說禰衡狂妄也就罷了,關鍵在於他在表現自己的同時總不忘將他人貶低一番,當然,他最終也為此付出了該有的代價!

當年孔融將禰衡舉薦給曹操,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一件事啊,而禰衡倒好,不去見曹操也就罷了,還當眾擊鼓罵曹操,把曹操氣得半死,曹操因其才名未曾殺他,將他送到劉表那裡。來到劉表這的禰衡依然不知收斂,劉表將其尊為座上客,他倒是對劉表完全不屑,充滿了侮辱和輕慢,忍無可忍的劉表只得將他送往江夏太守黃祖處,禰衡來到黃祖處依然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不時對黃祖出言侮辱,終於將黃祖激怒,而自己落得個被殺的下場。

搬起大鼎砸自己的腳——死了也光榮

想當初秦武王嬴蕩也是有著一掃六合的宏圖大志,克宜陽,取武遂,東出大敗韓國,一路殺到周王室王都洛陽。一向以勇武著稱的秦武王來到洛陽便深深被眼前所代表天下九州的九鼎給吸引,當看到象徵秦地的雍州鼎(龍文赤鼎)時,竟然萌生了舉鼎的想法,藉此來彰顯自己的勇武和秦國的強大,於是不顧他人勸阻,執意舉鼎,結果怎麼樣呢?舉鼎絕臏,含恨而終。

牡丹花下鬼——劉驁

漢成帝劉驁的荒淫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也許提到劉驁這個名字你可能不太熟悉,但說起他的寵妃趙飛燕你一定不會陌生吧!劉驁到底有多荒淫了,早在寵幸趙飛燕趙合德姐妹之前,他便夜夜合歡,把身體給玩透支,後來有了趙氏姐妹,更是不顧一切的尋求刺激,但是當時的漢成帝卻有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什麼呢?因為常年累月的酒色過度,身上的硬件已經跟不上了,怎麼辦呢?那便是吃藥,最開始是“一丸一幸”,和趙氏姐妹夜夜生歡,然而有一次可能是自己也覺得不過癮,竟連服十丸,最後終於是死在了趙合德的床上。據《趙飛燕別傳》記載:

“帝日服一粒,頗能幸昭儀。一夕,在大慶殿,昭儀醉,連進十粒,是夜絳帳中擁昭儀,帝笑聲吃吃不止。及中夜,帝昏昏,卻不可將。抵明,帝起御衣,陰精流輸不禁。有頃絕倒,寰衣視帝,餘精出源,沾汙被內,須臾帝崩。”

這也許是歷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花下鬼吧!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這個世界真的不公平,有的人不作不死,有的人一作就死,還有的人不停作,還能成就身前生後名,不服不行!

今天我要講的兩個人,一個作死作成了“千古名將”一個作死作成了“千古一帝”!這兩個人就是李廣和康熙。

1,李廣是怎麼樣作死作成千古名將的?

李廣難封,一直都是古往今來人們安慰自己懷才不遇的例子。其實李廣第一次的封侯機會,是被自己作死作沒的。

吳楚七國之亂時,李廣隨太尉周亞夫平叛,他一路殺到昌邑城下,奪取了叛軍軍旗、解救了梁王。按理說李廣斬將奪旗,是首功,當然可以封侯,但是他居然接受了梁王的將軍印。要知道梁王劉武,雖然在七國之亂中和漢景帝是聯盟,可是他是竇太后最疼愛的兒子,竇太后一度要求立劉武為皇太弟!

從此,李廣徹底失去了漢景帝的信任,只能當一些太守之類的小官,還調來調去的。

李廣在北方各地當太守期間,雖然多次打敗匈奴,獲得了飛將軍的美譽。可是作死的性格一點都沒變。司馬遷真的是李廣的高級黑,不厭其煩的記載了李廣被俘虜、被圍攻等囧事。李廣這麼裝逼,沒有被雷劈,實在是小概率事件!

到漢武帝時期,成名已久李廣再次得到了立功封侯的機會。但是他一點都不知道珍惜。同時期的程不識說:“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也。”李廣的部隊中,根本沒有紀律可言,要是能打勝,真是見鬼了。

不僅如此,李廣自己也極度蔑視法律。有一次,李廣出門浪到很晚,被霸陵尉(治安員)攔在外面一夜。霸陵尉:“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不久後,李廣稱為再次稱為將軍,把霸陵尉調入軍中,一刀殺了。

這麼蔑視法律的跋扈將軍,漢武帝也忍了,真是想讓他封侯啊!

可是李廣出征匈奴的表現太差,如果遇上小股敵人,也許還有機會勝利,遇上匈奴主力,就只有被摁在地上摩擦的份。要不然,就是迷路了,沒有辦法和友軍會師。

人說李廣是運氣差,我覺得李廣完全不具備做將軍做統帥的能力,完全就是匹夫之勇。可是就這樣,李廣不停作死,在司馬遷那裡居然還得到了獨立列傳的機會,這地位堪比韓信,遠超衛青霍去病。

李廣運氣最好的一點是,唐朝皇帝們認他當祖宗,直接進了武廟,成了歷代敬仰的“千古名將”。

2,康熙是怎麼樣作死作成千古一帝的?

如果李廣是最會作死的將軍,那麼康熙絕對是最會作死的皇帝。

康熙的作死特徵,是從小形成的,充分說明了那句話,“作死要從娃娃抓起”。

康熙十幾歲時,召集了一群小侍衛練武,玩耍中就抓了首席輔政大臣鰲拜。很多人覺得鰲拜陰謀篡位,死有餘辜。可是問題是,如果鰲拜陰謀篡位,這麼會給康熙逮住機會弄死呢?

康熙最作死的一次,是削藩,逼反吳三桂,釀成三藩之亂。歷史上,漢景帝削藩,釀成七國之亂;明朱允炆削藩,造成身死國滅。康熙是這麼危險怎麼來。吳三桂造反時,已經60多歲,他兒子吳應熊,是愛新覺羅家的女婿,一輩子的理想就是做一個太平王爺。如果康熙耐心一點,三藩問題和平解決完全可以。

事實是,康熙逼反吳三桂,讓清朝一夜之間回到了30多年前。永曆帝朱由榔帶著李定國割據雲貴地區,15年才被平定,17年後的康熙,一下自全弄丟了。

但是沒辦法,誰讓康熙是皇帝呢,這些都寫在了康熙的功勞簿上。而且清朝後來實在再也拿不出一兩個優秀的皇帝,康熙都成了後來皇帝們的偶像。

更有擅長阿諛奉承的狗子們,把康熙統治時期稱為盛世,康熙甚至成了千古一帝。我的乖乖,作死做到千古一帝,康熙的這個皇帝生涯,必須給個666!


歷史知事


一般人作死頂多也就把自己作死拉到。可就有不是一般人的,作死都能作出花來。他不僅成功的作死了自己,還拉著幾十萬人墊背,差一點直接作的亡了國,讓大明王朝提前完蛋。這個人就是明朝天下第一作死太監王振。


王振前半生一直是個落魄的書生,仕途無望。看到宮裡招聘識字的公務員——太監,於是突然靈光一現,揮刀自宮了。

運氣來了誰都擋不住,這貨在宮裡的任務竟然是服侍當時的太子,後來的明英宗朱祁鎮,陪朱祁鎮讀書,在這期間他和英宗建立了非凡的關係,英宗對他信賴有加,稱他為先生。英宗的爹宣宗也是個坑娃的爹,給他留了這麼個老師後,在英宗年僅九歲時就駕鶴了。

英宗即位後,王振這個死太監的春天就來了。王振利用英宗這個巨大靠山以坐火箭的速度爬了上去,出任太監最高職位,司禮監太監。在垂簾聽政的張太皇太后死後,王振正式走上大權獨攬,籠絡爪牙,結黨營私,排除異己的權監之路。王振囂張跋扈,氣焰熏天。百官見他都要跪拜,不巴結他的都要遭打擊報復。後來在大明的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的于謙就因為外放回京見皇帝時沒給這個死太監帶禮物,被他網羅罪名,差點給殺了。


其實王振如果能安安穩穩的當個權監,沒事欺壓下百官,魚肉下百姓,坐等遺臭萬年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他偏不,他天生就有一顆狂野的作死的心。作死的機會出現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

這年,北邊不安分的瓦剌在也先帶領下犯境。此時的瓦剌已經統一蒙古,國力正強。而且王振專權後和瓦剌一直有勾結往來。瓦剌強大後,王振不但不佈置加強北方邊防,反而接受瓦剌賄賂,與瓦剌貴族進行走私交易,而且這次瓦剌犯境也是王振招惹的。但此時大明的國力依然遠在瓦剌之上,以正常的方式就是派人派兵過去把瓦剌打發回去就是了,再不濟就各地堅壁清野,固城堅守。瓦剌沒辦法,糧草跟不上自然就退了。可王振偏不,這貨估計覺得這是個讓他“流芳百世”的好機會,竟然慫恿英宗親征。這種沒腦子的想法自然遭到兵部尚書兵部尚書鄺埜和兵部侍郎侍郎于謙的反對,力言明軍準備不夠,皇帝不宜輕率親征。吏部尚書王直也率群臣勸阻。但是,由於王振對英宗的鼓動,英宗對這個二百五也言聽計從,勸阻無效。只用了兩天時間,在倉促準備之中大軍就出發了。

這倆二百五帶著20萬大明精銳和百官出發了(虧了沒帶于謙),一切軍政王振獨斷。王振帶著20萬大軍和皇帝百官志得意滿的出發了。估計以他的想法,這20萬人一人一口塗抹也把瓦剌和也先淹死了。但準備不足的問題馬上顯露,一路上軍隊補給不足,加上連日風雨,軍隊病死無數,軍心不穩。兵部尚書鄺埜和戶部尚書王佐力諫撤軍,王振仍一意孤行並嚴懲建議撤軍的大臣。也先也避其鋒芒後撤,準備誘敵深入,侍時而動。但當明朝大軍行至大同已是糧草不繼,人困馬乏,士氣低下。鎮守大同的宦官郭敬向王振稟報與也先交戰的慘敗並也建議撤軍,這時王振才開始害怕,做了唯一一個正確的決定——撤軍。但可悲的是,再正確的決定到了喜歡作死的王振這貨手裡也得變成死路。


大軍開始後撤,最初王振計劃由紫荊關退兵,這樣正好路過他的老家蔚州,讓英宗駕幸他的家鄉,以滿足這貨好衣錦還鄉,裝逼一把的虛榮心。但趕走了40裡這貨又開始花樣作死了,他突然擔心大軍過境踩壞他在老家的莊稼。於是又改主意繞道宣府回京。但此時瓦剌已經追了過來,逃命才最要緊。大同參將郭登建議馬上進紫荊關回京。以免被追上,王振這貨果然豪不意外的拒絕了,堅持折回繞道宣府。

到達宣府後瓦剌大軍已經踢到明軍的屁股了。被派去斷後的軍隊也全軍覆沒了。斷後軍隊為大軍贏得一點撤退時間,大軍到達了大明的傷心地——土木堡。土木堡無險可守,但距離懷來縣城只有20裡。如果此時連日行軍,疲憊不堪的大軍趕到懷來縣城,以懷來縣城為依託,稍作休整再依靠城牆和也先對峙也許還有勝算。但是奇葩的王太監再次發揚了no zuo no die的精神。非要在土木堡宿營,因為這貨搜刮來的財寶輜重走的慢,還在路上,他怕受到損失,因此置他自己和二十萬人的生死於不顧,堅持要在土木堡宿營,要等等自己的財寶。

第二天已經跑不了了,土木堡被瓦剌騎兵包圍了。然後瓦剌毫不猶豫斷了土木堡水源,把明軍渴的半死之後,然後假裝和談,王振這貨自然又毫不猶豫的上當了,瓦剌趁明軍移營出土木堡取水,然後趁勢掩殺,這些飢渴交加,在王振的折騰下也疲憊的已經到了極致的明軍如何是快馬利刀的瓦剌騎兵的對手。他們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逃命。但又怎麼逃得過瓦剌的快馬。二十萬大軍砍瓜切菜一樣被屠戮殆盡了,明英宗也被瓦剌俘虜。在這混亂中終於有人醒悟了,那就是護衛將軍樊忠,他在混亂中找到這一切災難的罪魁禍首——王振。毫不猶豫用鐵錘把他的腦袋砸了個稀爛。並悲憤大呼:“我為天下殺此賊!”可惜,已經晚了。要是早知如此下場,樊忠早在大同就應該把王振砸死。這二十萬明軍也就不會有如此窩囊的全軍覆沒了

還好大明大明在京城還有個沒被王振整死的于謙。在他帶領下,大明團結一心守住了北京,大明才沒提前玩兒完。
本文所有圖片源自網絡


朱鐵平


不作死就不會死的歷史名人還真不少,想起來就想笑,不過有的到底是故事還是真實的歷史事件我就不得而知了。





漢末三國的嘴賤三人組

禰衡一生就跟倆人好,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這三人真堪稱當時的嘴賤組合,每天做的就是日常作死。

禰衡:曹操你個太監孫子,殺老子啊。曹操忍了;禰衡:劉表你個書呆子,殺老子啊。劉表忍了;禰衡:黃祖你這個粗魯匹夫,殺老子啊。黃祖:好啊,成全你。咔嚓,禰衡作死成功。

孔融:曹操,你讓你兒子娶甄宓跟武王滅商把妲己賜給周公一個道理。曹操一聽,完了,丟人了,這典故我不知道,回去翻書。翻了好幾天沒找著。曹操:當世第一大儒,果然有學問,能不能指點指點我哪寫的。孔融:哪也沒寫,我隨口那麼一說。曹操:……。孔融:你打劉備不就是壞人打好人嗎?肯定輸。曹操:……。孔融:爸爸是為了發洩慾望,所以才有了我;而我從媽媽肚子裡出生,就好比把東西從盒子裡拿出來,所以不用感激他倆。曹操:瑪德,可算有把柄了,聖人之後如此不孝,殺。咔嚓,孔融作死成功。

楊修:我們把丞相點心吃了,丞相讓的;我們把門弄窄點,丞相讓的;我們扶植三公子曹植,丞相讓的;我們退兵吧。丞相讓的……曹操:我他麼啥也沒說,讓什麼讓了,砍了。楊修:雞肋雞肋……咔嚓,楊修作死成功。

春秋戰國君王三人組(還有一個贈品):

扁鵲:大王,你有病。蔡桓公:我沒病。扁鵲:大王,你有病。蔡桓公:我沒病。扁鵲:大王,你有病。蔡桓公:我他麼沒病,滾。過了幾天。蔡桓公:扁鵲,我有病,扁鵲,扁鵲…艹,人呢。太監:早跑了。噗…蔡桓公駕崩。

嬴蕩:嘿,姓孟的,你挺有勁啊。孟說:那你看看。嬴蕩:你給我表演一個。孟說:嘿,舉大鼎嘍,厲害不。嬴蕩:真牛比啊,我和你比比。孟說:不行不行,你那小樣哪行啊,別砸著。嬴蕩:別賽臉,滾一邊去。嘿,舉大鼎嘍,哎呀。咣噹,秦武王駕崩。


神棍:哎喲,您真慘,活不到收麥子了。晉景公:……快找人給我看病。小太監:我夢見揹著主子上天啦…………………………過了半年,麥子熟了。晉景公:嘿嘿,老子好了,你這個神棍,給我殺了。去給我做一碗新麥。哎呀,剛吃咋就肚子疼,老子去蹲坑,回來吃。哎呀……。掉進廁所,晉景公駕崩。管事的:快點找人把主子撈上來,就找天天喊背主子上天那個。小太監:……哎呀。也掉進廁所,買一送一。

類似的還好多,篇幅有限,先這麼多吧


燭影斧聲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哦。

說一個日本第八十七代天皇四條天皇的故事吧,這個熊孩子因為想看宮女摔倒就在地上撒滿了滑石粉,結果宮女沒咋地,天皇倒是摔了個大馬趴,把自己給摔死了。

四條天皇名字叫秀仁,出生在1231年,雖然是鎌倉幕府時期,天皇沒什麼權利,但當時的日本皇室實行的是上皇院政的體制。就是天皇假裝禪讓皇位給儲君,自己當太上皇,把持僅有的一點皇室權力。四條天皇的父親後堀河天皇一心相當太上皇,所以秀仁剛出生,就被冊立為了皇太子,等他兩歲的時候,就成了四條天皇。

等到四條天皇四歲的時候,他當太上皇的老爹後堀河天皇就死了,老爹一死,四歲的小孩子就成了皇室的老大,就可以無法無天的胡鬧了。他10歲那年,在一次偶然間看到了宮女滑到,覺得宮女的窘態十分有意思,為了讓更多宮女摔倒,以此取樂,熊孩子四條就讓人在皇宮的地板上撒滿滑石粉,為了驗證效果,四條自己先踩上去試了試,不想一下子就摔倒了,把腦袋撞了個大窟窿,沒過幾天,就因為傷重不治身亡了。因為他居住的宮殿是四條院,他就被後世追稱為“四條天皇”。


楊過的大仙


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

這是作死的古人名人裡面里程碑式的人物,為何如此說了,因為再往上走一些年代就是很久遠的歷史了,其中有些就成了傳說,而周幽王乃東西周分界線,烽火戲諸侯這個事件大家都聽過,最後的結局當然是掛了咯。

名字那麼風流的秦武王嬴蕩

這是秦商鞅變法之後為數不多的短命君主之一,嬴蕩一直信奉大力出奇跡,所以他的作死就是和別人去比力氣,一般的扳個手腕什麼的當然不算作死,問題是秦武王嬴蕩來的是舉鼎啊。明明沒有這個力氣還要逞能,當然只有去和他秦國的先祖聚會了。

就說這兩個作死之人了吧,他們的下場都是去找閻王報道了,兩人實乃名副其實的作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