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中所說的順光、側光、逆光、頂光、剪影都是什麼意思?

柳侍墨


您好,攝影之中光線的運用還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人像、靜物、美食等拍攝之中,理解基本的光位也同樣能夠幫助我們進行拍攝,下面我就簡單來和您講解一下常見的光位以及實際使用~


常見光位概述

常見的光位有順光、側光、逆光、頂光。具體的光位展示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圖片,標註的還算比較清楚,我畫這個圖的角度打的光就是頂光。


順光

順光,顧名思義就是順著被攝物體打來的光。畫面拍出來會比較平,沒有立體感,用的比較少,比如在拍攝一些活動記錄的時候會用機頂燈做類似的做法(但是一般也會跳閃)。


側光

這個是比較常用的光位,即從被攝物體側面打來的光,通常可以分為三種側光,可以應用於不同的場景。

對於美食拍攝來說,我一般會比較喜歡使用側光來拍攝,因為側光很容易突出物體的質感。


逆光

逆光,也可以顧名思義,即從被攝物體或者鏡頭拍攝方向逆向射來的光。通常這種情況我們會獲得剪影的效果,比如夕陽日落的剪影就是一個逆光場景。或者對於一些可以被光打透的物體,逆光也能突出他們的剔透感覺。


頂光

對於頂光來說,很少會單獨使用,一般會結合其他光位來進行一個組合布光,比如影棚常用的拍攝證件照或者形象照的光位,就是用到了一個頂光,是向人傾斜大概45°的一個頂光。同時搭配以輔光、發光、背景光進行拍攝。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經驗分享,希望對您有幫助~

也歡迎您關注我,為我的答案點贊、轉發~


    Bearie


    攝影中所說的順光、側光、逆光、頂光、剪影都是什麼意思?

    順光、 側光、 逆光、 頂光等等都是光線與你攝影時拍攝方向的相對位置,具體如圖示:


    順光:你拍攝的方向與光的方向一致。

    逆光:你拍攝的方向與光的方向相對。

    側光:你拍攝的方向與光的方向水平夾角90度。

    頂光:你拍攝的方向與光的方向垂直夾角90度。

    其它以此類推還有 半逆光,半順光,等等。

    剪影也是一種用光與拍攝技法,要逆光拍攝,剪影的重點不是用光,而是測光。

    想拍出剪影效果,要對畫面中高光區測光,最好用點測光模式,拍出的效果就是剪影了。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攝影是光影的藝術!有光才有影,光與影的有機結合才是一幅優秀作品核心基礎。光的方向性是每位攝影者在拍攝之前首先要考慮的事情,本文力求深入淺出回答這個問題。1.順光

    順光是光的投射方向與照相機的拍攝方向一致。順光的特點:被攝體被均勻照亮,立體感非常弱,表面結構也被消解。用順光拍攝兒童和女性能顯得皮膚更加細膩光滑,因此很受女性的青睞。順光拍攝的自然風光缺乏立體感,略顯乏味,但是對大面積的色彩有很好的體現。(圖為:順光拍攝的石膏像。攝影:劉晗峰)

    圖為:使用順光拍攝的青年女性。皮膚得到很好的表現,小的瑕疵被有效消解。攝影:劉晗峰

    圖為:使用順光拍攝的阿拉伯婦女。攝影:劉晗峰

    2.前側光

    前側光的投射方向是與照相機拍攝方向左右成45度角。其特點:被攝體被大部分照亮,一小部分處在陰影之中。所塑造的被攝體立體感強,質感強烈,表面結構明顯。這種光線無論是拍人還是拍攝物體都是及其優質的光線,在絕大多數的照片中都採用此類光照。(圖為:使用前側光拍攝的石膏像。攝影:劉晗峰)

    圖為:使用前側光拍攝的男青年。在人像攝影中,經常把這種光型叫作:三角光。通常這種光線在塑造男人和女人時都很只用,常作為經典用光使用。攝影:劉晗峰。

    3.側光

    側光的投射方向與照相機的拍攝方向左右成90度角,被攝體的受光面和陰影面各一半。此光型的特點:被攝體的立體感很強,結構特徵明顯,物體的表面質感強烈,由於陰影面積大,暗部的細節表現少。利用這種光線拍攝的自然風光,視覺效果明顯,衝擊力強。單獨使用側光拍攝肖像的情況不多見,表現“硬漢”時才會被使用。圖為:使用側光拍攝的風光攝影作品,側光效果非常明顯。攝影:安塞爾亞當斯。

    4.側逆光

    側逆光的投射方向是與照相機拍攝方向左右成135度角。被攝體的絕大部分處於陰影中,只有一小部分被照亮。其特點是:被攝體的立體感強烈,質感和細節較少。這種光型對於風光攝影較為適用,但是不利於單獨拍攝人像,常常需要利用閃光燈或反光板對暗部進行補光處理才能得到理想效果。(圖為:利用側逆光拍攝的石膏像。攝影:劉晗峰)

    圖為:利用側逆光作為主光源,順光作為輔助光拍攝的肖像。攝影:劉晗峰。

    圖為:利用側逆光作為主光源,頂光作為輔助光拍攝的肖像。攝影:劉晗峰。

    5.逆光

    逆光的投射方向與照相機拍攝方向成180度角,被攝體的正面全部處於陰影中,只有一圈輪廓處於照明中。它的特點是:立體感強烈,但是細節表現很差。通常不作為人像攝影的主光出現,只做效果光使用。在風光攝影中,該光型常常能塑造出綺麗的畫面效果。無論是拍人還是拍物,使用逆光切記不要忘記結合暗背景使用,如果背景太亮,則逆光效果消失。(圖為:使用逆光拍攝的石膏像。攝影:劉晗峰)

    圖為:使用逆光作為主要造型光,結合正面補光拍攝的肖像作品。

    圖為:使用逆光作為主要造型光,結合正面補光拍攝的肖像作品。圖為:使用逆光拍攝的自然風光作品。攝影:安塞爾亞當斯。

    6.頂光

    頂光是來自於被攝體正上方的光源,被攝體的上方被照亮,其他部分處於陰影之中。這種光常出現在風光攝影中,幾乎不用於拍攝人像。頂光拍攝人像在照相行業裡叫作:骷髏光。

    圖為:使用頂光拍攝的肖像。攝影:劉晗峰。

    7.底光(腳光)

    底光是來自於被攝體腳下的光。這種光照顯得非常詭異,通常不用於拍攝人像,但在戲劇中有時表現反面角色時會被用到。光線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一切符合自然規律的光照,人們都會覺得很自然,在拍攝中常被用到。太陽每天都是從地平線出來,在天空上邊劃過,人們習慣於光線出現在偏上的位置,這就是為什們人們不喜歡底光的原因所在。(圖為:使用底光拍攝的石膏像。攝影:劉晗峰)

    在講解中,我們設定的光線與被攝體的關係都是在同一平面上的,但實際拍攝中往往光線是有一定的高度,這就使得光的方向性出現很多變化(高位的順光、高位的前側光、高位的側光和高位的側逆光等等),這些變化使得攝影用光變得微妙而有趣。


    攝影講習所




    太陽從正面照著你要拍攝的景色,物體,叫順光。

    太陽從側面照著,叫側光。利用側光拍建築物,拍人像立體感強。


    太陽在頭頂上曬著,叫頂光。拍人像一般不用頂光。

    太陽的光在你要拍的人像後面照著,叫逆光。拍人像用逆光產生的輪廓光和背景分離,立體感強。



    太陽的光在你要拍的人像側後面照著,叫後側逆光。


    陰天下雨或是在室內沒有太陽光照射下拍攝,叫散光。
    以高光作背景,拍出人物或物體黑色輪廓,叫剪影。


    拍剪影只需要物體的形影輪廓,注意畫面儘量做到乾淨,輪廓線條要和背景分明就好。


    抓魚魚6513236


    攝影中所說的順光、測光、逆光、頂光、剪影都是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比較容易理解:光線在拍攝者前方_順光後面_逆光,側面_側光,上面_頂光,剪影是逆光的極端方式,按照亮部曝光,暗部形成剪影。

    先說說順光,人物及背景都比較明亮,曝光比較均衡,陰影也比較明顯。



    側光:有明暗對比,增強立體感。
    逆光的話能突出主體形態,適當補光會很唯美。
    頂光畫面沒有大的暗部,可以表現

    相對和諧的畫面(圖網絡)。
    剪影就要有線條,突出暗部的主體,也可以表現一個故事的畫面。
    歡迎關注紅塵V時空,感覺好的話,不妨點個贊。


    紅塵V時空


    攝影是用光的技術和藝術,可以說沒有光就沒有攝影。從光與被攝物的關係來講,有順光,側光,逆光,頂光等等。

    順光與攝影者同方向照向攝影者前方的景物,這種光比較亮麗,尤其在大晴天,天是藍藍的。順光的優點是光照充足,缺點是比較平,缺少光影變化。

    側光在被攝景物的兩側,根據光線與被攝景物角度的不同,側光的光效也是不一樣的。側光是攝影最常用的光,其優點是造型能力強,景物有立體效果。

    逆光與被攝景物和攝影者在一條直線上,光源在被攝景物的後面,光源與被攝景物是逆著的,因而稱為逆光。相對來講逆光是比較難掌握的光線,卻也是最活潑的光線。我們曝光以被攝景物為準,透過來的逆光過曝,勾勒出一個清晰、亮麗、活潑的光邊。

    以上我們說的是光源的方向與被攝景物的關係,其實光源與被攝景物還有高低的關係,在被攝景物上方的稱為頂光。這種光線也有從被攝景物上方勾勒景物的作用,使被攝景物更生動活潑。各種光效往往不是獨立的,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順頂光,側逆光等都有不錯的光效。剪影的實質是逆光,曝光以逆光亮度為準,被攝景物嚴重曝光不足形成剪影效果。

    更多關於攝影的問題,歡迎關注頭條號:蘭闍圖片故事,解答攝影方面的疑問,分享更多的攝影經驗,歡迎大家一起來交流溝通。


    蘭闍圖片故事


    順光

    相機鏡頭的拍攝方向與光線照射的方向一致的光線稱為順光。順光一般是比較平淡的,照出來的景物缺乏層次感和立體感,不適合表達景物的空間感。不過,順光適合表現被攝景物的全貌,畫面影調柔和。

    在順光條件下拍攝時要注意:

    1、注意選擇色調對比強烈、造型具有藝術感的景物,以增強景物之間的空間感。

    2、構圖要講究,儘可能利用場景中的幾何線條構圖,增強景物之間的透視關係,增加畫面的藝術性。

    3、可以嘗試黑白攝影,以改進畫面的層次和影調關係。

    側光

    當光線照射的方向與相機鏡頭的拍攝方向大約在90度左右時,稱為側光。如果小於90度,通常稱為前側光,如果大於90度,可稱為側逆光。側光適合表現被攝景物的立體感和質感,景物的陰影也可以輕鬆拍到,體現出畫面的明暗層次。前側光比較符合我們的視覺習慣,明暗面的比例關係也比較適中,常用與拍人像,可以很好的表現出人像細膩的膚質。

    在側光條件下拍攝時要注意:

    1、景物的受光面與非受光面有明暗對比(也就是光比),光照越強烈光比越大,反差也越大。光比一般控制在1:2或1:3左右最好,不宜超過1:4,否則給人的感覺就不柔和了。

    2、控制光比和反差的辦法,一是用輔助光或反光板給非受光面進行稍微的補充。二是儘可能利用周圍景物的反射光,如白色的牆面等,都可以達到柔和的補光的效果。

    逆光

    光線的照射方向與相機鏡頭的拍攝方向相反,這種情況稱為逆光。逆光的受光面和非受光面的明暗反差要大於側光,適合拍攝剪影效果。另外,逆光可以使景物邊緣容易產生輪廓光,使主體和背景分離,突出藝術效果,給人以朦朧、活潑、虛幻、動盪的感覺,增添畫面的藝術魅力。

    頂光

    頂光是指從景物的正上方的方向照射下來的光線,與相機的拍攝方向大致成垂直角度。頂光照射會使景物的上方非常明亮,下方投影較短且濃重。景物受光面和非受光面的質感和細部特徵都很難得到準確的體現。所以,頂光在風光攝影和人像攝影中很少運用,但運用得好有時也能出奇制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